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

興寧坊和永嘉坊位於長安東城通化門大街的南北兩邊,再往南就是李隆基由當年的龍潛舊邸而改建成的興慶宮。所以,自從皇子們逐漸年長遷出宮中之後,李隆基就下令在這兩坊之中大興土木,興建十王宅,而後又擴建成十六王宅和百孫院。甚至連太子李亨在入主東宮後,大部分時間也都住在這裡的別院,而非宮中的東宮。皇子皇孫們在這裡不缺人侍奉,也不缺各種供給,但行動自由卻極其受限,一舉一動都有監院中官上報天子。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李隆基逃離長安後,又在朔方安北兩路大軍的扈從下回來,一時威信大失,再加上中上層宦官逃散得多,下頭宦官李隆基又不熟悉,監院中官制度也就名存實亡。可此次杜士儀一回來,面對堵上自家宅門的皇孫們,他卻是反應激烈,竟是不但把這些龍子鳳孫全都“護送”了回來,又命麾下牙兵和萬年縣廨的差役守在這裡,這十六王宅和百孫院頓時又恢復了往日的監牢光景。

如今,一座座華美的宅邸中,也不知道多少天潢貴胄唉聲嘆氣,背後咒罵杜士儀的更是不計其數。可罵歸罵,天子即將乘輿降臨的大事卻是重中之重,如今這兩坊之中人人都在緊鑼密鼓地預備,每一個人都希望君父能夠駕幸自己的宅邸,因爲那就意味著自己成爲儲君的可能性更大一分。

身爲皇子皇孫,他們竟是連很多官員都不如,除去節慶的時候隨大流磕頭面聖,平時竟是連和君父說一句話的機會都很少。而他們生育了那麼多兒女,李隆基這個早已升格當祖父的別說把人認全,恐怕能夠幾百個皇孫當中,叫得出名字的一隻手就能數出來

李隆基子嗣旺盛,但排行靠前的那些皇子這些幾乎凋零殆盡。長子李琮已經病故,李琰因爲厭勝之罪而被廢黜王位軟禁憂死,至於兩任太子李瑛和李亨,鄂王李瑤、榮王李琬、光王李琚,無論李隆基承認與否,在外人看來,這些皇子差不多都能算是直接間接死在李隆基手裡。因此,如今尚存的皇子中,若論排行,卻是儀王居首,但這位十二皇子卻並沒有什麼出衆的地方。

所以,當這次天子破天荒第一次駕幸十六王宅,聽說其沒有往自己這兒來,反而第一個便是去了穎王宅,儀王反而長長舒了一口氣。

“阿彌陀佛,真是不枉我天天燒香拜佛……來人,去給我好好告誡那兩個孽畜,如果再敢私自跑出去交接大臣,我就上書,革除他們的宗籍,逐了他們出門,看他們還敢打著我的旗號在外頭招搖撞騙”

反正他從來沒有奢望過去當什麼皇帝,也沒那本事,誰愛當誰當

杜士儀今日奉詔在大明宮丹鳳門前等候,一路跟著李隆基來到穎王宅,見李隆基一路上左顧右盼,頻頻嘆息,滿臉感慨,哪裡不知道這位大唐天子是裝的。大唐歷代奪位之爭全都呈現白熱化態勢,其中尤以武后晚期到先天后期這十年爲最。所以,通過唐隆政變徹底掌控權力的李隆基,對於兄弟兒孫的防範也是空前的。這次廣平王妃崔氏上書鬧出了這樣絕大的風波,李隆基如今蒞臨此地,又哪會真情流露?

可防範宗室奪權固然沒錯,但同時也限死了宗室拱衛皇權的可能歷史上中晚唐,別說藩鎮舉兵造反,就連政變的主角也都變成那些宦官了

“杜卿。”

聽到這一聲召喚,杜士儀立刻排除雜念,策馬上前欠了欠身道:“陛下有何吩咐?”

“朕已經老了,如今業已打算退位讓賢,今日特意召你相從,只是想讓你幫朕一塊參詳參詳,到底哪個皇子皇孫能夠接替朕的位子,力挽狂瀾。”

這是高力士前來傳信時,杜士儀就已經猜測到八分的結果。此時此刻,他想都不想地答道:“立儲是陛下家事,也是國事。如若陛下將其當成是家事,乾綱獨斷即可;如若陛下將其當成是國事,則應該召五品以上大臣公議。臣不敢妄議,就此請告退。”

見杜士儀竟是就這麼想要走,李隆基登時大急。如今連走路都需要拐杖的他猛地一撐扶手,就這麼把身體探出了安車,聲音顫抖地說道:“杜卿何出此言?朕如今重病在身,好容易方纔有這清醒的一天,更何況六神無主,心早已亂了,杜卿就不願意陪朕在這宮外最後走一遭嗎?”

