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

昏暗的燈光下,明滅不定的燈火令房間里人的影子跟隨著不斷晃動,李儒將信放在燈光前仔細看了一遍,袁術給陳默的信中,並沒寫什麼東西,更多的是拉交情,但裡面確實有招攬之意。

“文優如何看?”董卓看著李儒,詢問道。

“袁術卻有拉攏之意,但也並不排除想以離間之計將陳默調離伊闕關。”李儒放下絹帛,看向董卓思索道:“陳默鎮守伊闕關以來,從未出錯,而且接連挫敗袁術,使我軍不必憂心於南部,若無絲毫憑證,貿然將其撤走,不說袁術會否攻破伊闕關,但伊闕關軍心定會動搖。”

這一點,從華雄等人送來的戰報中就可以看出,華雄和楊定,那可是董卓的老部下,忠誠方面絕對沒問題,但這兩人對陳默都是推崇備至,可以想象伊闕關中的將士對陳默是怎樣的態度,如果這個時候因爲這幾張書信便要定陳默的罪或是奪其軍權,那肯定會造成軍心不滿。

董卓點點頭道:“老夫亦知只憑這些定陳默之罪有些牽強,此子文武雙全,老夫也確實喜愛,但他終非我心腹,如今洛陽之民尚未盡數遷走,老夫無法放心,倒不是真要治罪。”

也就是說,陳默還是要調走。

“既如此,要顧及伊闕關將士之心,首先,調走陳默之後,伊闕關需得由華雄做主,否則難平軍心,其次,爲免陳默部衆不滿,需將陳默兵馬也調走,但需及時填補兵力,以免袁術趁虛而入;最後,陳默不能降罪,就算岳父如今對其生疑,但陳默迄今爲止並未犯錯,無故加罪,將士必然離心,最好能爲其加封官爵,可以成皋戰事吃緊,調陳默前去成皋駐守爲由,將其調回,如此一來,可保軍心不會因此動搖。”李儒一邊思索一邊道。

陳默無罪,貿然懲處必然動搖人心,用這種明升暗降的方式,將陳默調回洛陽是最好的辦法,當然,在李儒看來,繼續讓陳默守備伊闕關纔是最佳方案,但董卓顯然已經對陳默起疑,說這個沒有意義。

李傕皺了皺眉,按照他原本的打算,是想趁機將自己侄兒推上伊闕關主將之職,只要守住伊闕關,這份功勞不會小,但李儒建議華雄當伊闕關主將,李傕沒辦法反對,無論資歷、名聲,華雄顯然比李暹更適合這個位置。

不過陳默一走,李暹在伊闕關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自己再派一支人馬去伊闕關爲李暹撐腰,總能幫他獲取更多功勳。

“另外……”李儒起身,對董卓一禮道:“岳父,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儒還是希望岳父三思。”

董卓點點頭,對陳默不放心,但他能力卻擺在那裡,伊闕關是洛陽南面門戶,一旦有失,董卓的局面就不太好了。

“主公放心。”李傕微笑道:“末將可命趙岑率四千兵馬前往替換陳默,定可保伊闕關萬全。”

趙岑是董卓部將,也是十分驍勇善戰之人。

“也罷,我明日向陛下請得詔書之後,便命趙岑帶著詔書去替換陳默,雖然委屈了他,不過此番以他功勳,我可幫他請得右將軍之位。”董卓點頭笑道。

右將軍,位次九卿,非常置,陳默如今是光祿勳兼河南尹,位比九卿,地位是高於右將軍的,但有一點,衛將軍的軍權可比九卿更高,以如今來說,雖位次九卿,但實權卻更高,而且有開府之權,也就是說,有了右將軍之位,陳默可以名正言順的給自己麾下人馬分封官職,按照漢制,他麾下這些官職,是先忠於陳默,然後纔是忠於大漢的。

等於陳默可以建立自己的小朝廷,就如袁術,袁術是後將軍,但卻是這次諸侯聯盟中最強的一路諸侯,不止是因爲袁術家底厚,更因爲他手下那些人都是直接歸屬於他。

雖然只是個名義問題,但有時候,這名義可是很重要的。

李儒聞言皺了皺眉,按照他的想法,就算給陳默三公之位,也不該給陳默開府建衙之權,陳默不止自己能打,麾下也有一批強將,而且此人心思,李儒一開始還能看透,但到現在,已經有些摸不準了。

就當是給他補償吧。

想了想,李儒終究還是放棄了勸說,不給這個給什麼?陳默本身已經是位列九卿的人物,但若給他三公之位,不說現在三公之位並無空缺,就算有,董卓也不可能給陳默。

見已無事情,李儒和李傕雙雙起身告辭。

……

數日之後,當趙岑帶著四千兵馬前來傳詔,替換陳默時,華雄和楊定頓時不幹了。

“這是何意?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將軍不但無過,而且有功於朝廷,爲何要換?”華雄等人一聽要換陳默,頓時不幹了,當即起身,一把拎住趙岑道:“是不是你這小人暗中構陷?”

“文開將軍,我哪有這本事?你能先看過詔書嗎?”趙岑想要掰開華雄的手,卻掰不開,無奈道:“此番一來是成皋那邊戰事吃緊,諸侯分路攻打,只有徐榮、呂布兩位將軍有些難以顧及,是以太師想調陳將軍前去鎮守成皋,與滎陽、敖倉之兵互成犄角,以禦敵軍,二來,陛下念陳將軍功勞,此番特下詔讓陳將軍兼領右將軍之職,有開府建衙之權,這是好事,怎的被將軍這麼一說,好像有人要構陷陳將軍一般?”

