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月招募到包拯這一位北宋年間的皇級文臣之後,徐浩立即召集了九州城所有的文官進行議事。
在議事堂中,陶淵明把2月份一衆官吏的功績,先向徐浩作了彙報。
有了之前徐浩的敲打,不管是徐浩從金陵城中招募而來的才子們,還是那些歷史文臣,都兢兢業業,暫時沒有出現什麼大的過錯。
憑藉著吏曹考覈,徐浩當即宣佈了新的任命。
原邢曹員外郎宋慈,因爲管理邢曹一事,功績顯著,被徐浩升任爲邢曹尚書。
對於宋慈的這任命,不管是另一位邢曹員外郎周睿羊,還是其他各曹的官員,都沒有任何意見。
畢竟宋慈自從來到九州城,不管是審理案件,對待邢曹工作,或者是爲人方面,都讓衆官員挑不出什麼毛病。
至於另一位刑曹員外郎周睿羊,也被徐浩升任爲刑曹侍郎。
一時間,九州城吏、戶、禮、兵、刑、工六曹的主管官員全部任命到位。
九州城只剩下門下閣、尚書閣兩位閣老尚未任命。
對於其他官員的功績,徐浩自然是各自嘉獎了一番。
不過在看到一衆官員對於物質上的獎勵,並未表現出太大的熱情之後,徐浩想到了一個主意。
“爲效仿古人對賢良的尊敬,吾決定在九州城內建立文武雙廟!”
“任何對九州城內有大功績的官員或將軍,可經過三閣閣老的考覈後,立像進入到文武廟中!”
徐浩的話一出口,九州城所有的文臣武將,眼中都放出光芒。
雖然之前九州城有系統贈送的城碑,可那大多隻能由系統評判後,再做記錄。
徐浩在城碑上只能一年記錄一次。這大大打擊了文臣武將們,在城碑上留名的積極性。
到今天爲止,九州城城碑上只有岳雲在建城時誅殺蟊賊,被系統記錄過一次。
шшш? tt kan? ¢〇
像柳宗元建議開設學堂,陶淵明前往東山勸降王家族人,王鋒去到苗黎族遊說苗黎族人來九州城……
這些事情都並未被系統記錄在案。對於這些事,徐浩準備運用那一年一次的記錄功能,把它們記錄在城碑上。
現在如果按照徐浩的提議,建立文武廟。那能鑄像,進入這廟中的機率,無疑是大大增加了。
難怪那些官員在聽到徐浩的這個決議之後,好像如同餓狼看到了美食一般,眼中發出綠光。
“建立文武廟乃大事,此舉符合九州城尊賢重能的行事風格,也爲衆官員多提供了一條追逐名利之路,我中樞閣贊成!”柳宗元率先開口贊成。
“附議!”馬上,吏曹尚書陶淵明也出聲同意。
“附議!”
……
九州城所有的文臣武將中,就沒有一個反對的。
就連力牧這位並不太明白文武廟是個什麼東西的武將,在看到衆人都同意之後,也舉手贊同。
有了所有人的同意,文武廟建立這一事被確定了下來。
隨後,徐浩把包拯介紹給了衆官員。
衆人之前就一直有人在打量著這位臉上炭黑的包公,因爲他一直站在了徐浩身旁最顯眼的位置。再加上他那特別的形象,讓人不注意都難。
所有官員一一和包拯見過之後,包拯心中也暗自吃驚:九州城內居然有如此多的古代賢人。而那些包拯時代之後的,也個個器宇軒昂,談吐不凡,包拯也不能小看他們。
九州城中,包拯之前的官員,最吃驚的莫過於那些宋朝事情的官員了。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他們對自家主公能招攬到包拯這一位鐵面無私的名臣,都相當佩服。
徐浩對於包拯的安排,最開始是想把其放在刑曹擔任刑曹的尚書一職。可因爲在包拯之前就招募到了宋慈,所以徐浩臨時有了改變。
目前柳宗元擔任中樞閣閣老,統領九州城內出令和政令審覈的權利,相當於把原來的三省中中書省和門下省的權利統一了起來。
九州城中,最適合包拯的去處,自然就是那統領六部的尚書閣。
畢竟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這三省中,尚書省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
九州城的三閣,是參照三省設立的,其尚書閣自然也需要一位鎮得住場面的大員來擔任閣老。
恰好此時,九州城六曹中的各曹尚書主要還是以宋朝的官員爲主。讓包拯擔任尚書閣的閣老,是最好不過了。
再加上包拯那累遷過監察御史,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的經歷。讓包拯不管是在中樞機構,還是地方基層,都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他去擔任尚書閣閣老,就會充分考慮下面的情況,不會隨便拍腦袋做出決定。
包拯性格方面的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也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引領好九州城六曹的風氣。
可雖然有如此多的理由,徐浩還是暫時沒有宣佈對包拯的任命,畢竟九州城已經不像之前,任命一個官員只是徐浩一句話的事情。
現在雖然九州城內的官員,雖然暫時還沒有拉幫結派的苗頭,可他們身上打下的歷史文臣,或本土寒門才子的烙印,都已經揮之不去了。
徐浩每一個決定,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樣隨心所欲了。否則引發一些官員的反彈就得不償失了。
到時又會出現,有官員表面上不說什麼,但其實內心充滿怨言的情況。
“包拯乃吾特意招募而來的賢良,還望大人以後多多與包拯大人交流。目前包拯大人暫任城中主簿一職,負責掌管九州城內一切文書!”
