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什麼大事?又有哪個部族被益州兵招降過去了?”孟獲臉色發黑,聲音猶如從九幽地獄中傳出來一樣,令人聞之生寒。
“大...大....大王,董荼那和阿會喃的部族在三個時辰前叛變了,他們殺死大王派去的官員,往建寧郡的方向逃去,據倖存的兵士說,是董荼那和阿會喃兩人親自趕回來挑唆的。”進入洞主的蠻兵,顫巍巍的說道,說完一臉驚懼的看著孟獲。
自從孟獲兵敗以來,脾氣大變,再沒有往日榮辱不驚的神情,脾氣變得暴躁異常,稍有不順心,就致人於死地,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已經有好幾名兵士被孟獲用來泄憤給殺了。
“下去吧,這裡沒你的事了。”祝融夫人開口道,那名蠻兵聞言如蒙大赦,立刻頭也不回的跑了出去。
“這兩個叛徒,我饒不了他們,我要活颳了他們。”孟獲怒火中燒,整張臉黑中泛紫,明顯是處於爆發的前兆。
“夫君,即便他們在三個時辰前逃走,但是兩個部族老幼極多,不可能走遠,咱們這會兒追還來得及。”祝融夫人眼中寒光一閃說道。
孟獲聞言,立刻精神一振,急忙令兵士吹起號角,帶領族中萬餘兵士追了上去,其妻祝融夫人也是一身戎裝的跟隨在身邊。
“快,都快一點,只要過了瀘水,咱們就不用怕孟獲了,益州的兵士就在瀘水邊上接應咱們呢。”董荼那騎在馬上大聲的鼓勵道。
“二哥,老幼太多,大軍行進的速度快不起來,我怕孟獲的追兵馬上就會趕來。”阿會喃一臉憂心的對著董荼那說道。
“三弟,咱們離開部落已經有大半天了,孟獲即便得知消息,想要追來最少也在兩個時辰以後了。只要咱們加快腳步,必定能甩來孟獲的追兵,只要過了瀘水,就萬事大吉了。”董荼那見到周圍兵士面現憂色,故作安心的說道。
“報,二洞主,不好了,後方發現了孟獲的兵馬,離此不過三十里,最多一個時辰就能追上我軍。”正在這時,一名斥候,如風一般打馬跑了過來,上氣不接下去的說道。
“孟獲的兵馬追了上來?這怎麼可能?你確定是孟獲的大軍。”阿會喃大驚失色的問道。
“三洞主,小人不會認錯,絕對是孟獲的騎兵。”斥候道。
“騎兵?”董荼那聞言眼前一亮,急忙問道“來的只有騎兵嗎?有多少人馬?”
“黑壓壓的一片,具體人數看不清楚,不過觀其陣勢,當有兩千餘人。”斥候回憶了一下說道。
“兩千人,全是騎兵,怪不得孟獲這麼快就追了過來呢?三弟,你速帶老幼先行,我帶三千兵卒就地攔截他們。”董荼那說道。
“二哥,孟獲此來必定不會只帶了兩千騎兵,後面必定有大隊的步卒跟在後方,只要我們一被騎兵纏住,到時休想脫的身來。你獨自留下來攔住騎兵,豈不是羊入虎口。”阿會喃一臉憂心的說道。
“三弟,部族的老幼要緊,你速帶他們往瀘水撤退,我在這裡攔住孟獲,只要你們儘快撤過瀘水,我就是死,也值得了。”董荼那一臉豪情的說道。
“二哥....”
“三弟,切勿做女人姿態,況且只要你們儘快撤過瀘水,還以找大哥他們前來相救,我帶三千兵士,只要在一險要之地固守,最少能堅持上一、兩天。”
“可是,二哥...”
“三弟,你我的部族要緊,你看大哥的部族現在在益州的美好生活,難道你不羨慕嗎?別羅嗦了,快走。”
“唉,隨我撤”阿會喃無奈的嘆息一聲,帶領老幼開始撤退。
董荼那目送阿會喃的等人的身影遠去,心中輕鬆了一下,回過神來的他,令兵士在來路上堆放滾木、石塊等阻攔騎兵腳步的東西,路上剛放好一部分障礙物,孟獲等人的身影就已經出現在視線中,董荼那令兵士列陣站好,靜靜的等在孟獲到來。
“董荼那,你這個叛徒,今天我要你死無葬身之地。”孟獲雙眼充滿了怒火,牢牢的盯著董荼那的身影,恨不得要把
他給生吞了。
“孟獲,你無端殘害部族,致使民衆心生怨言,罪惡滔天,今天就是你的忌日。”董荼那道。
“好賊子,真是氣死我了,誰與我拿下這個亂臣賊子。”孟獲在馬上大喝一聲,雙眼緊緊得到盯著董荼那。
“末將願往。”孟獲帳下一名驍勇之士,聞言手持一柄大斧衝了出來。
“無名小卒,也想取我的人頭,就憑你,還不夠資格。”不屑的說了一聲,董荼那提槍衝了上去。
兩馬相交三合,董荼那故意賣個破綻,那將一斧劈來,董荼那一拉繮繩,馬頭一轉,一槍把那名將領刺落馬下。
董荼那旗開得勝,手下兵卒盡皆歡呼,一時之間士氣大振,孟獲臉色鐵青的看著董荼那道“賊子厲害,誰敢前往?”
