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

“很嚴(yán)重?”陳登放下手中的竹簡,這是陳默將荀家的家學(xué)通過記憶刻下來的,便是陳默也沒讀過,是以這些時日有些愛不釋手。

“估計要亂!”陳默點點頭。

“要我回去,想要用陳家資源?”陳登笑問道。

“不錯。”陳默點點頭,相比於陳登留下來,他回去價值更大,他需要陳家的支持,哪怕陳登是陳家嫡子,有些東西,陳登說了也不算。

“你有何打算?”陳登問道。

“我想謀得一地,州牧之位可能謀到?”陳默詢問道。

“不可能。”陳登搖了搖頭:“默弟資歷太淺,而且地方豪強盤根錯節(jié),便是勉強當(dāng)了州牧,若無根基也難立足。”

“一郡太守?”陳默對於陳登的話倒是理解,目前朝廷外放的州牧之中,少有能夠抓住權(quán)柄的,他如今身邊也無人才幫忙,州牧確實有些勉強,但若是一郡太守,以陳默如今的聲望、功勞,卻是綽綽有餘。

“這個不難。”陳登點點頭,太守的話,陳默如今的聲望和功勳,外放很容易,目光看向陳默道:“不過這似乎無需家族幫忙。”

“不錯,弟如今雖已步入仕途,但人脈稀薄,便是得了一地,身邊卻無相助之人。”陳默思索道:“眼下本初公猶豫不決,但那董卓行事卻雷厲風(fēng)行,頗爲(wèi)果決,然天下割據(jù)之勢本不明顯,董卓此舉卻給了所有人一個脫離朝廷的口實,目下這場鬥爭結(jié)果如何尚不可知,但就算逼走董卓,朝廷政令也難達(dá)郡縣,是以我需一安身立命之地以觀時變。”

若有餘地,陳默不會走這一步,但今天的袁紹多少讓人有些失望,陳默這個決定,也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默弟可有想過去何處?”陳登倒不著急,只是一邊仔細(xì)捲起竹簡,一邊看著陳默笑問道。

“中原之地自是最好,家鄉(xiāng)也可。”陳默思索道,他雖聰慧,但說實在的,對天下的瞭解,多半都出於書本,如果真的讓他牧守一方,他還需要時間來適應(yīng)。

“你說若真的諸侯割據(jù),這天下會如何?”陳登笑問道。

“一如當(dāng)年周朝一般。”陳默想了想道。

周朝沒落,王室威信不在,只餘名義,諸侯亂斗數(shù)百年,天下方纔重歸一統(tǒng),這是陳默最不想看到的結(jié)局,那樣的話,自己是繼續(xù)輔佐漢室還是……

“所以,若真是如此,默弟又當(dāng)如何?”陳登笑問道。

“勇者盡其力,智者盡其謀,廣納英才……”說到最後,陳默無奈搖了搖頭,思索道:“除此之外,還當(dāng)重開天地,建立秩序!”

大漢爲(wèi)何會至此?禮崩樂壞,秩序崩潰,而要恢復(fù)天下一統(tǒng),秩序不能等天下一統(tǒng)之後再重新建立,需要在一開始就立好了根基方可。

人才,也是陳默讓陳登回去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他成一方諸侯,便需要更多的人才來治理各方,幫自己重新建立規(guī)則秩序,這樣一個政體才能延續(xù)更久。

“好志向!”陳登點點頭,從書架上取下一張地圖,攤開在桌案之上:“不過默弟雖然聰慧,常人難及,但有些東西,默弟不懂,這中原之地雖肥沃,但一馬平川,先不說地方世族在中原最爲(wèi)根深蒂固,就算你選徐州,陳家或許能助你謀一郡,但若想謀一州,卻需天時地利人和,便是日後要恢復(fù)天下一統(tǒng),你在徐州,四戰(zhàn)之地,要向南或是向北?”