徐浩暫時給了包拯一個主簿的職位,就好像是協助徐浩,處理九州城內事務的秘書一般。
衆官員聽到徐浩的任命,他們在內心已經知曉:這位包拯大人,應該是深受自家主公的信任,後期肯定會授予要職。目前這城中主簿,不過是一個過渡的職位而已。
看到徐浩那越來越醇熟的用人技巧,柳宗元等最老一批的官員,也不由得對自家主公的成長感到高興。
確定好了包拯的任命,又處理了一些需要徐浩自己親自決策的事務之後,徐浩正準備遣散衆官員時。
從議事堂外進來一個徐浩的隨身小校。
“啓稟城主大人,城主府外有一位公公前來下旨!”
徐浩一聽那小校的稟報,不由得好奇。
自己最近應該沒有犯什麼過錯啊,外界也應該沒有發生什麼大事,爲何又有公公前來下旨了。
難道是那魏公公又來了?、
既然有人來下旨,徐浩雖然不知道此番朝廷下的究竟是何旨意,可他還是準備帶領著所有的官員前去接旨。
畢竟在名義上,九州城目前還是在那系統朝廷的管轄之下。
徐浩和一衆官員邁步來到了城主府外。
門外站著的正是那魏公公。
此次,魏公公已經比之前氣派多了。
比起最開始,來九州城下旨時,只有一兩位隨從的模樣。現在那一隊隊隨從和甲士,讓魏公公有了一番當朝皇帝身邊的大紅人的派頭。
“一等縣男爵米粒飯糰,徐州沛縣縣令接旨!”魏公公見到徐浩到來之後,直接就開始了宣讀旨意。
徐浩直接單膝跪地:“臣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今,米粒飯糰爲朕管轄城池,剿滅亂民有功,功勳卓著!”
“特加封米粒飯糰爲一等縣子爵,管轄徐州東海郡沛縣、彭城兩縣縣令事務。”
“望卿能繼續爲朕分憂,善待沛縣、彭城兩地百姓,欽此!”
魏公公一念完聖旨,立即把聖旨交給了徐浩,笑呵呵的扶起了徐浩。
“哎呀,咱家真的是要祝賀大人了!這才一年多的時間,大人就從男爵榮升爲子爵。朝廷授予了大人沛縣、彭城兩個縣城的管轄權。”
“看樣子大人升任郡守就在眼前啊!”
徐浩也面帶笑容,聽著魏公公的奉承。
“哈哈哈,這還是託了魏公公的福氣啊!如果沒有魏公公爲我在皇上面前美言,我這點小小功績哪能入皇上的法眼呢!”徐浩謙虛道。
隨後,魏公公又和徐浩各自寒暄了一番,徐浩命人準備好酒菜,爲魏公公接風洗塵。
酒席宴間,徐浩從側面向魏公公打聽了前番亂民的事情。
在得知了朝廷已經把亂民全部剿滅,後續的善後事宜,也沒有太重視了之後,徐浩在心中鬆了一口氣。
畢竟九州城藏匿王家這一羣亂民一事,總是像一把利劍懸在徐浩的心頭。
王家人在九州城內,也總不能特別光明正大的拋頭露面。
現在事情已了,只要王家人自己不暴露,那就再無任何問題。
吃飽喝足,徐浩送走了魏公公,讓其前往驛館休息。
徐浩也理了理頭緒。
之前涿鹿之戰迴歸,徐浩就知道了自己的爵位已經能升級了,當時徐浩在見到爵位沒有自動升級的時候,還有些納悶。
今日看到魏公公前來下聖旨,才終於明白了過來。
有了縣子爵的身份,加上統領兩縣事務的朝廷名頭,這爵位的升級算是沒有太讓徐浩失望。
第二日,徐浩親自相送魏公公,又準備了一批精緻的禮物送給了魏公公。
因爲是系統人物,沒有玩家的帶領,那魏公公並不能使用傳送陣,只能靠騎馬返回到皇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