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九十二章 小鎮經會

郭子衿現在很氣惱。

正所謂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琢磨越虧。周賢居然不信任自己,都問到頭上了,還是不肯把話講明,非得是事到臨頭,他纔想起來解釋。

他把自己當作什麼人了?見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交一片心,那是在江湖上遇上陌路行人。自己肯陪他遊歷山山水水,訪問名山古剎,他也要這麼瞞著自己,那自己和那些陌路人又有何區別?

她確實是能理解周賢爲什麼不對她講,但是理解是一回事兒,生氣是另一回事兒!

更讓郭子衿生氣的是,周賢居然沒有追過來。確實是本就沒打算讓他追上,好挫一挫他的脾氣,但是她剛離開茶館的時候特意慢了些,就是爲了要周賢能夠追一下。

哪怕追不上,他追出來了也好歹算是個態度。這般就認了,自己在他心裡就這麼不值當嗎?

雖是又氣又惱,卻也無計可施。恰因爲沒辦法,便是更添幾分難過。

郭子衿本是漫無目的地飛,只想著先離開,當真到了應約的時候再說去不去見他。只是飛了一個多時辰,多少也有些累了。

遠遠瞧見一個鎮子,鎮上披紅掛綵不說,還有香火繚繞,似乎是在慶祝些什麼,有集會的樣子。算算日子,今日是十五,並非哪個神仙的生日,多半也就是集市,不應該這麼熱鬧纔是。

郭子衿壓下劍來,落在鎮外遠些的地方,打算徒步走過去。

她心想著便是先在這鎮上過一夜,自己同著那個呆子是耍,一個人便不能耍了?斷沒有這樣的道理。郭子衿便是要一個人也能玩得開心,纔好證明自己不過是應了他的邀,並非是求著他什麼,更不是沒了他就不可。

更是回想起,那日偏是他上門來求自己,又不是自己上趕上鞭非要跟著他才行。越這麼想,郭子衿心裡就更是硬氣了幾分,昂首闊步進了鎮子。

走到鎮子裡面來郭子衿才發現,街面上當真是沒有行人的。商戶都上著板,門前栓的狗都不肯吠兩聲的慵懶樣子。擡頭看遠遠能瞧見西邊煙火繚繞,隱隱約約也有聲音傳來,似乎鎮上的人都去到了那裡。

客棧都沒開門?郭子衿心下疑惑,心說若不然再找旁處投訴吧,或許今日是鎮上某些特定的節日,不招待外人呢?四川境內也有不少土司少民與漢民混居,日久時長,相互之間交流影響,有些風俗習慣和中原已然是大不相同了。畢竟是出門在外,若是犯了人的忌諱,可就不好了。

正想著離開,卻是耳聽得一聲輕響。郭子衿尋聲望去,原來是客棧二樓的窗戶被人從裡面推開了,一個梳著雙抓髻留著木梳背兒的小童兒探頭探腦地向下張望。倆人一下就對上了眼神兒。

沒等郭子衿問話,小童兒先開口了:“客也是來聽經的嗎?”

郭子衿搖搖頭:“我只是路過,打算在這投宿,沒聽說過這裡有人講經,更不是特意來聽經。這個陣子叫什麼名字?今日裡客棧做生意嗎?”

“做的做的。這兒是白石鎮。”小童兒點點頭,“只是客爺要住店的話,需多待一會兒,我爹孃和夥計們、客爺們都去聽經了,我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郭子衿點點頭,心說這鎮子上是來了什麼高僧大德,吸引白石鎮全鎮的人都過去了。

這種事郭子衿也見得多了,去聽經的未必是真的信這個東西。多半還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逢山燒香遇廟磕頭,只要知道自己拜的是神仙就行了。與其說是求神仙幫自己什麼,不如說是通過這種行爲來給自己一個心安。

即便是去聽經,絕大多數人也是聽不懂的。這世上識字的人都沒有多少,遑論能聽懂經文的了。十有八九是鄉民們一傳十十傳百,說聽了這個大和尚講經能得什麼福氣,有什麼吉祥,越傳越邪乎,才能是到整個鎮子都去聽的地步。

