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

悠揚的琴聲徜徉在四周,並沒有再見到蔡琰,心裡多少有些失望之感,不過這次過來見蔡邕,並非是爲婚事而來。

“賢侄對此番諸侯起兵之事如何看?”蔡邕轉了轉手中的酒觴,看向陳默道。

“外人都說我謙虛,有才。”陳默抿了一口酒笑道:“能打仗,有謀略,知進退。”

蔡邕點點頭,看著陳默,他不覺得陳默是專程跑來自己這裡炫耀的。

“默此前也一直如此認爲,可以改變大勢,我與那些人不同。”陳默放下酒觴笑道:“最近默回顧過往方纔發現錯了,而且錯的很可笑,我改變不了任何事,只是在每一次大事降臨時選擇了最正確的一方,或者說,我以爲是對的一方,但當我試圖去改變他們的想法,說出我認爲最正確的道路時,卻發現……”

“什麼都做不了?”蔡邕的笑容中也帶著幾分滄桑。

“嗯。”陳默眼中的光芒似乎都黯淡了幾分:“初入洛陽,默的志向是匡扶漢室,自認爲如今大漢的弊病已然看的透徹,只要手中有了一定的權利,便可以力挽狂瀾,扶大漢以傾危;宦官、士人以及大將軍之間的爭鬥,默看的很清楚,在大將軍和宦官交鋒時,我選擇了大將軍,後來先帝駕崩,我又選擇了交好本初公,再後來,董卓進京,我勸本初公立足未穩之際,驅除董卓,穩定朝局,當本初公決定離開時,我便投奔了董卓。”

“每一步都沒有錯。”蔡邕欣賞的看著陳默,一個無依無靠,沒有多少背景的少年,能夠在每一次大事降臨的情況下都選對,這很不容易。

“但也不過是順勢而爲。”陳默嘆息一聲,舉起酒觴怔怔出神道:“我想匡扶漢室,今日朝堂之上,天子加封我爲光祿勳,統領洛陽禁軍,兼領河南尹,默今年不過十六,十六歲之齡,位比九卿,放眼古今,怕也少有人及,權勢不可謂不大,然似乎更加無能爲力。

我欲匡扶漢室,但每一次當自覺站穩腳跟,想要扭轉局面時,卻都失敗了,距離當初的想法,似乎越來越遠,伯喈公或許不知,默如今正一點點變成自己認爲錯的人,不知道爲何,不想,但能看到的路,似乎只能這般走,公可否爲我解惑?”

“老夫也不明白,不過老夫如今在守自己的底線,老夫與你不同,當老夫迷茫之時,會停下來,不作爲,但依舊難改朝局。”蔡邕仰頭,將觴中之酒飲盡,澀聲笑道:“不止老夫,子幹也是這般。”

“然很多事情,終究要有人去做。”陳默晃動著酒觴笑道:“默不能停,不忘初心又能如何,默沒忘,卻又無能爲力。”

蔡邕嘆了口氣,搖頭道:“此番諸侯起兵勤王,你可曾想過誰會贏?”

“戰場上,諸侯贏不了,洛陽有堅城守護,諸侯心思各異,打不進來,而董卓也無力東進,但他們會拿到他們想要的。”陳默失神道。

至於諸侯想要什麼,陳默沒說,蔡邕也沒問。

“默也會拿到默想要的。”陳默突然笑了,年紀輕輕,但笑容中卻有著這個年紀所沒有的滄桑和無奈:“最終輸的,也只有陛下了。”

漢室氣運,在經歷董卓廢立之後在不斷消散,地方有了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朝廷詔令,各地開始擁兵自重,如現在這般,各地諸侯哪來的軍隊?按照漢制,這些郡守、刺史所擁有的軍隊已經遠遠超出了其能夠擁有的上限。

不過陳默也沒資格去指責人家,因爲他本身擁有的兵力,同樣遠遠超出了自己的上限,就算諸侯成功擊敗董卓,那也不過是多了另一個董卓而已,或許名望大一些,能暫時穩住局勢而已,天子成了真正的傀儡。

就如陳默先前所言那般,匡扶漢室似乎真的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就算陳默自己,要讓他現在立刻放下手中多餘的兵權,陳默也是抗拒的。

蔡邕看了陳默一眼道:“你與琰兒的婚事……”

“待此戰之後,默將家母接來。”陳默笑道。

“你似乎並不擔心關東諸侯攔截?”蔡邕挑眉道。

“他們不會的。”陳默笑道:“默自有方法讓他們恭恭敬敬的將母親送來洛陽。”

“萬事小心,老夫能助你的不多,老夫有位記名弟子,頗有才幹,可薦於你,只是能否令其助你,老夫也不敢肯定。”蔡邕笑道。

“伯喈公弟子,自然是大才。”陳默聞言笑道:“卻不知是哪家子弟?”

