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3章 文教之功,概莫能及

大項目!

又是一個大項目!

風青陽聽完姜華和鯉魚王的對話就知道,這又是一個大的驚人的項目!

隨著姜華的命令,內閣成員們就開始了工作。作爲內閣成員,很多時候都能第一時間得知一些信息,所以,到了如今,每一位內閣成員進入內閣之前,都得簽訂道契。但即使如此,前往內閣,也已經成了很多年輕俊傑的最優(yōu)選。

伴隨著內閣的行動,新一期的鹽城官報也在三日後如期發(fā)行。

如今的鹽城官報,已經定下了發(fā)行日期,每三天發(fā)行一次。慢慢的,每到發(fā)行的這一天,都會引來很多人的關注。未來,隨著鹽城識字率的上升,發(fā)行頻率可能還會有所提升,一天一次也是可以預見的。

原本內閣成員們討論後覺得,大海相關的項目會是接下來這一期報紙的頭牌,最標誌性的新聞,沒有之一,可萬萬沒想到,就在第二天他們就又得知了一個大新聞!

第二日,姜華直接來到了某處造紙廠。

此前,鹽城的官報使用的載體不是紙張而是絹布,還是質量上佳的絹布。

印刷方式也不是想象中的活字印刷,而是調版印刷。

那個時候的印刷流程是這樣的:內閣成員們親自確定鹽城官報的內容,斟酌之後,製作一份初稿拿去給姜華看,拿去給郡城雨看。

等到姜華和郡丞雨都審覈完畢,覺得沒問題了,就可以準備大規(guī)模印刷了。

大規(guī)模印刷之時,道人們會直接施法,有時會使用土行法術來改造石板。都是齊刷刷的高質量石板,上面一點凹凸不平都沒有,一個麻子都沒有,摸起來光滑的很。

以經過道法改造過的光滑石板爲原材料,再次施展土行道法,利用土行靈氣改變石板的表面,使之出現一個又一個陰文。

得到了陰文石板之後,就直接在上面潑灑特製墨水,接著就是拿著沾染了墨水的陰文石板印在早就準備好的絹布之上,每印一次,就出現了一份鹽城官報。

有了道法,製作石板就變得很容易,成本也不高,隨便找個術士就能很快完成這些。以至於活字印刷術至今都沒有鋪開,調版印刷反而更受歡迎。

但絹布這種東西,放在如今這個時代那就是錢!

在絕大多數地方,絹布都等價於錢,都可以直接當錢花。

偶爾用絹布印刷沒問題,一直用絹布印刷,那就是純粹的燒錢。儘管鹽城不缺這點錢,宣傳效果遠大於成本,但如此高昂的成本,顯然是沒法走進尋常百姓家的。

至於更加昂貴的道法版鹽城官報,產量更少,價格更是高的離譜,一般人看看絹布版本的官報也就是了,沒必要強求法器版官報。

不過,法器版官報也有顯著優(yōu)勢,絹布版的只能看,法器版的輸入法力之後,就能自動讀出來,有聲音,還有投影!

wωw ●ttkan ●¢ Ο 走著走著,姜華就來到了這處造紙廠。

看著這處造紙廠,姜華就想起了造紙廠的來龍去脈。

紙張,姜華老早就想弄出來了,但可惜姜華前世雖然也是個理科生,也是個研究人員,但並不擅長造紙,也沒有了解過這方面的知識。

他對於造紙的瞭解僅限於可以利用漁網、破布、竹子爲原材料造紙。

但如何利用這些原材料得到紙張,姜華也不清楚,只記得古人也可以造紙,這說明造紙術本身不會複雜到搞不出來的地步。

不過當時的鹽城力量尚且弱小,只能讓幾個感興趣的術士帶著幾十個方士一起研究。

後來,等到公子陽生那傢伙當上了大司馬之後,他和鹽城保持默契,鹽城也就有了充足的時間發(fā)展。

更何況當時也有了來自全天下的道人,道人一下子就多了,所以,那時姜華又派了一個道士過來主持此事。

如今,又過去了四個月,終於有了能拿得出手的成果。

“博士秋陽見過大祭酒!”