想到這裡,郭子衿一笑,衝著那小童兒喊道:“既然是做生意的,你何不開門把我放進去。我站在街上等不如到裡面去等,也好向你討碗水喝。你給我開門,我給你買果子吃。”

“客您給果子也不成,”小童兒把腦袋晃得撥浪鼓一樣,“我阿翁臨出門前吩咐了,他不回來就不許開門。我放你進來歇腳,貪一個果子,回頭就要捱揍。”

郭子衿不禁莞爾,先說這孩子人小鬼大,倒是蠻機靈的樣子。她又問:“既如此,便是攜你一同去聽經,店直接落鎖不好嗎?留你在這裡看家,又防不住賊人,憑白讓人掛記。”

“阿翁本說了帶我同去,可又聽人說,小孩子聽不得這個經,又不帶我了。”小童兒搖搖頭,“客你若是無事,就去聽聽唄。反正我又不能給你開門。不是誆你,這條街上的店今日裡都沒得人,最多也就是與我一般大小的兒童,一定也都被叮囑了不許給客開門。你在這等著也是等著,我本怕你是外面專程來聽經的,怕你尋不見地方纔要給你指路的。”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更是一肚子火氣尋不到地方。去聽聽又能怎麼樣呢?別說什麼道士就不能聽佛經了。一來郭子衿現在是個俗人打扮,瞧不出是一位坤道,再者這本就是很尋常的事情。那種死盯著信徒,不讓他們看任何其他教派經典的,那都是對自己的教義沒有信心,覺得自家信徒看了別教的經典就要改信了。

於是乎郭子衿問這個童兒:“你可知道今日來講經的大和尚法號是什麼嗎?”

有這一問實屬正常,畢竟當世出了名的高僧大德郭子衿多多少少聽過一些,有一些常在京城來往的,說不定郭子衿還認識。本朝崇道,卻也沒有特意打壓別的宗教,講究得是一個百花齊放,爭奇鬥豔。

到一個鎮子上,能吸引全鎮人都去聽經,這個法師必定不是什麼無名之輩。也正是出於這個考量,郭子衿才說出“大和尚”這三個字來。

所謂“大和尚”,不是隨便叫的。“和尚”這個詞本來自於梵語,優婆陀珂,是受戒者對師表的稱呼。不是說出家了就是和尚,只有那些有資格授業傳道的僧人,纔有資格被稱爲和尚。

而能被稱爲大和尚的,那得是真正做下過什麼功德,並且佛法高深的出家人。

未曾想小童兒卻是說:“講經的是五原法師,不是什麼和尚。”

這就奇了怪了,不是和尚?這小孩的意思是,不是僧人?

郭子衿愈發好奇了,便是伸手一指:“順著這條路過去嗎?”

“從這兒走,過三條街,左拐之後再向右轉,一直走就到了。”童兒應聲道。

郭子衿道了謝,順著孩子指的路前行,不到半盞茶的工夫,就到了講經的現場。人山人海,圍得裡三層外三層,街道上披紅掛綵。人擋住瞧不見沒關係,郭子衿縱身一躍,就到了高處,尋一個牆頭坐了,往下看了個真切。

其實就是鎮子上一個大空地,平時許是在這兒弄個集市,大戶人家做壽與民同樂在這搭個戲臺什麼的。今天這兒也搭了檯子,三尺三寸高的法臺。法臺周圍擺了幾個大香爐,裡面粗的細的,長的短的,插滿了香,將法臺籠罩在了一片煙霧朦朧之中。

wωw ▲TтkΛ n ▲C O

中間擺著個蓮花座,一個著白袍披頭散髮的中年人,跌五心朝天的身印端坐在蓮臺上。離得遠了,更因爲這些煙霧籠罩,瞧不清這人五官,只能看出這人不胖不瘦,頭髮黑白參半。

他應該就是童兒口中所說的五原法師。他背後豎著一桿大幡,土黃色的底色,縫了一圈白邊兒,正當間繡著一朵盛開的白色蓮花。

別看這個五原法師不是和尚,法師身後一左一右倒是做了兩個披袈裟、剃光頭、燙戒點香疤的出家人。這倆人雙手合十,微低著腦袋,似乎是在念經。

但是郭子衿察覺到了,五原法師身後的那個僧人,在施法。他是個練氣士。倒也不是施惡法,不過是一個小戲法。擴聲,讓這個法師的話,能夠遠遠地傳出去,讓在場這麼多鄉民都能聽得清。

