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61章 收復長安,駐防禁宮

眼看城下叛軍潰退,邊令誠如果不是被緊緊綁在旗桿上,他肯定會癱軟在地,但同時伴隨著的還有驚天的狂喜。。

他看到了天子的御旗,也就是說,朔方節度使府和安北大都護府的援軍把李隆基又給護送了回來。只憑他此前受託宮‘門’鑰匙的重任,李隆基顯然一直都很信任他,到時候他不用在這裡天天吹冷風,而且只要瞅準機會,還能倒打姜度一耙!那時候,他一定得讓這個自以爲是的嗣楚國公知道厲害!

“邊將軍。”

邊令誠正暗自揚眉吐氣,聽到這聲音連忙側頭一看,發現是杜幼麟,他登時大喜。按照姜度此前的吩咐,原本是把他撂在城頭不給吃喝任憑他等死的,還是杜幼麟從旁說了兩句好話,總算是讓他逃得一命。此時此刻,他連忙滿臉堆笑地說道:“杜小郎君,既然陛下都已經回來了,還請幫忙放了我!陛下從長安城出發時,曾經將宮‘門’管鑰的事情全都‘交’託給了我,要是我有個三長兩短,楚國公免不了第一個吃掛落!”

“楚國公連日彈壓宮闈,力保三大宮平安,左右藏庫不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陛下又怎會苛待功臣?”

見杜幼麟沒有回答自己放人的話,而是哂然一笑,臉上分明表情古怪,邊令誠不禁心中咯噔一下。他使勁吞了一口唾沫,加重了語氣說道:“杜小郎君,別忘了當初令兄在西域的時候,還是我給高仙芝和他請了功,否則夫‘蒙’靈察一怒之下,他怎能安然無恙,高仙芝又怎能擢升磧西節度使?”

“邊將軍當日是曾經持正公允了一回,可這樣的持正公允,卻也是高大帥厚賄得來的。”杜幼麟看著邊令誠一張臉頓時僵硬鐵青,這才一字一句地說道,“你以爲自己早早從潼關逃回來了,甚至連帶著的五百陌刀軍也全都丟在了那裡,就沒有人知道,是你對哥舒大帥指手畫腳,‘逼’得他不得不出潼關對戰叛軍?那一仗死了多少人?邊將軍,本來我是很想念一下你對阿兄那份舊情的,但現在實在對不住了。”

邊令誠登時大驚失‘色’,他正想呼救,杜幼麟身後突然閃出來兩個人,其中一個嫺熟地將一塊帕子‘揉’成一團塞在他嘴裡,另一個則是直接拿出一條繩索,往他脖子上就這麼一勒。眼見得杜幼麟轉身離去,而身後那勒住他脖子的人則是一下子使勁,他竭盡全力伸手蹬‘腿’掙扎,奈何對方兩個對付他一個,他又哪裡能夠掙脫得了,只覺得呼吸越來越困難,整個‘胸’腔彷彿都要炸開來似的。

終於,邊令誠那蹬‘腿’的動作漸漸僵硬停止,雙手也頹然落地,腦海中閃過了最後一個念頭。杜家就不怕天子迴歸之後的清算?

如果邊令誠知道,貴爲淑妃的楊‘玉’瑤,身爲右相的楊國忠,也都死在了馬嵬驛中,他這麼一個區區監‘門’將軍就不會有任何這樣的自信了。

未初時分,長安東城牆的正‘門’‘春’明‘門’徐徐打開,安北大都護府杜和朔方節度使郭的旗幟當先入城,一時間,滿城盡是此起彼伏的歡呼,萬勝之聲不絕於耳。儘管將卒們身上還帶著血戰之後的累累血污,儘管不少人顯得灰頭土臉,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夾道歡迎,歡呼雀躍的興奮。

然而,等到天子的御旗,以及那輛臨時拉起帷幔的車進入視野的時候,‘春’明大街兩側那人羣中突然出現了片刻的寂靜。這樣的寂靜彷彿會傳染似的,倏忽間竟是讓整條漫長的大街都漸漸安靜了下來,只有一陣陣嗡嗡嗡的‘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連日以來,城中在艱難守城的同時,有關天子的各種流言更是瘋狂傳播,而其任用‘奸’佞之輩的昏庸之舉在前,棄城逃亡的膽怯之舉在後,從前令人半信半疑的流言,現如今很多人卻都信了大半。

而且,天子沒有在返城的時候光明正大出現在人前,而是躲在鐵車上的重重帷幔之後,誰不認爲這是心虛?

