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

“真要送?”董卓軍營中,董卓那粗糙而寬大的手掌仔細的摸索著赤兔的鬃毛,幫它理順,赤兔親暱的蹭著董卓已經滿是橫肉的臉。

武將對於好馬總是有旁人難以理解的癡迷,尤其是這赤兔頗通人性,更讓董卓不捨。

“岳父,成大事者,不該拘泥一時得失,一匹赤兔,換一員上將,岳父當有取捨。”李儒有些哭笑不得的看著自家岳父,此刻沒人在,董卓抱著馬的樣子有些可笑,其實李儒也不太懂這種人跟馬的感情,他也騎馬,但對馬的品質其實並不在意,什麼馬都能騎。

“主公,李肅回來了!”華雄走進來,有些豔羨的看了一眼赤兔,然後對著董卓抱拳道。

“哦?”董卓恢復了嚴肅,點頭道:“讓他進來吧。”

“喏!”華雄答應一聲,轉身離開,很快,李肅便被華雄帶進來。

“恭喜主公!”李肅進來,當先對董卓一禮道。

“哦?那呂布已經答應來投?”董卓目光一亮,呂布日間戰場上的英姿,讓董卓頗爲傾慕,雖然當時有些狼狽,但董卓本身也是豪勇之人,年輕時廝殺戰場,很清楚呂布這樣一員猛將在戰場上的價值。

“尚未。”李肅搖了搖頭道:“不過奉先對丁原早有不滿,他本是英雄,奈何丁原只讓他做一刀筆小吏,方纔在其帳中,我試圖招攬於他,他已有所意動,只是今日纔在戰場之上折了主公顏面,擔心主公記恨,是以遲疑不決。”

“刀筆吏?”董卓扭頭,與李儒對視一眼,忍不住大笑道:“哈哈,丁原匹夫,氣量這般狹隘,合該我成就大事!”

“岳父!”李儒上前一步,躬身笑道:“既然那丁原自作孽,若能趁此機會,吞併其部衆,則洛陽之勢,可盡掌手中。”

董卓點點頭,隨後又有些不捨的摸著赤兔道:“既然呂布已有意來投,這馬……”

“岳父!”李儒有些無奈的加重語氣道:“此等時候,正是岳父展現禮賢下士之度量之時,切不可效那婦人一般短視。”

“嗯?”董卓扭頭,不滿的瞪了李儒一眼。

李儒默默地退到一旁不說話。

董卓摸著赤兔柔順的鬃毛,又抱了抱馬脖子,最終嘆了口氣,閉上眼睛將繮繩遞出:“罷了,送於呂布,也算彰顯誠意。”

“主公海量!”李肅躬身一禮,伸手接過繮繩,拽了拽,卻沒拽出來,也不好用力,疑惑的看向比這眼睛的董卓:“主公?”

“拿去!”董卓將繮繩往前遞了遞。

李肅又拽,依舊沒有反應,頓時有些哭笑不得,一旁的李儒有些看不過去,上前想要掰開董卓的手掌,但董卓那一根根手指如同蘿蔔一般,力道何其大,又豈是李儒一個文士能夠掰動。

“岳父!”李儒無語的看著董卓,見董卓沒有反應,忍不住加重語氣道:“主公!”

董卓無奈鬆手,莫看董卓行事雷厲風行,但對於自己這個女婿,還是頗爲倚重的,一般李儒直接稱他主公的時候,董卓通常會讓步。

“告訴呂布,好生待赤兔!”看著李肅要走,董卓忍不住摸著赤兔的鬃毛道。

李儒連忙點頭應是,不過他不會真的傻到去跟呂布說,都是武人,得此寶馬,便是李肅不說,呂布也會當寶貝供著。

一臉不捨的看著李肅離開,董卓嘆了口氣,看向李儒道:“那接下來該如何?”

“廢立之事,當儘快進行!”李儒思索道:“只是傳國玉璽不見,岳父想要號令天下很難。”

董卓也點點頭,沒有傳國玉璽蓋印,等於給各地郡守、州牧一個合理拒絕朝廷詔書的藉口,不過不要緊,只要能夠穩定洛陽和關中局勢,天子在他手中,可以一步步梳理天下。

“主公!”便在此時,一名家丁匆匆進來,對著董卓道:“有下軍校尉陳默於門外求見。”

“陳默?”董卓挑了挑眉,對於這個年僅十五便在洛陽能領一校兵馬,更在洛陽名士間有了一定威望的少年,董卓還是頗有好感的。

不過陳默此時來是何意?

目光不由看向李儒。

李儒搖了搖頭,這少年郎他接觸不多,若是朝中那些大臣,就算接觸不多,憑藉打探,多少能知道其秉性,進而分析出其所來目的。

但陳默……李儒自然是打聽過得,自入洛陽以來,入太學,平平無奇,卻在許子將那裡得了評語,據左道消息說,是拿劍威逼許子將得來的,而後參與西園選將,成了西園新軍軍侯,卻在與葛陂賊作戰中展現出不俗的軍事才華,最終因鮑鴻貪墨,頂替鮑鴻成爲下軍校尉。

運氣自然是有的,而且聽聞同時得了盧植、荀爽這些大儒的青睞,袁紹、袁術這些名門對他也頗見親近,說明其本身亦有足夠的能力,否則一個庶家子,如何能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在洛陽這等地方如魚得水?步步高昇?

