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

下棋這種事,陳默也算輕車熟路了,以往跟盧植下,境界不同,被盧植壓著打,但套路熟悉以後,拼的就是腦力以及精力了,這一點上來說,陳默可以碾壓當今所有棋藝差不多甚至比他高出一大截的人。

畢竟棋藝達到系統神仙評價的專精水準的,多半已是年過半百了,更高的,就算棋力不俗,但精力也跟不上。

盧植文武雙全,哪怕已經年邁,但精神也同樣充足,面對陳默死纏爛打,還是贏多輸少,但蔡邕雖然棋藝與盧植相當,但精力上,顯然沒辦法跟盧植相比。

棋盤過半,已經明顯有些跟不上節奏了。

陳默也覺得有些勝之不武,落子過半之後,主動負子認輸,對著蔡邕一禮道:“伯喈先生棋藝,在下是不及的。”

“但若繼續下去,老夫多半會輸。”蔡邕無奈的搖了搖頭,還是年輕好啊。

“太尉之事,你如何看?”蔡邕一邊收子,突然問了一句。

陳默擡頭,皺了皺眉,心中開始猜測這兩人不會是被王允忽悠來的說客吧?

“董公爲人,默不想多做評價,但如今漢室氣運,繫於其身,漢室如今內憂外患,實難再經波折。”陳默想了想,直接道。

他不想這些人再鬧騰,雖然知道不可能,董卓這段時間確實有些出格,九月底何太后下葬,趁機跑了皇家墳墓,這在很多人看來,無疑是大罪,但陳默知道,這也是無奈。

如今京師之地,原本洛陽各部禁軍有三萬,董卓陸續從西涼調來近五萬西涼精兵,八萬精兵,只是河.南尹如何供養?而各州郡今年已經以各種理由推脫拒絕交納賦稅,都被各州郡截留,而董卓如今能夠把持朝政,就是手中有足夠的武力威懾,所以軍糧、軍餉是絕對不能出問題的。

此外朝中官員的俸祿,不說三公九卿,陳默這個司隸校尉,每年實領俸祿一千兩百石,而他這個級別的,洛陽包括董卓麾下將領,有三十多個。

關中賦稅如今還能收上來,以往全國供養變成現在一州加一郡供養,如何養得起?

董卓自己的俸祿不要,但手下官員的不能少,他現在要拉攏士人,別管對方是否真心向他,但這俸祿一斷,同樣會有很多人不滿。

刨皇陵,肯定是大罪,但朝廷要正常運轉,不是口說就夠的,得要錢啊,所以哪怕此刻陳默被董卓無視,被士人不待見排斥,依舊希望能夠維持住眼下的穩定,只要穩住了,能把豫州、兗州的稅賦搞定,至少朝廷運轉是沒問題的。

王允暗中算計,尤其目的,但大多數士人,就算跟著王允把董卓給推下來,其實也根本沒什麼好處可拿,甚至還不如現在。

但問題是,能看清這個問題的,沒幾個,而能看清的,卻出於各自的目的,或保持沉默,亦或者推波助瀾,這個朝廷再這麼下去,早晚得崩了。

至於董卓本人是否在這期間做的過了,或是人品怎樣?陳默不想評價,沒有意義,很多事情,大家都是隻看結果不問緣由的。

蔡邕頓了頓,搖頭嘆道:“這洛陽無數士人,但能如校尉這般看清的卻不多。”

氣氛變得有些壓抑起來,潺潺的琴音猶如流水一般環繞,似乎想要舒緩三人之間的壓抑氣氛,陳默嘆了口氣,跟兩人一禮道:“叨擾兩位,末將先行告辭。”

蔡邕和荀爽聞言各自起身,蔡邕勉強笑道:“若校尉有所需,可來尋老夫。”

陳默點點頭,蔡邕乃當世大儒,董卓對蔡邕可是相當倚重的,有些事,陳默跟董卓說不上,請蔡邕出面或許更有用。

“此子年幼,卻能心繫天下,其眼光之長遠,非常人能及。”看著陳默離去的背影,蔡邕嘆了口氣道:“慈明兄,我覺得子師真的錯了。”

“兩人救國之路不同,此子於全局出發固然不錯,但董卓此人,縱有匡扶之志,卻無德以信天下,終究難爲士人所容!”荀爽點點頭,陳默說的確實有一定道理,但這是單純站在漢室的角度,但董卓現在的問題並不是他輔佐漢室對不對,而是他本身德行不被士人認可,沒有資格去做這件事,哪怕現在權勢滔天,但不得人心,終究難以長久。

“唉~”蔡邕嘆了口氣,這關鍵就在天下士人不認可董卓,或者說,董卓的出身、名望本不該做他現在做的事情,只是就如陳默所言一般,漢室經過這些變故之後,威望已然動搖,實再難經歷一場變動,這孰重孰輕……或許不是沒人懂,只是他們選擇無視這一點而已。

……

次日一早,陳默照常來到嘉德殿上早朝,天子和董卓還沒來,不過氣氛卻有些不同,羣臣在四周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竊竊私語,陳默也不參與,只是側耳傾聽。

羣臣說的,卻是最近西河黃巾餘孽郭太領兵攻略河東郡,原本不是什麼大事,這幾年黃巾餘部作亂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不過河東距離洛陽太近,當初董卓便是率軍從河東不到三日便抵達洛陽附近,對洛陽是可以構成威脅的,所以朝廷不能置之不理。

月初時,董卓已派其部將牛輔率軍進討郭太所部,但昨日傳來消息,牛輔爲郭太所敗,這有些讓人驚訝,似乎是於夫羅也參與其中,與郭太聯合將牛輔擊敗,羣臣討論的正是這件事情。

如果只是單純的黃巾餘孽還不是太要緊,但於夫羅所率的可是匈奴騎兵,這冬天一到,河水凍結,一日之間便能奔襲至洛陽,對朝廷威脅太大。

河東……

陳默心中一動,在人羣中找到蔡邕的身影,此刻蔡邕正與荀爽、王允等人商議什麼,也不猶豫,小步來到蔡邕身邊,對著蔡邕一禮道:“蔡公、荀公,子師先生。”

“陳校尉?”王允看著主動來找自己的陳默笑道:“陳校尉有何事?”

