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4章 中棠會

10月2日,山東的天氣顯得有些溼潤,且多雨。

在過去的幾年間,山東已經擺脫了“農業大省”稱謂,通過多達30億元的重建投資從而迅速從一個農業大省成爲一個工業大省,甚至相比於河北,山東無疑更具發展潛力,作爲一個人口大省,可以向工廠提供足夠的勞動力。無論是政府刻意的引導,亦或是公司的直接投資,使得山東大地上在短短幾間出現了數以萬計的現代工廠,而且其中亦不乏大型現代企業,甚至亦有包括飛機制造廠在內的“尖端企業”。

在工業企業得到長足發展的同時,山東的交通相比過去,更是便利許多,和其它兩省一樣,鐵路、公路的建設從未曾停止過,經過幾年的建設,這裡已經形成了以鐵路爲主、公路爲輔助的現代交通網,在濟寧至連雲的鐵路上,一列只有旅客列車奔騰著,蒸汽機車不時的發出一聲轟鳴。

而在列車的後部幾節加掛車廂中的一節,此時管明棠現在正在車廂裡倚角而坐,一邊噴著雪茄煙,一邊興致勃勃地讀著《國民時報》上的政治新聞,與《中央日報》相同,《國民時報》是華北的官方報紙,華北的報紙大都是經過新聞署的審覈,尤其是這些政治新聞,往往都是官方口徑爲基調,所以只需要看《國民時報》就足夠了。

放下報紙後,管明棠眺望窗外。列車奔馳在魯南山區行駛著上。他看了看錶,還有幾個小時路程。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難得清閒的他,一直往返於河北、山東兩省,視察公司在兩省的投資項目,他需要直觀的瞭解現在自己所擁有的力量,而這種力量的基礎則是工業力量,所幸在華北,他只需要瞭解北方公司,便足以瞭解自己的力量。

無論是在河北亦或是在山東,那些工廠總能給他帶來驚喜,比如在北方航空工業濟南分公司,那座規模龐大的現代化飛機制造廠,已經實現了飛機的流水線式生產,北方航空工業的濟南分公司,與山東與河北有數百家小製造商簽訂了合同,讓他們生產鷹式戰鬥機以及鷲式攻擊機的零件,而濟南分公司也就變成了一家組裝車間。

這種轉包模式是現在北方公司各個企業大規模生產的根本,無論是飛機也好、戰車也罷,甚至步機槍,無不是採用這種大量引入轉包商生產的方式,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產能,就像現在的濟南分公司,如果依靠自身的設計其每月僅只能生產250架飛機,但是在引入轉包商後,每月的產量卻可以增加四倍以上,當然如果需要的話。

“大規模的現代化生產!”

想到這,管明棠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笑容,他又一次將華北的工業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如果說現在華北的工業體系是一棵大樹的話,那麼空前龐大的北方公司就是大樹的樹幹和主枝,至於一些大中型政府投資企業,則是主枝的分枝,至於數萬家規模不等的規模上或者規模下企業,則是大樹的枝條和樹葉,他們最終構成了整個華北的工業體制,使得華北由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工業時代。

在五年前,當北方公司投資汽車製造廠時,甚至就連同製造車廂的木板廠亦需要納入汽車製造廠的建設規劃之中,而現在,大規模的社會分工、大規模的轉包卻解決了配件的生產問題,數以萬計的小型製造商可以向工廠提供各類配件。

而這一切無不是在說明一點華北已經初步建成了一個完整的社會工業體系!華北已經真正進入了工業時代。

脣角微微一揚,管明棠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濃了。

“還好,一切總還算順利!”

輕聲自語著,管明棠又從口袋裡掏出一封信。信上的筆跡是工整的楷書,這是蔣介石的親筆信,行文措辭異常的明確。

“哲勤……分別數月……務請前往連雲港……”

這是蔣介石的邀請,對於他爲何邀請自己前往連雲港,管明棠倒是再清楚不過,時機正在一點點的成熟著。

這個時機,就是自己復出的時間!

復出!

想到這兩個字,管明棠的雙眼微微一瞇,靜靜的凝視著車窗外的起伏的丘陵山地。

海浪拍擊著海岸,那浪濤聲時時傳入人們的耳邊,在山坡著,十幾名穿著中山裝的侍從人員涇渭分明的分站在坡地上,他們互相警惕的看著彼此。

“哲勤,一起釣魚吧!”

聽到身後傳來的腳步聲,正在釣著魚的蔣介石指著身邊的漁桿,看到這一幕管明棠的臉上展出一絲笑容。

“謝謝委員長!”