“徐州似乎只能向南。”陳默看著地圖道,徐州無險可守,若向北的話,後方等於完全暴露在四周,需要消耗大量兵力駐守,反之向南會輕鬆許多,後方有泰山山脈,防守壓力會小很多,當(dāng)然,也可向西。

“不過……”陳默看向陳登:“我也未曾想過那般遠(yuǎn),只想有一塊根基之地。”

“若按你所言,最壞的結(jié)果,天下分崩,內(nèi)若要立足,需考慮很多,家族會幫你推薦人才,支持財物,但在你成勢之前,不會有更多幫助。”陳登認(rèn)真道:“所以這根基之地,不能亂選。”

陳默點點頭,皺眉看向地圖,從筆架上摘下一支筆來,思索片刻,將徐州抹除,而後是荊州、江東。

“爲(wèi)何除去江東?”陳登好奇道。

“地廣人稀,世家宗族盤踞,雖有天塹之隔,但……若有選擇,此地最好不去。”陳默腦子轉(zhuǎn)的很快,剛剛陳登說了徐州優(yōu)劣,陳默便看出了江東或能困守一隅,卻難進取,人口不多,世家宗族不少,還有宗賊、山越。

蜀地隨後也被陳默抹去:“天下未亂而蜀先亂,天下已定而蜀未定,此地易進難出,中原無險,那剩下的,便是關(guān)中、幽並之地……”

說到最後,陳默突然摸了摸臉笑道:“兄長以爲(wèi)幷州如何?”

“此處雖有宗族,但相較其餘州郡要少很多,王氏、衛(wèi)氏兩家,若能謀得一郡,以賢弟之能,若時機至,倒是不難謀得幷州,而且此地有蜀地之險,但只需佔據(jù)河?xùn)|,要出不難,但唯有一點……”陳登看著陳默道:“常年胡患,此地糧草匱乏。”

“正因匱乏,才選此地。”陳默嘿笑道。

“哦?是何道理?”陳登來了興致,看向陳默道。

“糧草匱乏,我若攻其餘州郡,則可選秋季,只要攻下一地,便能就地補給,但若他人攻入幷州,一來盡是險阻,難以快戰(zhàn),二來便是攻下一地,也無多餘糧草,只能從後方運輸,當(dāng)年晉能於此立強晉,並非無道理。”陳默笑道。

至於糧產(chǎn)問題,若真能掌握幷州,陳默倒是可以試試糞肥之法,在幷州是否也能適用,若能的話,倒是可以緩解一些。

“況且此乃最壞打算,局勢也未必會如你我想象那般,只是爲(wèi)防萬一,兄長還是儘早離開洛陽纔是。”陳默笑道,不到最後,他還想拼一把,穩(wěn)住如今局勢。

“也好。”陳登點點頭道:“若董卓行廢立之事最終成功,爲(wèi)兄有一言以教你。”

“兄長請說。”陳默笑道。

“那便先輔佐董卓。”陳登笑道:“若可堪輔佐,也未嘗不是一條出路,若不能,賢弟從董卓手中獲得幷州牧或有可能,但切記就算輔佐董卓,也莫要與士人對立,否則便是你得了幷州牧,也難得士人支持,最好能在董卓麾下卻能得士人認(rèn)同。”

“間?”陳默第一次發(fā)現(xiàn),自己這堂兄,其實並不像看上去那麼溫文爾雅,骨子裡壞得很。

“能否成事,就看賢弟本事了,只要做到,爲(wèi)兄會盡可能說服許多大才於你。”陳登笑道:“此外糧草方面,也能爲(wèi)你解決一些。”

“兄長說的太過遙遠(yuǎn),默此時只想自保。”陳默搖頭道。

“另外,若想得董卓信任,那雲(yún)思和娟兒最好留在身邊,否則他如何信你?”陳登起身道:“成大事者,不可爲(wèi)兒女情長所困,況且,雖置身險地,卻也未必會有危險,還看默弟本事。”

“多謝兄長指點。”陳默沒有接話,只是抱拳道。

“可惜沒了時間,否則,你也該到了遊學(xué)年紀(jì),去看看這天下,以你之才,其實未必需要我說這些。”陳登從書架上抱下幾卷竹簡笑道:“這些竹簡你是否還能刻出?”

