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五章 和談

來的不是旁人,也是和沈惟敬有過一面之緣的小西飛,見著小西飛,沈惟敬心裡就更得意了,這場官司首先在氣勢上,他就佔了優勢。

“你家小西大人派你來找老夫,不知有何要事?”沈惟敬耷拉著眼皮,一副不待見的模樣,讓小西飛的心裡也是一陣咣咣的跳。

“沈大人!上次~~~~~~~”

沈惟敬一聽,腮幫子上的肉又開始抽抽了,道:“你們這些倭寇還好意思提上一次,上次老夫好心好意的爲了兩國休戰,冒著被萬歲爺責罰的危險,做出了恁大讓步,可是你們呢?擅自興兵,還侵入了我大明疆土,就是那加藤清正,在我大明疆土燒殺淫掠,無惡不做,這才引得萬歲爺震怒,降下天兵,還連累的老夫吃了不少瓜落兒!”

小西飛也是個八面玲瓏的人,不然的話也不會被小西行長當成信使,來回奔波,聞言忙叫起了撞天屈,道:“沈大人,這個您可是冤枉了我家主公了,我家主公一門心思的想著要等交換平壤,可都是那加藤清正誤事,不肯聽從我家大人的勸告,擅自出兵,冒犯了天朝,便是太閣大人都震怒不已,不過好在那加藤清正也是咎由自取,送了性命,倒也是爲天朝出了一口氣!”

沈惟敬聞言,心中冷笑不已道:“你倒是個會饒舌的,可任你舌綻蓮花,也是你國率先違背合約的!”

小西飛知道,這會兒就是在說什麼,那筆糊塗賬也是掰扯不清,只得道:“沈大人!現在再說什麼,也是無濟於事,還是要以大事爲重??!兩國交兵,深受塗炭的還不是兩國的百姓,如今太閣大人也動心了,想著要和談,這纔派小人過來,先與大人接觸,大人是個慈悲的性子,定然不忍見兩國將士浴血沙場,還是趁此良機,兩國罷兵休戰,百姓重享太平,也是大人的功德!”

沈惟敬不動聲色,道:“這場戰爭畢竟是你國率先挑起的,既然要和談,可讓你家大人來漢城這邊。”

小西飛忙道:“沈大人容稟,本來我家主公也是要來親自拜會沈大人的,怎奈這其中還有個牽扯!”

沈惟敬問道:“你說來聽聽!”

小西飛道:“太閣大人想要和談罷戰,可是那些個大名一向都驕狂慣了,只怕他們不肯答應,如果我家主公來漢城的話,和談一事難免要走路風聲,到時候再起紛爭的話,可就不好了,還是請沈大人便移尊步,到釜山走一遭,我家主公已經備下了厚禮,專等沈大人大駕了!”

沈惟敬一聽有厚禮,眼睛都要綠了,哪裡還顧得上什麼危險不危險的,當即便道:“既然如此,老夫也不好拂了你家大人的一片心意,這樣吧!老夫便往釜山走一遭吧!但願的兩國能罷兵休戰,也好結了這兵災之苦?!?

訂下了章程,次日沈惟敬便找李如鬆去要人,好護送他去釜山,李如鬆剛剛收復了漢城,哪裡想要休戰,他一門心思的想著要把倭寇趕下海,立下不世功勳,可是皇命到了,他也是無可奈何,但要派人護送沈惟敬,他是怎麼都不肯的。

沈惟敬沒辦法只能去求吳惟忠,吳惟忠倒是好說話,當即就派了五百義務兵,護送著沈惟敬去了釜山。

見著小西行長,當然主要還是見著了小西行長的厚禮,沈惟敬原本還板著的一張醜臉,立刻便鮮花朵朵了,道:“小西大人客氣了!”

小西行長現在也是心中無奈,丟了平壤,豐臣秀吉差點兒要了他的命,想要扳回印象分,這和談一世就必須做好,可是談判桌上比不了嘴皮子,比的是真刀真槍的實力。

有眼睛的誰看不見,明軍現在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只要再加一把力,就能把他們給團滅了。

雖說釜山還可以堅守,但是沒糧食卻沒辦法了,原本從日本國內運糧過來,還可以支應一段時間,但是那個讓九鬼隆廣都吃了大虧的李舜臣又不知道從哪冒了出來,接連偷襲日軍的運糧船隊,眼看這仗是支持不下去了。

手裡沒有本錢,想要和談又談何容易,偏偏豐臣秀吉就是個損陰喪德的狗慫脾氣,硬是不肯服軟,要價太高,這可就難辦了。

小西行長現在也一失當初在平壤時的牛.逼口氣,見著沈惟敬便大禮參拜,擺足了小國寡民的姿態。

“沈大人一路辛苦!”