熟練的將魚餌裝於鉤上,管明棠甩出了手中這產自美國的高極魚桿,然後坐在那陪著委員長一同釣魚。

實際上,從接到那封信的時候,管明棠便明白了信中“釣魚”所指何事,蔣介石不會清閒到邀請別人不遠千里來這裡釣魚,實際上,此魚非彼魚。不僅如此,更爲重要的一點是,到這麼遠的的地方釣魚,就意味著管明棠需要離開邯鄲,而且他還在信用提到“兄已備好魚具”,所謂的魚具實際上指的是“軍政權力”。

兩人就這樣釣著魚,直到各自釣上一條海魚之後,蔣介石才示意管明棠跟他一起走走,在他拄著柺杖站起身的時候,管明棠連忙攙扶著他,兩人就這樣沿著並不平整的山路走著。

“哲勤,這幾個月,你受委屈了!”

走到崖角,蔣介石看著身邊的管明棠語氣頗爲感慨的說道。

“沒什麼委屈的,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管明棠的臉上依然帶著微笑,

“哲勤,還記得當年,我說過,有一日我希望做你的入黨介紹人嗎?”

又一次,蔣介石向管明棠提及了曾經的舊事,面對他的舊話重提,管明棠卻沉默了下來,是接受,還是拒絕?

實際上,答案在兩個人的心底都非常清楚,蔣介石清楚的知道,現在的華北已經不再是昨日的華北了,就在管明棠的下野的同時,華北那邊李璜、曾琦他們終於把過去遮著蓋著的一些東西亮到了檯面上。

“委員長,今天我看報紙上提到,中央信託公司同日本的三井物業簽訂了50萬噸大豆的暢易貨協議!”

爲了緩解氣氛,管明棠提及今天在報紙上看到新聞。

“日本今年大米減產兩成有餘,不過東北的大豆卻因爲戰爭原因無法外銷,而南方的大米這兩年連續豐產,且每年需進口大量美國大豆,因爲日本方面提出的條件較爲優惠,價格較國際低了一成,所以中央才決定同日本簽訂協議!”

蔣介石的解釋,讓管明棠的心下暗自一陣得意,或許外人不知道日本的大米爲何減產,但他卻清楚日本大米減產的原因。

“這樣一來,到也能緩和我們同日本的關係,這倒是件好事!”

與外界的指責不同,管明棠出言贊同道。

“現在,我們應該進一步緩和同日本的關係,讓日本安心北進南下,對於咱們而言,最好的選擇,就是等下去,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

管明棠的話讓蔣介石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

“待價而沽,是好事!”

望著大海,蔣介石又接著說道。

“這幾個月,國際風雲變幻莫測,先是蘇俄示好於我國,英國亦同意就西南邊境問題與我國展開談判,現在各列強均希望我國至少保持基本中立,但……”

轉身看著管明棠,蔣介石輕聲詢問道。

“這中立還能保持多長時間?哲勤,以你看來,現在英俄還有勝利的可能嗎?”

這恰是蔣介石此次邀請管明棠來連雲“釣魚”的原因,現在國際局勢變化太快了,在遠東,日本正在佔據著優勢,蘇軍主力現在已經西撤至貝加爾湖一帶,試圖依靠當地複雜地形阻擋日軍的進攻,在歐洲,德軍已經逼近莫斯科。

面對當前的這種局勢,南京那邊成天的爭吵著,可誰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如果說此前還有人就是聯德或是聯英而爭持不下,那麼現在,更多的聲音卻是保持中立,因爲現在的局勢誰也看不透。

“委員長,那麼以您之見,英俄有獲勝的可能嗎?”

管明棠並沒有直接回答蔣介石的問題,而是將問題推了回去。

“英俄能否獲勝,我並不清楚,但是我想……”

沉默片刻,蔣介石才望著海平線說道。

“至少,美國應該能勝吧!”

美國!

如果說現在國際局勢變幻莫測的話,而其中最大的變數恐怕就是美國,和中國一樣,美國同樣也沒有捲入戰爭,至少沒有直接捲入戰爭,而美國作爲世界第一強國,他的態度自然決定著戰爭的走向,對於這一點,蔣介石絕不會有一絲懷疑。

“委員長,其實……”

話聲稍稍一頓,管明棠同樣將視線役向大海。

“我還是那句話,無論是誰勝誰負,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保證中國獲得足夠的利益!”

