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二章 吳國分裂

只見這諸葛亮此時是輕搖手中鵝毛扇,開口道:“大王可知那孫堅之所以能夠建立吳國憑藉的是什麼?”

項羽此時眉頭皺起,顯然被諸葛亮的這個問題給問倒了,讓項羽去沙場衝鋒陷陣那是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要讓他去思考這些問題就是有些難爲他了。

不過好在項羽想不到,但是那一直在聽著項羽與諸葛亮之間談話的徐庶卻是很快就得出了答案:“是傳國玉璽。”

諸葛亮讚賞的看了徐庶一眼,繼續(xù)對項羽說道:“元直說的沒錯,就是傳國玉璽。十幾年前十八路之後討伐董卓之時,孫堅在洛陽得了傳國玉璽,之後便是返回江東,而孫堅得以建國的依仗就是這傳國玉璽。”

諸葛亮此時是目光灼灼,看向項羽道:“前不久大王斬殺吳王孫策,其屍首現(xiàn)在還在江夏城內(nèi),大王可以去給吳國去一個消息,說是可以以傳國玉璽換回孫策屍身。”

項羽此時皺眉:“孔明,這恐怕行不通吧?傳國玉璽我也知道是什麼樣的東西,雖說我不在意這些東西,但是說實話要讓吳國勇傳國玉璽換回孫策的屍體怎麼想也是不太可能的吧?”

諸葛亮此時卻是一笑,道:“若是其他人,自是不可能,但是現(xiàn)在吳國大將軍是周瑜,此人與孫策乃是結(jié)義兄弟,而且孫策之妻大喬與周瑜之妻小喬亦是親姐妹,二人之間的關(guān)係自不用多說,所以若是讓周瑜用傳國玉璽換回孫策的屍體周瑜是絕對願意的。不過周瑜願意、張昭、孫權(quán)等人就未必會樂意了,這樣一來爲了換回孫策的屍體,周瑜只能是和張昭、孫權(quán)等人鬥上一鬥,再無其他可能。”

項羽雖然有些不理解諸葛亮這個計策,但是看到那徐庶、文聘等人都是面露贊同之色,也就同意了,而且還將這一件事交予諸葛亮去負責(zé)。

諸葛亮此時起身對項羽說道:“大王放心,三月之內(nèi)大王必然可以踏入江東土地,到時候以大王神威,江東自是無人可擋。不過大王,若是要取江東之地,還需一人之力。”

項羽道:“還需何人?孔明你儘管說,不必多慮。”

諸葛亮道:“大王,若是要攻打江東,有兩個問題必須要解決,一個是江東水軍,一個是江東地勢。水軍一方面我軍是陷入劣勢,不過文將軍久經(jīng)戰(zhàn)陣,三月時間應(yīng)該可以訓(xùn)練出一支能夠與江都水軍糾纏斡旋的水軍了吧?”

文聘此時起身道:“若是隻需糾纏住吳國水軍,那三月時間足矣。”

諸葛亮繼續(xù)道:“第二個問題就是地勢,揚州地勢多山巒,少平原,騎兵難以發(fā)揮最大的優(yōu)勢,反而是步兵戰(zhàn)力得以發(fā)揮最強。而若是想要在揚州一地立足,就必須要有一支擅長山地作戰(zhàn)的步卒軍隊,所以這裡我們就需要被大王收服的五溪蠻首領(lǐng)沙摩柯了。五溪蠻自幼在山林之中長大,若是讓他們組建一支軍隊,然後右沙摩柯進行統(tǒng)領(lǐng),必然能夠在攻入揚州之後如魚得水。”

項羽此時大手一揮,道:“好,一切就依孔明之見,需要什麼人員調(diào)動你與我說便是了。”

諸葛亮此時再度躬身行禮:“孔明多謝大王。”

而第二日,那一封由諸葛亮口述,項羽親手所寫的要以傳國玉璽換回孫策屍體的書信就是被送到了揚州。駐守廬江的太史慈和劉仁軌在看到這書信之後不敢怠慢,連忙是派人送到了已經(jīng)回到建業(yè)的周瑜手中。

