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

“你們爲什麼會願意把技術提供給他們?”

作爲問題的提出者,葉雲先並不覺得這個問題有什麼唐突之處,他對多達百家企業進行過調查,與他最初想象的不同,儘管產金聯給予他們技術支持,並且給出名單讓其面試“職業經理人”但產金聯並沒有在其中佔有股份

。

即沒有股份,也沒有技術轉讓費,這未免也太“高尚”了吧。

“嗯!”

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於心間反覆思索著,李樹翹慢聲說道。

“產金聯所列出的實業投資項目中,一共分成三種類型,一種是投資需要200萬元以上的項目,也就是所謂的大型工業項目,今天我們並不需要談論這個話題,還有一種是投資50萬至200萬之間的項目,這些項目技術含量相對較高,且其中有一部分是大型工業項目的配套項目,這兩種也就是一類、二類項目?!?

李樹翹並沒有說明的一點是一類項目、二類項目除去公司直接投資外,大都是引進諸如華北、華東、華南甚至華僑等外部資本創辦,對於這一類項目實施嚴格的審查、監管。

“還有就是第三類項目,第三類項目的技術相對較低,而且規模有限,因此,第三類項目是開放型的,固然技術轉讓產金聯並沒有收取任何費用,但是這一類項目大都建到鄉村,因此,其對鄉村的促進作用,卻遠超過通過技術轉讓所獲得的金錢!”

李樹翹的回答讓葉雲先詫異的看著他,似乎不太明白他說什麼,產金聯是“慈善機構”嗎?

“你的意思是,你們通過無償轉讓,促進鄉村的發展?";

儘管不否認那些鄉間的工廠,使得邯彰的鄉村市集正在迅速發生變化,但葉雲先還是有些疑惑的問道。

“對,沒錯!”

點點頭,李樹翹又接著回答道。

“通過無償的技術轉讓,爲鄉村帶去了現代工廠,在這些工廠獲得發展的同時,鄉村的產業結構亦發生著變化,而且如果你注意到的話,那些工廠中的相當一部分他的原料是立足於當地,至少有一部分原料……”

慢聲細語的解釋著,在觀察到葉雲先流露出越來越濃的疑惑時,李樹翹又接著說道

。

“當然產金聯並不是一家慈善機構,從其設立就帶有一定的功利性,只不過這個功利,所體現出來的,並非是一般性的表面上的功利,表面上的功利,我們可以將這些技術賣給那些企業,從而獲取應有的回報,但如果我們這麼做,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這句反問讓葉雲先的眉頭微微一皺,這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這會直接影響到專區的工商業經濟的發展,產金聯固然是一家聯合會,但它從來不是一家贏利的商業機構,而是一個非贏利機構,它的建立,是爲了促進專區的經濟發展,而這些技術的提供方——北方公司!他們之所以提供這些技術,同樣也是爲了促進專區經濟的發展,如何令本地工商業獲得最大發展,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

北方公司!

在記錄本上記下這四字,葉先雲的心下不由感慨萬千,這或許就是成功商人從事地方行政的最大益處吧。

“通過無償的技術輸出,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促成一批工廠的建成,或許,地方士紳他們不懂得管理現代工廠、不懂得技術,但是沒有關係,我們可以提供現代管理人員、相應的技術以及技術人員……”

而李樹翹並沒有提及的一個問題就是,隨著這一系列工廠的顯效,越來越多的本地士紳欲投資實業,使得他們爲籌措資金,從而開始出售土地,從去年直至今年,超過兩百萬畝土地移轉,超過一億元的資金從數十萬戶人家流出,進而進入資本市場,這些資金轉化成爲廠房、機器,使得邯彰專區的實業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農村的土地分配問題正日趨緩和,這是一種良性的互動,只不過現在一切只是剛剛開始。

幾個小時後,當葉先雲從的產金聯辦公大樓離開的時候,他不僅沒有得到答案,反倒有了更多的疑問,而他看著這片日顯繁華的邯鄲新城區,那些疑問則不斷的在他的心底翻騰著。答案,答案究竟在什麼地方?“在邯彰專區,有近五百萬畝土地集中於地主和富農之手,以目前的土地售價格來看,每畝地可以賣70一i00元,甚至150元,這意味著,那些地主、富農掌著超過6億元的不可動資本,而如何促進這些資本進入市場,併發揮其作用,則是我們發展工商業最爲重要的工作!”

在專員公署內,管明棠又一次和李樹翹一同討論著這些問題,儘管有時候李樹翹這個廣東人那一口並不流利的國語,會影響兩人的交流,但卻並不妨礙他對其的欣賞

。因爲這個曾獲科羅拉多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和科羅拉多大學社會學博士的廣東開平人,是第一個能夠了解自己設立“產金聯”用意的人。

“所以,才通過產金聯推出項目清單,從而吸引鄉紳們進行實業投資?”

那位葉記者的來訪,儘管李樹翹解釋了一些問題,但同樣的,他的問題又讓他的心底生出了一些新的疑惑。

“的確!”

