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

“吃吧。”衙署偏廳,陳默邀了徐福一起用膳,典韋端著一碗粟米幾個煮菜放到徐福面前,看向徐福的目光帶著幾分敬佩。

他當(dāng)初就是爲(wèi)朋友報仇殺人被通緝的,遇上同等遭遇的徐福,自然也就多了幾分同理心,對徐福頗爲(wèi)和善。

“一會兒去洗嗽一番。”陳默見對方隻字不言,也不爲(wèi)難,微笑著說了一句之後,便開始用飯。

倒是典韋在一旁也不吃飯,只是喋喋不休的跟徐福道:“放心,在此處無人害你,該吃吃,該喝喝,誰敢來抓你,我擰下他的頭顱。”

“典韋?”陳默有些無奈的放下飯碗,看著典韋道。

“喏!”典韋下意識的躬身道。

“今日飯食不合你胃口?”陳默問道。

“不錯。”典韋看了看碗裡的幾塊肉,能夠頓頓吃到肉,在這年代,那絕對是富貴生活啊。

“子曰:食不言寢不語!”陳默沒好氣的道。

“啊?”典韋莫名其妙的看著陳默,好端端的突然拽文幹嘛?

“這位將軍是請你閉嘴。”徐福大概是被典韋煩怕了,擡頭看了一眼典韋無語道。

“你會說話?”典韋愕然的看向徐福。

徐福沒再理他,默默地端起粟米飯,就著煮菜來吃,雖然有些狼狽,但依舊遵循著吃飯的禮節(jié),一口口吃著,只是速度比較快,看來是真餓了。

“你的卷宗,我已經(jīng)看過了。”吃完飯,陳默擦了擦嘴,看向徐福道:“我該喚你徐福還是徐庶?”

徐福是他本名,而徐庶則是他犯事之後的化名。

“將軍喚我徐庶便是。”對方對著陳默拱手一禮:“尚未答謝將軍援手之恩。”

陳默點點頭,也沒再這件事上多言,而是笑道:“劍術(shù)不凡,有任俠之風(fēng),能爲(wèi)友人拼命,但看你言語談吐,卻又頗有涵養(yǎng),不似尋常遊俠。”

“有些家學(xué)。”徐庶也沒回避,他算是寒門子弟,至於好武任俠,一來是這潁川之地,世家遍地,門戶之見也更深,除了家藏的幾卷竹簡,他並無其他求學(xué)之途,二來他性格灑脫不羈,好結(jié)交朋友,也好管不平之事。

“難怪。”陳默仔細打量著徐庶,雖然蓬頭垢面,但氣度確實不凡,微笑道:“可知我是何人?”

“我家主公乃新任光祿勳,河?xùn)|太守、河.南尹兼領(lǐng)司隸校尉之職。”一旁的典韋忍不住擡頭道。

看他那副得意的模樣,不知道的,以爲(wèi)是在說他自己呢。

陳默:“……”

徐庶:“……”

“罷了,說說你讀過哪些書吧。”陳默不想再聊這個,還是聊聊典韋不懂的領(lǐng)域,這憨貨有時候插嘴真的讓人不知道怎麼往下接。

“家傳一卷春秋,庶頗慕春秋之風(fēng)。”徐庶點頭道。

“時代不同,古人留書,是讓我等明心見性,而非學(xué)習(xí)古人,這時代衍變,常人所思也在變化,以今人理念來說,如今再效仿春秋任俠之氣,觸犯律法也在所難免,春秋至今,已有數(shù)百載光陰,時移世易,許多當(dāng)時對的東西,在如今來說,卻是錯的。”

“所以,將軍以爲(wèi)助桀爲(wèi)虐在如今看來,亦是正確?”徐庶反問道。

陳默助董卓平定河?xùn)|,將白波賊擋在白波谷,等於是讓董卓沒了後顧之憂,在許多人看來,陳默此舉,雖是討賊,卻也是助董卓。

“首先,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爲(wèi)朝廷,爲(wèi)大漢,從未爲(wèi)個人。”陳默點了點桌案,搖頭笑道:“其次,董卓未必有錯,而諸侯也未必是義舉,你可想過,董卓爲(wèi)何會殺弘農(nóng)王?我敢保證,若諸侯未曾起兵反叛,弘農(nóng)王會活的很好。”