“所以……”

蔣介石豈會不明白管明棠的意思,稍作思索後,蔣介石扭頭看著管明棠,好一會纔開口說道。

“哲勤,你看看準備一下吧!北平那邊還是需要你的!”比奇提示:如何快速搜自己要找的書籍

第298章 北上之路第126章 投降第238章 大師的要求第424章 軍人的看法第401章 一本自傳第40章 莫斯科與西安第796章 血與白的啓示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823章 答案第368章 血液第127章 反應第294章 決定未來第769章 一種覺悟第76章 陪陪家人吧第2章 外人的憂慮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67章 技術交換第128章 事業還需財爲柱第43章 命運未知苦拼搏第764章 蒙古第1230章 偉業的開始第315章 邊境衝突第70章 歸國之人第60章 中意合作第209章 霧捕第1124章 選擇第1249章 新邊疆的問題第1168章 臺灣第34章 仿古之問遇故人第40章 工廠易建工難開第91章 北上第349章 超前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1211章 加法第436章 把它偷回來第69章 殺人何需燕留行第302章 口外極寒第812章 河內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34章 儘量避免第1153章 風之喪第260章 徵地第121章 十渡之間暗玄機第176章 敵後第33章 營救第53章 今日相逢不是福第1131章 交易第117章 俄國人的需要第46章 民心所向第68章 不虛此行第1078章 遼陽之戰(六)第142章 意外之時初心動第90章 運氣第42章 添亂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124章 進攻第67章 技術交換第304章 聯合第29章 汪氏北上第162章 潰敗第771章 被點亮的未來第192章 實業團第80章 決意助人心又驚第343章 破解第202章 潰軍援軍各自行第248章 莫斯科的變化第3章 參觀之旅第212章 漫天戰雲密佈時第356章 捐納之爭第315章 邊境衝突第1070章 疑惑第1070章 疑惑第262章 天降第286章 潛伏的難題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116章 財豪難見迫相見第19章 試驗場內第71章 大門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1261章 斷義第165章 木秀於林風摧之第188章 中原之油第54章 斯大林的禮物第299章 屬於戰車的時代第1145章 馬來的雨林中第116章 新兵日記第94章 百樂門內豪賭狂第112章 航空工業第1175章 前夜第1125章 會師第142章 徵召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193章 財源之困第826章 丘吉爾的心思第343章 破解第802章 來自蘇俄的退讓第225章 古關爲證
第298章 北上之路第126章 投降第238章 大師的要求第424章 軍人的看法第401章 一本自傳第40章 莫斯科與西安第796章 血與白的啓示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823章 答案第368章 血液第127章 反應第294章 決定未來第769章 一種覺悟第76章 陪陪家人吧第2章 外人的憂慮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67章 技術交換第128章 事業還需財爲柱第43章 命運未知苦拼搏第764章 蒙古第1230章 偉業的開始第315章 邊境衝突第70章 歸國之人第60章 中意合作第209章 霧捕第1124章 選擇第1249章 新邊疆的問題第1168章 臺灣第34章 仿古之問遇故人第40章 工廠易建工難開第91章 北上第349章 超前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1211章 加法第436章 把它偷回來第69章 殺人何需燕留行第302章 口外極寒第812章 河內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34章 儘量避免第1153章 風之喪第260章 徵地第121章 十渡之間暗玄機第176章 敵後第33章 營救第53章 今日相逢不是福第1131章 交易第117章 俄國人的需要第46章 民心所向第68章 不虛此行第1078章 遼陽之戰(六)第142章 意外之時初心動第90章 運氣第42章 添亂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124章 進攻第67章 技術交換第304章 聯合第29章 汪氏北上第162章 潰敗第771章 被點亮的未來第192章 實業團第80章 決意助人心又驚第343章 破解第202章 潰軍援軍各自行第248章 莫斯科的變化第3章 參觀之旅第212章 漫天戰雲密佈時第356章 捐納之爭第315章 邊境衝突第1070章 疑惑第1070章 疑惑第262章 天降第286章 潛伏的難題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116章 財豪難見迫相見第19章 試驗場內第71章 大門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1261章 斷義第165章 木秀於林風摧之第188章 中原之油第54章 斯大林的禮物第299章 屬於戰車的時代第1145章 馬來的雨林中第116章 新兵日記第94章 百樂門內豪賭狂第112章 航空工業第1175章 前夜第1125章 會師第142章 徵召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193章 財源之困第826章 丘吉爾的心思第343章 破解第802章 來自蘇俄的退讓第225章 古關爲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源县| 钟山县| 阿拉善盟| 安远县| 志丹县| 通道| 娄烦县| 泰和县| 雷州市| 湖南省| 西畴县| 清水河县| 民权县| 洪泽县| 江西省| 沾益县| 保靖县| 津南区| 桐城市| 枝江市| 招远市| 同江市| 广南县| 盖州市| 师宗县| 达拉特旗| 九江市| 泰来县| 旬阳县| 南城县| 历史| 上林县| 贡觉县| 应城市| 云和县| 清水县| 虎林市| 天等县| 报价| 黄梅县| 镇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