見到董荼那神勇,不過三合就斬了自己一方的大將,孟獲麾下的將領都有懼色,聞言都低下了頭。
“大王常說麾下猛將如雲,吾今日觀之,實乃廢物極多,我雖一女子,願代大王出戰。”祝融夫人不屑的看了一眼孟獲手下的將領,打馬衝了出去。
董荼那見到一女將出陣,頓時認了出來,發現來人乃是孟獲之妻祝融夫人。祝融夫人相傳乃是火神祝融氏的後人,在部族中素有勇名,但是卻沒有人見其出手。
見到祝融夫人出戰,董荼那不屑的說道“孟獲,難道你軍中無人了嗎?竟然派一女子出戰。”
“叛將休要放肆,看槍。”祝融夫人羞怒一聲,手中長槍猶如毒龍般刺了過來。
兩人打馬交鋒,董荼那頓時收起了輕視之心,只見祝融夫人手中的長槍,或刺,或挑,攻勢猶如狂風暴雨般的落了下來,董荼那出了一身的冷汗,方纔勘堪抵住祝融夫人的攻勢。
經過一輪快攻,祝融夫人似乎力有不逮,撥馬便走,董荼那剛纔被壓著打,這會兒正一肚子的悶氣無處發,怎能放她離開,趕忙緊追在後。
“看刀”董荼那正在追擊時,只見祝融夫人忽然返身,手中寒光一閃,向面部飛來,頓知不好,急忙用左臂當在面前。
“噗”的一聲,董荼那感到左臂一陣劇痛,身子險些跌落馬下,只見自己的左臂上插著一把飛刀。當下急忙返身往陣中奔回,孟獲見到妻子出其不意的獲勝,急忙催軍衝了上來,主將受傷,士氣受挫,董荼那一方的兵卒漸漸的抵擋不住孟獲的攻勢,節節敗退下來。
眼看董荼那在祝融夫人的追擊下就要被生擒,忽然只聽遠處一通鼓響,一標軍馬殺了出來。董荼那看去,頓時大喜,原來此人乃是建寧太守孟達,當下急忙率敗兵奔了過去。孟達領軍攔住孟獲的兵馬一陣廝殺,把孟獲的兵馬殺退,兩方都後退,列好陣勢,隔著陣勢對峙起來。
“孟大人,你怎麼會在這裡?”董荼那好奇的問道。
“從你們引部族的民衆造反開始,一切都是廖參軍設下的連環計,爲的就是打敗孟獲,看這個時辰,金環三結應該領軍攻破了孟獲的老巢了。消息也差不多快要傳過來了。”孟達看看天色說道。
孟達剛說完,就見孟獲軍中一陣混亂,一名騎兵高喊著“大王,不好了,族中出大事了。”奔向了孟獲。
“快說族中怎麼了?”孟獲聞言,心中一驚急忙問道。
“大..王,大王走後沒多久兒,金環三結領萬餘兵士攻破了大寨,族中老幼盡皆被俘。”傳令兵士喘了口氣說道。
“金環三結安敢欺我太甚,撤,立刻撤回族中。”孟獲臉色發紫的怒喝道。
“孟將軍,孟獲要逃跑,他後面還跟有大隊的步卒,若是孟獲領兵返回族中,恐怕大哥他抵擋不住。”董荼那看道到孟獲撤退,擔憂的說道。
“董荼那將軍勿慌,孟獲的步卒有黑龍將軍率領猛獸兵對付,應當也是大敗而回,孟獲翻不起大的風浪了,今日就是他束手就擒的日子。”孟達一臉平靜的說道。
有了孟達的話,董荼那放下心來,簡單的包紮一下左臂上的傷,就跟隨在孟達的身邊追擊孟獲的騎兵。
且說孟獲正在奔行間,忽然見到前方有一隊敗兵,迎頭跑了過來,待的走近時,孟獲發現這是跟在自己後方的步卒,急忙詢問出了什麼事。得知前方有黑龍將軍領兵追來時,孟獲心中大驚,這會兒他明白了這就是一個針對他的陰謀,從他率軍追出來,就是敵軍算計好的,一步接一步。引誘他出營追擊好方便金環三結的大軍襲取他的老巢,騎兵快速追擊拉開和步卒的距離,方便黑龍將軍率領猛獸兵大敗他的步兵,整個計劃設計的天衣無縫,他就像是一個木偶一樣被人牽著鼻子走。
