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3章 譙郡失陷

趙雲接受了荀攸的建議,率軍偷襲譙縣,卻不想譙縣有個蔣濟,竟然識破了他的詐城之計,並且反過來對他進行誘降。

虧得趙雲頗有智謀,看破了蔣濟實力不足的弱點,又將計就計,藉著詐降之機率軍突然發動了反攻,又憑自己的勇猛震懾了敵軍,一鼓作氣斬殺十餘名敵將,數百名敵軍,又生擒了敵軍主將蔣濟,爲最終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除此之外,趙雲在軍中的威望也通過這一戰,表露無遺,雖然處於敵軍的包圍之中,他的麾下將士竟然做到臨陣不亂,而且能夠冷靜分析、不折不扣的執行趙雲的命令,這纔是此戰勝利的根本保證。

否則的話,一旦全軍大亂,縱使趙雲是霸王在世,也只能落個含恨敗退的結局。

當然,從另一方面說,由於趙雲在此戰中表現出來的大智大勇,這讓他在軍中的威望進一步獲得了提升,許多將士都已經到了對他盲從的地步,甚至連那些投降過來的曹軍將士,也都對這個名震天下的大將心存敬畏。

經過了半夜的鏖戰,趙雲終於率兵攻克了譙縣,這裡堆積的大量糧草、甲冑、兵器、馬匹等物資,也都落到了趙雲的手中,這些物資不僅僅讓趙雲的五千騎兵在未來的兩年內衣食無憂,也讓駐紮在宋縣的曹真失去了根基,從此好似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喪家之犬一般。

趙雲命人連夜打掃戰場。到了第二天一早,整個譙縣城已經完全控制在他的手中。當城門按時打開的時候,許多出入的百姓甚至都每一偶注意到,城頭上所飄揚的,已經不再是魏國的旗幟……

趙雲命人將擒住的蔣濟帶上來,然後對其進行勸降,因爲趙雲從這一戰中可以看出來,這個蔣濟是一個很有智謀的人,竟然能夠輕易看穿了他的計謀。而且還將計就計,對己方進行勸降,多虧了他在軍中有足夠的威望,這纔沒有引發軍中大亂,否則的話,即便是他不投降,僅僅是憑著己方軍士大亂這一條。自己這一次都定然會敗在此人手上。

“本將不是吩咐過嗎?要將子通先生請過來,爲何竟然推搡?”趙雲見士兵將蔣濟推了過來,臉上很是不悅,沉聲喝道。

緊接下來,趙雲有親自上前解下綁縛,扶蔣濟上座。然後躬身下拜,誠懇地說道:“雲一介武夫,若有冒犯之處,還請先生原諒。金天下戰亂,百姓苦難未休。我家楚王心存漢室,顧念百姓。以天縱之才集天下英雄,吞吐四海,平定四方賊寇,以扶保天下萬民,雲見先生腹有奇才,不敢加害,特請先生助我征戰,如若先生肯屈身的話,雲願拜爲軍師,並向主公上書,請爲參贊校尉。”

說完之後,趙雲再拜,意甚誠懇。

蔣濟見狀,不由嘆了一口氣,然後站起來,躬身還禮道:“將軍如此大禮,濟何以克當?濟素聞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是不同凡響,將軍身處危難卻能號令森嚴,令軍心懾服,不敢異動,統兵之能天下罕有,將軍身處困境卻能冷靜思考,看破我軍實力,並能果斷下定決心,將計就計,大破我軍,這份膽量與氣魄,這等智慧,濟佩服不已,將軍有勇有謀,爲人冷靜剛膽,再加上統兵有方,果然不愧爲世之名將,濟能在將軍麾下效勞,幸何如之?”

