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

“陳將軍既是真心來投,此時可有計策助我?”兵權的事情董卓沒要,不過你既然來投,總得意思意思,展示一下本事吧。

“目前董公所困非是丁原,而是兵力不足以震懾洛陽,羽林、虎賁諸軍雖降,卻皆有顧慮,真的亂起,董公恐難號令。”陳默笑道。

“陳將軍無需多慮,我已命我麾下悍將率軍趕來,很快便會抵達洛陽。”董卓微笑道。

“多久?”陳默看向董卓反問道:“便是幷州軍降了董公,若發現董公本部兵馬不多,恐怕也未必會出力。”

董卓無奈的點點頭,他雖然已經發出命令,但從關中到這裡,沒有十天半個月,他的大部人馬也趕不來,而如今洛陽局勢並未真的穩定,十幾天的時間,足夠生出許多變故。

“陳將軍可有解決之策?”董卓問道。

“可令心腹將領統領禁軍,董公兵馬則夜出晝回,做出董公麾下兵馬源源不斷之相,雖不能一直隱瞞,但足矣令洛陽局勢穩住。”陳默微笑道。

董卓和李儒相視一眼,這一計,李儒之前也說過,只是一直沒來得及用,李儒微不可查的點點頭,董卓朗聲笑道:“都說陳將軍乃清平之能吏,如今看來,那許子將未免輕視了陳將軍,就依陳將軍之計。”

“過譽。”陳默笑著搖了搖頭道:“廢立之事末將並不贊同,但事已至此,想來此時再勸,已是無用,末將只想洛陽能安穩下,大漢已經不起波折,希望董公莫要讓人失望吧。”

說到最後,陳默凝神看向董卓,命數94,氣運94。

這真是陳默目前爲止,所見命數、氣運最高之人,或許此事之後,就看董卓是否能夠凝聚命格了,只是不明白爲何呂布都能凝聚命格,董卓已至如今聲勢,卻依舊沒有凝聚命格。

“陳將軍也不信先帝遺詔?”李儒不解道。

“我信,潘隱找過我。”陳默搖了搖頭道:“不過此事與詔書無關,我不贊同廢立,一者,先帝駕崩未久,社稷動盪,此時不管先帝是否留下詔書,但無論何人行廢立之事都絕非明智之舉。”

“陳將軍是說某出身不夠?”董卓瞇眼道。

“不,有一定關係,但並非最重要的。”陳默起身,看向兩人道:“自去歲改州牧治之後,皇權日漸衰頹,地方實權大增,董公此時給天下人開了個頭,很多人想做而不敢做之事,若董公無法成功,那董公失敗之後,天下大亂將不可避免,所以……我來助董公儘快穩定朝局,只是能否功成,末將不知,只是想爲這大漢再盡一份力,以全君臣之義!”

董卓和李儒聞言肅然道:“陳將軍放心,卓雖不才,亦願我大漢能長盛不衰。”

但願如此……

陳默沒有將這句話說出來,只是起身,對著董卓一禮道:“時辰不早,董公應該還有事做,默便不叨擾了。”

董卓聞言起身相送,一路將陳默送到門口方纔告別。

“此人之言,有幾分可信?”看著陳默離開的背影,董卓帶著李儒和華雄往回走,一邊問道。

“六分。”李儒想了想道。

“這麼少?”董卓意外的看向李儒,他剛纔有些被陳默打動了。

“陳默此人,雖出身名門,然自小貧寒,能躋身士族之列,在洛陽有今日之地位,旁人看來或許以運氣居多,但以其今日所行來看,此人有智,而且頗爲果決,不會爲情義所惑,據儒所知,陳默來洛陽,與袁家頗有交情,此番袁紹連翻不用其策,最後失勢掛印而走,陳默卻毫不猶豫來此投誠,說其趨炎附勢或許有些過了,但其能看清形勢,一旦心有決定,不會爲情感所困,他日若岳父失勢,今日如何對袁紹,他日棄岳父也不會有絲毫猶豫。”李儒笑道。

“官場上何處不是如此?”董卓聞言卻不甚在意,微笑道:“如此,反而比那些士人更好些,我看這般挺好,那袁本初自己當斷不斷,不用良謀,如今棄印而去,陳默並未負他!”

這麼說也沒錯,不過李儒還是覺得陳默有些不近人情,或者也可說是涼薄。

陳默離開董卓營地之後,便直接回家,如今洛陽經過連翻動亂,整座城市比以往蕭條了許多,往日裡車水馬龍的街道,如今冷冷清清,便是偶爾有些行人,也是來去匆匆,早不復往日熱鬧喧譁。

回到家中,不知是否受了外面的影響,便是家中也給人一股冷冷清清之感,明明已是春季,萬物復甦,但卻有種秋日蕭瑟之感。

不變的也只有人了,雲思見到陳默回來,連忙上前幫陳默寬衣。

“下午曹公來尋過夫君,只是夫君不在,曹公等候了片刻,便離開了。”雲思一邊幫陳默更衣,一邊說道。

“明日我便去拜訪他!”陳默點了點頭笑道,投奔董卓這步棋,不管對錯,既然已經走出來了,就必須走好,如果董卓真能穩住局勢,重現大漢盛世,那一切都值得,但若不能,他從董卓這邊謀取幷州也會更容易一些。

就如李儒推斷一般,陳默來投奔董卓,是真心,但也非沒有私心,這一切,都建立在董卓是否能夠穩定局勢的前提上。

就如袁紹,如果袁紹能夠出手果決,在董卓佔據優勢之前,掌控洛陽,陳默會繼續輔佐袁紹,幫袁紹鞏固權利,但袁紹接連兩次的不作爲,多少讓陳默有些失望,袁紹一走,洛陽各部軍隊便陷入羣龍無首之局,無論陳默還是曹操都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整合洛陽兵權,更別說跟董卓相爭了,爲更快結束洛陽混亂,陳默選擇投奔董卓,至少,儘快結束洛陽混戰,能讓洛陽,讓皇室保持一定元氣。

