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0章 最後的一絲底線

蔡瑁死了,蔡中連眼淚都沒有流,他用手探了探蔡瑁的鼻息,確定再無氣息之後,第一時間率衆投降:“兄弟們,大勢已去,不如降了孫將軍吧”。

什麼?投降?

忠於蔡瑁的親衛面面相覷,他們完全摸不清頭腦,適才還信誓旦旦要與大家共存亡的蔡中,怎麼這麼快就降了?

一名老卒抽刀在手,狠聲道:“你!祭酒待你恩重如山,如今他屍骨未寒你卻該改換門庭,著實可恨!”

蔡中大爲不屑:“叔父不得不死,他深受劉表信賴,統領萬餘水軍,權勢極重,此次,襄陽水軍奔襲而來,原本是想立威江東,誰曾想,竟然全軍覆沒,如此慘敗,劉表又怎麼饒得了他?”

四周軍卒盡皆不言,蔡中雖然無恥,可他說的話卻很有道理。

以蔡氏一族在荊州的身份地位,如果蔡瑁降了,劉表一定會勃然大怒,痛下殺手,說不定連株連親族的手段都會使出來,畢竟,一個活著的蔡瑁威脅太大,劉表無法容忍背叛的蔡瑁與蔡氏內外勾結!

活著的蔡瑁令人忌憚,可若是蔡瑁死了呢?

素來以寬厚形象待人接物的劉表絕不敢輕舉妄動,畢竟,蔡瑁是死在了戰場上,哪怕他打了敗仗,可爲人品性卻無可厚非,無論劉表願意還是不願意,他都不能遷怒於他人,由此一來,蔡氏在荊州的利益便得到了保證,更不會遭受牽連。

蔡瑁是個聰明人,對他而言,只有死,纔是最好的選擇。

正是因爲看透了結局,所以蔡瑁才義無反顧,自刎而亡。

江面上,大火騰空而起,濃煙滾滾,遮天蔽日。

西岸已經註定是個死局,要麼投降,要麼戰死,那麼東岸呢?

適才靠攏東岸的荊州水軍雖然也遭遇不測,可自始至終都沒看到敵人的兵馬,也就是說,東岸的敵軍很有可能兵力不足!

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間或有三兩艘戰船離開西岸,往東岸而去。

東岸,甘寧帶領千三千兵馬嚴陣以待。

與李賢取得聯絡之後,甘寧第一時間便派人在此守候,如今果然成功設伏,逼的荊州水軍走投無路。

“大頭領,你看,又有不開眼的荊州軍來送死了”,甘寧身旁,一名膀大臂圓的黑漢獰笑起來。

甘寧啐了一口,道:“什麼大頭領二頭領,咱們現在是青、徐二州刺史李賢李使君帳下水軍,別他孃的還拿自己當水匪”。

那黑漢卻也不惱,只是笑道:“大頭領,只要能夠殺的痛快,有肉吃,有酒喝,官軍、水匪又有什麼區別”。

“哼,就你話多,瞧見沒,來的這三艘船交給你了,記著,不可殺俘”

黑漢大笑:“哈哈,多謝大頭領,我去也”。

甘寧搖了搖頭,目光直視西岸。

至於慌不擇路的荊州水軍,甘寧壓根沒有放在心上,如果黑漢丘飛連這點事情都做不好,那錦帆賊早已經被人剿滅了無數次了。

對丘飛,甘寧還是很有信心的,這夯貨不長於謀略,但陣前廝殺卻是員悍將,這時候用他,一準沒錯。

“蔡瑁呀蔡瑁,你爲何不選東岸呢”,蔡瑁選擇西岸,而不是東岸,這讓甘寧很是遺憾,卻也毫無辦法。

一百多艘大船呀,這可是劉表積攢多年的家當。

甘寧做水匪的時候便吃過這大船的苦頭,如今有機會將其納入麾下,甘寧自然垂涎欲滴。

只要給甘寧四五十戰船,他就有把握橫行江河!

只可惜,如今襄陽水軍大部船隻都到了西岸,巨大的誘惑之下,孫策是否會實踐諾言,平分戰利品?甘寧不敢保證。

財帛動人心,而對於雄心勃勃的地方勢力來講,荊州水軍的戰船可以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甘寧與孫策接觸不多,不知道對方會作出怎樣的抉擇,是恪守承諾,還是食言而肥,見利忘義?

設伏之前,孫策與甘寧達成協議,獲勝之後,無論有多少戰利品,雙方全都平分!