趙雲見蔣濟歸降,心中大喜,立刻拜蔣濟爲軍師,又向劉琦上書,請求任命蔣濟爲參贊校尉。

之後趙雲便拉著蔣濟的手說道:“如今雖然取了譙縣,城中大戶多爲曹氏族人,還有許氏族人,心皆不附,更兼其餘諸縣尚未歸順,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蔣濟略略思考之後便說道:“濟素聞楚王有言,罪不及妻孥,曹氏族人雖爲曹魏王族,與大楚乃是仇讎,然則皆是普通百姓,如若將軍盡殺之,當會留下惡名,其他郡縣也因恐懼而不敢相附,依濟之見,將軍莫如下令兩天之內,任憑曹氏宗族遷出譙縣,另謀生路,如此一來,則譙縣因無曹氏宗族而得以穩定,其餘諸縣亦會因爲將軍寬仁而望風歸順,如此一來,將軍方可在譙縣立足,否則的話,一旦曹軍到來,合郡民衆或是通風報信,或是裡應外合,濟恐怕將軍雖得譙郡,來日也必難以長遠。”

趙雲聞言默默思考了一番,覺得蔣濟說的大有道理,便下令讓夏侯蘭張貼榜文,宣佈允許曹氏宗族、許氏宗族等幾個大族在兩天內遷出譙縣,逾期不遷的將一律與普通百姓同等對待,取消一切特權,按照田畝人口繳納賦稅。

此令一下,那些忠於曹魏的各大家族爭先恐後的逃離譙縣,雖然帶走了不少的物資,但是由於趙雲下令禁止焚燒破壞房舍和土地,所以還是有不少收穫的。

那些空出來的房舍便低價賣給百姓,而且是沒有房舍的貧苦百姓有限,就算百姓手中無錢都沒有關係,因爲由縣衙作保,開出借據,以低息借給百姓,待得有力償還再予以償付不遲,甚至有些特別貧苦,短時間內沒有償還能力的孤苦老人,都有趙雲做主,將房舍無償送給他們。

而空出來的那些無主田地,趙雲自然通過均田令交付百姓使用,這樣一來,趙雲以曹氏宗族的搬遷而收買了民心,獲得百姓的大力支持,讓整個譙縣的百姓盡皆真誠的擁護趙雲的統治。

更加可喜的是,由於趙雲放走了曹氏宗族爲代表的這些大族,這讓其他各縣的大族們感到心安,因爲趙雲連作爲楚王大敵的曹操的族人都能放走,對他們這些與曹氏政權關聯不大的族羣自然是以寬仁爲主,更兼趙雲在譙縣實行的一系列仁政讓他們進一步認識到趙雲的寬容,所以這些地方盡皆爭著向趙雲表示投降。

短短三天之內,除了之前被鄧芝接收的蕭縣之外,相縣、竹邑、鄼縣、苦縣、城父等地盡皆望風歸降,趙雲在譙郡的統治秩序迅速安定了下來。

這時候得到趙雲佔領譙縣的曹真聞訊大驚失色,他與尚未趕到譙縣就聽說譙縣易主之後急忙逃往宋縣的曹休商議了一陣,便果斷率軍撤往陳郡,因爲他們深深的知道,只要他們敢率軍反擊譙縣,就一定會受到呂蒙和趙雲的腹背夾擊。那樣的話,他們不僅無法搶回譙縣,甚至連手中這點軍隊都會損失殆盡。

即便是這樣,曹真的大軍都受到了尾隨而來的呂蒙大軍的追殺,結果一場大戰之後,曹真的大軍損失了兩千餘人,這才狼狽地退到了陳郡。

卻說曹操在得到了趙雲奪取譙郡的消息之後,頓時大驚,這不僅是因爲譙郡是他的故鄉,失去之後會讓他威望大失,也因爲譙郡如今的重要地位,因爲譙郡攻下之後,汝南從此就和譙郡聯結成爲一體,這樣一來,劉琦就能夠抽調出駐守汝南的呂蒙大軍援助潁陰,這樣一來,恐怕陽翟的曹洪和司馬懿大軍就難以抵擋了。而更加令人心憂的是,張遼鎮守的淮南郡如今已經徹底被劉琦的領地包圍了,而只要淮南被敵軍佔領,就能解放出揚州刺史徐庶的數萬大軍,這可能會導致他在整個中原地區的全線潰退。

“蔣濟這廝實在可恨,虧得本王待他如此恩厚,竟然不知道盡忠死節,反而無恥的投降,而且還向趙雲匹夫獻計鞏固在譙郡的力量,實在是厚顏無恥。”