姜華微微點頭,腦海裡立刻浮現了這位秋陽博士的具體資料。

博士秋陽,職位是學宮博士,道號是秋陽,出自一百七十三家中的劉氏,今年已經二百五十六歲,是個大齡道士,資質在道士這個羣體中,不上不下,但勝在行事踏實可靠。

年紀大了,也沒有那麼多的念想,沒有年輕道士那樣喜歡幻想,可能是被毒打的多了,執(zhí)行命令的時候嚴謹到了一絲不茍的地步。

“辛苦了,秋陽博士。”

“不辛苦,臣其實並不是最辛苦的,最辛苦的是雨教習。”

姜雨是姜華的同族,不過,早就出了五服,但也算是公族的一員。

作爲公族的一份子,不去欺負別人就不錯了,怎麼可能被其他人欺負。所以,秋陽博士並沒有貪墨姜雨功勞的想法。

“在臣到來之前,雨教習就已經制造出了原始版本的紙張。”

姜華微微點頭,表示瞭解。

“確實,那時候的紙張已經造出來了,只是成本較高,而且質量較差,保存時間又遠不如竹簡,用不了多久就會爛掉。”

別說這種原始紙張了,就算是後世的教材,反覆翻閱,從高一翻到高三,也能把一本原本比較薄的新書翻得比較厚,出現明顯的腫脹現象。

從新書變成老書,書籍本身明顯變厚了。

而當時姜雨製造的原始紙張,真要是做成了書籍,估計翻個百八十次就徹底爛掉了。

“臣到來之後,雨教習對臣毫無保留,臣也只是更加了解道法,從法術的角度對造紙的過程進行了優(yōu)化。”

說到這裡,秋陽博士就帶著姜華等人開始參觀如今的造紙過程。

“過去的時候,第一步是斬斷竹子,把竹子放到池塘之中浸泡百日以上,同時洗去竹子的青皮。”

“如今這一步直接使用道法替代,這口池子裡面的水是用濁水配置出來的,竹子放到裡面,只需一天就能浸泡完畢。”

“過去的時候,第二步是……”

“最後,直接使用道法進行烘乾。”

“臣爲了方便,也爲了提高效率,直接建設了一個烘乾房,整個房子外圍使用了大量的道紋,每天都需要數名方士全力維護才能保證烘乾房的運轉,但效率也因此大大提升。”

“如今,使用了道法之後,從竹子到最終的成品,只需要兩天。”

“也正是因爲每次試驗的時間較過去大爲縮短,所以臣才能在短短四個月內使用不同的原材料進行數千次試驗,正是有了這數千次試驗的數據,纔有了今日的造紙流程。”

“坦白說,臣其實並沒有刻意去發(fā)明什麼,臣只是先使用道法模擬整個造紙過程,縮短造紙時間,提高造紙的實驗頻率。”

“接著,臣就是帶領同僚們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實驗,這些實驗本身其實很枯燥,但就是這些枯燥、不起眼的實驗過程卻蘊含了很多秘密,瞭解了這些秘密之後再去造紙,就便捷許多。”

看著一臉謙虛,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功勞的秋陽博士,姜華是打心眼裡滿意。

雖然秋陽博士總是說他其實什麼都沒做,並沒有做什麼創(chuàng)新的工作,但其實他的這種思維模式,就已經領先了很多頑固不化的保守派道人。如果可以,姜華打算未來給他加加擔子。

這種人才,怎麼能因爲修爲無法突破而沒多少年可活呢?

這種人才,就應該趕緊找個機會成爲羽士,然後活上好幾千年,老老實實的給自己當項目負責人去!

走著走著,就走到了終點,姜華親自拿起了一張剛製造出來的紙張,兩個手指摩挲了一會兒,感覺還行。

“你們也都來看看。”

隨著姜華的招呼,風逸就走了過來,從現場拿起了幾張紙,自己觀察的同時,還遞給了其他同僚。

“秋陽博士,能問你幾個問題嗎?”片刻後,風逸直接問道。

看著一絲不茍的風逸,秋陽博士就想起了很多關於風逸的傳說:嗯,這些和風逸有關的傳說,大多數不是什麼好話。

有的說風逸不要臉,光拿好處不辦事!

有的說風逸這人不行,明明出身一百七十三家但是卻不給大家夥兒辦事,自從當上了內閣成員,就自覺高人一等,你請他吃飯他都不搭理伱!

還有的說風逸這人面厚心黑,是個能唾面自乾的傢伙,城府深沉的很。

總之,面對姜華這位主君的時候,秋陽博士一點都沒有緊張,還覺得姜華的笑容很有感染力。可是此刻看著板著臉的風逸,頓時心裡就是一驚。

被風逸抓到小辮子然後送走的道人可不少!

秋陽博士咳嗽了一下,確定自己沒有貪污也沒有幹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之後就點了點頭:“沒問題,你問吧。”

“秋陽博士,這種紙張的成本如何?”

