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董卓問向自己,李儒並沒有直接回答董卓的問題,而是話題一轉(zhuǎn),說道:“太師,這幷州已經(jīng)被高肅所佔,說的再多已是無用,太師還是應多關心眼下的局面纔是。”
董卓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不知道李儒突然說這個做什麼,但還是耐著性子問道:“眼下的局面?”
李儒點點頭,面帶微笑的說道:“太師入主洛陽已經(jīng)一年了,表面上太師與洛陽的那些世家,以及關東諸侯都相安無事。但實則不然,洛陽世家多與關東諸侯有暗中聯(lián)繫,久而久之,這對太師的情況可是大大的不妙啊!”
董卓也知道李儒說的這些,這一年來,他恩威並施,一方面殺了許多與他作對的大臣,另一方面則提拔了像王允等有名望的人,但那些世家又怎麼會因此就投靠董卓?於是,以太傅袁隗爲首的一些大臣,都與關東的袁紹等諸侯有暗地裡的來往。
“那依你之見,老夫當如何是好?”
李儒望了董卓一眼,想也不想道:“殺少帝,威凌天下!”
李儒的聲音不大,卻是斬釘截鐵,語氣中透出一股堅定。
“噢!”
董卓的眼中也閃過一道寒光,道:“文優(yōu),你且試言之。”
李儒思索一番,說道:“太師廢少帝劉辨,立陳留王劉協(xié)爲天子,雖然行廢立之舉,威懾百官,然而少帝劉辨卻依舊是先帝的嫡子,是正統(tǒng)。不管太師怎麼做,當今天子的來歷總是不正的,縱然百官一時懼怕太師,然而朝中的官員仍有不少是心繫於少帝身上,想要轉(zhuǎn)變朝中大臣的心思,承認當今天子是正統(tǒng)皇帝,唯一的辦法便是殺死少帝!”
“斬草除根,收人收心,少帝若是活在世上一天,就會對當今天子形成威脅,說不定哪一天就會有人站出來反對當今天子,亦或是將少帝救出朝廷,然後便可以擁帝自立,與太師立下的皇子協(xié)分庭抗禮。”
“而若是殺死少帝,不僅斬草除根,剪滅了當今天子的威脅,同時也使得朝廷百官不得不將心思放在當今天子身上,因爲先帝只有二子,皇子協(xié)與皇子辯,這兩人誰都可以做皇帝,但是死去其一,剩下的一人便是正統(tǒng),不管皇位的來路是否正當,百官心中也只有承認剩下的一人。殺死少帝,便是斬草除根,收攏百官之心,更重要的是......主公連少帝都敢殺死,百官還敢和主公做對麼?那些世家之人吶,都是怕死的!”
說道最後,李儒變換了對董卓的稱呼,現(xiàn)在的他,是董卓的謀士而不是他的女婿。
“啪!”
董卓拍桌而起,眼中充滿了狂熱。
“好!你所言甚合老夫之意!這件事就吩咐李傕、郭汜二人去辦,老夫倒要看看,有誰敢反對!”董卓惡狠狠地說道。
借這次殺少帝的機會,正好在看看那些大臣的動作,要是那些大臣一有什麼動作,董卓便會毫不猶豫地殺了他們。
“文優(yōu)啊,雖然朝中之事解決了,但你還是沒說這幷州之事該如何是好?難道就這麼算了?”
按照地理位置來說,幷州的南面,過了黃河便是洛陽,對於董卓來說可以說是重中之重。
李儒勸說道:“太師,您所說的小婿也知曉,可若是不任命高肅擔任幷州刺史,把高肅惹急了,他大可以自號爲幷州刺史。如此一來,關東諸侯人人效仿,豈不是更糟糕?雖然現(xiàn)在朝廷的威望尚在,可一旦各地諸侯都自己加稱號,紛紛自立,不聽朝廷號令,漢室就會失去作用,即使少帝身亡,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也無法達到。”
“再者,洛陽和幷州接壤,只是有一道黃河天險擋著而已,您把高肅逼急了,他狗急跳牆,領兵攻打洛陽,豈不是又給其餘的諸侯攻打洛陽的機會麼?請?zhí)珟熑迹 ?
李儒說的一番話,令董卓非常氣氛。
董卓哼了聲,說道:“老夫有雄兵二十萬,何懼高肅,他若領兵來攻,孤讓他有來無回。”
只是,董卓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的底氣略顯不足。
倒不是董卓真的怕了高肅,他是怕有了高肅這個帶頭的,關東諸侯紛紛效仿,領兵來犯洛陽,雖說董卓不懼怕他們,但還是挺麻煩的。
董卓也是一時氣話,這洛陽尚且不穩(wěn)定,他哪裡還會出兵北方?
“那照你說的,當如何處之?”董卓坐了下來,摸著鬍子道。
“若依小婿之見,非但不能討之,還要許之!”李儒捻著鬍鬚,說道。
“哦,這是爲何?”董卓疑惑的問道。
不能出兵征討高肅也就算了,可還要去許他幷州刺史,這不是給了他一個正式的名分嗎?
“爲何不能討,太師已經(jīng)知曉。小婿料想那高肅求領幷州刺史,乃是苦無名分爾。而這一求,卻正是要太師以天子詔令而封之,送給高肅一個幷州刺史的名頭,全其念想。若能收得其心,這幷州還不是太師所有?像幷州大將趙雲(yún)、高順等勇將也必然隨之歸附,豈不是一箭雙鵰?”
董卓在上面聽了李儒所言,仔細想想後,連連拍掌大喜道:“如此甚妙!如此甚妙啊!若我能得到高肅的兵馬,再有趙雲(yún)、高順這樣的名將,加上奉先之勇,何懼天下之英雄!不伐!不伐了!明日我就請?zhí)熳酉轮迹瑺懜呙C請封幷州刺史...不行,官太小了,老夫就請?zhí)熳臃馑鰩罩菽粒 ?
“至於出使幷州的人選嘛...就讓李肅去好了,他既然能說服奉先來降,那就一定也能再給老夫說降高肅,你就這樣吩咐下去好了。”
“諾,小婿遵命。”李儒高興地回答道。
隨後,董卓立馬又把李肅給召了進來,當李肅得知要出使幷州的時候,二話不說的應下了。在說服呂布之後,李肅就把自己當作是董卓麾下可以與李儒並列的謀士一樣,整天連將軍服都不穿了,改成一身的文士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