江面上,那一艘艘龐大無比的戰船,在甘寧眼中就彷彿一個又一個絕世美女,讓他沉醉不已。

須臾,甘寧定下心來,這些船隻有他的一份!待會兒無論如何也得留下一半,爲此,哪怕與孫策鬧翻也在所不惜。

投奔李賢之後,甘寧寸功未立,如果能夠拿五十艘戰船做投名狀,倒也算是份大禮。

甘寧素來桀驁,他生平沒服過任何人,然而餘江動用手段將他從荊州救出之後,甘寧對李賢有了一絲好奇心,他便暗自發誓,一定要竭力展現自己。

伏擊蔡瑁,便是最好的機會!

施水西岸,孫策打馬而立,饒有興致地看著蔡中的表演。

事已至此,荊州水軍大勢已去,河道完全堵塞,戰船進退失據,除了靠岸突圍之後別無他法,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有少數漏網之魚也難以翻出什麼風浪。

西岸,蔡中在三五名親衛的護佑下振臂高呼:“我是襄陽水軍副將,水軍將士都要聽我號令,咱們速速降了江東軍,否則的話,性命難保”。

少數忠誠於蔡瑁的軍將惱怒不已,他們聒噪著,打算襲殺蔡中。

蔡中早有防備,自然不會讓其得逞。

於是,在江東軍的注視下,荊州軍引發了內鬨。

蔡中情知自己的表現直接干係到日後能否得到重用,他一反常態,表現悍勇無比,在軍中大肆砍殺著。

蔡中武藝極佳,只是一直少於人動手,如今甫一發狠,倒是使人大爲驚訝。

“賊子,殺自家人倒是有一套,有膽子去與江東軍拼呀!”

蔡中聞言大聲疾呼:“荊州軍不殺荊州軍!都是自家人,何必兵戎相見?”

話雖然這麼說,可蔡中手中的招數卻沒有片刻停歇。

這等無恥行徑更是激得人人憤慨。

“呸,誰與你是自家人,無膽鼠輩!”

“還跟他廢話幹什麼,殺了他,奪了蔡祭酒的屍首,咱們回荊州去!”

蔡瑁執掌水軍多年,麾下自然有一幫死忠。

即便蔡瑁身死,可這些軍卒依舊不肯輕言放棄,在他們眼中,孫策便是逼死蔡瑁的罪魁禍首,因而,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會投降。

大丈夫自當有所爲,有所不爲。

蔡中寡義廉恥,已經丟盡了荊州人的顏面,那麼,自然要有人爲荊州水軍爭一口氣!

抱著這樣的念頭,心存死志的荊州軍卒戰力飆升,他們分成兩部人馬,一部衝向江東軍,另外一部留在河岸試圖襲殺蔡中。

若不是一心茍活,打算投降的兵馬佔據人數優勢,蔡中已然頂不住了。

日頭西落,氣溫依舊很高。

孫策麾下的重甲步卒鐵甲罩面,渾身上下宛若蒸籠一般,“將軍,戰還是不戰?”

步卒心中煩悶,他們穿著重甲可不是來看戲的!

適才,若不是孫策阻攔,重甲步卒已經直接殺了過去,哪裡像現在這般,只能在日下暴曬,卻不能痛下殺手。

如今終於有不開眼的傢伙前來送死,步卒求戰之心極爲迫切。

孫策大笑一聲,道:“戰,傳我軍令,降者活,頑抗者,殺無赦!”

“喏!”

重甲步卒人人振奮,他們抖擻精神,大步邁出。

“咚咚咚”,宛若戰車轟鳴,步卒每動一步,大地都在隱隱顫抖。

一百步、五十步、三十步,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

步卒身上的甲冑在陽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輝,遠遠望去,便有一種難動其分毫的想法。

然而,荊州水軍義無反顧,他們還是撲向了全副武裝的江東軍,“殺!殺!殺!”

明知不敵,依舊能有如此膽氣,這並非莽撞,反而彰顯了荊州軍的血性。

孫策緩緩頜首,讚道:“荊州軍並非無膽呀”。

周瑜來到孫策身旁,嘴裡道:“荊州水軍是不錯,只可惜他們的統領卻不夠出色”。

孫策笑了起來:“公瑾,你來了!”

“嗯,我那邊的戰事已經告一段落了,聽說這邊好戲不斷,所以過來瞧瞧”

“如何”

“荊州水軍可以一用,不過,那蔡中卻要謹慎提防”

孫策深以爲然:“賞他個官職,讓他到我身邊吧,有我看著,這廝折騰不了”。

這也算是折衷的法子,蔡中畢竟是投靠江東軍的重要將領,如果將其疏遠冷藏,只會讓人小覷了孫策的胸襟氣度,把他安置到孫策身邊,誰也挑不出什麼。

“善!”周瑜只有短短一個字的回答。

孫策有些訝異,他循著周瑜的目光往江對岸看去,只見東岸旗幟招展,試圖靠岸的荊州軍很快便銷聲匿跡,顯然,甘寧的人馬降服了他們。

“公瑾在看什麼?”