沈惟敬一件小西行長的孫子樣,頓時自我感覺良好,要是下面沒有兩個蛋蛋拽著,這廝都能飛上天去,仰著頭,兩個大鼻孔對著小西行長道:“小西大人!一別不久,我們這又見面了,當初你們若是乖覺的話,又哪裡會有今日之禍,如今老夫倒是要問問小西大人做何感想!”

小西行長聽沈惟敬出言譏諷,卻也只能忍著一口氣,道:“沈大人!當初之事,都是加藤清正那個莽夫,一意孤行,絕非我家太閣大人的本意,如今太閣大人已經傳來了嚴令,責成在下與沈大人和談,還望沈大人能夠不計前嫌,一切以大局爲重!”

沈惟敬也不是個糊塗蛋,見好就收,道:“當初之事,老夫也不願意糾纏了,不過貴國既然想要和平,總歸要表示一下誠意才行!”

小西行長忙道:“太閣大人一向對大明國敬仰有加,弄成今天這個樣子,使得兩國刀兵相爭,絕非太閣大人的本意,如今我軍已經退出了漢城,兩位朝鮮王子也已經送還貴軍,這難道還不足以彰顯我國的誠意嗎?”

好無恥!有木有!?

沈惟敬聽了,氣的都想吐小西行長滿臉的翔,這麼無恥的話都能說出來,難怪倭寇祖祖輩輩都長不高,要多堅強的身子能支撐住他們那顆齷齪的心。

漢城是倭寇讓出來的?

要不是沒吃的了,就倭寇那死皮賴臉的性子,他們捨得走?

朝鮮王子是他們送還的?

要不是李如楠幹掉了加藤清正,估計那兩個朝鮮王子這會兒都在北青城被餓成人幹了!

不過沈惟敬雖然氣憤,卻對這些口頭上的官司也不放在心上,他考慮的是怎麼才能在這次談判當中,給自己爭取足夠的好處,至於大明的利益,這老丫挺的根本就不在意。

“小西大人!本官不想和你饒舌!”沈惟敬變了臉色,連自稱都變了,“萬歲爺差遣本官過來和爾等和談,原本就是無上天恩,你若再是這般,那也就沒什麼好談的了!”

小西行長見沈惟敬動怒,也不敢再說什麼,只得道:“沈大人說的是,不如這樣,先將雙方的條件都擺出來,也好談下去!”

沈惟敬點點頭,當即就提出了萬曆皇帝的條件:其一、其一、撤出朝鮮並送返被俘王公貴族,其二、日本嚮明朝上章謝罪,其三、明廷封豐臣秀吉爲日本國王。

小西行長聽了,倒也不覺得如何,他只想日後與大明通貢賺錢就行,這些條件也不是不能答應,關鍵是和豐臣秀吉給出的條件有些差距。

日本方面,提出“大明日本和平條件”,共有七條,內容與沈惟敬的條件驢脣不對馬嘴,完全是各講各的。日本條件是:一、明皇室嫁女與日本“天皇”;二、重新恢復兩國勘合貿易;三、明朝割朝鮮四道給日本;四、朝鮮送王子、大臣入日本爲人質;五、日本交還被俘的朝鮮王公大臣;六、朝鮮立誓日後不“背叛”日本;七、大明和日本相互立誓互不侵犯。

和之前的條件完全一模一樣,一點兒都不帶打折的。

小西行長在接到豐臣秀吉的奇想條款之後,都不禁爲豐臣秀吉天才的構想折服了,此前日軍佔了大半個朝鮮,都不曾讓大明答應這些條件,如今日軍被打得像喪家犬一樣,龜縮在釜山一線,明軍只要再加一把力,日軍上下都要到海里去洗涼水浴了,居然還是這條件,真不知道那個猴子頭是怎麼琢磨的。

沈惟敬一看日本這條件,也是傻了眼,那豐臣秀吉未免也太能搞了,他雖然知道要想讓日本撤軍,大明不出點兒血是肯定不行,但問題是,這血量也太大了,他要是真的答應了,回去萬曆皇帝非把他腦袋砍成八瓣。

上次答應是爲了拖延時間,這次答應,那可就是動真格的了,到時候西洋鏡被戳破,他還能有個好。

“沈大人!還望您能夠從中周旋一二!”小西行長也覺得不好意思,只得求助沈惟敬。

沈惟敬這下也犯了難,道:“小西大人!不是本官不願成人之美,只是這裡面干係太大了!”