“自然,皆已了熟於胸。”陳默點點頭,書架上這些書,都是他自己刻出來的。

“若是如此,可否帶一些會族中?”陳登笑問道。

“兄長拿去便是。”陳默點點頭,書這東西,對沒有的人來說,那是無價之寶,但對於有的人來說,當(dāng)然也珍貴,但更多時候,是可以拿來當(dāng)贈禮的。

最終,陳默還是讓雲(yún)思和娟兒留下來,不管如何,有個家在這裡,日後不管誰掌權(quán),陳默都有讓對方放心的能力。

次日一早,陳登便帶著王彪和鄭屠離開了,陳默出府上朝,卻發(fā)現(xiàn)一夜之間,董卓已經(jīng)掌控了皇宮,併成功兼併了衛(wèi)尉以及羽林中郎將所部和虎賁中郎將,袁術(shù)被擢升爲(wèi)後將軍,其部衆(zhòng)也被董卓奪走,甚至袁術(shù)當(dāng)時根本不在營中,虎賁中郎將便被董卓強行命其帳下將領(lǐng)李肅奪取。

一夜之間,董卓兵力大漲,不但控制了皇宮,更將洛陽各處糧倉握在手中,如此一來,就算陳默這些沒有被奪走軍權(quán)的將領(lǐng),也得受董卓節(jié)制,包括剛剛進京的丁原、鮑信所部。

“賢弟何必愁眉不展。”曹操在上朝的路上,拍著陳默的肩膀道。

“一夜之間,天子大義,兵力都被董卓奪取,小弟突然輕鬆了許多。”陳默搖頭笑道。

“這是爲(wèi)何?”曹操疑惑道。

“因爲(wèi)昨日我們還有一戰(zhàn)之力,今日可就不一定了!不用打仗,自然是最好的。”陳默看著前方的袁紹,故意將聲音說的很大。

前方袁紹聞言面色一黑,繼續(xù)往前走。

“其實朝中做事,向來如此,董卓此番不顧規(guī)矩來,本初有些措手不及罷了。”曹操拍了拍陳默的肩膀,示意他莫要再這般。

“諸位,今日早朝暫歇,董公請諸位復(fù)往溫明園去。”幾名衛(wèi)士上前,爲(wèi)首的將領(lǐng)對著衆(zhòng)人拱手道。

“我們?nèi)舨蝗ビ执绾危俊痹B皺眉道。

這一次,陳默沒上前,只是看戲。

兩側(cè)一排排甲士出現(xiàn),那將領(lǐng)微笑道:“本初公莫要爲(wèi)難末將!”

袁紹沒再多言,帶著羣臣往溫明園方向去。

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十四章 情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一百三十章 夢境戰(zhàn)場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zhàn)爭陰雲(yún)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九章 甩鍋第二十五章 傷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弱者的無奈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zhàn)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wèi)新政第十二章 商道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fēng)起青萍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一章 糞郎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十二章 夏夜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途第十章 突破口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fēng)雲(yún)第十六章 鄉(xiāng)情第十二章 商道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七十九章 勾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七十章 得子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nèi)患伊始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丘之會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lián)盟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wèi)何求第十三章 結(jié)案,誰人無罪?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收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超戰(zhàn)子義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七十一章 冷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二百六十二章 弱者的無奈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wǎng)
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十四章 情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一百三十章 夢境戰(zhàn)場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zhàn)爭陰雲(yún)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九章 甩鍋第二十五章 傷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弱者的無奈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zhàn)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wèi)新政第十二章 商道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fēng)起青萍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一章 糞郎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十二章 夏夜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途第十章 突破口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fēng)雲(yún)第十六章 鄉(xiāng)情第十二章 商道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七十九章 勾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七十章 得子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nèi)患伊始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丘之會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lián)盟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wèi)何求第十三章 結(jié)案,誰人無罪?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收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超戰(zhàn)子義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七十一章 冷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二百六十二章 弱者的無奈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wǎng)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西县| 连江县| 琼海市| 易门县| 苏州市| 巴林左旗| 邵阳市| 嘉善县| 墨竹工卡县| 彝良县| 新龙县| 芜湖市| 平利县| 宁波市| 棋牌| 壤塘县| 永年县| 辰溪县| 达日县| 潜山县| 三都| 临澧县| 乌兰察布市| 临清市| 弥勒县| 景东| 滦平县| 微山县| 通许县| 桃江县| 胶南市| 汤阴县| 临颍县| 三明市| 昌平区| 昌江| 府谷县| 门源| 南和县| 岫岩| 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