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榮上前兩步,清了一下嗓子,然後說道:“各位村民們,你們大家都看見了,現在的農村和以往的農村差別是多麼大。以前的村子,人丁興旺,家家戶戶歡笑言語甚多,那時候的大家也許都不富裕,但日子也算是過的充實,和諧,一家人能夠和和美美的在一起。而現在呢,村裡的勞動力紛紛外出打工,你們的丈夫,你們的兒女,你們的家人紛紛背井離鄉,村子裡只剩下了老弱婦孺。曾經喧囂的村子變得冷清,哪怕是到了農忙的時候,田地裡也沒有什麼勞作的身影。老人們守著空蕩蕩的房屋,連個說話的人都找不到,你們說,這樣的村子,是你們願意看見的嗎?”
“不願意!”
“如果不是想要給孩子掙點學費,攢點娶媳婦的錢,誰願意外出打工啊。”
“是啊,我們外出打工繁榮了城市的經濟,但城市卻不能給我們足夠的尊重。我們綠化了城市,我們掃乾淨了街道,我們替城市修築了高樓大廈,但卻我們的獲得和付出卻遠遠不對等。”
“如果種莊稼就能賺足夠的錢,我們還怎麼可能外出打工,現在的糧食賣不起價,娃兒又要讀書娶媳婦,咱都是被逼的啊。”
……
李秀榮的話,引得村民們個個大倒心中苦水。
“都靜一靜,靜一靜。”村長讓衆人安靜下來,然後讓李秀榮繼續說話。
“村子變的越來越凋零,國家也出了政策,頒發了很多補貼農民的文件,比如免了農民的種地稅收,而且種土地還會有補貼等等。但這依然無法遏制村子繼續滑向冷清的深淵,歸根結底,這是爲什麼?難道大家都願意和家人分離,難道大家都不想家,難道大家都喜歡往城裡鑽,去吃城裡的地溝油?不對,這都不是,而且因爲經濟收入無法支撐生活的花銷。也許種土地一年的收入足夠一家人吃飯,但卻無法滿足生病,孩子上學等要求,所以大家依然不得不離鄉背井,外出務工。所以,想要徹底解決村
子冷清問題,那麼就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那就是讓農民種土地的收入能夠支撐生活的所有花銷。我們農業部作爲扶持農民的部門,任何有利於農民創收的事情,我們農業部都會大力支持。你們村種生態蔬菜,這種精神非常好,自力更生創新,我代表農業部對你們村種蔬菜的行爲表示讚賞,所以這錢,就是你們村種蔬菜的補貼,農業部給你們種蔬菜的補貼!”
“這是種蔬菜的補貼錢?”村民們聽的有些懵逼,韓雲帆不是都給了補貼了嗎,怎麼還有?
“李主任,我們已經拿了韓雲帆的補貼了呢,你這裡還有?”孫大爺質疑看了看韓雲帆,然後又把目光投向了李秀榮的身上。
“韓雲帆給了你們補貼?”李秀榮一愣,看著韓雲帆:“韓雲帆,你個人掏腰包給村裡人補貼了?”
這倒是很出乎李秀榮的意外,怪不得九頭村的種蔬菜事情搞的這麼火熱,原來韓雲帆自己還掏了腰包給村裡人補貼?
“呵呵,其實也算不上什麼補貼吧,就是提前讓村裡人拿到種蔬菜賺的部分錢而已。”韓雲帆笑了笑。
“那這份錢也是由你墊支呢,你一畝地補貼多少?”李秀榮看著韓雲帆這輕描淡寫的樣子,心中那是相當驚異。
要知道,九頭村的土地不少,足足八百畝,韓雲帆讓村裡人弄的這麼火爆,而且村裡的勞動力明顯也增加了,顯然是外出務工人員回來了。能讓外出務工人員回來,這補貼必然不低啊。
“原來是一畝地補貼三千塊錢,後面韓雲帆看著外出務工人員回鄉不容易,於是這外出務工人員的補貼是一畝地六千元。”村長插嘴說。
“多少,六千元一畝?”李秀榮大吃一驚,我的天,九頭村八百畝土地,就算全部都算三千元一畝,那補貼款也有兩百多萬了。加上這務工人員六千元一畝的土地補貼,估計韓雲帆至少要出三四百萬啊。
一下子拿出數百萬補貼村民的人,李秀榮不
得不在心裡重新對韓雲帆定位了。這青年不在乎名,也願意自己出錢補貼村民,不在乎名利的人,而且還是小夥,這真是太難得了。
“呵呵,村裡人把我當親人一樣看待,我自然也要把村裡人當親人了。”韓雲帆依然說的很輕鬆。
“韓雲帆,你可真是令我找不到用什麼言語來誇獎你了。”見著韓雲帆淡然的樣子,李秀榮震驚不已。現在的人,自己富了,就到處裝逼炫富,從來不管他人死活,像韓雲帆這樣的人,實在太少太少了。
遠的不說,就說那陳再來,他弄了大棚蔬菜,僱傭農民幹活,他可是千方百計的剋扣農民的工資,哪裡想過真正爲農民創收了。
而且這陳再來富裕了之後,自己修了豪宅,買了豪車,那些窮苦親兄弟,親姐妹,他一個都不幫襯,甚至連自己的老母親生病住院了,也不見他出一分錢。
“呵呵,李阿姨,咱不需要什麼言語表揚,以後我的事情你多多支持,就是對我最大的表揚了。”韓雲帆還是淡然笑了笑。
“這個你放心,你這麼好的一個小夥子,你這麼有心扶持村子,我肯定一百個支持,以後有任何困難,直接找我。”李秀榮當著衆多村民的面,直接給了韓雲帆最直白的承諾。
“好啊。”孫大爺大吼一聲,帶頭拍掌。
啪啪啪……
其他村民們也都使勁兒的拍掌,一些村裡人其實還以爲韓雲帆補貼那錢是農業部弄來的,沒想到是韓雲帆自己掏腰包墊支的。這孩子,對村裡大傢伙真是太實在了啊。
“咳咳,我沒你們說的那麼高尚,我只是想要帶領大傢伙一起致富,僅此而已。”韓雲帆被大家的掌聲弄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我們國家前些年頒佈了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然後這先富起來的人再帶領別人一起富的政策。可這話說起來容易,可真正做得到的,又有幾個人?!”李秀榮的話,讓村民們的掌聲更加激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