而周瑜在看到書信的內(nèi)容之後便是已經(jīng)知曉了諸葛亮所謀劃的內(nèi)容。只可惜諸葛亮此計乃是陽謀,堂堂正正的陽謀。他就是看出了在孫策死後吳國必然會陷入內(nèi)鬥的局面,因此纔是以這一計挑起吳國內(nèi)鬥。

只可惜這個計謀周瑜在瞭解透徹之後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只得是接下來。無論如何,不管是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哪怕是傳國玉璽也罷,一定要將伯符的屍體換回來。

人死後要落葉歸根,堂堂吳王怎能是讓屍體落在荊州死敵之地。

不過正如諸葛亮所預(yù)料的那樣,在這封書信的內(nèi)容被吳國朝堂上衆(zhòng)多文武大臣得知之後,頓時就是在朝堂之上掀起了一股驚天浪濤。

以周瑜爲首的孫策舊部、軍方武將和以張昭爲首的文臣、世家勢力兩大吳國黨派就是在朝廷之上開始了爭鬥。而最終的結(jié)果也是不了了之,但是這一封書信卻是讓吳國是徹底陷入了內(nèi)鬥之中。

因爲在這封書信送到建業(yè)之後不久,那吳國宗室孫承宗就是提出要選出一人繼任吳王之位,不能讓吳王之位就此空缺。這樣一來,兩方勢力便是更加開始了爭鬥,其中正如諸葛亮預(yù)料的那樣,周瑜想要將孫紹推上吳王之位,畢竟在周瑜看來,這吳國江山是孫堅和孫策父子打下來的,和那孫權(quán)沒有半點關(guān)係,孫權(quán)繼位吳王,怎能服衆(zhòng)?而張昭則是想要推出孫權(quán),理由也很簡單,孫紹如今不過五歲,如何能夠擔(dān)當吳王重任,而孫權(quán)則是不同,則是最爲年輕的時候,而且在吳國文臣一方之中威望不小。

如此在建業(yè)朝廷之上爭鬥了半月之後,孫策舊部首先就是受不了,他們需要用傳國玉璽換回孫策的屍體,但是這樣爭論下去何時纔是到頭,所以在孫策吳漢、太史慈等人的密謀之下,以吳國公主孫尚香爲內(nèi)應(yīng),成功將傳國玉璽從吳國皇宮之中給偷了出來,然後又太史慈親自送到江夏,以傳國玉璽爲代價換回了孫策的屍體。而且爲了瞞天過海,太史慈等人還做了一個假的傳國玉璽放在皇宮之中,關(guān)鍵是還瞞著周瑜。

而傳國玉璽消失這樣的事情自然是瞞不住的,在得知傳國玉璽被偷盜之後,孫權(quán)首先發(fā)難,要以大不敬之罪將太史慈和吳漢等人處死,可是周瑜雖說因爲太史慈等人做這件事而沒有告訴自己而惱怒,但是又怎會坐視孫權(quán)加害太史慈等人。

而在朝堂之上與孫權(quán)等人一番爭論之後,糾結(jié)了一月之久的周瑜終於是下定了決心,率領(lǐng)兵馬離開了建業(yè),同時隨周瑜一同離去的還有那大喬、小喬、孫尚香、孫紹等人。而孫權(quán)得知周瑜帶人離開建業(yè)之後當即派兵追擊,可惜都被周瑜打退,那投向了周瑜的老將韓當更是被周泰所殺。

之後在將孫策的屍體送入?yún)强ぐ苍嶂幔荑ぴ趨强ぷ饘O紹爲王,大喬爲吳國太后,而因爲孫紹年幼,他周瑜以大將軍之身總攬朝政。

孫紹繼位張昭、孫權(quán)等人子不會答應(yīng),所以爲了反擊周瑜,張昭等人在孫紹繼位半月之後也是在建業(yè)擁立孫權(quán)爲吳王,將周瑜、孫紹等人大爲叛逆。

