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8章 似是故人來

許清沒有再往南去找王拱辰的麻煩,說來這丫的現在已經夠難受的了,雖然現在也還算是從三品的地方大員,但潭州那地方……唉,反正不好說,總之它還不是後世的長沙,湘妹子滿街賽靚的長沙,它現在是潭州四周全是山蠻,再加上幾十萬黨項人遷到荊湖南路來,這下夠王拱辰消受的了

估計他此刻正蹲在那個角落,跟黨項人磨嘴皮呢因此許清沒再去挑他的刺,沒得讓人說小肚雞腸,瑕疵必報呢?

咱現在可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人物君子典範再去和老仇人王拱辰同志糾纏,只會得不償失

許清自巴陵東行,一路上不禁暗念阿尼陀佛還特意給老範寫了封信,只有四個字:對不起了

估計老範特定看不懂是意思滴但這不要緊,反正咱已經道過歉了

這篇岳陽樓記一出,頓時轟動天下,其傳播之速,甚至讓你懷疑大宋已經有衛星通信了,這不但成就了岳陽樓,使之名聲一時冠蓋海內,一舉成爲大宋第一名樓,無數的文人士子聞之紛紛取道巴陵,希望登樓一感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情操。iHonG.

同時更成就了許清,無形中把他的學術、政績、品格、操守都昇華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人們談到他時,最先提起的竟不再是平夏之功,而是他的高風亮節

據傳趙禎驚聞此篇大作,不禁拍案而起,大讚許清的品格高潔的同時,也對慧眼識英才津津樂道還派人賜給寧國公府許多。

老範得聞此名篇,不禁昂首而嘆:吾之操守不及子澄多矣

晏殊得聞此名篇,不禁持杯喜道:此翻不怕功高震主矣

八賢王得聞此名篇,不禁眉頭一挑道:臭小子,又在譁衆取寵,欺世盜名,非揍他不可

許清等人一路東行,至江州府時,又將江州府上下官員來了個一窩端,黃亦然這把刀越來越鋒利,查案的技巧越來越高,都說真正的戰士是在戰場上練出來的,黃亦然這個副使何嘗不是這樣,一路行來,所過之處幾乎被他掀了一個遍,後來感覺人手不夠用,他竟僱了一些老賬房跟隨,專門用來查賬的,這等作爲可謂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如今他每到一處,緊緊抓住財、政、法三個要點,別的細枝未節可以不理,但千萬別在這三個根本性主旨上出問題,否則等著挨黃御使的快刀吧

許清一路演紅臉,他一路演黑臉,如今他的名聲比許清不遑多讓,人送外號黃三煞

江州知州杜相南就倒在一法字上,這人是真正當得起‘貪贓枉法’四個字,每遇官司,通常都是原告被告兩邊宰,往往弄得兩方家破人亡,黃亦然一查出,立即連同杜相南所有的幫兇一起端了個乾淨,江州爲之一空

事實上,許清還是很有節制的了,否則真任黃亦然一路砍的話,大宋這回怕是有半數官員落馬,到時會出現樣的情形就很難預料了,黃亦然也許清的苦衷,何況他們主要的目的不是來肅貪,而是巡察裁撤冗員的進展,不能真偏離這個主題了。

對這一點,許清的要求也很低,只要你按照朝廷的定額裁員了,那麼具體是不是全從能力差的吏員裁起,這個先不管,現在首要的是先把框架確定下來,對留下的官員能力問題,將來再在政績考覈這一項上把關。

總體而言,許清他們所過之處,裁員的情況還可以,至少數額減下來了,也有很多主官來訴苦,說按朝廷要求裁去這麼多吏員後,許多工作施滯,無力及時處理

許清的回答是,你若無力處理,朝廷會換人來有很多人樂意來試試的

這是大實話,朝廷現在最不缺的就是官員,朝廷吱一聲,不知多少人擠破腦袋要來頂缺,得了許清這個回答,來訴苦的官員再無話可說了以前他們爲官,大多數是在吟詩作賦,吃喝玩樂,現在再想象以前一樣,看來是不可能了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過建德時,許清不由自主的吟出孟浩然這首空靈清雅的詩句來。

荊六郎一聽,這還得了,捧,必須捧,現在誰敢說許清的詩文不好,那要先問問荊六郎的刀,只聽他立即說道好詩國公出品,必屬精品只是小的有些疑惑,咱們是騎馬,不是乘舟,國公爲何不用移馬泊煙渚,而說移舟泊煙渚呢?若是用移馬泊煙渚,那豈不是更貼切嗎?當然,小的只是建議一下……”

“建你個頭”

黃亦然等人在一旁掩嘴直笑,許大官員被這貼身侍衛長弄得臉上無光,不禁大怒荊六郎,從今天起,每天給我背十首詩詞,若是背不下來,這回我非把你踢到東海去找三公主不可”

荊六郎還道是的建議觸犯了許清的權威,趕緊賠著道國公,國公小的只是隨口那麼一說,小的下次再也不敢多嘴了,國公的詩,絕妙的詩,國公出品,必屬精品……”