按著沈惟敬的想法,這事倒也不是沒有做成的可能,無非就是欺上瞞下,更關鍵是他冒著那麼大的危險去做這件事,他能得什麼好處。

小西行長是個商人出身,他哪裡還能不明白沈惟敬的心思,忙道:“只要沈大人能夠促成此事,必有重謝!”

沈惟敬頓時就心動了,這人就是個膽大包天的貨,只要有好處,就沒有他不敢做的,想了半晌之後,道:“小西大人!此時要想做成,光本官一人周旋可不夠,本官能說得動我大明皇帝,閣下可能說得動您那位太閣大人???”

小西行長心裡盤算了一陣,他最關心的也是好處,原本就是個商人,只要能發展成和大明的貿易,到時候金票大大的,好處多多的,欺上瞞下,倒也不是不行。

“全憑沈大人做主!”

結果,小西行長和沈惟敬兩人暗中一合計,覺到明日雙方根本說不到一塊。於是,這兩位商人後來擅作主張,兩邊擋駕兩邊瞞。

沈惟敬給萬曆皇帝寫了奏摺,表示說日方同意明方要求,希望大明朝對豐臣秀吉封王。小西行長也給豐臣秀吉寫信,說了大明同意了日本的七項條件,爲此,這兩個中日“友好人士”膽大心細,還僞造了一份以豐臣秀吉名義寫的“降表”。

沈惟敬的奏摺和豐臣秀吉的降表送到北京,萬曆皇帝一下子就爽了,覺得日本似乎也沒那麼討厭了。

戶部尚書楊俊民和兵部尚書肖太亨,串聯了內閣首輔趙志皋趕緊到萬曆皇帝那邊吹起了風,鼓動萬曆皇帝首先要展現大國人君的氣度,率先撤兵。

他們實在是堅持不住了,尤其是楊俊民,國庫裡的銀錢花的像流水一樣,在這麼下去,大明君臣都要組團去討飯了。

萬曆皇帝一聽,也覺得在理,他是天朝上國的皇帝,總不能和一隻猴子斤斤計較不是。

肖太亨又力主封貢議和,最終萬曆皇帝拍板,只留四川將軍劉綎率少部明軍駐守朝鮮,接著就開始準備冊封豐臣秀吉爲藩屬“日本國王”的事情去了。

宋應昌一聽居然要撤軍,頓時也傻了眼,急忙寫了奏摺給萬曆皇帝,言明撤軍的危害,但是萬曆皇帝現在根本就聽不進去,這場戰爭讓他已經煩透了,只想著快些結束的好。

再加上,派去朝鮮的錦衣衛傳來消息,日軍真的將被俘的朝鮮王公大臣送還,萬曆皇帝更是龍心大悅,順便把主張在朝鮮境內保留大部分軍隊的宋應昌撤了職,換了另外一位顧養謙爲經略,一心一意議和。大明朝仍舊是慣有的舊思維,把日本當作與朝鮮一樣的藩屬國待之。

這會兒滿朝都是議和之聲,誰也沒有發現,大明朝撤軍其實太早了,因爲釜山一地還有七八萬日軍,人家不撤軍,大明朝自己先撤,顯然很無軍事遠見。

但是這會兒誰也顧不得了,都只想著快些結束戰爭,快些讓大明恢復到原先的秩序當中,特別是那些精英士大夫們,他們這些人已經很久都沒有扯皮了,一個個都難受的緊,趕緊結束了戰爭,他們好有時間在朝堂上打嘴架,對他們這些所謂的高精尖人才來說,人生最重要的,也就是這個了。

