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4章 計破長安(二)

諸葛亮實在搞不明白,劉琦到底是如何識破自己的計策的?因爲無論他如何推想,都始終認爲自己的計策沒有半點紕漏。

其實諸葛亮想的沒錯,他的計策確實是沒有半點紕漏,但是他卻根本不知道,劉琦早已得到了長安城內的許多情報。

比如一開始,其實劉琦知道張飛麾下的所有將佐的名字,自然知道其中根本沒有一個叫做金無傷的,自然更不會有叫做金無傷的左司馬,劉琦更知道,張飛的左司馬乃是他的一個親兵隊長,名叫張無病。

劉琦的這個消息是從範強那裡得到,又經過城內細作打探經過證實了的,所以一聽說迎接他的叫做什麼金無傷,立刻就知道出了問題。

但是他卻故意裝作不知道,與賈詡交流了一個眼神。暗示賈詡率軍留下,乘著敵軍不備,強攻西城牆。

因爲既然自己偷襲南城門的計劃泄露,諸葛亮肯定會在這裡埋伏下重兵,而長安城內兵力不足,諸葛亮要想將計就計重創自己,只能在東、西兩面城牆處抽調兵力,這樣一來自然會造成東、西兩面城牆處守備空虛,西城牆處緊挨著未央宮,是劉備的官署和家眷所在地,那裡有陳到的白耳兵進行守衛,想要攻破實在很困難,而東城門處就不一樣了,這裡挨著長樂宮,而長樂宮卻是劉備的府庫所在,只要佔領這裡,就能奪取劉備的糧草物資,給劉備來個釜底抽薪。這裡的防禦雖然也很嚴密,比起未央宮卻差得遠了,完全可以快速攻破。

而劉琦因爲在城內遍佈細作,自然知道長安建了一座甕城,而且在城門口的門洞出還有千斤閘。所以一上來就明白了諸葛亮的計策,但他還是不動聲色的進城,並且立刻向城內的細作發佈了一道命令。令他們火速趕來接應,並且乘著敵軍不注意的情況下。放出信鴿將命令發佈了出去。

也正是因爲這樣,劉琦纔敢於不顧一切的衝到內城門前,然後率軍強攻城門,否則的話,即便他的軍隊是天下一等一的精兵,在沒有攻城器械的情況下,也絕對難以攻破堅厚的內城門。

諸葛亮現在也管不了劉琦如何知道城內的虛實和如何看破自己的計策這些事情了,現在他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想辦法護著劉備撤離這裡。可是如今劉琦的兩萬親兵已經涌進了明光宮,阻住了他的大軍前往未央宮的道路,令他感到有苦難言,無奈之下只好下令大軍從南城牆繞到東城牆,繞桂宮,在東面的直城門處下來,再前往未央宮。

這樣一來,諸葛亮的大軍就繞了很長一段距離,當他率領大軍到達直城門的時候,卻發現劉備的白耳軍正和敵軍打得昏天暗地。不可開交。

原來這時候劉琦早已分兵佔領了南城門,並且有軍士通過絞盤打開了千斤閘,數萬將士通過西、南兩處城門涌進了城內。這些將士們匯聚在一起,開始向著未央宮方向推進。

最讓諸葛亮感到唏噓的是,在與白耳兵交戰的敵軍中,竟然還押解著一幫的男女老幼,諸葛亮知道,這幫男女老幼正是住在明光宮內的文武重臣的家眷,這裡麪包括已故的關羽和被囚的張飛的家眷,還有鍾繇、張既、陳到以及他諸葛亮的家眷,劉琦親自押送著這些家眷。脅迫秦軍內部的這些文武重臣歸降。

其中張既由於顧念家小,只好宣佈投降。關興竟然在不備之下被張既率人綁了起來,押到了劉琦軍中。

而張飛則是本來就有了歸降之意。但卻被諸葛亮套出計謀,然後被劉備用下了迷藥的酒灌暈之後押到了長樂宮地牢裡,但是當賈詡率軍攻進了長樂宮之後,竟然意外的得知張飛被關押在這裡,親自帶人前去解救張飛。