“所以,將軍認爲(wèi)弘農(nóng)王該死?”徐庶冷笑道。

“或者也可說爲(wèi)宿命,我不信天下這許多諸侯看不清這一點,但仍然做了,所以,在他們眼中,弘農(nóng)王其實並不重要,當(dāng)然,弘農(nóng)王並不該死,董卓這般做,只會讓諸侯此番翻盤更具合理性,陰暗一點來說,諸侯其實是希望他死的。”陳默認真道。

“久聞將軍善辯,今日一見,果非尋常。”徐庶嘆了口氣道,自己一向自認聰明,今日面對陳默,不但無從反駁,甚至還覺得陳默所言有些道理,索性閉口不談。

“那就再談?wù)劥呵锇桑缃裉煜拢坪跖c春秋頗有幾分相似之處。”陳默見徐庶閉嘴,忍不住笑了,這人頗有意思,才學(xué)不算高,但思維卻頗爲(wèi)敏捷,自己有意引導(dǎo),他似乎察覺到了,及時終止了話題,這樣的人,若能多讀些書,他日成就可不低。

不過自己在潁川顯然沒有什麼好名聲,徐庶哪怕身爲(wèi)囚徒,從頭到尾,對陳默都是一副排斥姿態(tài),陳默索性不再談這些是,跟徐庶說起了春秋,又從春秋說到戰(zhàn)國、先秦各家政體的衍變,各家學(xué)術(shù)的興衰,各國興起或衰亡的過程和內(nèi)因。

陳默所學(xué)頗豐,對兵法、古今律法也都有研究,此刻說來,旁徵博引,信手拈來,最後又迴歸到當(dāng)今局勢。

徐庶雖覺陳默是奸臣,但對陳默才學(xué)卻又頗爲(wèi)佩服,從頭到尾,陳默沒有說什麼高深學(xué)問,只是講述春秋到戰(zhàn)國再到秦漢的時代演替,再拿如今與古代相比,仔細思索,確實如陳默所言那般,地方權(quán)勢日增,朝廷對地方的管控越發(fā)薄弱。

世家大族隱藏戶籍,朝廷只能不斷加稅,若只是如此,大漢還是有繼續(xù)延續(xù)下去的可能,但去年發(fā)生的幾件大事,或者說,從先帝駕崩之後開始,大漢氣數(shù)就開始朝著滅亡的深遠不斷跌落。

說到底,造成如今這一幕,自然不可能全怪在陳默身上,若按照陳默這套理論來說,陳默一直都在設(shè)法穩(wěn)定朝局,只是天下大勢面前,一個無權(quán)無勢的少年,如何能擋住?

若真是如此的話,陳默不但不是什麼奸臣,反倒是一心爲(wèi)漢室的忠臣,他在與整個天下對抗,若是如此,那所有人都錯怪了此人……也不對,而是他擋了很多人的利益,所以不融於士人。

想到此處,徐庶對陳默不由生出幾分敬佩之心來。

“將軍博學(xué),庶佩服萬分。”徐庶沒有立刻倒頭便拜,只是對著陳默躬身道:“但庶才疏學(xué)淺,不知將軍所言是否爲(wèi)真,若將軍願意信我,請將軍讓庶離去求學(xué),待學(xué)成之日,仍舊確定將軍今日所言無需,庶願誓死效忠!”

“求學(xué)麼?”陳默點點頭道:“以你之天賦,確該好好珍惜,可有想過拜入何人門下?”

“這……”徐庶聞言,苦笑搖頭,他一個寒門子弟,拜師的機會可是很難求的。

“若沒有,我可爲(wèi)你推薦一人,只是不知你是否願意。”陳默微笑道。

“這……”徐庶自然覺得這是陳默想要將他留下的方法,卻也不好直接拒絕,只是詢問道:“不知是何方名士?”