別看在場這麼多人,沒有一個大聲喧譁的,即便是跟身邊的人交談,也都是壓低了嗓子用氣聲在人耳邊說話。更多的還是老老實實站在原地,專心致志聽講。

這下郭子衿有些理解爲什麼說不能帶孩子來了——小孩子耐不住這麼久就站在這兒聽經啊。

仔細聽了一會兒,郭子衿也沒覺得這法師講得有什麼出奇的,沒有什麼精妙的見解。甚至不是在講具體講哪本經,無非是在說一些報應故事,和地獄中的苦難,來勸戒人不要殺生、偷盜、淫·邪、妄語、飲酒,勸大家敬奉祖先。

仔細一想也對,這不像是針對那些個達官顯貴,或者認真研習過經典的信徒們的經會,而是一個針對這些普遍識字不多的人的經會,這樣就足夠了。

只是在郭子衿聽來,這法師也沒什麼水平,所謂勸誡,實則是恫嚇。你不怎樣怎樣,就會遭什麼報應,你怎樣怎樣,會遭另一樣報應。還不是許在現世的報應,而是應在死後和來生。

這實在是膩味,還不如跟周賢生氣來得有趣。擡頭望了眼現在的天色,郭子衿估摸著自己人生地不熟,怕是入夜前找不到另一個鎮子,不若在這兒多等一會兒吧,他還能說到天黑去?