周瑜吸了口氣,道:“甘寧甘興霸確實有一套,只可惜,此人不能爲主公所用呀”。

孫策聞言色變,周瑜可是很少用這種語氣說話的,難道,對岸的甘寧真有如此能耐?

“一個江河水賊而已,能有多大能耐?”

“主公有所不知,這甘寧頗善水戰,而且治軍甚嚴,很有一套”

“喔?甘寧真有如此能耐?”

“主公且看,對岸的甘寧兵馬不過三千人,而靠岸的荊州水軍前後也有兩千多人,可自始至終都不見對岸有什麼大的廝殺,這說明甘寧麾下戰力極強,完全制住了荊州軍”

孫策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這甘寧怎麼到了李賢麾下?”

衆所周知,甘寧之前投奔劉表,而後又與蔡瑁鬧翻,叛逃而出不知去向,至於甘寧怎麼與李賢聯絡,連周瑜都不知道。

“我只聽說甘寧最近剛剛與李賢取得聯絡,至於兩者之間的關係,我卻也不知道”

此時,一百步的距離轉瞬及至,“鏗”,荊州軍的攻勢彷彿浪花拍打在巖石上,毫無成果。

江東軍重甲防禦力極強,荊州軍連番攻擊,卻只付出了自家性命。

每一刻都有荊州軍卒倒斃在地,江東軍自身卻無一傷亡。

荊州軍攻勢雖強,可江東軍身上的甲冑卻不是等閒貨色,刀槍刺出壓根沒有效果。

如果不是萌生死志,荊州軍再已經敗退了,即使這樣,三百多名荊州軍也只撐了不過半柱香的功夫便死傷殆盡,此時,蔡中猶在大聲疾呼:“諸位兄弟,反抗無益,隨我降了孫將軍吧!”

這時候,猶在廝殺的蔡瑁軍卒已然死傷殆盡,剩下來頑抗的人數不過兩百多人。

蔡瑁死後,孫策已經沒了上陣廝殺的慾望,他只是打馬而立,爲大軍壓陣。

“咚咚咚”,等到江東步卒大步上前的時候,蔡中更是精神抖擻:“孫將軍素有仁義之名,咱們降了他,一定不會有錯!”

孫策笑道:“看不出,這廝頗有幾分辯才”。

周瑜笑而不答。

這時候,河岸的戰事已經接近了尾聲,孫策望著河岸邊的大船,不無得意地說道:“有了這些戰船,我江東軍足以橫掃東南?”

“主公不是與甘寧有份協議嗎?”

孫策有些肉疼:“你是說平分戰利品的協議吧”。

“不錯”

“公瑾,你說,如果我擁有這些戰船,可以省去我多少力氣?”

“五年!這些戰船沒有五年的時間絕不可能造出來,而且這還是在錢糧寬裕的情況下”

孫策目光猶豫:“如果我留下它們,用其他東西補償,甘寧會答應嗎?”

周瑜搖頭,“主公應該明白,甘寧代表的是李賢,根據我對李賢的瞭解,他是不會答應的”。

孫策嘆了口氣,比錢糧,江東是比不過青、徐兩州的,便是比軍械也多有不如。

除了俘獲的這些戰船之外,江東軍又有什麼東西是李賢可以看得上眼的?

“我想留下戰船,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嗎?”

周瑜反問了一句:“敢問主公,得了這戰船,我們可有實力與李賢一較高下?”

孫策頗有自知之明,“只怕相差甚遠”。

“這樣一來事情不就很明朗了嗎?戰船雖好,可卻不是即時戰力,而李賢卻是我們最得力的盟友,與他交惡,自毀長城,非智者之選”

孫策終歸不是蠢人,他明白周瑜說的都是實話,沉吟片刻之後他便下了軍令:“傳令下去,清點一半的戰船,開到對岸,送與甘寧”。

黃蓋這時候興沖沖的趕了過來,聽到孫策所言之後他當即變了臉色:“主公,咱們辛辛苦苦廝殺來的戰利品憑什麼要給他們!一個錦帆賊而已!”