正在孟獲處於震驚的時候,黑龍將軍的兵馬在前方攔住了孟獲的道路,幾聲虎嘯過後,孟獲的騎兵陣型大亂,馬匹受驚四處亂竄,反把自家的兵士踩死、踩傷不少。
“殺呀,活捉孟獲。”黑龍將軍的兵士在前,孟達和董荼那一方的兵士在後,兩方夾攻,孟獲的敗兵抵擋不住,頓時撤底的潰敗起來。孟達、黑龍將軍,董荼那等人見狀,令兵士四下抓捕俘虜追擊敗兵,等大戰結束後,孟獲帶出來的萬餘兵士或死、或被俘者達八千餘人。
離大戰之處很遠的一處山谷中,孟獲等人灰頭土臉的跌坐在地上,四周盡是兵士的哀嚎聲,身上帶傷的兵士逃過了死亡的威脅,這會兒呻吟了起來。
孟獲扭頭四下望去,心拔涼拔涼的,跟在自己身邊的兵士只有三百餘人,還有大半帶傷,可以說他現在是落魄到了極點。
收拾一下失落的心情,孟獲和弟弟孟優、妻子祝融夫人,妻弟帶來洞主等人商議,道“吾今洞府被佔,兵士又折損殆盡,晃晃猶如喪家之犬,該往何處安身?”
衆人聞言,一時無人出聲,“大丈夫要能屈能伸,今日不過小敗,夫君何故如此嘆氣。”祝融夫人怒喝一聲。
“姐夫,姐姐所言極是,你是我們的頂樑柱,要振作呀。”帶來洞主說道。
“大哥,嫂子說得對。”孟優道。
“唉,我何嘗不想報仇,可是你們看南蠻還有那個部族能抗衡的了益州兵的攻勢呢?”孟獲嘆了口氣,神情略顯無奈。
“姐夫切勿泄氣,我知道有一國可抵益州兵。”帶來洞主忽然出聲說道。
“什麼地方?”孟獲聞言,眼前一亮出聲問道。
“此去東南七百餘里,有一國,叫做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身長丈二,不食五穀,以生蛇惡獸爲飯,身有鱗甲,刀劍不能侵入。其手下軍士,俱穿藤甲,其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上,國人採取,浸入油中,半年方取出曬乾,曬乾之後再侵入油中,如此反覆十餘次,卻纔造成鎧甲。這樣做出來的鎧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溼,刀劍皆不能入,因此號爲藤甲軍。兀突骨憑藉手下三萬藤甲軍威震一方,四周的部族沒有一個敢輕捋虎鬚,姐夫何不親往求之,只要有藤甲軍相助,料想益州兵也不是對手。只要我們能打敗益州兵,今天失去的一切還能如數拿回來。”帶來洞主來了精神說道。
“藤甲軍?”孟獲低聲唸了一句,接著皺眉道“你確定藤甲軍真的像你說的那樣厲害?”
“姐夫,我手下兵士曾將見到又一個部族挑釁兀突骨,一萬的兵士,被三千藤甲軍打的潰不成軍,短短兩個時辰不到,藤甲軍就斬殺敵軍五千多人,自身死亡不過五百,,一戰令人膽寒。我從接到兵士的報信後,就一直交好烏戈國,以備他日之需,今日我等有難,正好前去投奔與他,借藤甲軍之威來對抗益州兵。”帶來洞主說道。
幾人略一合計,當天便帶領殘兵敗將,往東南方向奔逃而去。隨著幾人的奔逃,項天心中一直擔憂的藤甲軍終於要浮出水面了。
南蠻孟獲的敗逃,使的益州軍在南蠻的名聲大響,一些原本搖擺不定的小部族,紛紛投降了益州軍,被廖立安置了起來。已經風雨飄搖的南蠻,更是充滿了不安,一些大的部族,紛紛開始放下吞併,開始相互結盟起來。
(未完待續,終於趕在現在碼了四K,唉,今天上午出去一下,本來準備下午碼的,誰承想又有事了,十分的不好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