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

蔣介石覺得消滅大別山裡的解放軍的時機已成熟,於是,一日數電,讓白崇禧加緊圍剿。國民黨的電臺報紙,也加大了鼓吹的力度。

不僅如此,蔣介石還親自到漢口,主持召開了一個大別山清剿部隊高級將領會議。會上,蔣介石說:“現在要講到今後大別山剿匪的計劃,據我近來研究的結果,有一個辦法絕對可以打破匪軍佔‘面’的陰謀。這個方法就是古人所說的‘築寨並村’的方法。即以地理形勢,選擇重要的地區,將其附近十里或二十里的村落併入,而形成中心寨。其他的村落並不必拆毀,而且匪軍不來時人民仍可在原有村莊居住。不過要將糧食物資集中於中心寨,加以嚴格的管理。一旦匪軍竄入,則附近村落的人民必須進入中心寨,共同防禦。”

這一手,蔣介石十分毒辣。

大別山的形勢更加嚴峻起來。

也看了到大別山的形勢,讓陳粟、陳謝兩路大軍在中原出擊,大破隴海、平漢路沿線,迫使在大別山“圍剿”的國民黨軍抽兵。

但白崇禧堅決不抽兵。

既然你白崇禧不走人,那麼我走人。劉伯承和鄧小平請示中央軍委和:“我們感到最近兩個月來,因領導和指揮上困難很多,大別山鬥爭緊張。後方炸藥廠、醫院、學校、報紙、通訊社都不能辦,現各縱隊多以旅單位分散行動和作戰,因敵情緊張,很難得到休整機會。炸彈都無法供應,影響作戰甚大。最近中央把榘唐、陳謝一併劃歸我們指揮,領導分散、不集中。爲了全面領導指揮的便利,是否可以考慮指導中原領導機關轉移至豫西和桐柏間。那裡雖甚貧瘠,但似不像大別山那樣動盪。安置後方及與後方聯繫都可能要便利些。”

接到電報後,回電稱:“同意你們四個縱隊暫時離開大別山,以便集結力量作戰之意見。”

1948年2月24日,劉伯承率領的“後指”和鄧小平率領的“前指”在安徽泉縣以南的韋寨會合。經歷了75天的艱苦日子,重逢令大家格外激動。第二縱隊、第三縱隊、第六縱隊也相繼集結,渡淮北上。

不久,晉冀魯豫野戰軍改稱中原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陳毅、任副司令員,鄧子恢任副政治委員,張際春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達任參謀長。

原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稱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縱隊副政治委員鮑先志、副司令員韋傑和參謀長姚繼鳴先後調離縱隊,到其他縱隊任職。現任縱隊司令員王近山傷愈歸隊,重新指揮部隊。第六縱隊的新領導班子是,司令員王近山、政治委員杜義德、副政治委員李震、政治部主任李開湘。

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5/26)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尾 聲:劍魂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4)第六部 大潛伏(1、2)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4)第六部 大潛伏(12、1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十五章 襄樊役(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膽量第二部 太原(22/23)第 九 章 羊山集(4)第九章 葫蘆河畔(3)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7)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8)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二部 太原(22/23)第 九 章 羊山集(1\2)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二部 太原(27)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5)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 九 章 羊山集(1\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九章 葫蘆河畔(4)小序 王近山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2)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二部 太原(1/2)第 四 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1、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6/17)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5)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二部 太原(28/29)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二部 太原(1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8)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第 九 章 羊山集(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7/8)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1)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二部 太原(2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2)第二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十六章 淮海嘯(2)
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5/26)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尾 聲:劍魂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4)第六部 大潛伏(1、2)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4)第六部 大潛伏(12、1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十五章 襄樊役(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膽量第二部 太原(22/23)第 九 章 羊山集(4)第九章 葫蘆河畔(3)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7)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8)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二部 太原(22/23)第 九 章 羊山集(1\2)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二部 太原(27)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5)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 九 章 羊山集(1\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九章 葫蘆河畔(4)小序 王近山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2)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二部 太原(1/2)第 四 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1、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6/17)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5)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二部 太原(28/29)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二部 太原(1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8)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第 九 章 羊山集(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7/8)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1)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二部 太原(2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2)第二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十六章 淮海嘯(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宁县| 黄梅县| 灵川县| 渝中区| 双辽市| 东源县| 繁昌县| 望谟县| 磴口县| 曲阜市| 桃源县| 武威市| 东平县| 玛沁县| 中卫市| 嵩明县| 台南县| 雷山县| 托克逊县| 孝义市| 新蔡县| 辰溪县| 泽普县| 加查县| 自治县| 永定县| 珲春市| 福鼎市| 大理市| 永宁县| 八宿县| 南阳市| 巩义市| 汾西县| 万盛区| 盖州市| 航空| 东兰县| 盘锦市| 仙桃市| 同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