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95章 殺機現

永王宅在永嘉坊的地理位置不偏不倚,門臉毫無出奇之處。論出身,他的母族郭家也算得上顯赫,他的舅舅郭虛己故世之前,曾經官拜工部尚書,御史大夫、蜀郡大都督府長史、劍南道節度使,追贈太子太師。然而,他的母親郭順儀早死,他又生得醜陋,不像其他皇子那樣兒時俊俏,長而英偉,故而始終不受李隆基的寵愛和重視。此時此刻,親自出迎的他面上雖然恭敬,但低垂於下的眼睛中,卻掩藏著一絲桀驁。

這麼多年了,他幾乎是一直被人遺忘,今天李隆基出宮駕幸十六王宅,竟然兜了一圈之後又來到了他這裡,也不知道多少人沒想到!

下車之後,拄著柺杖的李隆基突然一手甩開身邊一個宦官,對著杜士儀道:“杜卿可能攙扶朕一把?我們一塊走走。”

這絕對不合君臣禮數,如果放在很多年前,簡直能讓無數官員喜上眉梢。可時至今日,天子威信幾乎蕩然無存,提出這樣的要求時,臉上竟是帶著幾分懇求之色。於是,杜士儀在最初的意外之後,當即告罪了一聲,依言上前攙扶了李隆基。可手一搭上那胳膊,他就感覺到,想當年上馬擊球龍精虎猛從不服老的天子,現如今卻瘦骨嶙峋,那胳膊赫然骨頭硌人,摸不到什麼肉,甚至行走之間,他都能夠感受到李隆基整個人都在微微顫抖。

而在天子的左手邊,攙扶的人則是永王李璘。他比杜士儀年輕七八歲,膚色微黑,眼睛一隻大一隻小,由於視力不佳,看東西常常瞇著眼睛,再加上鷹鉤鼻,嘴脣極薄,看上去不但顯得醜陋,而且還有幾分刻薄。此時,他並沒有用笑容和恭維來奉承君父,只是低著頭沉默地扶著李隆基往裡走。

“十五郎當年還小的時候,他的母親郭順儀就去世了。那時候,三郎自己也是個孩子,看到十五郎在宮中亂走找母親,想到自己也是幼年喪母,便把他帶去了自己宮裡養育,教他讀書識字。所以,十五郎出閣讀書的時候,四書五經已經極其嫺熟了,那些講讀官讚口不絕。”

李隆基說到這裡,感慨萬千,不知不覺竟已經是淚眼婆娑。而李璘卻深深垂下了頭,彷彿是要掩藏傷心的表情。然而,他扶著李隆基的手卻在微微顫抖,恨不得突然加大力氣,折斷這禁錮了自己多年的枷鎖。

李亨撫育過他?簡直是笑話!不過也正常,天子的信口開河不是第一次了。當年武惠妃死後,李隆基甚至還一度流露出對當年廢了王皇后的悔意來,口口聲聲都把此事推到了武惠妃的誣陷,甚至在李亨入主東宮之後,說什麼王皇后昔日曾經撫育過李亨。李亨那時候順著君父的心意默認了此事。可實情如何?李瑛身爲天子的次子,趙麗妃當年又寵冠後宮,早就被冊立爲了太子,王皇后一心一意想要生一個嫡子還來不及,怎麼顧得上一個庶出的皇三子?

至於李亨撫育過他的說法,原本就是他杜撰的。由於母親早逝,舅舅郭虛己那時候官位不高,外祖父又去世了,他在宮中的地位自然根本提不上。那一場對旁人來說,根本可能就不記得的大明宮走水,總共也就燒掉了三間偏殿,卻是他和母親共同生活過的地方。而李亨做的,便是容留了無家可歸的他,至於教授讀書,更只是無從談起,他那時候根本還不認字!但不論如何,這份人情他當然記得。

可笑的是李隆基,此前他進宮在其面前說李亨撫育過他,他這位父親竟然就相信了。

倘若不是他的舅舅郭虛己後來官運不錯,倘若不是他知道自己貌醜不爲君父喜愛,下了狠功夫讀書,也許他也會和其他兄弟一樣,飽食終日,然後一輩子碌碌無爲。不,應該這麼說,如果不是李隆基晚年倦政,任用奸佞,激得安祿山叛亂席捲整個北方,也許他也就只能這樣庸庸碌碌到死而已!