“非是望族,其祖上也有人出仕,不過家道中落,如今算是寒門,不過結交廣泛,你若能得此人,必能助你成就一番大業!”蔡邕嘆息道:“只是不知你二人相遇,於這天下而言,是福是禍。”

陳默挑了挑眉道:“敢問是何人?天下名士,默都有些瞭解。”

“不算名士。”蔡邕搖了搖頭道:“此人姓郭,名嘉,表字奉孝,潁川陽翟人士。”

陳默搖了搖頭,沒聽過,不過能得蔡邕如此推崇,這人他倒是要見上一見。

“你未聽過也不奇怪,此人只結交有才之士,不與他人交往,是以所知者不多。”蔡邕笑道:“此人生性有些放蕩不羈,你……”

“伯喈公放心,能者總是有些怪癖的。”陳默笑道,恃才傲物嗎。

“那你爲何沒有?”蔡邕好笑道。

“默自幼嚐盡世間險惡,常年寄人籬下,沒這資格。”陳默嘆道:“默於未來,也頗多迷茫,自難自信起來。”

“癡兒,你只是揹負了許多常人所不曾揹負的東西。”蔡邕嘆了口氣道。

“時間不早,叨擾多時,默先告辭了。”陳默起身道。

蔡邕點點頭,著人送陳默出府,看著陳默有些搖晃的背影,蔡邕嘆了口氣,許子將那句話還真沒說錯,若這是清平治世,陳默這樣的人,定能爲社稷棟樑,但眼下這天下,哪有半分清平可言?

亂世之英雄?

看著陳默遠去的背影,蔡邕搖了搖頭,此子性格謹慎,雖有公心,卻亦有私心,識時務,知進退,不是那種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人,若真是亂世,多半是個梟雄,但這能怪他?

陳默懷著複雜的心思,走在洛陽的街道上,迎面吹來的晚風讓他頭腦清醒了一些,自己剛纔是否說的太多了?

回頭看了一眼蔡府的方向,陳默只覺脊背有些發冷,喝酒誤事,以後定不能再多飲了。

……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再上朝時,有人送來前方戰報,袁紹已經抵達酸棗,並在酸棗紮下大營,邀請各方諸侯於酸棗會盟。

一時間,滿朝皆驚,陳默也表現出一臉驚愕和不敢相信的樣子,雖然他早就知道這事,但這朝中,有幾個是不知道的?

劉協目光看向董卓道:“太師,眼下該當如何?”

“陛下放心!”董卓對著劉協一禮道:“洛陽有雄關守禦,又有雄兵十萬,何懼關東鼠輩?”

“太師此言何等可笑?”殿中一人聞言冷笑道:“袁紹、袁術四世三公,公孫瓚戍守幽州,烏丸人聞其名而退,這等英雄,也叫鼠輩?”

陳默聞言,詫異的看了一眼袁隗和袁基的位置,把這種事拿來說,這是嫌這兩位死的不夠快?亦或是說,有人想要他們死?

董卓聞言,卻不堪那人,而是扭頭看向袁隗道:“太傅,老夫可是有做錯之處?旁人起兵反叛也就罷了,爲何袁家四世三公,也要做此叛逆之舉?”

袁隗只是雙目微闔,彷彿沒聽到一般,一旁的袁基卻是出列,躬身道:“太師,袁紹、袁術雖是袁家子弟,但他們此舉,我等並不知曉。”

“袁紹、袁術二賊,乃此番叛亂之主,若無袁家支持,如何有今日之勢,爾等是當老夫無知?”董卓說到最後,聲音已然變得森然無比。

命數已盡!

陳默看了看兩人,嘆了口氣,兩人的命數在這一刻正在瘋狂削減,氣運也在極快的消失。

“太師!”袁基急了,連忙想要辯解,卻被袁隗阻攔住,微笑著看向董卓道:“看來太師今日是定要殺我等?”

“太傅見諒。”董卓嘆息一聲道:“老夫不想老夫出兵之時,洛陽卻被人從後佔據,斷了老夫歸路。”

“所言不差!”袁隗嘆息一聲道。

“太師!”陳默想了想,出列道:“次陽公乃天下名士,如今敵情不明,臣以爲不可枉斬,他日那袁氏兄弟當真攻來之時,也可以之要挾,令賊人有所忌憚。”

袁隗聞言,有些詫異的看了陳默一眼,微微頷首,以示謝意。

一旁的王允見狀,也出列道:“光祿勳所言不錯,太師,擅殺名士,恐失人望。”

朝中一衆臣公也紛紛出列,想要保住袁隗、袁基。

董卓聞言點了點頭道:“那便先將袁隗、袁基以及一衆袁家族人下獄,若那袁紹、袁術當真不識進退,再行問責不遲。”

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一章 糞郎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十八章 進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四百二十九章 封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呂布的煩惱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六十六章 長安破第四百零一章 激將第四章 新朋友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戮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三百七十九章 南陽戰火第七十章 推薦第六十章 發泄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九十五章 遊說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十一章 言語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雲再起第十二章 夏夜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一百零五章 初見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四百零五章 曹操欲退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
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一章 糞郎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十八章 進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四百二十九章 封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呂布的煩惱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六十六章 長安破第四百零一章 激將第四章 新朋友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戮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三百七十九章 南陽戰火第七十章 推薦第六十章 發泄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九十五章 遊說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十一章 言語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雲再起第十二章 夏夜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一百零五章 初見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四百零五章 曹操欲退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陵县| 永州市| 绥江县| 镶黄旗| 行唐县| 陇南市| 乌兰县| 阿城市| 黄龙县| 阳谷县| 香港 | 林西县| 牟定县| 屏南县| 苏尼特左旗| 丰宁| 荣成市| 崇文区| 榆中县| 赤城县| 灵宝市| 格尔木市| 西华县| 盐池县| 松阳县| 海南省| 开远市| 深州市| 庄河市| 全南县| 桐梓县| 黑水县| 定安县| 永登县| 锦屏县| 贞丰县| 获嘉县| 舟山市| 阿拉善右旗| 乌兰县| 荆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