“這個要看你如何定義成本本身。”

“在過去的時候,道人和國人們幾乎每一個都擅長砍竹子、燒竹子、做竹簡,最終留下一份竹書。”

“那個時候,幾乎每一個有求學經歷的道人和國人都親手製作過不少竹書。”

市場上製作好的竹簡太貴了,還不如自己閒著沒事兒去竹林裡找竹子、砍竹子、燒竹子,做竹簡,寫竹書呢。

“如果把過去道人們自己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計算在成本之內的話……”

說到這裡的時候,秋陽博士就開始了思考,也不怎麼緊張了。

“比如說,一位方士,他一天的時間可能在過去只能製作記錄一千字的竹簡,而如今一天的時間如果去學宮幹活或者前往某個鄉(xiāng)鎮(zhèn)幫助該鄉(xiāng)鎮(zhèn)耕地幹活的話,是可以獲取至少好幾百錢的。如果他這一天是去繪製符籙了,那麼興許他這一天至少能有上千錢的收入。”

“這麼一本線裝書,一共厚五十頁,每一頁之上如果純粹的記錄文字,使用雕版印刷,可以至少留下三百個字或者一幅圖,就這麼一本線裝書,就能裝下三本李聖書寫的道德經。”

很多人對於道德經的字數,都沒有清楚的認知。

他們總覺的道德經一共也就才五千字,字數實在是太少了!

可是在竹簡、竹書時代,五千字的道德經十卷竹簡都不一定寫的下。

而十卷竹簡,已經可以堆滿一個書桌了。

WWW ●тт kān ●¢ O

煌煌五千言,在竹簡時代,已經是真正的大部頭層次的著作了!

“就這麼一本書,就能記錄三本道德經的內容!”

“很多黃級道法,在過去的時候,也就一個竹簡而已。在這本書裡面,一頁就能記錄一個黃級道法,旁邊還能附上圖文和解釋。”

“隨著我們雕版技術的進步,隨著紙張質量的進步,未來可能一頁書裡面就能有五百字、八百字甚至是上千字!”

“而一旦大規(guī)模製作,這麼一本書的價格,從紙張的成本再加上油墨的成本再加上雕版再加上其他的一切,一本書也就幾十錢而已。”說到這裡,秋陽博士的臉上就充滿了幸福感。

他感覺自己開創(chuàng)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

“在過去,書籍是無價的,一份上了年紀的竹簡,只要願意賣,也能輕鬆賣好幾千錢。”

“一份用來啓蒙的竹簡,也能至少賣一千錢。”

“而這麼一本書,裡面的內容至少也有十個甚至是三五十個竹簡,成本卻只有三五十錢,未來可能還會更進一步的壓低成本,壓低到一二十個錢。”

“一旦書籍大規(guī)模鋪開,興許就能實現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一本屬於自己的書籍,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很多都是一個班級纔有一套竹簡教材。孩子們很多時候,都只能拿著竹子在地上寫寫畫畫。”

“哦,對了,幸虧有人發(fā)明了黑板和粉筆,否則,還會更加困難……”

“要不了多久,學宮裡的孩子每人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書籍!”

“用不了多久,整個鹽城家家戶戶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書籍!”

“這都多虧了主君!”

“如果不是主君,又哪裡有今日的紙張?”

“就衝著這紙張,主君的文教之功,就少有人及甚至是無人能及!”

“這,其實也是道法走入生活的啓發(fā),臣代表天下想讀書而不得的人,拜謝主君!”