“這……陛下還請不要激動,臣從命就是。”杜士儀心中冷笑,答應了一聲後,便不動聲色瞥了一眼今日扈從。除了一隊龍武軍之外,還有阿茲勒麾下的前鋒營一部,兩邊人數一半對一半,剛好勢均力敵。

留下杜士儀,李隆基這纔在高力士的攙扶下重新坐定,見杜士儀無奈策馬在後,他心中稍定,攏在袖中的雙手放在身前緊緊絞在了一起,臉色雖是平靜,心裡卻說不清是緊張,還是激動。他從出生未久開始,經歷的就是整個大唐最動盪的時期。伯父中宗被廢,父親登基,被廢,祖母稱帝,武家人和二張先後擅權驕縱,然後是一場神龍革命中宗復位,緊跟著他聯合太平公主殺韋后安樂公主,把父親拱上皇位,最終又以一場唐隆政變,自己登上了帝位。

他的前半生都是在腥風血雨裡拼殺出來的,這些年確實太安逸了,可他還寶刀未老

“陛下,穎王宅已經到了。”

穎王李徼乃是十三皇子,雖然及不上榮王李琬的所謂賢明,但也有些文采。杜士儀隨李隆基進入其間,就只見屋宇固然是工部營造,頗爲華美,可內中陳設卻都簡簡單單,甚至連此次天子駕臨,都不曾鋪上什麼紅毯墊腳,簡樸得連公侯宅邸都比不上。率兒孫迎駕之時,這位年近四旬的皇子從容不迫,言談舉止無不彬彬有禮,李隆基這個當君父的都不知不覺露出笑容來。

面對這樣的情景,杜士儀也微微一笑。之前堵自家大門的皇孫裡,並沒有這位穎王的兒子,由此可見,有見識的到底是有見識的,對於分寸進退的把握著實絕妙。只不知道這位穎王對於此前文名更勝於己的榮王李琬之死,心裡到底是個什麼看法。

他這次回來,甚至都不曾去見過姜度和竇鍔,可杜十三娘已經提供了相應消息,穎王入宮覲見天子的次數很不少,從這一點來看,也許有人會說,李隆基對這位皇子之中較爲年長的賢王頗爲屬意。

可他冷眼旁觀李隆基和穎王李徼一來一回的對話,卻只覺得一個假慈,一個假孝,那父子君臣的情分看上去極其彆扭。這也很自然,只怕穎王活了這麼大半輩子,也就是這些日子方纔得到了君父的突然垂青。李徼能夠在這個時候還能把持得住,沒有貿貿然試探大臣們對於自己的支持,這已經算得上是很穩重沉得住氣了。如果換成從前的盛世大唐,也許這位皇子還能夠穩穩當當做一個平庸之主,可現在……

光憑李隆基不停地留意他的表情,他就足以判斷出,李隆基並不像表面上對穎王李徼那麼欣賞

李徼的兒女隊伍並不像自己那些兄弟一般壯大,只有嫡長子李伸封了滎陽郡王,其他兒子或庶出,或太小,所以除了李伸,他只是讓其他人拜見了天子之後,就把這些兒女全都遣退了下去。大約因爲李徼實在是太過謹慎,李隆基找不到太多的話題可說,於是在穎王宅中的停留時間也不過是兩刻鐘。當自始至終都沒說幾句話的杜士儀跟著自己從穎王宅中出來時,肩輿上的李隆基突然出口問道:“杜卿覺得十三郎如何?”

“穎王虛懷若谷,儉約好學。”

這樣一個評價聽上去很不錯,但杜士儀臉色口氣全都平靜得看不出任何端倪,李隆基也就沒有再多問,但心下卻篤定了不少。他此次駕幸十六王宅,彷彿完全是興之所至,根本沒有按照排行,下一個蒞臨的便是盛王宅。

盛王李琦乃是壽王李瑁一母同胞的弟弟,想當初武惠妃仍在時,他也曾經是天之驕子,可隨著母親不明不白地去世,他也就隨之沉淪了下來,唯一幸運的就是不像壽王李瑁,險些連王妃都給君父奪去了。李琦和李瑁一樣承襲了父母外貌上的優點,長得豐神俊朗,再加上從小受過頗爲不錯的教育,談吐也有些不凡。

