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章 殺戮報應

暴雨,像馬岱預料地那樣如期而至。

這年頭戰火連天,想當個能夠統帥部下的將領也非常不容易。除了排兵佈陣那些必須清楚的知識之外,自身的性格決定了適不適合做一名將軍,但最終決定勝敗的往往不在於雙方兵力的多少,而在於將領的能力高下。

這個所謂的將領能力,在大多數時候則表現爲對天文、地理、人心之類表面上看起來與戰爭沒有多大關係的概念上。

就比如馬岱,隴都書院的數年學習使他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天文,馬氏的家學使他去過的地方便像活地圖一般烙印在他的頭腦中。

當天文與地理相和時,便是取之不盡用之無絕的伏擊與進攻,防禦與詭詐。

早在昨日的焚燒行動中,馬岱便命令部下自田地中取出那些長成的麥子編製成斗笠,因而在這個天降暴雨的正午,他的士卒分爲七股自華山險道中奔出,人人頭上戴著斗笠,殺向戰場。

馬岱不怕士卒的鎧甲被大雨淋溼,他只怕他的部下會因大雨遮擋住眼前的刀光而被殺死。

涼國的大軍出動了!

七路縱隊朝著先前留下暗哨的方向前進。

在廣袤的潼關東平原上,他們昨天留下了上百名士卒,有些地方可能只有一個人留守,有些地方則有三五個人留守,留下人數的多寡與他們各自的使命有關。

有些人是爲了在昨天夜晚燃起大火,誤導劉備兵馬的前進方向。而有些人的目的,則僅僅是爲了今天,留意劉備軍兵馬的動向,幫助馬岱在最快的時間裡摸清劉備兵馬的紮營地,幹掉他們!

很快的時間裡,兵馬向前行進的路上便收攏了那些暗哨,一條一條劉備兵馬行進的消息。

馬岱的嘴角勾了起來。

昨天夜裡,劉備的兵馬疲於奔命,五路兵馬先向潼關之下奔過去,穿過近百里的距離卻尋找無果,而後他們先前走過的路卻燃起濃煙。

劉備派出兩路兵馬向東再探,無果。

深夜裡黃河南岸再一次冒起濃煙,夜晚的煙霧看起來像是白色,讓人看不那麼透徹。

這一次劉備沒有過去。

可他錯了。

黃河南岸的大火不是馬岱放的,是來自河東郡的張橫羌部的兵馬四處劫掠。

這些劫掠了整個河東收穫頗豐的羌兵可不像馬岱那麼有禮貌,一路上沿途村落田地,無論財務還是牛羊雞鴨,甚至就連女人,什麼都沒有留下。

凡是敢反抗他的人全部都被殺死了。

等劉備派去的哨騎將慘狀傳回時,劉備簡直要把牙齒咬碎了。

那些哨騎與倖存的農人不會告訴他率領兵馬的將軍不叫馬岱,更不會告訴他這支兵馬全部是羌人……中原的農人許多連羌人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哪裡會知道張橫何許人也?

他們只知道,涼國的軍隊越過潼關殺過來啦!

劉備也就想當然地順水推舟以爲是馬岱的兵馬遷徙到了北面,也就是潼關附近黃河以南的位置。

因此……劉備做了一系列錯誤的部署。

先是派遣探馬告訴潼關之內的曹丞相,馬岱部兵馬沒在華山方向,而在潼關以北的黃河南岸,應當是打算伺機而動偷襲潼關北段。然後劉備又調整了己方軍隊紮營的範圍,使五路兵馬以從西到東的之字排列,對整個北面嚴防死守。

這個之字形大營的位置,是距離黃河北岸八十里的位置,距離華山腳下卻只有五十里路。

劉備沒有貿然向北面的涼國軍隊發動襲擊,因爲他知道自己的部下這一天已經太過疲憊了,到了人困馬乏的境地,根本無力支撐與以逸待勞的涼國精兵強將打上一仗。

何況還是涼國在天下具名的名將馬伯瞻率領的兵馬。

他們先休息了一夜,左右劉備已經命人看住了這支人數大概在一萬上下的敵人。

在他看來,這很有可能是馬岱打算走水路從黃河南岸向河東郡撤離,已經走了一部分,剩下的人則在這裡起一個疑兵的作用。

根本沒人往兩支涼國軍隊混入潼關以東的方向去想。

這太吃力不討好了,如果有力氣混到潼關以南還劫掠個屁的農田啊,直接兩面夾擊把孟津關搶攻下來纔是正理……只有傻子纔會來搶奪窮苦百姓那點兒東西,奪下一個關口,爲涼國軍隊打下一個攻入洛陽的大門口,那得是多大的功勞?什麼榮華富貴沒有?

但是偏偏……張橫是個根正苗紅的羌人,而且自幼就是羌部首領。而羌人的作戰方式是什麼?殺戮,搶奪,點燃。

殺死能動的,搶走能拿的,燒掉剩下的。

儀式性極強!