第七十二章 年節第一百零二章 面聖第十六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五章第二十章 軍權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四十八章 突襲北青城第十八章 拯救大兵3920第二十九章 分辨第二十章 新仇舊怨第十六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三十一章 混世鉅奸第十四章 兵發平壤第九十三章 死戰第十一章 有怨報怨,有仇報仇第六十二章 猴子的野望第二十三章 返程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四十三章 募兵第五十四章 加藤君到了第九十一章 名將隕落第二十五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二章 李府九少爺第十四章 活命第五十五章 老鬼子,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第二章 家家都有難唸的經第三章 天朝氣象第九十二章 報仇第二十二章 除倭小分隊第三十四章 走著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六十六章 萬家生佛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三十一章 混世鉅奸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八十一章 復國瘋子第三十八章 回返金州衛第六十二章 猴子的野望第八十五章 重返金州衛第十四章 調戲父女第五十二章 海汀倉第五十六章 這下真的賺翻了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三十六章 事泄第三十四章 要動真格的了第四十七章 經濟第九十九章 進京第六十一章 升官了第四十九章 朝鮮王子第八十九章 勝第二十六章 大明使臣第五章 夢想照不進現實第五十二章 飄飄欲仙的猴子第二十六章 大明使臣第三十一章 當個兵也要實習?第九十三章 死戰第十三章 爛攤子第四十章 陰差陽錯第六章 吹牛將軍第三十九章 東哥?第二十三章 返程第六十六章 萬家生佛第二十一章 金手指還是催命符?第二十六章 大明使臣第三十九章 接令第四十二章 流民問題第六十二章 猴子的野望第一章 動盪的日本第三十五章 俺的哥??!第八十八章 殺第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十七章 求婚還是搶親第八十七章第十三章 爛攤子第一章 動盪的日本第六十二章 戒子規第七十二章 少女第五十八章 血戰碧蹄館第六十章 萬曆皇帝第八十一章 復國瘋子第九十四章 又是女真第五章 無恥是有原因的第一百零四章 恩賞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四十章 大軍前驅第九十九章 進京第十一章 將軍衛隊第二十二章 除倭小分隊第八章 王妃第三十一章 佛郎機人第十三章 聖命難違第九十章 援兵第八十八章 殺第五十二章 飄飄欲仙的猴子第三十四章 要動真格的了第四十五章 諫言第九章 刀下留人第四十六章 東線戰場第四十八章 紅毛鬼
第七十二章 年節第一百零二章 面聖第十六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五章第二十章 軍權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四十八章 突襲北青城第十八章 拯救大兵3920第二十九章 分辨第二十章 新仇舊怨第十六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三十一章 混世鉅奸第十四章 兵發平壤第九十三章 死戰第十一章 有怨報怨,有仇報仇第六十二章 猴子的野望第二十三章 返程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四十三章 募兵第五十四章 加藤君到了第九十一章 名將隕落第二十五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二章 李府九少爺第十四章 活命第五十五章 老鬼子,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第二章 家家都有難唸的經第三章 天朝氣象第九十二章 報仇第二十二章 除倭小分隊第三十四章 走著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六十六章 萬家生佛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三十一章 混世鉅奸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八十一章 復國瘋子第三十八章 回返金州衛第六十二章 猴子的野望第八十五章 重返金州衛第十四章 調戲父女第五十二章 海汀倉第五十六章 這下真的賺翻了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三十六章 事泄第三十四章 要動真格的了第四十七章 經濟第九十九章 進京第六十一章 升官了第四十九章 朝鮮王子第八十九章 勝第二十六章 大明使臣第五章 夢想照不進現實第五十二章 飄飄欲仙的猴子第二十六章 大明使臣第三十一章 當個兵也要實習?第九十三章 死戰第十三章 爛攤子第四十章 陰差陽錯第六章 吹牛將軍第三十九章 東哥?第二十三章 返程第六十六章 萬家生佛第二十一章 金手指還是催命符?第二十六章 大明使臣第三十九章 接令第四十二章 流民問題第六十二章 猴子的野望第一章 動盪的日本第三十五章 俺的哥啊!第八十八章 殺第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十七章 求婚還是搶親第八十七章第十三章 爛攤子第一章 動盪的日本第六十二章 戒子規第七十二章 少女第五十八章 血戰碧蹄館第六十章 萬曆皇帝第八十一章 復國瘋子第九十四章 又是女真第五章 無恥是有原因的第一百零四章 恩賞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四十章 大軍前驅第九十九章 進京第十一章 將軍衛隊第二十二章 除倭小分隊第八章 王妃第三十一章 佛郎機人第十三章 聖命難違第九十章 援兵第八十八章 殺第五十二章 飄飄欲仙的猴子第三十四章 要動真格的了第四十五章 諫言第九章 刀下留人第四十六章 東線戰場第四十八章 紅毛鬼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辽中县| 屯留县| 阳春市| 昌平区| 会宁县| 鞍山市| 邢台市| 莎车县| 德庆县| 淮北市| 泰顺县| 专栏| 丽江市| 惠安县| 陈巴尔虎旗| 蒙阴县| 上犹县| 元江| 广水市| 屯门区| 兰溪市| 博湖县| 宜黄县| 贵港市| 馆陶县| 宣城市| 佛山市| 吕梁市| 海城市| 杨浦区| 婺源县| 常德市| 邵东县| 玛多县| 忻州市| 许昌县| 蒲江县| 枣阳市| 印江|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