如果李隆基知道自己身爲大唐天子,已經到了在長安官民將卒當中聲名狼藉的地步,他就算強撐,也一定會淡定自若地站在人前,可惜他早早就因爲杜士儀那番話而氣得一度昏厥了過去,醒了之後又受了一番刺‘激’,兩個御醫又因爲膽小怕事而從了杜士儀的提議,下了安眠針,餵了寧神丸,所以此時此刻他正在鐵車上昏睡著,半點沒有甦醒的跡象。隨車的韋見素只顧著親自照料天子,更不會去注意幔帳之外,長安百姓是個什麼反應。

然而,重入長安的杜士儀又怎麼會沒注意到這一幕?所謂的開元盛世是文人陛下的美好圖卷,宇文融從開元九年就開始主持括田括戶,此後成果泡湯後,逃戶流民便越來越多,土地兼併越發嚴重,以均田制爲基礎的府兵制亦是全面崩潰,再加上窮兵黷武,所謂盛世本來就要打上折扣。

如果宣傳途徑仍然掌握在文人們手中,那麼一切仍然美好。可是,把從前只靠傳抄來傳播的文字途徑,改成了便宜的活字印刷,再輔以各種最勾人的傳奇話本,卻足以打開一個缺口。

人心向背本就在潛移默化之間,文人們再宣揚什麼開元盛世,也比不上如今實打實的戰‘亂’光景。只要他通過那數以千計的書坊,數以萬計的書,然後把開設在朔方的義學推行到天下,就足以讓百姓們對天子的種種昏庸糊塗行徑更加印象深刻!朔方緣何人心向他,還不是靠著每月三到五天的義學讓民智開化!

郭子儀率朔方兵馬追擊叛軍直取潼關,此次跟隨杜士儀入城的,正是僕固懷恩和阿茲勒以及安北牙帳城的兵馬。這些蕃軍之中,絕大多數都是第一次來到大唐帝都,起頭在城下拼殺之際,誰都來不及去看這座天下第一雄城,如今在萬衆矚目之下入城,享受兩邊軍民的歡呼和稱頌,軍中不論漢蕃,每一個人都不知不覺‘挺’起了‘胸’膛,每一個人都覺得心裡滿是驕傲和自豪。只有僕固懷恩忍不住對杜士儀抱怨了一句。

“大帥,明明是杜隨和我先趕到的,追擊叛軍直取潼關這樣大的功勞,緣何不‘交’給我們?”

阿茲勒知道僕固懷恩和杜士儀關係親密無間,有什麼說什麼,因此,一聽到僕固懷恩顯然是有些不平,便對身旁左右親兵馬軍打了個手勢,將這些人四下散開,隨時注意是否有人往這邊來。果然的,當他佈置好了這些之後,他就只聽杜士儀對僕固懷恩說道:“只不過是追擊一支幾乎要被你打殘了的叛軍,然後再順勢奪下潼關的功勞,和你們兩個最先回援長安,又和叛軍‘激’戰一晝夜的功勞孰輕孰重,你以爲你那位親家翁心裡不明白?”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乃是兒‘女’親家,此刻被杜士儀這提醒,僕固懷恩方纔有些尷尬地咳嗽了一聲,卻又不服氣地嘟囔道:“可老郭已經是節度使了。”

“等到此次安賊剿滅,有的是節度使的位子騰出來!”

此話一出,杜士儀就看到僕固懷恩的眼睛亮了。他微微一笑,用輕描淡寫的語氣說道,“安祿山空出來的平盧、范陽節度使自不必說,那王承業當著河東節度使卻如同縮頭烏龜,也遲早該讓出來了。至少三個節度使的位子,你還愁沒有足夠的官爵可以賞你的功勞?”

僕固懷恩這次卻很是神神秘秘地策馬靠近了杜士儀一些,壓低了聲音問道:“怎麼是三個?大帥難道還要一直守在安北牙帳城,坐視長安城中從天子到權臣對你指手畫腳,甚至栽贓陷害嗎?”

這一次,他沒有等到回答,只有杜士儀的一個大白眼。即便如此,他自忖比郭子儀早把話說出來,因此反而樂呵呵的。由於北‘門’禁軍‘精’銳被李隆基令陳玄禮幾乎一下子‘抽’空,此次又都被杜士儀丟在了馬嵬驛,所以僕固懷恩和阿茲勒便委實不客氣地雀佔鳩巢,直接先佔了北‘門’禁軍當初的營房駐地,也就代表著實際上接手了整個皇宮的防務。儘管也有接駕的御史言辭‘激’烈地抗議這一點,卻被杜士儀毫不客氣地擋了回去。

“事急從權,安北大都護府的兵馬爲了回援長安,長途跋涉,又血戰一晝夜,死傷無數,不住兵營,難道讓他們在長安城侵佔民房居住?頂多住上幾天,大軍就要重新開拔去討擊安賊叛軍,哪有功夫在長安城久留!北‘門’禁軍尚在馬嵬驛,難不成他們沒回來之前,就讓三大宮無人守衛不成?當初楊國忠‘亂’政,安祿山不臣,卻不見爾等如此慷慨‘激’昂,現如今這對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橫挑鼻子豎挑眼,莫非是以爲忠臣良將就可欺!”