張飛沒想到自己誤交匪類,錯把諸葛均當朋友,結果竟然害了劉琦,此刻早已心若死灰,卻沒想到牢門突然被打開,睜眼一看,竟然是賈詡親自來營救自己,不由得滿臉慚愧,同時心中也對賈詡感激不已,立刻便命同樣被關押在這裡的範強率領尚且忠誠於自己的那些虎步軍追隨劉琦一道作戰,共同出兵前往未央宮征討劉備。

而張飛自己,則請命率親兵護衛關羽和他自己的家眷的安全,這樣做一方面是真的爲了家眷,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和劉備接觸,因爲在他看來,畢竟自己是在關鍵時刻背叛了劉備,自己就算是受到懲罰也是罪有應得。賈詡自然知道張飛的想法,但是卻並沒有讓他爲難,而是果斷的同意了下來。

與張飛在一起前去護衛家眷安全的,還有張飛之子張苞。其實當初在鶉觚戰敗之後,張苞就被黃忠俘虜了,但是爲免劉備懷疑到張飛,故意說張苞下落不明,而張苞這些日子以來經過了黃忠、劉琦等人的反覆勸說,又感念劉琦的不殺之恩,便決定向劉琦投降,這一次張苞隨劉琦進入長安,聽說父親竟被劉備擒住,不由心中大怒,爲父親的忠勇表示不值,他本想率軍一道進攻未央宮,卻被張飛攔住,說劉備畢竟是故主,不好直接面對,便勸張苞隨自己一起前去保護家眷。

卻說張飛率領張苞和數百名親兵來到明光宮,見到了劉琦,說明自己保護家眷之意。

劉琦想也沒想便答應了下來,然後便率領兩萬親兵,準備進攻未央宮,徹底擊潰劉備最後的依仗,一萬白耳兵和另外一萬精銳親兵。

在劉琦臨走的時候,張飛忽然開口說道:“劉琦,你的膽子倒也不小,明明知道我沒有親自迎接,其中必然有問題,卻仍然敢率軍攻城,這一點很讓我佩服,不過我不知道你哪裡來的自信?難道你一點都不擔心這一切都只不過是我用來對付你的手段?”

卻聽得劉琦呵呵一笑,大聲說道:“琦雖愚鈍,卻也知道疑者不用,用者不疑的道理。雖然張將軍的心裡確實難以割捨對劉備的感情,但琦卻知道,張將軍爲了讓大漢、爲了大漢的百姓。也爲了許下的諾言,定然不會食言而肥。這一次將軍沒有來,而你軍中又沒有一個叫做什麼金無傷的左司馬,所以琦這才斷定,將軍一定是受到了劉備的控制,一時無法抽身,所以琦這纔將計就計,立刻率軍猛攻長安,一方面是要一鼓作氣取下長安。另一方面其實也有解救將軍的意思。”

張飛見劉琦自始至終竟然都沒有懷疑自己,不由得心中感動,但他卻並沒有宣之於口,而是豪邁的笑了一笑,然後便目送著劉琦緩緩離去。

卻說劉琦率軍離開明光宮,與賈詡、文聘統率的大軍會合,兩路大軍共計十萬餘人,麾下有甘寧、孟獲、沙摩柯、劉式、廖化、張彤、傅肜、文聘、呂玲綺、祝融、孫尚香、李典、朱桓、李嚴、苞泠、李異、龐樂、宋謙、蘇飛、陳就、鄧龍、孫賁、孫皎等將,對著長樂宮的秦軍發動了總攻。

劉備的白耳軍雖然精銳,可是在對方以禁衛軍和驍衛軍爲中軍。孟獲、沙摩柯的無當飛軍、文聘的荊州軍、呂玲綺的女兵和甘寧的弓弩兵爲側翼的大軍的壓迫下,根本沒有任何的抗拒之力。

禁衛軍和驍衛軍本身在兵員素質上就比白耳軍強上一籌,再加上人數是白耳兵的一倍。更何況還是剛剛破了城池,大軍氣勢如虹,所以雙方剛一接觸,劉琦的兩大親兵營就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

白耳兵全都騎著白馬,氣勢上看起來很足,可是由於這裡是在宮闈之中,騎兵不僅無法發揮速度優勢和巨大的衝擊力,相反卻成了敵軍的活靶子,尤其是被擅長對付騎兵的驍衛軍殺得苦不堪言。