第八十二章 小旗之邀第二百九十二章 小鎮經會第一百九十六章 塌天大禍第一百五十六章 槍來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頁金紙第一百九十六章 塌天大禍第三百六十七章 戰前第六十三章 邪教疑案第三百九十六章 鑄道丹第二百五十八章 驚天大案第一百一十章 婚嫁許定第三百七十九章 沙場驚變第二百七十八章 逃婚第九十章 租鬼賃魂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兇之卦第二百二十五章 逃出生天第八十一章 符修之威第二百八十七章 汙人清白第一百四十章 第一場第二十章 十年荏苒第三百八十五章 靈武集結第十一章 問題學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文鬥一擂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能過招第二百章 兩世爲人第六十四章 臨時校尉第三百四十六章 刑戮乃度第二百七十五章 樹下藏骸第八十六章 百里陣第七十七章 刺王殺駕第二百四十九章 藏春第一百五十二章 異獸百鑑第三百八十四章 集思廣益第一百零五章 良心孝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搏命險勝第五十五章 花非花令第一百一十九章 單家千金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聲驚雷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樁功德第八十八章 開壇作法第九十七章 兩樁心願第一百五十一章 詭譎毒修第七十七章 刺王殺駕第一百二十四章 賭樓鬥人第十六章 道德之士第一百零四章 買醉一場第七十九章 砍刀、韓非劍第一百五十二章 異獸百鑑第一百二十三章 鶯鶯燕燕第二百五十五章 放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暗流深涌第十一章 問題學生第一百四十四章 疙瘩湯第十五章 宿舍臥談第二百六十五章 無稽之談第八十二章 小旗之邀第一百五十一章 詭譎毒修第四十六章 天下邪教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見一元第一百四十三章 紫極閣夏尹維第一百二十二章 蟒山極樂館第一百二十七章 蛛絲馬跡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戰揚名第二百零四章 執信兩家第二百三十一章 伴君如伴虎第七十二章 京城廟會第三百零二章 坐而論佛第三百七十五章 自有分寸第一百九十三章 胡笳十八拍第六章 御劍飛行第一章 神通扳指第二百六十章 對簿公堂第一百二十章 舊友來訪第四百章 破陣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勁蓀第四十三章 力斗大妖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玉堂第四十五章 內丘客棧第一百一十六章 兩場惡鬥第二百三十二章 研靈府第三百零三章 家宴 官腔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張紙條第一百四十四章 疙瘩湯第二百七十一章 兵分兩路第三百零七章 得人心者第三百九十七章 神仙打架第二百八十二章 冷嘲熱諷第二十四章 誰見鬼影第七十九章 砍刀、韓非劍第十四章 方丹收徒第二百二十四章 朱載堉第四十三章 力斗大妖第二百五十三章 鄉野夫婦第二百四十九章 難得糊塗第三百四十四章 煉氣士真好用第六十三章 邪教疑案第一百五十六章 槍來第九十七章 兩樁心願第二百一十六章 奉旨探監第四十六章 天下邪教
第八十二章 小旗之邀第二百九十二章 小鎮經會第一百九十六章 塌天大禍第一百五十六章 槍來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頁金紙第一百九十六章 塌天大禍第三百六十七章 戰前第六十三章 邪教疑案第三百九十六章 鑄道丹第二百五十八章 驚天大案第一百一十章 婚嫁許定第三百七十九章 沙場驚變第二百七十八章 逃婚第九十章 租鬼賃魂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兇之卦第二百二十五章 逃出生天第八十一章 符修之威第二百八十七章 汙人清白第一百四十章 第一場第二十章 十年荏苒第三百八十五章 靈武集結第十一章 問題學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文鬥一擂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能過招第二百章 兩世爲人第六十四章 臨時校尉第三百四十六章 刑戮乃度第二百七十五章 樹下藏骸第八十六章 百里陣第七十七章 刺王殺駕第二百四十九章 藏春第一百五十二章 異獸百鑑第三百八十四章 集思廣益第一百零五章 良心孝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搏命險勝第五十五章 花非花令第一百一十九章 單家千金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聲驚雷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樁功德第八十八章 開壇作法第九十七章 兩樁心願第一百五十一章 詭譎毒修第七十七章 刺王殺駕第一百二十四章 賭樓鬥人第十六章 道德之士第一百零四章 買醉一場第七十九章 砍刀、韓非劍第一百五十二章 異獸百鑑第一百二十三章 鶯鶯燕燕第二百五十五章 放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暗流深涌第十一章 問題學生第一百四十四章 疙瘩湯第十五章 宿舍臥談第二百六十五章 無稽之談第八十二章 小旗之邀第一百五十一章 詭譎毒修第四十六章 天下邪教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見一元第一百四十三章 紫極閣夏尹維第一百二十二章 蟒山極樂館第一百二十七章 蛛絲馬跡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戰揚名第二百零四章 執信兩家第二百三十一章 伴君如伴虎第七十二章 京城廟會第三百零二章 坐而論佛第三百七十五章 自有分寸第一百九十三章 胡笳十八拍第六章 御劍飛行第一章 神通扳指第二百六十章 對簿公堂第一百二十章 舊友來訪第四百章 破陣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勁蓀第四十三章 力斗大妖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玉堂第四十五章 內丘客棧第一百一十六章 兩場惡鬥第二百三十二章 研靈府第三百零三章 家宴 官腔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張紙條第一百四十四章 疙瘩湯第二百七十一章 兵分兩路第三百零七章 得人心者第三百九十七章 神仙打架第二百八十二章 冷嘲熱諷第二十四章 誰見鬼影第七十九章 砍刀、韓非劍第十四章 方丹收徒第二百二十四章 朱載堉第四十三章 力斗大妖第二百五十三章 鄉野夫婦第二百四十九章 難得糊塗第三百四十四章 煉氣士真好用第六十三章 邪教疑案第一百五十六章 槍來第九十七章 兩樁心願第二百一十六章 奉旨探監第四十六章 天下邪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阳县| 湖南省| 汉川市| 莲花县| 临汾市| 射洪县| 古丈县| 军事| 平昌县| 静乐县| 怀宁县| 西宁市| 寻乌县| 五原县| 高安市| 南和县| 孝感市| 咸丰县| 石河子市| 华宁县| 垣曲县| 大化| 凤山县| 丰都县| 道真| 交城县| 大同市| 扎兰屯市| 永顺县| 宁陵县| 博乐市| 五台县| 遵义市| 松原市| 卓尼县| 盐亭县| 伊金霍洛旗| 和龙市| 南召县| 民乐县| 绵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