Www? тTkan? CO

“爲郭太之事而來。”陳默笑道:“黃巾餘部本不足爲懼,但於夫羅的匈奴騎兵入冬後,可直接威脅洛陽,末將有意率部出征進討,只是人微言輕,希望諸位可以助力。”

王允聞言搖頭笑道:“陳校尉太過高看我等了,此事還需太師做主。”

陳默還想說什麼,卻見董卓已經扶著劉協進來,羣臣連忙閉嘴,陳默也對著三人一禮,轉身退回自己的位置。

君臣見禮之後,董卓直接詢問河東之事,董卓的西涼軍要震懾諸軍,不能輕動,所以這次董卓想要從原本的洛陽禁軍之中挑選將領率領北軍五校前去征討郭太。

“陛下!”陳默當即踏前一步,躬身道:“末將願往。”

陳默?

董卓看向陳默,心中倒是有些意動,陳默是眼下朝廷中,除了他西涼嫡系之外,比較能打的將領,若派陳默出擊,或許可行。

“司隸校尉曾於汝南以少勝多,大破葛陂賊,對黃巾頗有經驗,或許可行。”蔡邕出列,微笑道。

董卓點點頭,正要說話,卻見王允突然出列笑道:“陛下,太師,陳將軍之勇略自然少有人及,但司隸校尉有監察四方之責,自陳校尉上任以來,洛陽四周政治清明,如今民心未穩,若輕易調派司隸校尉前往,未免大材小用,況且陳將軍年少,若將他派出,豈非讓人笑我朝廷無人可用?”

董卓笑道:“自古英雄出少年,不過司隸校尉確實無暇分身,諸公可有其他人舉薦?”

“淳于瓊、趙融、夏牟,皆乃前西園將領,其能不下司隸校尉,可使其三人領兵征討郭太。”班列之中,鄭泰出列,對著天子和董卓躬身道。

此三人,皆有名聲,董卓摸著鬍鬚點頭道:“便命淳于瓊爲主將,趙融、夏牟輔之,點北軍五校及虎賁、羽林二校出兵征討!”

“太師英明!”羣臣連忙躬身道。

陳默看了王允一眼,也跟著羣臣齊聲應和,接下來,朝堂之上討論的卻是一些削減朝廷開支的事情,將一些不必要的官位剔除,此外朝廷一切事情儘量從簡,以及豫州、兗州兩州刺史拒絕上交賦稅,是否罷免之事討論。

關於這件事,羣臣討論的卻是頗爲激烈,若罷免兩州刺史,恐人心浮動云云,反正羣臣是不建議以罷免的方式來威脅刺史上繳賦稅,但如何讓他們上交,卻沒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此外袁術離京之後,盤踞南陽,截斷荊州,扣留荊州上繳賦稅,羣臣也認爲袁家四世三公,袁術此舉也有賭氣成分,當以安撫爲主。

朝廷如今的爛事一大堆,陳默有些無奈,如今朝堂之上羣臣容他不得,他本想借征討之名進佔河東,然後像當初董卓盤踞河東不應詔一般,卻被王允阻止,這讓陳默有些鬱悶。

不過以淳于瓊三人的能耐……陳默覺得這事自己還是有些機會的。

一直到散朝,羣臣也沒討論出個結果,陳默跟著羣臣一同散去,心中卻在琢磨著等淳于瓊三人戰敗之後,如何說服董卓選自己爲將

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十八章 進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一百零二章 伐謀第二百六十一章 震驚莫名第十一章 言語第七十章 ‘家書’第十二章 商道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三百四十六章 荊襄易主(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七章 太史慈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十七章 路遇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二百六十二章 弱者的無奈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八章 匪類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結束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十章 突破口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一百七十一章 顏良的憤怒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二章 里正第二百六十一章 震驚莫名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四百三十八章 遠見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一百一十五章 規劃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三章 夏丘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三章 夏丘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四章 新朋友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一章 糞郎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十二章 夏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
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十八章 進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一百零二章 伐謀第二百六十一章 震驚莫名第十一章 言語第七十章 ‘家書’第十二章 商道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三百四十六章 荊襄易主(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七章 太史慈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十七章 路遇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二百六十二章 弱者的無奈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八章 匪類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結束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十章 突破口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一百七十一章 顏良的憤怒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二章 里正第二百六十一章 震驚莫名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四百三十八章 遠見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一百一十五章 規劃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三章 夏丘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三章 夏丘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四章 新朋友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一章 糞郎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十二章 夏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流县| 常宁市| 紫阳县| 永济市| 沙雅县| 隆德县| 镇康县| 郁南县| 集贤县| 绥德县| 思茅市| 新巴尔虎左旗| 西吉县| 肇东市| 康乐县| 壤塘县| 绥滨县| 隆安县| 通渭县| 西乌珠穆沁旗| 永仁县| 缙云县| 当雄县| 化州市| 西城区| 齐河县| 大渡口区| 隆化县| 松原市| 博兴县| 福贡县| 镇宁| 香河县| 阿拉善左旗| 广水市| 南充市| 班玛县| 浪卡子县| 仁化县| 玉林市| 大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