驚怒之下的曹操拍案大罵,忽然感到頭部一陣眩暈,整個人無力的倒了下去。

左右侍從見狀大驚,連忙將曹操扶起,卻聽得曹操苦笑道:“不當緊,只不過是老毛病頭風病又犯了,只需臥榻休息片刻就好了。”

左右侍從自然也知道曹操的這一老毛病,當下也不敢多說,將曹操扶到榻上。讓他靜養。

可是就在這時,忽然見一名文士進來,在他耳邊悄悄說道:“啓稟大王,司馬長史有密信。”

曹操聽說司馬懿來信,心中頓時大驚,以爲是陽翟出了問題,連連抖著手拆開了信封,卻見司馬懿在信中告訴他,荀攸如果出逃的話,一定不會從洛陽直奔潁川,很有可能是從洛陽入河內,然後經由鄴城、黎陽入河南,之後再進入徐州,因爲這樣對於一個重病在身的荀攸來說,是最穩妥的辦法,否則的話,恐怕就算一路暢通無阻,巡遊的病體也絕對禁不起一路奔波的折磨。

曹操見信大吃一驚,連忙命人調查,結果事情果然如司馬懿所料,而更加令他感到鬱悶的是,這一次爲趙雲獻計奪取譙郡的人,正是受到他所猜忌、之後被劉琦的細作救走,又從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逃走的荀攸。

聽到調查結果之後,曹操頓時氣悶填胸,猛的吐出來一口鮮血,切齒罵道:“荀攸這個老匹夫,絲毫不念本王恩情,竟然挑唆趙雲攻我譙郡,老夫來日若抓到你,必將把你這老匹夫碎屍萬段,挫骨揚灰,以泄我心頭之憤。”

略想了想,大怒之下的曹操便傳令,將曹真貶爲偏將軍,曹休貶爲裨將軍,然他們戴罪立功,分別死守陳郡和樑國,如若立功,再行封賞,如若連這二地也失了,直接提頭來見。

好在他聽說曹氏宗族的人都被趙雲放了回來,心中才略略安定,便派許褚率領虎衛軍前去迎接,將他們安置在鄴城,並賜予田舍,可是他卻沒有想到,這樣一來竟然又引起了譙郡大姓與冀州大姓之間的矛盾…….

