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玲開始動真格的了,何平立即感受到了這一點,之前的時候她還只是試探,沒有主動攻擊,只是在何平攻擊的時候進行應對和反擊而已,但是很快,夢玲開始主動攻擊了,而她一開始主動攻擊,何平就立即陷入了劣勢,這個時候,他才終於明白過來夢玲的稱號爲什麼是魔劍,也終於瞭解了一個賢者級高手的戰(zhàn)鬥力。
何平之前以爲夢玲是一個魔劍士,而在他的印象當中,所謂的魔劍士,就是能夠使用法術(shù)的劍士,這法術(shù)可以是加持自身,也可以是攻擊敵人,總而言之,在用武器進行近身戰(zhàn)的同時,還能使用法術(shù)的劍士,就是魔劍士了,精靈界的精靈劍士都會用魔力加持自己,而元界的武者們除了使用元氣提升自己之外,高等級的武者還會使用元氣做更多的事情,這些都是典型的魔劍士。
但夢玲和那些典型的魔劍士不同,她並沒有用神力來加持自己,也沒有在長劍上進行附魔來增加殺傷力和特殊效果,攻擊法術(shù)也是一樣完全沒有,但是,何平感受到了神力的波動,也就是說夢玲肯定是使用了神力的,可在各個方面都沒有感受到她使用法術(shù),那麼這神力的波動究竟是來自何處?
暫時找不到神力波動的來源,何平也只能繼續(xù)和夢玲交手,夢玲的武技並不能說有多好,至少在已經(jīng)是宗師級的何平眼中,夢玲的武技其實很簡單,不過或許是因爲她的境界很高,所以一招一式之間所蘊含的意境非凡,即便是最簡單的招式,在她的手中也能發(fā)揮出很大的效果,頗有些返璞歸真的意思,而只是武技的話,儘管對方有境界的壓制,何平倒也能夠堅持得住。
當!
兩人的長劍撞在了一起。兩人的這一次攻擊以對攻而結(jié)束,但就在這時,何平感覺到自己的視野突然一陣搖晃,甚至連焦距都有點對不準了。雙眼所看到的東西到底是真實還是幻境,他都有點無法分辨了,並且何平還感覺到自己的上下眼皮正在打架,他竟然在這種情況下打瞌睡。
刷!
夢玲手中的長劍朝著何平砍了過來,幾乎就在長劍接觸到何平的瞬間。他的本.能再一次救了他一命,本來已經(jīng)馬上要合上的眼睛瞬間睜開,想都沒想,何平就立即朝著後面使用了一次閃爍,而儘管如此,當他重新出現(xiàn)的時候,他還是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胳膊上被長劍劃出了一個口子,將整條胳膊染成了紅色。
何平背上的冷汗一下子就出來了,幸虧在之前的這段時間裡他經(jīng)歷過了不少的實戰(zhàn),實戰(zhàn)經(jīng)驗已經(jīng)累積了不少。所以才能夠在危險時刻利用本.能擺脫了昏睡的狀態(tài)並且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要不是在剛纔不惜使用閃爍來躲避的話,這一劍真的有可能給何平造成不小的傷害,而不是現(xiàn)在的皮外傷了。
此時,何平胳膊上的傷口已經(jīng)開始癒合,在生化墓園的時候,額外技能裡就有加速自愈,因此即便是不使用任何的治癒法術(shù),像這種程度的傷口也能夠在轉(zhuǎn)眼間完全癒合,不留下任何的痕跡。好在這一劍夢玲並沒有加料,並沒有什麼力量順著傷口進入何平體內(nèi),所以也就不需要其他的措施,放著不管就能自行癒合。
夢玲看著何平的胳膊。也是稍稍有點驚訝,她可以肯定,何平並沒有使用任何的治癒法術(shù),沒有任何力量波動,雖說只是個小傷,但傷口就是傷口。對於神之體和神之血有深刻理解的戰(zhàn)士,在傷口的癒合上雖然更快一點,可那也是需要神力的,在不使用任何力量的情況下,即便是賢者級高手,也很難做到像何平那樣,傷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癒合。
何平?jīng)]有立即再一次的衝上去,剛纔那一下他還沒有回過神來,以他的意志,斷然不可能在戰(zhàn)鬥的時候打瞌睡,再說了,就算是意志再不堅定的人,在生死攸關(guān)的戰(zhàn)鬥之下,也不可能有任何睡意,但剛纔爲什麼就那麼想要睡覺?而且本.能在危險的時候?qū)⑺麊拘训默F(xiàn)在,睡意又完全消失了,就像剛纔出現(xiàn)的睡意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一樣。
何平想起了剛纔與夢玲對戰(zhàn)時,他所感受到的那股神力波動,當然他沒有找到神力波動的來源,不知道夢玲要使用什麼招式,而現(xiàn)在,終於能夠?qū)ι咸柫耍瑝袅峋谷辉趹?zhàn)鬥中無聲無息的完成了夢魘術(shù)的準備,並且依靠著近身戰(zhàn)的攻擊動作,將何平選爲了目標,對著何平施展了夢魘術(shù)。
夢魘術(shù),這本來是一種讓睡夢中的目標陷入到噩夢當中無法自拔的法術(shù),到了哲人級,就能夠加入一定的殺傷力,就像之前何平所中的夢魘術(shù)一樣,能夠通過激發(fā)目標潛意識當中的恐懼,以達到讓目標意識自我消散的結(jié)果,而到了賢者級,夢魘術(shù)的威力就更強了,甚至能夠?qū)η逍褷顟B(tài)下的目標使用,讓目標強行進入睡眠狀態(tài),並且陷入噩夢當中。
“魔劍”夢玲,何平覺得自己有點明白這個稱號的意義了,夢玲並不是像那些典型的魔劍士一樣,在近身戰(zhàn)的同時還能夠使用力量來釋放一些法術(shù)進行輔助,而是將法術(shù)融入到攻擊當中,她的那些招式,看上去樸實無華,但實際上,那就是法術(shù)的另一種吟唱方式,而最後釋放法術(shù)那一刻的攻擊,其實就是選定目標的過程。
不需要刻意的將注意力放在法術(shù)上,也不需要在攻擊動作之外專門去準備和釋放法術(shù),自然而然地將法術(shù)融入到攻擊當中,在攻擊的時候準備和釋放法術(shù),在法術(shù)中繼續(xù)攻擊,這纔是魔劍真正的意義,而且,見識到了夢玲的這種戰(zhàn)鬥方式之後,何平覺得之前那些所謂的典型魔劍士都有點名不副實,只能算是會魔法的劍士而已,而夢玲,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魔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