“莫要胡鬧!”陳默伸手拉住華雄笑道:“確實是好事,不過若我部一走,伊闕關兵力必然空虛。”

“將軍放心!”趙岑抱拳道:“在下此來,還帶來四千精銳,便是爲協助防守。”

“原來如此,這我便放心了。”陳默伸手接過詔書,讓典韋端走虎符,這可是他開府建衙的憑證,右將軍什麼的,陳默不在乎,但這開府建衙之權,對陳默來說那可是有大用,至少自己麾下這些將領,一個個都能提拔成校尉級別,而且無論實際還是名義上,都是先屬於自己,然後再歸屬大漢。

理論上來說,自己這個右將軍能領至少兩萬兵馬,當然,這個沒有定數,想領更多也是可以的,當然,這些兵朝廷顯然不會給自己配,如果在洛陽,自己官職再高,有了開府建衙之權,也同樣沒有任何意義,但若脫離董卓就不同了,說的現實一些,單是手中這些官職,就能幫陳默吸引不少人才。

當然,若能給自己個州牧,那就更好了,不過這種事,陳默也只能想想,州牧之位,如今整個大漢也就兩三個,不會輕易封的,自己更不可能,再說,如果不是幷州,自己拿了也沒用。

衆將聞言,情緒才稍稍平靜了一些,一旁的李暹卻是有些迫不及待的問道:“趙將軍,陳將軍這一走,不知伊闕關誰爲主將?”

陳默沒什麼反應,華雄和楊定卻是皺起了眉頭,怎的,小屁孩兒還想騎在老子頭上?是不是想多了?

“詔書中有寫,陳將軍離開後,華雄將軍爲伊闕關主將,包括末將在內,都需聽華將軍調度,不得有誤!”趙岑無奈的看了李暹一眼,雖說自己是李傕一脈,過來也確實是給李暹撐腰的,但這孩子是不是腦子壞掉了,再怎麼輪,伊闕關主將的位置也輪不到他頭上吧。

華雄、楊定那可都是軍中宿將,深得董卓信任,就算是李傕,位比華雄高,但也不敢讓自己的侄子往華雄頭上騎。

李暹聞言有些失望,陳默比自己還小,憑什麼他能自己不能?自己費力將陳默弄走,究竟爲了什麼?

“行了,正好大家都在,典韋你去通知餘昇他們整點兵馬,我與諸位將軍交接一下軍務。”陳默對著典韋揮了揮手,示意典韋去把自己的人給集結起來,跟衆將交代一下軍務。

“喏!”典韋領命離開。

“我的人撤走了,必須儘快補上空缺,如今多了四千人,拋開我帶走的,如今關中兵力充足,按照我的守城之法,只要不貿然出戰,問題不會太大,華將軍,我走後,你重新將兵力分一分,保證有充足的應急部隊,還有,這個時候,需得衆人齊心,給將士們的給養絕不能少,每戰之後,封賞也需儘快發放,還有四關防禦,按照之前的方式便可,但如今我們兵力充足,其餘四關若兵力有所缺失,可適當派些兵馬補足,伊闕關防守堅固,但我擔心袁術將心思用在這四關之上。”陳默對著華雄認真囑託道。

“將軍放心,末將雖不能如你一般將所有兵馬都瞭如指掌,但打了這麼多年仗,卻也不是廢物。”華雄笑道。

華雄自然不是廢物,但如果有人想要爭功,這可就危險了。

陳默只是笑著點點頭,將該注意的說了一遍之後,便跟衆人告辭,率兵前去洛陽,至於那李暹是否會達到自己的期望,陳默對他還是有信心的,這種人,成事別指望,但壞事的能力絕對一流,就看袁術能不能抓住機會了。

董卓估計不會真的讓自己去成皋,希望李暹能夠表現好點兒,讓自己能儘快得到繼續領兵的機會,到了董卓那裡,還是要裝一裝的,嗯……

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三百五十四章 莫名煩躁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七十九章 勾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顏良的憤怒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八十九章 董卓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十一章 倒退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四百五十五章 疑惑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十六章 鄉情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行第四章 新朋友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四十章 衝突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七十章 江東論戰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五十三章 荀爽第四十五章 遊戲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四十五章 遊戲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五十章 大雪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一百一十章 要求第一百零二章 伐謀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八十章 夢中戰場第七章 瑣事第三十一章 攔路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九十章 夜亂長安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默勸學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九十二章 李儒
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三百五十四章 莫名煩躁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七十九章 勾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顏良的憤怒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八十九章 董卓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十一章 倒退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四百五十五章 疑惑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十六章 鄉情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行第四章 新朋友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四十章 衝突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七十章 江東論戰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五十三章 荀爽第四十五章 遊戲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四十五章 遊戲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五十章 大雪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一百一十章 要求第一百零二章 伐謀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八十章 夢中戰場第七章 瑣事第三十一章 攔路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九十章 夜亂長安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默勸學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九十二章 李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方县| 灵宝市| 韶山市| 沙河市| 南涧| 澄城县| 新宁县| 上犹县| 达州市| 宜川县| 浦北县| 樟树市| 囊谦县| 通化县| 黔江区| 阿克苏市| 炎陵县| 台东县| 莆田市| 渝北区| 寿阳县| 宁远县| 左贡县| 霍山县| 丰城市| 昌乐县| 平果县| 汝城县| 工布江达县| 新民市| 上栗县| 光泽县| 武义县| 安阳市| 当阳市| 兴业县| 宜黄县| 报价| 西青区| 呼伦贝尔市| 友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