第一百零三章 略陽之戰第二十八章 飲酒做賦第五十四章 吾道不孤第六十九章 天下共反第五十七章 江鈴求教第五章 涼州大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卒逃遷第八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九十三章 生死有命第五十四章 吾道不孤第七十七章 你的時代第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五十五章 匠人大典第四十八章 一雙矮子第一章 本初元年第五章 馬擎送禮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家決裂第三十五章 前狼後虎第七十七章 一襲紅袍第二章 馬抗天下第六章 戰爭打響第一章 涼國世子第一百零四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五十六章 內外夾擊第四十八章 夜奔千里第五十五章 憤怒公牛第七十八章 落魄至斯第一百一十二章 馬氏庶子第九章 快意恩仇第六十四章 水漲船高第三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五十九章 孟德玄德第二十二章 匹夫無罪第一百一十章 裴徽出仕第九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九章 師徒夜話第一百零四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九十八章 氐人歸附第七十一章 蒼亭之變第三十章 慶功之宴第四十二章 三方混戰第五十四章 過猶不及第五十九章 孟德玄德第四十三章 兩式刀法第四十二章 兩面鏡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爲了大漢第一章 馬入司州第三十五章 破城襲關第一百一十一章 萬箭穿心第四十五章 功至封侯第七十七章 再別宮闕第七十一章 蒼亭之變第四十四章 日新月異第十七章 同室操戈第九十八章 涼州之變第三章 天生狼性第九十一章 馬不停蹄第三章 臘月臘日第六十八章 東郡博弈第二十五章 伯圭師兄第八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五十九章 三年之約第六十一章 晴天霹靂第一百一十五章 樑鵠回洛第九十一章 一個不留第九十二章 流年不利【平安夜快樂】第三十一章 三十義從第五十六章 內外夾擊第九十五章 關鍵時刻第一百零七章 大陸澤之戰【五】第四十七章 淇水之戰第七十五章 漢室宗親第六十七章 從事求救第八十六章 儘速衷腸第六十七章 幷州叛將第六十章 成宜贈鷹第七十章 蹇碩有心第五十八章 平賊入城第十八章 陳王箭術第四十八章 非我即敵第九十一章 殿中武鬥第七十六章 平定天下第十六章 關羽領軍第四十八章 一場勝敗第五十二章 董卓相邀第四十四章 抗纛之將第五十九章 程立算數第十八章 以一當五第二十五章 長水出陣第五十九章 孟德玄德第六十九章 露出馬腳第九十六章 兩個人生第五十七章 江鈴求教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楊黨第三章 西征回還第七十三章 從不借刀第二十九章 袁門本初第七十七章 賢師大限第七十三章 兵戈在手第一百零二章 遍地開花
第一百零三章 略陽之戰第二十八章 飲酒做賦第五十四章 吾道不孤第六十九章 天下共反第五十七章 江鈴求教第五章 涼州大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卒逃遷第八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九十三章 生死有命第五十四章 吾道不孤第七十七章 你的時代第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五十五章 匠人大典第四十八章 一雙矮子第一章 本初元年第五章 馬擎送禮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家決裂第三十五章 前狼後虎第七十七章 一襲紅袍第二章 馬抗天下第六章 戰爭打響第一章 涼國世子第一百零四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五十六章 內外夾擊第四十八章 夜奔千里第五十五章 憤怒公牛第七十八章 落魄至斯第一百一十二章 馬氏庶子第九章 快意恩仇第六十四章 水漲船高第三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五十九章 孟德玄德第二十二章 匹夫無罪第一百一十章 裴徽出仕第九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九章 師徒夜話第一百零四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九十八章 氐人歸附第七十一章 蒼亭之變第三十章 慶功之宴第四十二章 三方混戰第五十四章 過猶不及第五十九章 孟德玄德第四十三章 兩式刀法第四十二章 兩面鏡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爲了大漢第一章 馬入司州第三十五章 破城襲關第一百一十一章 萬箭穿心第四十五章 功至封侯第七十七章 再別宮闕第七十一章 蒼亭之變第四十四章 日新月異第十七章 同室操戈第九十八章 涼州之變第三章 天生狼性第九十一章 馬不停蹄第三章 臘月臘日第六十八章 東郡博弈第二十五章 伯圭師兄第八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五十九章 三年之約第六十一章 晴天霹靂第一百一十五章 樑鵠回洛第九十一章 一個不留第九十二章 流年不利【平安夜快樂】第三十一章 三十義從第五十六章 內外夾擊第九十五章 關鍵時刻第一百零七章 大陸澤之戰【五】第四十七章 淇水之戰第七十五章 漢室宗親第六十七章 從事求救第八十六章 儘速衷腸第六十七章 幷州叛將第六十章 成宜贈鷹第七十章 蹇碩有心第五十八章 平賊入城第十八章 陳王箭術第四十八章 非我即敵第九十一章 殿中武鬥第七十六章 平定天下第十六章 關羽領軍第四十八章 一場勝敗第五十二章 董卓相邀第四十四章 抗纛之將第五十九章 程立算數第十八章 以一當五第二十五章 長水出陣第五十九章 孟德玄德第六十九章 露出馬腳第九十六章 兩個人生第五十七章 江鈴求教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楊黨第三章 西征回還第七十三章 從不借刀第二十九章 袁門本初第七十七章 賢師大限第七十三章 兵戈在手第一百零二章 遍地開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迈县| 韶关市| 抚远县| 德格县| 沂水县| 海丰县| 冷水江市| 尼玛县| 福清市| 兴宁市| 衡南县| 枞阳县| 泰来县| 米脂县| 邹平县| 胶州市| 兰西县| 贵州省| 林芝县| 陇川县| 威海市| 安平县| 兴业县| 灌云县| 开鲁县| 玛纳斯县| 稻城县| 延寿县| 贵德县| 舞阳县| 金昌市| 射阳县| 锦屏县| 安西县| 长子县| 泗水县| 郎溪县| 登封市| 齐河县| 年辖:市辖区| 鹿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