“不見?”董卓意外道。

“見一見也無妨,以儒觀之,此人雖然年少,卻頗有城府,稍後岳父見他,只需與他談談洛陽趣聞,陳家之事即可,我來考教他。”

“也好。”董卓點點頭,當下命侍衛將陳默請進來,自帶李儒、華雄入了中軍大帳。

陳默是單獨來的,一進帳,便見華雄一臉兇狠的瞪著自己,渾身殺氣逼人。

“久聞董公麾下猛將華雄,能於萬軍之中取人首級,今日一見,氣勢頗爲驚人。”陳默對於華雄的殺氣視若無睹,徑直來到帳中對著董卓一禮笑道。

“今日敗於丁原之手,陳將軍莫非是專程來取笑於我?”董卓身子往後靠了靠,看上去,如同一頭雄獅。

“默今歲十五。”陳默認真道。

“呃……何意?”董卓不解。

“沒活夠。”陳默言簡意賅。

董卓和李儒忍俊不禁,董卓笑道:“那你來此,莫非投奔於我?”

“也差不多。”陳默點點頭道:“昨日我曾建議趁董公立足未穩之際,結合各部人馬將董公驅逐出京,虎賁中郎將、西園兵馬、北軍五校,合共也有萬人,以我觀之,董公此番來京,所帶人馬不過五千,或許更少,昨夜若戰,董公沒有控制洛陽之機。”

董卓和李儒聞言不由一驚,若真如陳默所言,他們昨夜哪有機會控制皇宮?

“那爲何……”董卓問了一個不太聰明的問題。

李儒覺得陳默是不是在自擡身價,這事從事後來看,其實很容易找到方法,但很多事情,就差那麼一步,所以看向陳默笑道:“那若是現在,陳將軍要如何破我局勢?”

“董公如今所強者,一在手握皇室,二者手握軍糧,然董公兵馬不多,雖然吞併了光祿勳麾下虎賁、羽林等部,衛尉也爲董公所掌,然今日殿上之事,董公當知這些兵馬並非真心歸降,此時若本初公能下定決心,奪取皇宮掌控之權,則大義旁落,董公便是手握糧庫,也於事無補。”陳默有些無奈道。

“那你爲何來此?”董卓緩緩起身,伸手按劍,華雄跨出一步,擋住陳默退路。

“與昨日一樣,不……”陳默彷彿沒有看見,嘆了口氣道:“本初公已掛印離去,我便是有再多計策,他不用也無濟於事,丁建陽一介莽夫,與幷州軍並不齊心,西園軍各有統屬,沒了本初公,短時間內無人能夠再聚集起來,然以我觀之,丁建陽今日雖勝,但董公只需以軍糧要挾,幷州軍恐怕不會與丁建陽一心,而丁建陽一拜,董公並了幷州人馬,洛陽之兵已得一半,餘下的卻又一盤散沙,已無成事可能。”

最無奈的就是你能看清局勢,也能想出頗局之法,偏偏你本身並不具備頗局的能力,陳默看向董卓笑道:“若能給我半月,或許能聯絡各部兵馬來抵抗,但觀董公行事,雷厲風行,恐怕不會給我半月。”

董卓擺了擺手,示意華雄不必緊張,重新跪坐下來,指了指李儒對面的席位道:“陳將軍且入席。”

“多謝。”陳默微微一禮,坦蕩落座。

李儒看著陳默,嘆息一聲道:“幸虧袁本初無斷,否則今日要走的,恐怕是我等了。”

對於陳默的遭遇,李儒也比較能夠感同身受,滿腹謀略,但卻不能用,那種憋屈感他是體會過的。

“既然大勢難改,又何必徒勞心力?”陳默端起酒觴笑道。

董卓點點頭,他也聽明白了,陳默這是來投誠了,目光不由看向李儒。

跟這種聰明人打交道,你最好別掏心掏肺,否則最後可能被人家騙的連褲子都沒了。

李儒不動聲色的點點頭,看向陳默道:“陳將軍可願交出兵權?”

陳默點點頭,將兵符往桌上一放:“已經帶來,在下誠心來投,文優先生疑慮卻也知曉,只是如今朝廷,已經經不起再多波折。”

董卓看了看那兵符,卻沒有去取,見李儒點頭,微笑道:“陳將軍不需如此,將軍本就是將才,下軍所部,依舊由陳將軍統帥。”

“多謝董公!”陳默一禮笑道。

其實董卓也看不上陳默那不到兩千人的兵馬。

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一百一十五章 規劃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南陽戰火第九十四章 遊說第六章 勾心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六十三章 說服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三十六章 眼力訓練第七十二章 授業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二百五十章 城破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七章 太史慈第四百三十四章 鉅艦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海艦隊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途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二十七章 特殊人才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三章 人才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一十章 棄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四十四章 標題君請假了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三百八十七章 雙張鬥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二十章 人命第三百一十六章 結束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五十六章 箭書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七十一章 冷第四百零五章 曹操欲退
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一百一十五章 規劃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南陽戰火第九十四章 遊說第六章 勾心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六十三章 說服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三十六章 眼力訓練第七十二章 授業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二百五十章 城破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七章 太史慈第四百三十四章 鉅艦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海艦隊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途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二十七章 特殊人才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三章 人才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一十章 棄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四十四章 標題君請假了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三百八十七章 雙張鬥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二十章 人命第三百一十六章 結束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五十六章 箭書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七十一章 冷第四百零五章 曹操欲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宁县| 监利县| 八宿县| 云林县| 汤原县| 通辽市| 祁连县| 石门县| 刚察县| 内黄县| 洪泽县| 潜江市| 万安县| 苗栗市| 屏南县| 黄梅县| 左云县| 凌云县| 灌南县| 界首市| 荆州市| 汉源县| 砚山县| 阳城县| 神池县| 香格里拉县| 义乌市| 项城市| 治县。| 北流市| 昆明市| 祥云县| 横峰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安塞县| 亚东县| 禄丰县| 江门市| 大悟县| 牙克石市| 肇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