可這也不過只是其中的一個用意罷了。

“用技術和市場吸引社會固定資本,將固定的土地轉入市場的同時,又使得社會遊散資本進入資本市場,在某種程度上,大大的推進了專區的實業發展,公司生產的機械設備亦獲得了市場,可以說是合之兩利的事情,如果排除新區和公司資本的話,在專區成立前,專區十二縣工業經濟資本不過只有163萬元,而現在呢?是7584。5萬元,現在平均每個月,專區十二縣都有超過300家新建工廠他們的規模不大,小則資本不過一兩萬元,高者亦不過三四十萬元,但正是這些小型企業,繁榮了我們的經濟,現在,整個華北,甚至一些偏遠省份,都能夠看到“邯彰造”可以說,就目前來看,我們的這一政策是成功的?!?

管明棠的臉上帶著得意,因爲這一切都是他締造的,或者說他一手促成的,現在的邯彰就像後世蘇南一樣,一大批“鄉鎮企業”出現在鄉村,繁榮了鄉村的經濟,吸納鄉村富餘勞動力,而更爲重要的一點是這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現在的專區是什麼狀況呢?減租降息、水利建設及良種推廣使得大多數農民收入倍增,而收入增加後的農民渴望得到土地,而市場的繁榮以及無償的技術轉讓吸引了本地士紳們的目光,鄉紳爲投資實業,資本不足只能售出土地,一個無形的鏈條在專區已經基本形成,而在這個鏈條中,政府、公司、士紳、農民,他們都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

都滿意了,至少絕大多數人會對目前的一切感覺非常滿意,農民得到了土地、鄉紳得到了工廠、企業得到了市場,而政府呢?

政府則從中得到了財政收入的增加,即便是不計算實業工廠舉辦引發的稅收增加,今年不過是一個季度,僅土地轉讓所收取的印花稅之外的“教育附加”就高達七百餘萬——一張官憑土地合同,無論售出者或者買入者都需要交納一元教育附加,而出於限制土地集中,則通過每戶每年購買土地不得超過十畝,次年再次購地教育附加增加至交易額的l0%,隨後逐年遞增10%,且限購額降至五畝,以限制土地買入,而對於售出不僅不給予限制,反而對二次交易減收教育附加

。

至於另一項收穫則是——農村、農民得到了穩定,上百萬農民在其收入增加後,他們得到了的夢寐以求的土地,當然是自己出錢購買,如果長此以往,最多兩年,專區的土地分配情況就會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土地集中的現象或許會存在,但絕不至產生影響,而土地交易中不斷提高的教育附加,則又能限制農民的購地意願,進而將其收入轉向消費市場,從而促進消費市場的繁榮。

儘管現在專區並沒有進行土地改革,但實際上,只需要兩到三年,這場藉助市場作爲剪刀的“惠澤”將會改變這裡的一切,既沒有暴力,政府也不需要額外承擔那怕一分錢的負擔,不僅如此,政府還獲得了大筆稅收。

對於先生提到的這些,李樹翹當然知道,甚至於這種“藉助市場實現土地再分配……”還是他在目睹了鄉紳售地、農民購地後總結出來的,現在專員公署只是進一步促成這些,比如通過農村合作社公積金向農民提供小額購地貸款,以幫助農民購進,但在今天之前,他似乎沒有注意到那個問題,可是葉先雲臨走前的一句話,卻讓他不得不去思考這個問題o

“先生,有一個問題,我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李樹翹的情緒顯得有些低落,而聲音更極爲低沉,意外的看著李樹翹,管明棠點了點頭。

“說來聽聽!”

“如果僅只是邯彰一地的話,我們可以不斷的辦工廠,我們可以辦上萬家工廠,以促成邯彰的發展,改善邯彰民衆的生活,我們可以把全中國變成我們的市場,也許十年,可能還要再短一些,邯彰造也許就會代替洋貨,可到那時,邯彰是發展了,可是……”擡起頭,李樹翹迎著先生的視線問道?!跋壬墒侵袊?中國其它地方呢?”((。歡迎您來起點創世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雅典學院醫代風流亂世歌調教小叔子良躍農門炮灰生存手冊沒落豪門從零開始的穿越女戀上覆仇公主范增作品集酷寶,彪悍媽咪鬥總裁鳳凰雙飛南宮景