自此,吳國分裂,世人稱孫紹爲東吳王,稱孫權(quán)爲西吳王。

東吳王孫紹佔據(jù)吳郡、丹陽郡、會稽郡等揚州東部數(shù)郡之地,得到了周瑜、太史慈、吳漢、陶侃、顧雍、陸績、陸文龍、劉仁軌、杜伏威、輔公祏、周泰等人的支持。

西吳王孫權(quán)佔據(jù)豫章郡、廬江郡、廬陵郡、臨川郡、鄱陽郡等揚州西部數(shù)郡之地,得到了張昭、張紘、吳景、祖逖、孫承宗、桓溫等人的支持。

而孫紹在吳郡繼位吳王之後,原本駐守廬江郡的太史慈和劉仁軌悍然撤兵,返回了吳郡,而孫權(quán)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連忙是派大將孫承宗率兵鎮(zhèn)守廬江。

第七百六十一章 圍襄陽第四百九十七章 花刀魏文通第六百三十五章 樊梨花與扈三娘第七百二十章 姜鬆戰(zhàn)李元霸第一百五十九章 驍騎將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一條龍第七百八十三章 韓擒虎殺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公孫出兵第二百七十四章 公孫續(xù)的猜忌第五百四十六章 楊堅逃竄第四百三十九章 華麗數(shù)據(jù)第二百一十章 下邳城外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子龍第二百二十二章 公孫度的反應(yīng)第四百三十六章 鳳雛奇謀第二百七十二章 郗超第六百七十二章 哲別鷹射第七百零一章 曹昂之志第六百一十九章 吳軍困境第八十七章 第十一次召喚第二百二十八章 公孫度之敗第二百七十二章 郗超第二百五十六章 麴義岳飛第五十六章 雪中的女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宇文CD第七十二章 到達渤海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孫述敗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軍激戰(zhàn)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年新召喚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軍聚幽州第二百八十四章 各自收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驚天消息第二百八十二章 白馬戰(zhàn)先登第三十八章 劉表出兵第五百三十章 荊軻刺帝第三百七十四章 文聘退兵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安被圍第七百八十九章 掃平南方第四百八十五章 宇文述到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雲(yún)赴幽第二百五十一章 袁紹的震怒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夏黃祖第六百五十四章 周瑜降燕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騎兵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心思第四百章 徐達戰(zhàn)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對周瑜的安排第二百八十三章 羅成鬥張郃第二百九十九章 文丑行蹤第二百八十五章 長安消息第一百五十九章 驍騎將軍第六百五十九章 幽州告急第六百九十章 魏軍撤兵第一百一十章 袁紹的退讓第七百六十一章 圍襄陽第六百五十九章 幽州告急第六百九十七章 薛仁貴至濮陽第五百三十六章 五軍主將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殺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虞的到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紹之殤第三十三章 火燒洛陽第一百八十二章 良臣猛將第六百七十六章 公孫續(xù)醉說天下將第二十四章 北地槍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回第六百八十八章 曹操的危機第六百九十七章 薛仁貴至濮陽第七百八十章 霍去病襲晉陽第二百二十章 公孫續(xù)的動作第三百九十一章 雙徐來投第四百九十章 拓跋之動第四百零八章 生擒馬雲(yún)祿第四百六十五章 截糧草第四百九十章 拓跋之動第二百九十二章 公孫續(xù)的準備第一百七十七章 徐無血戰(zhàn)第六百二十九章 往青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李元霸之死第五百八十一章 魏國動作第三百零六章 寶馬赤電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入城第六章 莽撞張飛第七十八章 白馬之威第五百一十一章 門神之戰(zhàn)第五百一十五章 冠軍霍去病第二百三十五章 對岳飛的安排第七百五十三章 天王戰(zhàn)霸王第二百二十八章 公孫度之敗第二百四十七章 岳飛之意第四百三十章 放走楊三郎第一百七十八章 趙雲(yún)來援第六百五十八章 鐵木真定計第六百六十五章 騎兵先出第四百八十三章 公孫述戰(zhàn)宇文CD第一百九十五章 兵出徐州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昂之死第五百四十五章 楊林之死第五百七十七章 連續(xù)召喚第二百一十九章 趙雲(yún)迴歸
