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可曾記得愛(防和諧2.0)
帖子下方,瞬間蓋起了數百層的高樓。
“頂樓主!我也是A區的,昨天差點就交代在那了!那幫小XX還天天嚷嚷著XXXY平等,有本事讓她們來吊個龍骨試試?”
“就是!別的不說,就這體力活,她們真不行!上次有個不服氣的XX機師非要逞能,結果操作到一半就精神力透支,差點機毀人亡!要不是隊長反應快,後果不堪設想!”
“別尬黑,人家是‘小XX’,幹不了重活。人家只負責貌美如花,我們負責爲她們負重前行,感恩就完事了嗷!”
看著這些充滿了怨氣的言論,李哲心想這矛盾激化得略猛。
然後很快就看到了來自XX性機甲師們的激烈反擊。
“樓上酸氣都快溢出屏幕了!你行你上啊?知道什麼叫微米級誤差的能量回路共振抑制嗎?知道在三百倍重力加速度下保持手術刀級的操作精度有多難嗎?你們那套只會用蠻力的肌肉腦子能幹這個?搞砸了全基地的能源系統你負責?”
“就是!一羣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傢伙,除了會抱怨還會幹什麼?沒有我們這些後勤人員在後方進行精密的調試和維護,你們的機重炮開出去都得炸膛!”
“還體力不行?笑死人了,上次模擬對抗,是誰被我一個‘眼鏡蛇機動’甩得連北都找不著了?要不是看在同事一場,我直接把你駕駛艙削了!”
“某些XY的,真是普信又下頭,承認別人優秀有那麼難嗎?”
最初的爭論,還勉強停留在技術和分工的層面。
李哲發現,隨著機甲和天賦覺醒的普及,擁有XX染色體性別的人類在某些領域確實展現出了不亞於甚至超越擁有XY染色體性狀人類的能力。
她們有著更細膩的感知和更強的精神韌性,讓她們在許多高G力、高精度的機甲操作中,展現出了獨特的優勢。
然而,一系列無法迴避的生理差異,依舊客觀存在。
在超長時間、高強度的持續作戰和重體力勞動中,XX性在“後勁”上的不足,依然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
這並非是歧視,而是一個需要被正視併科學解決的技術難題。
而這微妙的差異,此刻卻成了矛盾最初的,也是最根本的溫牀。
就在李哲思索著該如何從技術層面,爲這場爭論提供一些建設性意見時。
一篇全新的匿名提案,瞬間引爆了整個論壇……
那篇提案的標題,充滿了煽動性與迷惑性,每一個字都精準地踩在了建設者羣體內部最敏感的神經之上。
關於設立“XX專用安全庇護所”與“XY高強度工作能量補充站”以提升項目整體效率與人文關懷的A-113號緊急動議。
這標題,又長又拗口。
充滿了官方文件的八股氣息。
但內容卻比最勁爆的八卦小報還要刺激。
提案內容看似“合情合理”,邏輯嚴密,引經據典,處處體現著對兩性的“關懷”。
彷彿是某個聖母心氾濫的社會學專家,嘔心瀝血寫出來的“人性化”管理方案。
第一部分:“XX專用安全庇護所”
提案聲稱,鑑於“第三新東京市”建設現場高壓、高強度、且以男性爲主導的“陽剛”工作環境,XX性成員普遍面臨著更大的心理壓力與潛在的“微歧視”和“結構性壓迫”。
她們的貢獻往往被忽視,她們的聲音常常被淹沒,她們的感受更是無人問津。
爲保障她們寶貴的身心健康,激發其無與倫比的工作熱情與創造力。
提案強烈建議,在生活區建立一個全封閉、高規格的“XX性專用安全庇護所”。
庇護所內部將提供最頂級的心理諮詢、芳香療法、瑜伽冥想、藝術療愈等全方位服務,並配備最先進的營養膳食系統與全天候熱水供應。
更重要的是,將嚴格禁止任何XY性生物(包括寵物狗)進入,從而創造一個“絕對安全、絕對舒適、絕對純淨”的,能夠讓XX性“找回自我,綻放光彩”的神聖空間。
第二部分:“XY性高強度工作能量補充站”
提案同時“貼心”地指出,承擔著項目絕大多數重體力與高風險工作的XY性成員,其身體與精神消耗巨大,如同被不斷壓榨的機器,亟需得到有效的補充與釋放。
爲保證他們持續的戰鬥力,避免因壓力過大而產生“攻擊性外溢”的風險,提案建議設立專門的“XY高強度工作能量補充站”。
補充站內部將無限量供應高熱量、高蛋白的“戰鬥口糧”(比如啤酒、炸雞、烤肉),並配備最專業的物理理療師與按摩技師,幫助他們緩解肌肉疲勞。
最炸裂的是,提案還“人性化”地提出,爲了解決XY成員“最根本”的精神壓力,補充站內將提供由經過嚴格篩選的“XX志願者”所提供的“一對一精神慰藉”服務。
並且,還允許在補充站內部的特定區域,進行“無限制格鬥”、“死亡金屬搖滾”等高強度對抗性活動,以“科學、可控”的方式,釋放他們那過剩的、無處安放的攻擊性……
這兩條提案,如同一枚精準投下的模因炸彈。
瞬間將整個論壇炸得地覆天翻。
如同淬毒的利刃,精準地插進了建設者羣體內部最敏感、最脆弱的神經。
原本還只是停留在工作層面的摩擦與抱怨,此刻徹底演變成了無法調和的性別對立。
論壇,瞬間炸鍋! “我操!支持!雙手雙腳支持!早就該這樣了!某些XY天天在食堂開黃腔,講油膩段子,整個環境烏煙瘴氣!我們需要一個清淨的空間來呼吸!”
“附議!上次我操作失誤,那個工頭當著所有人的面罵我‘頭髮長見識短’!我需要心理疏導!我需要庇護所!”
“激酶們頂起來!這是我們應得的權利!憑什麼我們要和一羣XY擠一個食堂?憑什麼我們要忍受他們的爹味說教?”
XX建設者們的留言,如同找到了宣泄口,瞬間刷爆了屏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