甚至不用任何假裝,李璘的嗓子就變得沙啞難聽:“太子阿兄對我的恩德,我這一生一世都會銘記在心。”

從杜士儀的角度,因爲李隆基的阻擋,他看不太清楚李璘臉上的表情,然而,這父子一搭一檔演的戲,他自然是看明白了。於是,他順勢開口說道:“太子殿下和廣平王建寧王暴薨已經過去一段時日了,如今叛軍雖尚未盡滅,可此事若是再不解決,只怕人心軍心全都會難以安定。還請陛下體念上下之情,早日將太子殿下和廣平王建寧王的諡號定下來。”

李隆基的步子微微一滯,這才很不自然地說道:“朕早就想如此,只是前頭軍情緊急,現在確實是時候了。”

“太子阿兄因安祿山流言憂讒畏譏,最終暴薨,廣平王建寧王亦是因爲奸閹亂傳謠言而自盡,如今事情過去,阿爺若能追贈他父子三人,外頭那些沸沸揚揚的流言自然而然就會平息下去,而前方將士也會因此奮勇向前。”

相比豐王李珙,李璘的巧舌如簧絕不止更勝一籌,巧妙地把責任全都推到了安祿山以及那些逃散的閹宦身上,果然得到了李隆基一個滿意的笑容。而趁著這個機會,他也終於平息了心情,他擡頭看到前方便是正堂,卻突然開口說道:“阿爺一路從各王宅中走來,正堂全都是一色的形制,沒有什麼好看的,不若到我後院竹園中走走如何?我不像其他兄弟那樣喜好牡丹芍藥這樣的富貴花,只有幾叢翠竹,倒也賞心悅目。”

李隆基今天特意到這十六王宅來,就是要好好演一場父慈子孝的。然而,穎王謹慎,盛王浮誇,豐王愚蠢,只有這長相醜陋的永王李璘卻不像前頭三個兄弟那樣離譜,讓他動輒下不來臺,而是讓他覺得心裡很舒服。然而,早有定計的李隆基當然不會因爲這麼一丁點觀感就改變主意,他當即看了一眼杜士儀,算是徵求意見,見其猶豫片刻就答應了,他頓時和藹地對李璘笑道;“那就去你的竹園。”

去竹園的路上先是甬道,可進了那小門,面前就只剩下了一條鋪著鵝卵石的蜿蜒小道了。這種路顯然不適合很多人前呼後擁,李璘便向杜士儀建議道:“不如讓禁軍在林中搜查一番之後,便讓其他人留在此地守著如何?阿爺難得出來散散心,此地幽靜,也好說話。而相國在前方拼死力戰,回京後也偷不得閒,還要處理前方戰報,難得放鬆一下也利於身心。”

“大王所言甚是,臣聽憑陛下吩咐。”

李隆基聽到杜士儀如此說,彷彿稍稍猶豫片刻,便對隨行禁軍打了個手勢。等到數十人在林中好一番搜檢,確定並無任何問題後出來覆命,杜士儀便衝著今日隨行的前鋒營衆人微微頷首。自從他把阿茲勒的前鋒營放在了大明宮禁苑守禦,這一支人數並不多的騎兵就和禁軍分享了禁衛職責,今天出行同樣是一半對一半,至於各自負責什麼,彼此心裡都有數。然而,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今天並沒有跟來,阿茲勒也一樣不在。

留了其他人在竹林前的空地等候,杜士儀就和永王李璘繼續一左一右攙扶著李隆基往裡走。這一片竹林佔地很廣,整個永王宅的後花園幾乎有三分之二都被這青翠的竹林覆蓋,走在其中,涼風習習,日光只能透過竹葉星星點點灑落在地,如果是盛夏定然蔭涼舒爽,如今卻有些涼意。尤其是如今身體越發虛弱的李隆基,走到深處時甚至忍不住打了個寒噤。這時候,李璘便體貼地指了指不遠處的草亭說道:“阿爺,就到那裡坐如何?”