第七百六十一章 圍襄陽第四百九十七章 花刀魏文通第六百三十五章 樊梨花與扈三娘第七百二十章 姜鬆戰(zhàn)李元霸第一百五十九章 驍騎將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一條龍第七百八十三章 韓擒虎殺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公孫出兵第二百七十四章 公孫續(xù)的猜忌第五百四十六章 楊堅逃竄第四百三十九章 華麗數(shù)據(jù)第二百一十章 下邳城外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子龍第二百二十二章 公孫度的反應(yīng)第四百三十六章 鳳雛奇謀第二百七十二章 郗超第六百七十二章 哲別鷹射第七百零一章 曹昂之志第六百一十九章 吳軍困境第八十七章 第十一次召喚第二百二十八章 公孫度之敗第二百七十二章 郗超第二百五十六章 麴義岳飛第五十六章 雪中的女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宇文CD第七十二章 到達渤海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孫述敗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軍激戰(zhàn)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年新召喚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軍聚幽州第二百八十四章 各自收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驚天消息第二百八十二章 白馬戰(zhàn)先登第三十八章 劉表出兵第五百三十章 荊軻刺帝第三百七十四章 文聘退兵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安被圍第七百八十九章 掃平南方第四百八十五章 宇文述到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雲(yún)赴幽第二百五十一章 袁紹的震怒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夏黃祖第六百五十四章 周瑜降燕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騎兵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心思第四百章 徐達戰(zhàn)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對周瑜的安排第二百八十三章 羅成鬥張郃第二百九十九章 文丑行蹤第二百八十五章 長安消息第一百五十九章 驍騎將軍第六百五十九章 幽州告急第六百九十章 魏軍撤兵第一百一十章 袁紹的退讓第七百六十一章 圍襄陽第六百五十九章 幽州告急第六百九十七章 薛仁貴至濮陽第五百三十六章 五軍主將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殺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虞的到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紹之殤第三十三章 火燒洛陽第一百八十二章 良臣猛將第六百七十六章 公孫續(xù)醉說天下將第二十四章 北地槍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回第六百八十八章 曹操的危機第六百九十七章 薛仁貴至濮陽第七百八十章 霍去病襲晉陽第二百二十章 公孫續(xù)的動作第三百九十一章 雙徐來投第四百九十章 拓跋之動第四百零八章 生擒馬雲(yún)祿第四百六十五章 截糧草第四百九十章 拓跋之動第二百九十二章 公孫續(xù)的準備第一百七十七章 徐無血戰(zhàn)第六百二十九章 往青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李元霸之死第五百八十一章 魏國動作第三百零六章 寶馬赤電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入城第六章 莽撞張飛第七十八章 白馬之威第五百一十一章 門神之戰(zhàn)第五百一十五章 冠軍霍去病第二百三十五章 對岳飛的安排第七百五十三章 天王戰(zhàn)霸王第二百二十八章 公孫度之敗第二百四十七章 岳飛之意第四百三十章 放走楊三郎第一百七十八章 趙雲(yún)來援第六百五十八章 鐵木真定計第六百六十五章 騎兵先出第四百八十三章 公孫述戰(zhàn)宇文CD第一百九十五章 兵出徐州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昂之死第五百四十五章 楊林之死第五百七十七章 連續(xù)召喚第二百一十九章 趙雲(yún)迴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城市| 根河市| 浦江县| 安丘市| 太保市| 奉贤区| 宁夏| 泸溪县| 东乌珠穆沁旗| 永吉县| 包头市| 育儿| 湖北省| 樟树市| 天津市| 霍州市| 新丰县| 铁岭市| 临沂市| 松江区| 阿坝县| 民县| 蛟河市| 麦盖提县| 龙门县| 凤山县| 搜索| 龙口市| 井冈山市| 崇仁县| 临猗县| 佳木斯市| 德保县| 纳雍县| 沙洋县| 乌什县| 沈阳市| 八宿县| 临湘市| 万盛区|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