只見風力而沉重的陌刀每一次揮出。都會有白耳兵將士被砍死砍傷,間或伴隨著一聲聲戰馬的哀鳴。

而禁衛軍們則都手持長矛。將一名名白耳軍士刺下馬背,雖然宿鐵刀是他們的主要武器。可是他們使用起長矛來,卻比很多專業的長矛兵還要嫺熟,這就是他們長期進行特殊訓練的優勢所在。

白耳軍的統帥滿臉陰沉的看著戰場的形勢,每有一名白耳軍將士陣亡,他的心就狠狠的抽搐一下,因爲這都是他一手培養的精銳,這都是他生死與共的兄弟,他的這些兄弟明知道必死,卻也沒有絲毫的怨言,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和勇氣,豎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禦,雖然他們的人數在急劇的減少,但是他們仍然在堅守著他們的承諾:只要白耳軍在,秦公就是安全的。

更何況,這些忠勇的戰士都沒有白死,也不甘於白死,他們就算是死,也一定會想辦法給敵軍造成重創,陳到就親眼看到,一名白耳軍將士被禁衛軍的長矛洞穿了腹部,但是這名將士卻絲毫不顧自己的傷情,毫不猶豫的揮矛刀斬那名禁衛軍,結果這名將士自然是死得不能再死了,但是他這一刀卻也站下了對方的頭顱。

還有一名白耳軍將士,他被一名驍衛軍砍斷了胳膊,鮮血立刻噴涌而出,但是他卻乘機從馬上躍下,用僅存的一條手臂死死地扼住了對方的咽喉,對方用刀砍了他十幾刀,但他的手卻一直沒有鬆開,直到他死去都沒有絲毫的鬆開,最後他雖死了,卻也將那名驍衛軍活活勒死……

雖然心痛,但是陳到卻知道,現在不是傷心的時候,他作爲白耳軍的統帥,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護衛主公的安全,所以,他見今日之事必敗無疑,狠下心來,從僅存的五千白耳兵中抽出一千人,結成陣法,儘量防禦敵軍的衝擊,卻自己率領著剩餘的將士前往宮內,保護主公劉備撤離長安。