“好。老了,別說騎不得馬,打不了球,拉不了弓,沒想到我現在連走路都不成了。”

口中如此說,李隆基的心裡也異常苦澀,等到了草亭中,見四處都鋪了軟墊和腰枕,紅泥小火爐,銅壺茶具一應俱全,他漸漸流露出了一絲笑意。他又望了一眼那邊廂幾乎已經看不見的禁軍和前鋒營將士們,這纔開口說道:“看到這些東西,就不禁想起杜卿當年在成都令任上提出的勸茶。如今茶葉風靡天下,從吐蕃到奚人契丹以及鐵勒人無不喜愛此物,國庫也因此豐實了不少。十五郎,等烹好了茶,你親自替朕奉給杜卿,酬謝他這些年的功勞。”

大唐開國至今,雖也有宗室驕橫跋扈,可相比後世明清的親王卻還要收斂得多,大多都能做到敬禮士大夫。可是,杜士儀還不等永王李璘開口答應,便立刻起身謝道:“陛下此言太過謬讚,臣萬不敢當酬謝二字。”

李璘雖是放了一應茶具在這裡,但泉水卻是早就讓人看好燒開的,此刻不過是做個樣子。他濾了茶後扭過頭,卻是露出了一個讓人不寒而慄的笑容:“阿爺都已經說了要酬謝相國,相國又何必妄自菲薄,拒絕阿爺這一片好意?從前拒絕阿爺好意的人,可都沒什麼好下場。”

面對李璘的這番表情這番言語,李隆基登時愣住了。今日駕幸的這四處王宅,他全都在心裡做好了縝密的計劃,前三處雖有豐王李珙這麼個無能的傢伙演砸了,可終究還是達到了既定目的。可是現在,李璘分明是偏離了既定的劇本,而這弦外之音也讓他一下子生出了某些很不好的預感。

李璘這是想要幹什麼?爲何要用這樣的話來撩撥杜士儀?

不等李隆基和杜士儀做出任何反應,李璘轉動了一下手中那個有小半盞茶湯的小茶杯,意味深長地說道:“相國覺得,此時此刻只我三人在此,倘若我在這茶湯之中下毒,那結果會如何?”

第1102章 殺羅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385章 事發第1251章 立東宮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1039章 將星雲集第1229章 癡心妄想!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第841章 等價交換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第782章 許君刺史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第986章 杜卿膽色世無雙第252章 宗主進京,美人狼狽第1251章 立東宮第1067章 經略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471章 滾!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815章 圖窮匕見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第645章 倖臣末路第1066章 殺王第472章 兵不厭詐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482章 宇文統之心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第689章 大考之爭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875章 以退爲進,以死爲生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1011章 人生有取捨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第613章 冥頑不靈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963章 定子媳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252章 宗主進京,美人狼狽第795章 杜氏幼麟第815章 圖窮匕見第895章 惠妃薨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第831章 羣情激憤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1027章 一呼百應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51章 人心向背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527章 親迎,卻扇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第1030章 羣起待攻第920章 教化洗腦,胡兒有智第923章 九天之上炸雷響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333章 死生一線間第441章 白刃戰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1115章 漠北新聯盟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第1231章 借刀殺人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
第1102章 殺羅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385章 事發第1251章 立東宮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1039章 將星雲集第1229章 癡心妄想!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第841章 等價交換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第782章 許君刺史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第986章 杜卿膽色世無雙第252章 宗主進京,美人狼狽第1251章 立東宮第1067章 經略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471章 滾!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815章 圖窮匕見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第645章 倖臣末路第1066章 殺王第472章 兵不厭詐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482章 宇文統之心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第689章 大考之爭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875章 以退爲進,以死爲生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1011章 人生有取捨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第613章 冥頑不靈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963章 定子媳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252章 宗主進京,美人狼狽第795章 杜氏幼麟第815章 圖窮匕見第895章 惠妃薨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第831章 羣情激憤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1027章 一呼百應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51章 人心向背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527章 親迎,卻扇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第1030章 羣起待攻第920章 教化洗腦,胡兒有智第923章 九天之上炸雷響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333章 死生一線間第441章 白刃戰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1115章 漠北新聯盟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第1231章 借刀殺人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水市| 灵丘县| 康乐县| 五河县| 宁安市| 温宿县| 剑阁县| 水富县| 颍上县| 乌兰浩特市| 华蓥市| 颍上县| 武强县| 丹棱县| 芦溪县| 尼勒克县| 林芝县| 法库县| 肥西县| 墨竹工卡县| 肇庆市| 平顺县| 秭归县| 柞水县| 隆化县| 正镶白旗| 枣阳市| 府谷县| 琼中| 双桥区| 黑山县| 通城县| 峨边| 九龙县| 葵青区| 蓬溪县| 兴义市| 米易县| 邛崃市| 衡东县| 竹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