杜士儀上次展示自己鋒芒畢‘露’的一面,還是在雲州收拾吉溫的時候,朝中不少資歷淺的官員根本沒領教過他這犀利的詞鋒,一時間啞口無言,面‘色’極其難看。而裴寬這個御史大夫亦是惱火這個監察御史的不知好歹,當即惡狠狠地剜了此人一眼,卻在心裡牢牢記下了這個名字。

如此蠢人,再放在御史臺喉舌的位子上,簡直是‘浪’費美缺!

大明宮也好,興慶宮也好,杜士儀都曾經近距離觀瞻過,然而,如今這一接手防務,將自己的嫡系兵馬布置到了這兩座大唐禁宮之中,這樣的感受卻遠遠勝過從前被人領進這大唐最最中樞的地方參加早朝,謁見天子。等到他在大明宮禁苑的左右銀臺‘門’的左右羽林衛和左右龍武軍駐地,把所有的兵馬先行安頓好了,卻已經是滿天星斗。飢腸轆轆的他隨便吃了半塊胡餅,本打算回宣陽坊家中看看,阿茲勒卻突然匆匆找了來。

“大帥,楚國公和渤海郡公求見。”--31197+dsuaahhh+24945498--

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第79章 名動天下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82章 崔氏奔告急,杜郎護馳歸第171章 戶部集閱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846章 毒瘤第584章 雙贏之約第1236章 內訌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22章 舌戰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585章 雲州宣撫使第41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478章 天倫之樂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300章 榮升第1143章 挺身而出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853章 凱旋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368章 翻臉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第1035章 亂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405章 金屋藏嬌,辭君遊天下第921章 傳首問罪第1143章 挺身而出第1035章 亂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第574章 不速之客第1007章 無敵無雙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727章 家世之分,郡望之別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493章 敬老的妙處第612章 老驥慧眼,託以俊傑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第939章 霹靂手段第417章 憐卿真心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第464章 高升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1119章 忠貞見疑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1183章 激爾勇向前第929章 金蟬脫殼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782章 許君刺史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9章 宗主第650章 巡軍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86章 翁婿or翁媳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66章 出宮第626章 代州履新第890章 年少輕狂,難死心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第644章 計臣末路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第360章 翻舊賬第69章 纖纖決意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第510章 婚事眉目
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第79章 名動天下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82章 崔氏奔告急,杜郎護馳歸第171章 戶部集閱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846章 毒瘤第584章 雙贏之約第1236章 內訌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22章 舌戰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585章 雲州宣撫使第41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478章 天倫之樂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300章 榮升第1143章 挺身而出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853章 凱旋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368章 翻臉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第1035章 亂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405章 金屋藏嬌,辭君遊天下第921章 傳首問罪第1143章 挺身而出第1035章 亂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第574章 不速之客第1007章 無敵無雙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727章 家世之分,郡望之別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493章 敬老的妙處第612章 老驥慧眼,託以俊傑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第939章 霹靂手段第417章 憐卿真心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第464章 高升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1119章 忠貞見疑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1183章 激爾勇向前第929章 金蟬脫殼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782章 許君刺史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9章 宗主第650章 巡軍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86章 翁婿or翁媳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66章 出宮第626章 代州履新第890章 年少輕狂,難死心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第644章 計臣末路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第360章 翻舊賬第69章 纖纖決意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第510章 婚事眉目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稻城县| 南昌市| 彭水| 开远市| 西安市| 东明县| 时尚| 尼勒克县| 长泰县| 杂多县| 合川市| 佳木斯市| 榕江县| 集安市| 松潘县| 花莲市| 新化县| 涿鹿县| 南澳县| 枝江市| 白水县| 西乌珠穆沁旗| 博野县| 资兴市| 龙州县| 望谟县| 乌审旗| 外汇| 桃园市| 左云县| 牟定县| 繁峙县| 马边| 平阴县| 柘城县| 通河县| 酒泉市| 宜良县| 北流市| 新巴尔虎右旗| 静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