第220章 曹操興兵第79章 劉勳的野心第202章 遷都洛陽第248章 搶山第494章 竟然是曹爽!第416章 遭受火攻第363章 渭南之戰(五)第136章 荊襄鉅變(十三)第303章 了斷恩怨(一)第155章 苦肉計(一)第317章 武關血戰第460章 張飛的“妙計”第432章 兩虎相爭第274章 時機已到第371章 作者是誰?第113章 智取孫策第301章 揟次血戰第5章 義陽魏延第109章 賈詡的毒計(二)第360章 渭南之戰(二)第416章 遭受火攻第319章 智激張飛第448章 親生與過繼之爭第133章 荊襄鉅變(十)第303章 了斷恩怨(一)第329章 揚威北地(一)第30章 襄陽黃碩?第230章 計取巴郡(一)第4章 神醫華佗第35章 詐降之計?第282章 狄道之攻堅第351章 曹仁的妙計第418章 慚愧的張遼第85章 廬江之爭(二)第45章 竟是如此結果!第207章 部族紛爭第402章 兵敗潁陰第257章 偷渡陰平第31章 軍器司和飛雲梯第476章 情動之下第61章 放虎歸山第268章 丁奉和文欽第174章 孫權的哀嘆第163章 圍點打援(二)第193章 兵臨許昌第111章 賈詡歸降第422章 夜襲?第129章 荊襄劇變(六)第268章 丁奉和文欽第122章 好消息!第212章 韓遂與馬騰的仇怨第291章 允吾之戰(三)第126章 荊襄劇變(三)第86章 廬江之爭(三)第30章 襄陽黃碩?第505章 劉全忠的決定第185章 宴羣芳第461章 毛玠的難題第346章 梟雄末路(一)第506章 噩耗頻傳第207章 部族紛爭第377章 劉琦的字第473章 刺曹(二)第353章 攻陷潼關第187章 竟然是甄洛!第314章 張飛之嘆第278章 震驚的一幕第99章 蔡氏的刁難第167章 朱治歸降第157章 甘寧與黃蓋第47章 萬世之功第217章 陳登服輸第152章 五次催促第211章 濁鹿城之戰第178章 孫權的決定第232章 生擒孟獲第211章 濁鹿城之戰第376章 加封詔書第172章 徐氏用計第376章 加封詔書第119章 野心家孫權第138章 梟雄劉備第273章 苦訓第397章 憂思之情第301章 揟次血戰第176章 城頭鏖戰第266章 科舉制第19章 華容道驚變第412章 勇奪譙郡第241章 孟獲歸降第449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206章 兩年之後第14章 蒯越的感慨第321章 劉琦戰張飛第351章 曹仁的妙計第219章 袁紹之死第143章 兵臨城下第391章 卑彌呼的野望第51章 鬼才郭嘉第295章 退兵(一)
第220章 曹操興兵第79章 劉勳的野心第202章 遷都洛陽第248章 搶山第494章 竟然是曹爽!第416章 遭受火攻第363章 渭南之戰(五)第136章 荊襄鉅變(十三)第303章 了斷恩怨(一)第155章 苦肉計(一)第317章 武關血戰第460章 張飛的“妙計”第432章 兩虎相爭第274章 時機已到第371章 作者是誰?第113章 智取孫策第301章 揟次血戰第5章 義陽魏延第109章 賈詡的毒計(二)第360章 渭南之戰(二)第416章 遭受火攻第319章 智激張飛第448章 親生與過繼之爭第133章 荊襄鉅變(十)第303章 了斷恩怨(一)第329章 揚威北地(一)第30章 襄陽黃碩?第230章 計取巴郡(一)第4章 神醫華佗第35章 詐降之計?第282章 狄道之攻堅第351章 曹仁的妙計第418章 慚愧的張遼第85章 廬江之爭(二)第45章 竟是如此結果!第207章 部族紛爭第402章 兵敗潁陰第257章 偷渡陰平第31章 軍器司和飛雲梯第476章 情動之下第61章 放虎歸山第268章 丁奉和文欽第174章 孫權的哀嘆第163章 圍點打援(二)第193章 兵臨許昌第111章 賈詡歸降第422章 夜襲?第129章 荊襄劇變(六)第268章 丁奉和文欽第122章 好消息!第212章 韓遂與馬騰的仇怨第291章 允吾之戰(三)第126章 荊襄劇變(三)第86章 廬江之爭(三)第30章 襄陽黃碩?第505章 劉全忠的決定第185章 宴羣芳第461章 毛玠的難題第346章 梟雄末路(一)第506章 噩耗頻傳第207章 部族紛爭第377章 劉琦的字第473章 刺曹(二)第353章 攻陷潼關第187章 竟然是甄洛!第314章 張飛之嘆第278章 震驚的一幕第99章 蔡氏的刁難第167章 朱治歸降第157章 甘寧與黃蓋第47章 萬世之功第217章 陳登服輸第152章 五次催促第211章 濁鹿城之戰第178章 孫權的決定第232章 生擒孟獲第211章 濁鹿城之戰第376章 加封詔書第172章 徐氏用計第376章 加封詔書第119章 野心家孫權第138章 梟雄劉備第273章 苦訓第397章 憂思之情第301章 揟次血戰第176章 城頭鏖戰第266章 科舉制第19章 華容道驚變第412章 勇奪譙郡第241章 孟獲歸降第449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206章 兩年之後第14章 蒯越的感慨第321章 劉琦戰張飛第351章 曹仁的妙計第219章 袁紹之死第143章 兵臨城下第391章 卑彌呼的野望第51章 鬼才郭嘉第295章 退兵(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川县| 贞丰县| 来凤县| 汕头市| 江孜县| 开阳县| 大渡口区| 凌海市| 宝丰县| 荥经县| 施秉县| 长汀县| 全南县| 石首市| 常山县| 佛教| 元谋县| 潜江市| 黎平县| 望奎县| 大英县| 利津县| 分宜县| 江达县| 福泉市| 拉孜县| 金川县| 三江| 淳安县| 凤冈县| 扶沟县| 焉耆| 峡江县| 灵丘县| 昌乐县| 东丽区| 恩施市| 鱼台县| 奈曼旗| 收藏|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