周瑜勸解道:“平分戰利品,這是主公之前允諾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主公若想傲視羣雄,須得重信義,否則的話只會爲他人恥笑”。

“哼,拳頭大才是硬道理,誰要是不服咱便揍的他心服口服,公瑾,君子可以欺之以方,這些戰船得來不易,就這麼交出去,只怕軍心難測呀”

孫策明白,這時候他必須站出來了,否則的話黃蓋與周瑜之間很容易迸發衝突。

黃蓋脾氣暴躁,他一向認爲周瑜過於謹慎,如果借題發揮的話,就算周瑜再三忍讓,黃蓋也不會有所收斂。

打馬前行一步,恰好將黃蓋與周瑜分開,孫策嘴裡道:“好了,我意已決,就按照之前商議的分配方式,分出一半戰船,軍卒那裡,我自然會給他們一個說法”。

“主公!”

“怎麼,我說的話不管用了嗎?”

孫策武力強悍,軍中上下無人不服,此時,他雙目圓睜,黃蓋再不敢多言。

黃蓋與周瑜爭辯的時候,河岸邊的戰事已經徹底結束了。

蔡中在江東軍卒的看押下快步而來,沒多久就行到孫策身旁。

“荊州蔡中見過孫將軍”

“免禮,蔡統領適才撥亂反正,立下大功,不知道想要什麼賞賜呀?”

蔡中心頭一跳,他張嘴欲言,忽而眼睛一轉,換了句話,道:“罪將不敢邀賞,聽憑將軍處置”。

“哈哈,蔡將軍何須自謙,嗯,你能及時歸順,也算立下大功,便賞你五十兩黃金,一百匹錦布吧”。

“多謝將軍”

“適才我看你身手不凡,以後就在我身邊吧”

這是重用還是監視?蔡中琢磨不透,只得道:“敢不從命!”

“蔡統領,蔡瑁自刎而亡,他的屍首何在?”

蔡中臉色大變,他嘴脣哆嗦著,半晌才說道:“正在岸邊”。

“蔡瑁膽大妄爲,竟欲致我於死地,我想聽聽你有什麼打算”

蔡中跪伏在地,不發一言。

孫策鬆了口氣,蔡中雖然爲人卑劣,但對蔡瑁起碼還存有幾分感激之心。

如果這時候蔡中毫無節操,直接要獻出蔡瑁的屍首來邀賞,孫策說不定會找個由頭將他殺了,一了百了。

一個人如果連什麼底線都沒有了,他可以作出任何事情。

孫策可不想身邊留個毒蛇一般的危險人物,時刻提防。

難言的寂靜瀰漫起來,蔡中只是叩首,一言不發。孫策鬆了口氣,好在蔡中還算存有一份人性,否則的話只能殺之以絕後患了。

蔡中沒想到因爲他的一念之仁已經在鬼門關上走了一圈,他只聽孫策笑道:“蔡中,既然你熟悉水軍,這裡有份差事正好交給你”。

出人意料地是,蔡中拒而不答,反倒強顏歡笑,道:“敢問使君,罪將有一求,不知使君可否應允”。

孫策來了興致:“喔?說來聽聽”。

“蔡瑁雖然罪不可赦,可他已然身死,不知可否將其屍首送歸荊州?”

孫策笑道:“好,既然蔡統領出言相求,我便應了你”。

蔡中大喜過望:“多謝使君,多謝使君”。

“無妨,了卻了心事,此番可以聽我吩咐了吧?”

“罪將洗耳恭聽”

“你熟知船務,挑出一半船隻送到對岸去,懂嗎?”

蔡中眨了眨眼,忽而恍然大悟,道:“罪將明白”。

“嗯,明白就好,去吧”