相較於之前的穎王李徼,他顯然對於杜士儀陪同天子走這一趟是早就知情的,和李隆基說話的時候,不時悄悄用眼角餘光去窺探杜士儀的表情,見這位至今還以右相之身兼安北大都護的朝廷重臣面色沉靜,他不禁有些小小的失望。畢竟,他之前跑去見裴寬主動請戰,最後就是被杜幼麟把他送回來的。

十六王宅中每一個龍子鳳孫都覺得,李隆基這次駕幸,怕就要定下東宮人選了。儘管他非嫡非長,可當初正是姚崇宋憬在睿宗面前說盛世立長君,治亂立賢王,當年也是非嫡非長的李隆基方纔會越過嫡長子寧王李憲入主東宮想當初母親在世時,就一個勁只想著推他的兄長壽王李瑁入主東宮,李林甫也是如此,彷彿他就不是金枝玉葉天潢貴胄似的

心裡既然不服氣,李琦之前下了一番苦功夫,此時漸漸就把話題拐到了前方戰局上,拿出了自己絞盡腦汁的那些條陳。讓他高興的是,李隆基不時點頭表示嘉賞,可杜士儀自始至終都沒有任何表示。

直到親自送這君臣一行人出門的時候,他方纔忍不住說道:“阿爺,叛軍尚盤踞河北,兒身爲李家兒郎,願意親自和軍中將士們一同平賊”

第359章 善後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第963章 定子媳第184章 天子之怒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887章 五鎮節帥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990章 異域團圓第375章 酒中豪客飲中仙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915章 整肅軍紀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第65章 玉真公主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640章 請君遊代州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第661章 張九齡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第771章 談崩了?第345章 夤夜來客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594章 突厥求互市第526章 杜十九送聘,玉奴見貴主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第476章 傷別離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729章 笑入胡姬酒肆中第1001章 利誘韋堅第772章 心黑手狠第875章 以退爲進,以死爲生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895章 惠妃薨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第1267章 趕緊去死!第46章 全肉宴第1213章 千金買馬骨第1107章 狗咬狗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608章 河東節度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472章 兵不厭詐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939章 霹靂手段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1198章 丟臉的禁軍第1081章 雙殺第952章 威逼利誘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1006章 夫人政治,赤膽忠心第34章 驚雷一舞振人心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808章 分家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1024章 念君舊恩情第765章 英靈祭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1267章 趕緊去死!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第1196章 翻臉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1119章 忠貞見疑第891章 天公未棄第756章 親迎入城第608章 河東節度第772章 心黑手狠第40章 銅膽鐵腕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第102章 知音伯樂
第359章 善後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第963章 定子媳第184章 天子之怒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887章 五鎮節帥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990章 異域團圓第375章 酒中豪客飲中仙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915章 整肅軍紀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第65章 玉真公主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640章 請君遊代州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第661章 張九齡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第771章 談崩了?第345章 夤夜來客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594章 突厥求互市第526章 杜十九送聘,玉奴見貴主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第476章 傷別離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729章 笑入胡姬酒肆中第1001章 利誘韋堅第772章 心黑手狠第875章 以退爲進,以死爲生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895章 惠妃薨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第1267章 趕緊去死!第46章 全肉宴第1213章 千金買馬骨第1107章 狗咬狗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608章 河東節度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472章 兵不厭詐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939章 霹靂手段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1198章 丟臉的禁軍第1081章 雙殺第952章 威逼利誘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1006章 夫人政治,赤膽忠心第34章 驚雷一舞振人心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808章 分家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1024章 念君舊恩情第765章 英靈祭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1267章 趕緊去死!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第1196章 翻臉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1119章 忠貞見疑第891章 天公未棄第756章 親迎入城第608章 河東節度第772章 心黑手狠第40章 銅膽鐵腕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第102章 知音伯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安县| 威海市| 宝山区| 福清市| 琼结县| 扎囊县| 惠水县| 大荔县| 景泰县| 巴南区| 玉林市| 黄冈市| 绍兴县| 青龙| 临江市| 商南县| 陕西省| 郎溪县| 孟津县| 深水埗区| 高唐县| 色达县| 彰化县| 宁阳县| 冕宁县| 宁陕县| 哈尔滨市| 浑源县| 定兴县| 衡南县| 出国| 利津县| 杂多县| 土默特右旗| 宁陕县| 日照市| 怀远县| 龙胜| 正安县| 德兴市|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