第179章 勸降周瑜第433章 勢如破竹第132章 荊襄鉅變(九)第132章 荊襄鉅變(九)第112章 從孫策身上下功夫第155章 苦肉計(一)第179章 勸降周瑜第136章 荊襄鉅變(十三)第277章 兵進隴西第352章 全線潰退第406章 荀攸出逃第459章 毒計與死士第466章 曹丕廢漢第152章 五次催促第137章 荊襄鉅變(十四)第211章 濁鹿城之戰第145章 交州平第159章 勸降陳登?第175章 兵困山陰第371章 作者是誰?第285章 另類的報復第328章 孫乾之死第375章 離別之意第485章 曹魏變局第480章 一身是膽的趙雲第378章 黃月英的傷痛第331章 揚威北地(三)第262章 趙雲服輸第201章 赦免田豐第122章 好消息!第114章 無恥的劉琦第117章 生擒太史慈第278章 震驚的一幕第208章 兵至夷洲第224章 議取西川第84章 廬江之爭(一)第86章 廬江之爭(三)第98章 劉琦大婚(五)第243章 益州平定第153章 敢於抗命的周瑜第181章 右將軍第176章 城頭鏖戰第75章 柴桑之失第474章 刺曹(三)第379章 如何補償?第389章 我要報答你第34章 威震蠻邦第15章 徐庶和龐統第335章 兵出子午谷(一)第125章 荊襄劇變(二)第209章 懾服第408章 天降雷火?第484章 席捲河內第86章 廬江之爭(三)第75章 柴桑之失第470章 決心要行刺第47章 萬世之功第164章 圍點打援(三)第314章 張飛之嘆第48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141章 南陽之爭(二)第304章 了斷恩怨(二)第292章 允吾之戰(四)第506章 噩耗頻傳第348章 梟雄末路(三)第202章 遷都洛陽第253章 平叛(一)第448章 親生與過繼之爭第47章 萬世之功第288章 暗流涌動第341章 郭嘉之死第399章 洛陽驚變第207章 部族紛爭第32章 酃縣解圍第462章 歷城城破第137章 荊襄鉅變(十四)第265章 九品之法第424章 遷都鄴城第103章 風雲突起第445章 被迫納妾第4章 神醫華佗第4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258章 受困沔水第76章 失而復得第2章 劉琮的婚事第159章 勸降陳登?第367章 泣別第310章 離間之計(二)第23章 五溪蠻族第148章 兵行險招第20章 臨江甘興霸第68章 江夏張虎第230章 計取巴郡(一)第350章 梟雄末路(五)第423章 處死曹洪?第88章 廬江之爭(五)第284章 誘降第263章 趙雲歸降第307章 勸降荀彧?第399章 洛陽驚變
第179章 勸降周瑜第433章 勢如破竹第132章 荊襄鉅變(九)第132章 荊襄鉅變(九)第112章 從孫策身上下功夫第155章 苦肉計(一)第179章 勸降周瑜第136章 荊襄鉅變(十三)第277章 兵進隴西第352章 全線潰退第406章 荀攸出逃第459章 毒計與死士第466章 曹丕廢漢第152章 五次催促第137章 荊襄鉅變(十四)第211章 濁鹿城之戰第145章 交州平第159章 勸降陳登?第175章 兵困山陰第371章 作者是誰?第285章 另類的報復第328章 孫乾之死第375章 離別之意第485章 曹魏變局第480章 一身是膽的趙雲第378章 黃月英的傷痛第331章 揚威北地(三)第262章 趙雲服輸第201章 赦免田豐第122章 好消息!第114章 無恥的劉琦第117章 生擒太史慈第278章 震驚的一幕第208章 兵至夷洲第224章 議取西川第84章 廬江之爭(一)第86章 廬江之爭(三)第98章 劉琦大婚(五)第243章 益州平定第153章 敢於抗命的周瑜第181章 右將軍第176章 城頭鏖戰第75章 柴桑之失第474章 刺曹(三)第379章 如何補償?第389章 我要報答你第34章 威震蠻邦第15章 徐庶和龐統第335章 兵出子午谷(一)第125章 荊襄劇變(二)第209章 懾服第408章 天降雷火?第484章 席捲河內第86章 廬江之爭(三)第75章 柴桑之失第470章 決心要行刺第47章 萬世之功第164章 圍點打援(三)第314章 張飛之嘆第48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141章 南陽之爭(二)第304章 了斷恩怨(二)第292章 允吾之戰(四)第506章 噩耗頻傳第348章 梟雄末路(三)第202章 遷都洛陽第253章 平叛(一)第448章 親生與過繼之爭第47章 萬世之功第288章 暗流涌動第341章 郭嘉之死第399章 洛陽驚變第207章 部族紛爭第32章 酃縣解圍第462章 歷城城破第137章 荊襄鉅變(十四)第265章 九品之法第424章 遷都鄴城第103章 風雲突起第445章 被迫納妾第4章 神醫華佗第4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258章 受困沔水第76章 失而復得第2章 劉琮的婚事第159章 勸降陳登?第367章 泣別第310章 離間之計(二)第23章 五溪蠻族第148章 兵行險招第20章 臨江甘興霸第68章 江夏張虎第230章 計取巴郡(一)第350章 梟雄末路(五)第423章 處死曹洪?第88章 廬江之爭(五)第284章 誘降第263章 趙雲歸降第307章 勸降荀彧?第399章 洛陽驚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溪县| 甘孜| 南平市| 无锡市| 阳东县| 德昌县| 当雄县| 和平县| 沁源县| 宁明县| 海安县| 隆德县| 河池市| 青田县| 科技| 基隆市| 墨江| 灌阳县| 登封市| 南木林县| 黑河市| 田东县| 桂林市| 张家口市| 娄底市| 柘荣县| 邮箱| 团风县| 天长市| 乌兰察布市| 河间市| 沅江市| 怀来县| 那坡县| 金湖县| 恩平市| 东港市| 台中市| 滦南县| 饶阳县| 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