“喏!”蔡中興沖沖而去。

第423章 何處可安家第767章 朱然第92章 糜氏莊園的老熟人第93章 糜竺的考慮第716章 惡人第682章 謝幕第354章 密林中的相遇第524章 連環套第81章 周倉歸心第473章 驅民攻城第292章 除惡務盡第54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741章 張遼第376章 打了巴掌給一個甜棗第628章 大戰再起第327章 聲東擊西第655章 意想不到第94章 升任縣尉第648章 荊州士族的選擇第163章 大獲全勝第604章 鮮卑第561章 有所發現第2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296章 招兵買馬第671章 求才第175章 我得卞喜如得百萬大軍第605章 廝殺第355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87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553章 你有投石機我有牀弩第104章 心懷叵測的莊文第273章 借刀殺人計第535章 廣開財源第323章 曹操來了第701章 地震第776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564章 渡海而來第357章 戰術恫嚇第285章 險些中了劉備的詭計第13章 地下室的用處第743章 烽火第531章 欲擒故縱第617章 高句麗的王子第383章 弄瓦之喜第489章 城門廝殺第316章 亂戰第549章 只知州牧 不知天子第775章 抵達廣陵第207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49章 時間緊迫第218章 書生當兵第614章 正道第454章 細作朱然第239章 陡然驚醒的夏侯淵第660章 劉備求援第756章 衝突第82章 給你指出一條明路第382章 青州客商第516章 田豐的禮物第26章 別開生面的募兵考覈第83章 孔北海的驚喜第558章 守住了第532章 太史慈戰文丑第193章 活著尚且不懼 死又有何懼第702章 太后教子第312章 莒縣插曲第5章 臨危不懼顯手段第250章 下邳危急第160章 一矛之威第90章 驅狼吞虎第281章 討伐劉備第289章 袁術來使第519章 郭汜來了第553章 你有投石機我有牀弩第607章 交易第194章 士紳的善意第685章 赴國難第590章 黑山軍入關第319章 略施小計第655章 意想不到第642章 對答第722章 驚懼第188章 狂暴的黃巾軍第363章 攻守之勢逆轉第769章 曹操自刎第764章 捷報頻傳第554章 對射第65章 周堡主的驚歎第696章 戰事起第59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71章 軍往何處去第503章 中計第526章 大開殺戒第467章 連弩與忠義莊第359章 蔣義渠毛遂自薦第317章 劉備的抉擇第434章 黃祖的如意算盤第781章 連破二十城第764章 捷報頻傳第249章 逃了一個 捉了一個
第423章 何處可安家第767章 朱然第92章 糜氏莊園的老熟人第93章 糜竺的考慮第716章 惡人第682章 謝幕第354章 密林中的相遇第524章 連環套第81章 周倉歸心第473章 驅民攻城第292章 除惡務盡第54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741章 張遼第376章 打了巴掌給一個甜棗第628章 大戰再起第327章 聲東擊西第655章 意想不到第94章 升任縣尉第648章 荊州士族的選擇第163章 大獲全勝第604章 鮮卑第561章 有所發現第2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296章 招兵買馬第671章 求才第175章 我得卞喜如得百萬大軍第605章 廝殺第355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87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553章 你有投石機我有牀弩第104章 心懷叵測的莊文第273章 借刀殺人計第535章 廣開財源第323章 曹操來了第701章 地震第776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564章 渡海而來第357章 戰術恫嚇第285章 險些中了劉備的詭計第13章 地下室的用處第743章 烽火第531章 欲擒故縱第617章 高句麗的王子第383章 弄瓦之喜第489章 城門廝殺第316章 亂戰第549章 只知州牧 不知天子第775章 抵達廣陵第207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49章 時間緊迫第218章 書生當兵第614章 正道第454章 細作朱然第239章 陡然驚醒的夏侯淵第660章 劉備求援第756章 衝突第82章 給你指出一條明路第382章 青州客商第516章 田豐的禮物第26章 別開生面的募兵考覈第83章 孔北海的驚喜第558章 守住了第532章 太史慈戰文丑第193章 活著尚且不懼 死又有何懼第702章 太后教子第312章 莒縣插曲第5章 臨危不懼顯手段第250章 下邳危急第160章 一矛之威第90章 驅狼吞虎第281章 討伐劉備第289章 袁術來使第519章 郭汜來了第553章 你有投石機我有牀弩第607章 交易第194章 士紳的善意第685章 赴國難第590章 黑山軍入關第319章 略施小計第655章 意想不到第642章 對答第722章 驚懼第188章 狂暴的黃巾軍第363章 攻守之勢逆轉第769章 曹操自刎第764章 捷報頻傳第554章 對射第65章 周堡主的驚歎第696章 戰事起第59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71章 軍往何處去第503章 中計第526章 大開殺戒第467章 連弩與忠義莊第359章 蔣義渠毛遂自薦第317章 劉備的抉擇第434章 黃祖的如意算盤第781章 連破二十城第764章 捷報頻傳第249章 逃了一個 捉了一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干县| 革吉县| 南部县| 江门市| 措勤县| 泗阳县| 潞城市| 文水县| 洞头县| 长岭县| 伊金霍洛旗| 宾阳县| 瑞丽市| 舞钢市| 漳平市| 阳谷县| 保德县| 吉水县| 缙云县| 普兰县| 涞水县| 石嘴山市| 磐安县| 盈江县| 海原县| 富蕴县| 井陉县| 连南| 沙河市| 明光市| 绵竹市| 尼勒克县| 广德县| 清远市| 安龙县| 开平市| 全南县| 太原市| 庆阳市| 巴青县| 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