第325章 太公望 青州鼎第202章 問世間誰能長生不死?第458章 送齊公一程第382章 總算找到背鍋俠了第486章 一月滅楚第345章 堂堂正正的碾壓過去第478章 等死?事在人爲第230章 讓越國再次偉大第244章 十五年第227章 啊對對對,你說的都對!第171章 太平道致太平,中黃太乙第323章 神位第327章 千變萬化 破碎虛空第433章 天高三尺第200章 新時代降臨第310章 開始釣魚第256章 多寶和長眉第236章 天命至寶第439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435章 天下第一第238章 我上面有人第25章 見龍在田第194章 送財童子第49章 我將親自出手第22章 都是李聖說的第322章 玉泉山金霞洞楊戩楊二郎是也第55章 從來如此,便正確嗎第290章 田氏代齊第268章 如果拼命有用,還要實力幹什麼?第58章 希望第384章 去王號,稱公第187章 一代人的時間第350章 身不由己第362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251章 儒教和黑鍋快完結了,卡文中,請假一天第407章 託孤第420章 這都是爲了你好第394章 冬至到來第136章 伯常死於此樹之下第456章 列國伐齊第18章 我這都是爲你好第11章 替死鬼第374章 選擇第215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83章 君之視臣爲手足第9章 早就準備好的後路第107章 徒有虛名之輩,殺之如殺雞第304章 預言和九鼎第441章 安排第9章 早就準備好的後路第248章 和氏璧第101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92章 行走的天災第144章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不要急!第307章 文曲星星主第388章 差了一點點第115章 大司馬假節(jié)鉞,都督五郡諸軍事第139章 讓巢國再次偉大第42章 新的開始第350章 身不由己第438章 還是太年輕了第60章 白狐第1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218章 相柳已然現身,大禹何在?第206章 吵起來!狠狠的吵起來!第81章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第343章 畫大餅第188章 痛並快樂著第415章 大國之下,皆爲螻蟻第359章 巴蜀之地第400章 時代變了第341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482章 一箭三雕的好事兒第426章 晉國滅亡第344章 聖道第77章 聲東擊西第157章 我以爲我有的選第199章 刮地皮的本事第373章 韜光養(yǎng)晦第144章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不要急!第212章 你的計劃很好,可是咱們說了不算第309章 攤上了這麼個貨色,能怎麼辦第409章 三家分晉第266章 嘴強王者第373章 韜光養(yǎng)晦第432章 強者的特權第406章 人心散了第437章 真誠的建議第22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359章 巴蜀之地第88章 快跑(二合一)第488章 人心散了第87章 無所謂,我會出手(大章,求月票)第43章 道 法 術第429章 奇門遁甲第476章 河圖洛書第180章 何以教我第299章 以己心代天心,刀兵不加身,我說的第340章 太平道分裂
第325章 太公望 青州鼎第202章 問世間誰能長生不死?第458章 送齊公一程第382章 總算找到背鍋俠了第486章 一月滅楚第345章 堂堂正正的碾壓過去第478章 等死?事在人爲第230章 讓越國再次偉大第244章 十五年第227章 啊對對對,你說的都對!第171章 太平道致太平,中黃太乙第323章 神位第327章 千變萬化 破碎虛空第433章 天高三尺第200章 新時代降臨第310章 開始釣魚第256章 多寶和長眉第236章 天命至寶第439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435章 天下第一第238章 我上面有人第25章 見龍在田第194章 送財童子第49章 我將親自出手第22章 都是李聖說的第322章 玉泉山金霞洞楊戩楊二郎是也第55章 從來如此,便正確嗎第290章 田氏代齊第268章 如果拼命有用,還要實力幹什麼?第58章 希望第384章 去王號,稱公第187章 一代人的時間第350章 身不由己第362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251章 儒教和黑鍋快完結了,卡文中,請假一天第407章 託孤第420章 這都是爲了你好第394章 冬至到來第136章 伯常死於此樹之下第456章 列國伐齊第18章 我這都是爲你好第11章 替死鬼第374章 選擇第215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83章 君之視臣爲手足第9章 早就準備好的後路第107章 徒有虛名之輩,殺之如殺雞第304章 預言和九鼎第441章 安排第9章 早就準備好的後路第248章 和氏璧第101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92章 行走的天災第144章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不要急!第307章 文曲星星主第388章 差了一點點第115章 大司馬假節(jié)鉞,都督五郡諸軍事第139章 讓巢國再次偉大第42章 新的開始第350章 身不由己第438章 還是太年輕了第60章 白狐第1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218章 相柳已然現身,大禹何在?第206章 吵起來!狠狠的吵起來!第81章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第343章 畫大餅第188章 痛並快樂著第415章 大國之下,皆爲螻蟻第359章 巴蜀之地第400章 時代變了第341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482章 一箭三雕的好事兒第426章 晉國滅亡第344章 聖道第77章 聲東擊西第157章 我以爲我有的選第199章 刮地皮的本事第373章 韜光養(yǎng)晦第144章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不要急!第212章 你的計劃很好,可是咱們說了不算第309章 攤上了這麼個貨色,能怎麼辦第409章 三家分晉第266章 嘴強王者第373章 韜光養(yǎng)晦第432章 強者的特權第406章 人心散了第437章 真誠的建議第22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359章 巴蜀之地第88章 快跑(二合一)第488章 人心散了第87章 無所謂,我會出手(大章,求月票)第43章 道 法 術第429章 奇門遁甲第476章 河圖洛書第180章 何以教我第299章 以己心代天心,刀兵不加身,我說的第340章 太平道分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通许县| 博爱县| 平原县| 灵丘县| 江口县| 本溪| 敦化市| 和平区| 郓城县| 邻水| 英吉沙县| 固镇县| 隆回县| 钟山县| 石屏县| 庆阳市| 东光县| 介休市| 邢台市| 临夏市| 东源县| 柳州市| 凤凰县| 新津县| 婺源县| 兰西县| 商都县| 于田县| 宝兴县| 淮北市| 平顶山市| 柏乡县| 衡阳县| 台湾省| 获嘉县| 巴林左旗| 黄龙县| 文登市| 中卫市| 珲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