“蔡邕,蔡伯喈,你可聽過?”陳默笑問道。

“可是號稱飛白絕倫的伯喈先生?”徐庶聞言大驚,豁然起身道。

原本,他已經(jīng)做好了無論陳默推薦誰,都要推脫的心思,但陳默說出的這個名字,他沒辦法拒絕。

蔡邕乃當(dāng)世大儒,若說出身或許算不上當(dāng)世之罪,至少比起四世三公的袁氏來說,差了許多,但其在儒道之上的造詣以及名聲,卻堪稱當(dāng)世之最,能拜入蔡邕門下,是多少士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徐庶既有向?qū)W之心,怎能不知此人?

“正是。”陳默點頭笑道。

“將軍如何能保證蔡翁願意收我?”徐庶冷靜下來,詢問道。

“那老兒欲招我家主公做女婿!”典韋終於聽到一句自己聽得懂的話,忍不住道。

陳默:“……”

冰冷的目光落在典韋身上,把典韋嚇了一跳,嘟囔道:“本來就是。”

“別聽這渾人胡說。”陳默揉了揉太陽穴,看著徐庶道:“我與伯喈公有些私交,伯喈公也卻有意將其女下嫁,只是未得家母準(zhǔn)許,這婚姻之事,默不敢擅作主張。”

“自……自然。”徐庶腦子有些懵,蔡邕這等人竟會選陳默當(dāng)女婿,這讓徐庶覺得陳默之前的話可信度一下子高了一大截。

只看徐庶表情,陳默就知道這事解釋不通了,也只能無奈詢問道:“是否願意?”

“若能拜入蔡翁門下,庶自是願意。”徐庶連忙道,語氣也恭敬了許多。

“去沐浴一番吧,明日隨我去見一人,算起來,你若拜入伯喈公門下,與此人也算有些淵源。”陳默起身笑道。

“喏!”徐庶點點頭,此刻對陳默的話就沒那麼牴觸了。

“我送你!”典韋見陳默面色不對,連忙起身想要跟出去。

“不用,自有人會送,你留下!有事要你辦。”陳默看著典韋,笑的十分親切。

“呃……”典韋魁梧的身軀一僵,尷尬的扭頭看向陳默:“主公有何事?”

“陪我對練,只準(zhǔn)守,不準(zhǔn)攻。”陳默脫掉外袍,活動了一下臂膀道。

“啊!?”

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zhàn)爭陰雲(yún)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丘之會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二百二十七章 亂冀州陳默落子,明天機公達茫然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zhàn)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九章 學(xué)藝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十一章 言語第一百七十一章 顏良的憤怒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fēng)情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jié)束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zhàn)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途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三章 人才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zhàn)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四百零八章 遺言第七十五章 去留第四百五十五章 疑惑第五十章 情苦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nèi)亂第四百七十四章 招募?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wèi)何求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四十章 胡風(fēng)第二章 授業(yè)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三十一章 人散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三十七章 變化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三十二章 暗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guān)下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nèi)患伊始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一百七十章 袁紹欲出兵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四百六十五章 順利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fēng)雲(yún)再起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wèi)何求
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zhàn)爭陰雲(yún)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丘之會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二百二十七章 亂冀州陳默落子,明天機公達茫然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zhàn)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九章 學(xué)藝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十一章 言語第一百七十一章 顏良的憤怒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fēng)情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jié)束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zhàn)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途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三章 人才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zhàn)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四百零八章 遺言第七十五章 去留第四百五十五章 疑惑第五十章 情苦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nèi)亂第四百七十四章 招募?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wèi)何求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四十章 胡風(fēng)第二章 授業(yè)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三十一章 人散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三十七章 變化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三十二章 暗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guān)下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nèi)患伊始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一百七十章 袁紹欲出兵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四百六十五章 順利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fēng)雲(yún)再起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wèi)何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平县| 南雄市| 玉环县| 衡阳县| 大宁县| 临颍县| 武清区| 明水县| 浠水县| 青海省| 鄂州市| 金昌市| 油尖旺区| 南和县| 镇巴县| 安平县| 习水县| 越西县| 榕江县| 五家渠市| 南昌市| 漳州市| 如东县| 交城县| 石河子市| 唐山市| 新巴尔虎左旗| 淅川县| 通州市| 安平县| 宁南县| 封丘县| 甘德县| 绵阳市| 上高县| 浦东新区| 楚雄市| 竹山县| 大名县| 锦州市| 腾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