第116章 財豪難見迫相見第1029章 北上 北上第406章 市間風雲第182章 北方前線第172章 戰術訓練緊密行第1175章 前夜第1199章 兆銘之惶第214章 南京之戰(三)第320章 朱可夫的任務第1229章 故友聚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407章 教育隊第1045章 雨林之戰第254章 美廬之中第1159章 國家的崩潰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428章 秘會第263章 奪橋第99章 安然入睡第256章 終局第266章 鍊鐵需要先煉人第1200章 拆掉它第110章 廬山談第228章 北支的憂慮第22章 焦切之心第249章 爲我所用第323章 背叛者同樣可以信任第53章 故友重見第374章 民心第276章 究其原因第314章 不是中轉站第23章 戰爭風雲第54章 瑞雪兆豐年第29章 汪氏北上第163章 白崇禧的節日第34章 如何收場第1231章 就這樣開始吧第404章 廣州灣之變(下)第243章 夏季攻勢(十二)第1145章 馬來的雨林中第1069章 行屍走肉第183章 血戰紅石嵐(一)第77章 誰能置身之外第322章 政治投資第126章 投降第1203章 一切都將結束第85章 莫斯科的冬天(下)第1024章 昭南市第223章 杉山元的野望 求月...第302章 叮囑第1248章 商機第1249章 新邊疆的問題第24章 命運跌宕誰人知第208章 南京之戰(二)第779章 讓人頭痛的敵人第121章 出擊第291章 希望與救濟的販賣第126章 首戰第219章 誰是英雄?第83章 莫斯科的冬天(上)第141章 遊說第74章 北蒙第225章 東京第253章 污煙之中定國事第197章 關東軍部誓雪恥第274章 如此單純乎第22章 臨計只得將就計第1092章 華盛頓的驚訝第1198章 去過中國嗎?第87章 東方巴黎兄弟見第787章 屏斷第108章 去廬山第28章 定計安美爲生機第352章 傑作第1140章 韓國第179章 未來之憂第273章 歡迎第293章 憂心第54章 瑞雪兆豐年第78章 一日揚名今日窘第252章 石原的顧慮第1053章 d日(上)第218章 誰能銘記第253章 污煙之中定國事第1185章 三巨頭的會面第72章 爲俄羅斯的未來第73章 邁開步子闖天地第96章 奇襲珍珠港(中)第41章 低調方能護已身第771章 被點亮的未來第445章 南京暗戰第50章 東與南第74章 暗戰第228章 爛牌亦可翻局盤第138章 血戰海兵司令部第343章 破解第839章 難擇第262章 天降之兵第14章 新的問題
第116章 財豪難見迫相見第1029章 北上 北上第406章 市間風雲第182章 北方前線第172章 戰術訓練緊密行第1175章 前夜第1199章 兆銘之惶第214章 南京之戰(三)第320章 朱可夫的任務第1229章 故友聚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407章 教育隊第1045章 雨林之戰第254章 美廬之中第1159章 國家的崩潰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428章 秘會第263章 奪橋第99章 安然入睡第256章 終局第266章 鍊鐵需要先煉人第1200章 拆掉它第110章 廬山談第228章 北支的憂慮第22章 焦切之心第249章 爲我所用第323章 背叛者同樣可以信任第53章 故友重見第374章 民心第276章 究其原因第314章 不是中轉站第23章 戰爭風雲第54章 瑞雪兆豐年第29章 汪氏北上第163章 白崇禧的節日第34章 如何收場第1231章 就這樣開始吧第404章 廣州灣之變(下)第243章 夏季攻勢(十二)第1145章 馬來的雨林中第1069章 行屍走肉第183章 血戰紅石嵐(一)第77章 誰能置身之外第322章 政治投資第126章 投降第1203章 一切都將結束第85章 莫斯科的冬天(下)第1024章 昭南市第223章 杉山元的野望 求月...第302章 叮囑第1248章 商機第1249章 新邊疆的問題第24章 命運跌宕誰人知第208章 南京之戰(二)第779章 讓人頭痛的敵人第121章 出擊第291章 希望與救濟的販賣第126章 首戰第219章 誰是英雄?第83章 莫斯科的冬天(上)第141章 遊說第74章 北蒙第225章 東京第253章 污煙之中定國事第197章 關東軍部誓雪恥第274章 如此單純乎第22章 臨計只得將就計第1092章 華盛頓的驚訝第1198章 去過中國嗎?第87章 東方巴黎兄弟見第787章 屏斷第108章 去廬山第28章 定計安美爲生機第352章 傑作第1140章 韓國第179章 未來之憂第273章 歡迎第293章 憂心第54章 瑞雪兆豐年第78章 一日揚名今日窘第252章 石原的顧慮第1053章 d日(上)第218章 誰能銘記第253章 污煙之中定國事第1185章 三巨頭的會面第72章 爲俄羅斯的未來第73章 邁開步子闖天地第96章 奇襲珍珠港(中)第41章 低調方能護已身第771章 被點亮的未來第445章 南京暗戰第50章 東與南第74章 暗戰第228章 爛牌亦可翻局盤第138章 血戰海兵司令部第343章 破解第839章 難擇第262章 天降之兵第14章 新的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卢湾区| 长汀县| 仁怀市| 贵德县| 景洪市| 烟台市| 江源县| 顺平县| 苗栗市| 周口市| 安图县| 新昌县| 丰宁| 南部县| 定远县| 若尔盖县| 文山县| 阿巴嘎旗| 兴义市| 台东市| 新泰市| 秦安县| 当涂县| 景洪市| 马龙县| 龙岩市| 会昌县| 永登县| 临洮县| 黄龙县| 双鸭山市| 莱阳市| 桦川县| 开封市| 津南区| 平陆县| 克拉玛依市| 仁布县| 滨州市| 榆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