……

這一夜,陳默抱著愛妾睡得很香,但在幷州營中,李肅帶著赤兔馬來見呂布以顯董卓誠意。

“奉先,此乃董公愛馬,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聽聞奉先這般猛將,竟爲一刀筆吏,更無一匹良駒爲坐騎,特命肅帶赤兔前來相贈。”李肅指了指赤兔笑道。

“好馬!”呂布的目光落在赤兔身上便挪不開了,他自幼在邊關長大,對於戰馬一眼便能看出優劣,自然能看出赤兔的價值,忍不住伸手去摸。

“奉先小心,此馬性烈!”李肅見狀連忙想要阻止,卻愕然發現呂布一把拉住繮繩,已經翻身上馬。

赤兔乃馬中異種,性烈無比,董卓都是耗費了老大力氣,方纔將此馬馴服,但此刻呂布坐在馬背上,任由赤兔來回嘶鳴奔跑,雙腿牢牢夾著馬腹,不時催促馬兒快跑,一直折騰了近半個時辰,赤兔似乎沒了力氣,漸漸停下來。

“可惜了,這馬兒已被人馴服過,少了許多野性!”呂布策馬回來,翻身下馬搖頭嘆道,竟有些意猶未盡之意。

“奉先!”李肅見狀鬆了口氣,來到呂布面前微笑道:“董公之誠意已然送到,奉先你……”

“放心,我意已決,今夜便隨你投奔董公!”呂布摸著赤兔的鬃毛笑道。

李肅聞言大喜,正想說話,帳外突然響起急促的腳步聲,呂布帶著李肅出帳,正看到丁原領著親衛將他的帳子團團圍住,李肅見狀面色大變。

“見過將軍!”呂布對著丁原一禮道。

“奉先!”丁原看了看呂布,又看了看呂布身後的赤兔,濃眉一挑,冷聲道:“你身後的馬兒,若我未看錯,當時董賊坐騎,如何會在此處?”

“董公贈予我。”呂布摸了摸赤兔的鬃毛,看著丁原道:“另外,我已答應董公入其麾下,將軍來的正好,另尋高明吧!”

“混賬,董卓乃國賊,你敢背叛於我!?給我拿下!”丁原聞言勃然大怒,厲喝道。

“誰敢!?”呂布目光一冷,森冷的目光掃過衆人臉上,一羣將士被他目光一掃,心氣一寒,沒了動作。

“你……”丁原見狀心中一堵,指著呂布厲喝道:“董卓乃國賊,你若幫他,豈非與天下人爲敵?”

“丁將軍此言差矣!”李肅見呂布一言便鎮住了場面,四周幷州將士不敢上前,心中一定,聞言微笑道:“董公與丁將軍一般,乃奉詔入京,如今也是受了先帝遺詔,整頓洛陽,何來國賊之說,反倒是丁將軍,無朝廷詔書,擅自引戰,反而居心妥測!”

“荒唐,董卓倒行逆施,圍困皇宮,善行廢立之舉,如何不是國賊!”丁原看著呂布,森然道:“今日你若能夠懸崖勒馬,我尚可饒你一命,若你執迷不悟,休怪我取你性命!”

“憑你?”呂布冷笑一聲,翻身上馬,自親隨手中接過方天畫戟一指丁原道:“自入幷州以來,不立恩信,卻只知爲自己一己之私,枉顧我軍將士性命,我大好男兒,這些年所殺胡賊不知凡己,卻被你用作一刀筆吏,你賞罰不均,無恩義於我軍將士,憑何要我等爲你效命?三軍將士,我今日受董公相招,前往其麾下效力,爾等若願隨我,日後還是兄弟,但若不願,他日戰場之上再見,休怪呂布不講往日袍澤情分!”

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患伊始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十二章 商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樊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七十四章 逆轉開始第十九章 祁縣一夜第七十四章 逆轉開始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七十章 得子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十一章 倒退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一百八十三章 利令智昏第四章 新朋友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四百五十一章 輸贏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流第十七章 改變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五章 緩一緩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六十章 人心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七十章 袁紹欲出兵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十九章 教授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五十章 大雪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四百五十八章 突破第一百四十章 陰招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同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戮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六章 勾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七十七章 與周瑜的初次交鋒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
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患伊始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十二章 商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樊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七十四章 逆轉開始第十九章 祁縣一夜第七十四章 逆轉開始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七十章 得子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十一章 倒退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一百八十三章 利令智昏第四章 新朋友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四百五十一章 輸贏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流第十七章 改變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五章 緩一緩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六十章 人心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七十章 袁紹欲出兵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十九章 教授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五十章 大雪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四百五十八章 突破第一百四十章 陰招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同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戮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六章 勾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七十七章 與周瑜的初次交鋒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炉霍县| 邢台市| 吉首市| 榕江县| 红原县| 桑日县| 来宾市| 仁化县| 邵阳县| 屏南县| 饶阳县| 万盛区| 睢宁县| 巴马| 民权县| 左权县| 旬邑县| 翁牛特旗| 旺苍县| 阿克| 临邑县| 三台县| 元江| 九江市| 环江| 兴城市| 旺苍县| 宜春市| 嘉黎县| 平陆县| 黑河市| 开封县| 光山县| 西峡县| 团风县| 汝州市| 曲阜市| 名山县| 开江县| 景洪市| 天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