叫拍馬屁拍到馬蹄上,請看荊六郎

許大官人這回簡直是怒髮衝冠,暴出三個字二十首”

荊六郎差點掉下馬去他實在想不出又在地方了,只得無言望蒼天一臉愴然

於是,荊六郎這一路上,從楊家有女初長成,背誦到了老大嫁作商人婦跨度有些大,但相對於度日如年的荊六郎來說,這算不得人家荊六郎現在幾乎想學麻姑感嘆:三見滄海成桑田了

許清按八路軍那一套,讓人在侍衛們的背上各貼一首詩,方便荊六郎邊走邊背,結果,許清一行所過之處,就成了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許多村寨童子常常追在後面看稀奇,有的還會跟著荊六郎朗誦幾首,無形中掀起來一股向學之風

到江寧府時,荊六郎終於背到《宿建德江》這首詩,第一感覺是很親切,很溫馨似曾相識就好象是兒時的一個玩伴,多年後突然在異地重逢荊六郎很奇怪爲會有這種感覺呢,難不成也開始有做詩的靈感了?

他決定大公無私的把的感覺說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心得,這直接導致許清、黃亦然及那羣書吏肚子抽筋了一個時辰

黃亦然本是正經人,實在經受不住荊六郎的幽默,於是點撥了他一下,這廝才隱約記起這就是許清在建德時隨口吟出的詩句,感情這是前人所作,不是國公出品,而當時那馬屁拍得……唉,難怪國公當時一臉晦氣,這一路背詩背得不冤啊

等許清一行到了潤州,迎接的除了韋靈運和他的大舅哥外,還有一個熟人,包拯是也

江南比較重要,冗員也衆多,於是使將包拯這樣的能員派到江南來坐鎮,有他在,許清感覺輕鬆得很,說真的,論肅整風紀能力,許清對包拯比對范仲淹還信任,地方官員想瞞過他的那雙慧眼,難

這一刻,最高興的不是晏知行,而是韋靈運這個知州,如今他不但政績斐然,慶曆四年的夏稅,潤州一舉奪得兩浙路第二的寶座,超越了蘇州、湖州、越州、明州這些大埠,只屈居於杭州之下,而且按這個發展勢頭,不出三年,很有可能超越有東南第一州之譽的杭州。

這份耀眼的政績,使他和晏知行兩人成爲大宋最有上升潛力的政治人物,如今連兩浙路經略使這些上官見了韋靈運都不敢託大,這不止是因爲他的政績,更因爲他是許清一系。

韋靈運無數次慶幸當初押對了寶,跟對了人,如今想投到許清門下的官員不知凡幾,但現在寧國公府的門檻又豈是想跨進去就跨進去的?想成爲心腹那更是難上加難

許清這次進城很低調,他在潤州受歡迎的程度不亞於襄州,若是處處都弄出若的聲勢來,對他很不利,甚至連接風宴許清都要求在州衙擺兩席,見見潤州主要的官員使作罷。

宴席上,包拯含笑說道寧國公萬里行來,所過之處,不法官員無處遁形,地方風紀爲之一清,如今到了兩浙路,不知國公行止如何?”

許清笑吟吟的看著他說道說實話,若是別人在兩浙路,我說不得要仔細巡察一遍,但如今坐鎮兩浙路的是包知諫,哈哈,那就怪不得我要享受幾日清閒了這萬里行來,我還真的有點累呢?對了,包知諫不在杭州,反而出現在潤州呢?”

“國公巡視萬里,若是我連一個兩浙路也巡不得,那還有何顏面領取朝廷俸祿”

“哈哈哈,我就說嘛,有包知諫在兩浙路,無憂矣,黃御使啊你愛去哪查去哪查吧,反正我是要在潤州偷懶幾日了,還望各位通融一下,莫要上表彈劾我纔好”

許清說得有些無賴,惹來一衆官員鬨然而笑

韋靈運早給許清安排好一處住所,就是他原來在潤州住過的那棟宅子,韋靈運這個舉動,或許是有意,但許清不計較這些,就算他是希望許清掂念一下舊交情,這也是人之常情,算不得問題。

席散之時,韋靈運上來輕聲說道有一故人,國公是否要見一見?”

許清明白他指的是誰,想了想,便輕輕點了點頭

第348章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第81章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第20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18章 一夜暗香來第77章 八百里加急第357章 放低姿態第22章 自在飛花輕似夢第153章 軍國主義?第61章 水映金山寺第219章 端倪第355章 那含淚的一跪第327章 催妝禮第268章 雙雙失蹤第28章 意外的收穫第198章 舜帝故里第394章 執戈十萬漢家軍第262章 要挾朝廷第306章 點將出徵第98章 六指琴魔第371章 暴風眼第210章 傲歌第306章 點將出徵第256章 若是美夢就別醒來第20章 山神廟的火第386章 小顏與許勝男第401章 給西路軍的見面禮第29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50章 戰果輝煌第423章 汝州風雲第二百十四七章 家住太平橋南第291章 軍演第51章 漫天謠言第268章 雙雙失蹤第356章 耶律宗真的國書第329章 迎親第300章 蓬門今始爲君開第121章 手雷誕生第395章 夜襲青銅峽第160章 趙禎的決定第67章 神秘失蹤的婦人第191章 專治不服第219章 端倪第452章 幽州之戰(上)第173章 日暖風回亭上飲第153章 軍國主義?第46章 女兒長大了第251章 迴盪在太學裡的聲音第137章 景明坊的早晨第202章 沂蒙山小調第213章 船到丹陽第271章 郡主,你快脫呀第97章 一江流水第3章 傾國傾城第144章 再見關公子第366章 假道伐虢第451章 城上城下第128章 客人何來第188章 預言第220章 名義第216章 過一回癮第63章 白蛇與白狐第258章 乾柴烈火第331章 洞房花燭第337章 俘虜的用途第140章 形同虛設的司農寺第336章 踏春第373章 雙喜臨門第93章 朝中羣臣彈劾忙第396章 飛奪黃河浮橋第319章 戰後重建第88章 東邊收網西邊鏖戰第131章 喜遷豪宅第107章 新茶第79章 我胡漢三會回來的第362章 高麗有公主嗎第139章 恬淡如菊的曹皇后第23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39章 返璞歸真第21章 殉情的傳說第334章 嬌妻美妾第270章 名花各色!第231章 潤州未來的構想第387章 龍裡墳之戰(一)第6章 柱子犁第217章 將來的大賢第83章 破帽遮顏過鬧市第275章 執子之手第455章 草原鷹揚第416章 魔術大師第392章 漢武帝的朔方郡第158章 溫情第23章 誰跟你有緣?第244章 風雪入楚州第258章 乾柴烈火第172章 墨韻留香第344章 殺一儆百第50章 風雲再起第38章 皇帝賜宴第100章 江南夜雨濃第452章 幽州之戰(上)
第348章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第81章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第20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18章 一夜暗香來第77章 八百里加急第357章 放低姿態第22章 自在飛花輕似夢第153章 軍國主義?第61章 水映金山寺第219章 端倪第355章 那含淚的一跪第327章 催妝禮第268章 雙雙失蹤第28章 意外的收穫第198章 舜帝故里第394章 執戈十萬漢家軍第262章 要挾朝廷第306章 點將出徵第98章 六指琴魔第371章 暴風眼第210章 傲歌第306章 點將出徵第256章 若是美夢就別醒來第20章 山神廟的火第386章 小顏與許勝男第401章 給西路軍的見面禮第29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50章 戰果輝煌第423章 汝州風雲第二百十四七章 家住太平橋南第291章 軍演第51章 漫天謠言第268章 雙雙失蹤第356章 耶律宗真的國書第329章 迎親第300章 蓬門今始爲君開第121章 手雷誕生第395章 夜襲青銅峽第160章 趙禎的決定第67章 神秘失蹤的婦人第191章 專治不服第219章 端倪第452章 幽州之戰(上)第173章 日暖風回亭上飲第153章 軍國主義?第46章 女兒長大了第251章 迴盪在太學裡的聲音第137章 景明坊的早晨第202章 沂蒙山小調第213章 船到丹陽第271章 郡主,你快脫呀第97章 一江流水第3章 傾國傾城第144章 再見關公子第366章 假道伐虢第451章 城上城下第128章 客人何來第188章 預言第220章 名義第216章 過一回癮第63章 白蛇與白狐第258章 乾柴烈火第331章 洞房花燭第337章 俘虜的用途第140章 形同虛設的司農寺第336章 踏春第373章 雙喜臨門第93章 朝中羣臣彈劾忙第396章 飛奪黃河浮橋第319章 戰後重建第88章 東邊收網西邊鏖戰第131章 喜遷豪宅第107章 新茶第79章 我胡漢三會回來的第362章 高麗有公主嗎第139章 恬淡如菊的曹皇后第23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39章 返璞歸真第21章 殉情的傳說第334章 嬌妻美妾第270章 名花各色!第231章 潤州未來的構想第387章 龍裡墳之戰(一)第6章 柱子犁第217章 將來的大賢第83章 破帽遮顏過鬧市第275章 執子之手第455章 草原鷹揚第416章 魔術大師第392章 漢武帝的朔方郡第158章 溫情第23章 誰跟你有緣?第244章 風雪入楚州第258章 乾柴烈火第172章 墨韻留香第344章 殺一儆百第50章 風雲再起第38章 皇帝賜宴第100章 江南夜雨濃第452章 幽州之戰(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县| 桦甸市| 平定县| 东辽县| 贵溪市| 桑植县| 定州市| 全椒县| 勐海县| 巴林右旗| 巴中市| 泸定县| 庐江县| 富阳市| 弋阳县| 闽清县| 柘荣县| 合阳县| 太白县| 九龙坡区| 城口县| 舟山市| 班戈县| 会东县| 巴南区| 呼伦贝尔市| 淮南市| 横山县| 鄱阳县| 太白县| 寿阳县| 雷波县| 安吉县| 永川市| 锡林郭勒盟| 大同市| 永平县| 中超| 教育| 泌阳县| 城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