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三章 賭約

其實論拳腳功夫劉贇還是不如張角的,畢竟人家可是太平道的教主,而且還身懷于吉、南華等人給他的《太平要術》。而這《太平要術》可是分爲了天、地、人三卷,天卷講的是呼風喚雨、觀御星辰、相面吉兇。而地卷講的是撒豆成兵、人文地理、山川河流等。至於最後的人卷講的則是爲人處世、育人控人、洞察人心之術。所以這三卷《太平要術》也稱得上是道家的奇書了。

而劉贇肯定知道張角是學過這《太平要術》的,否則他也不敢只帶一名弟子來見自己了。至於張角爲什麼會停下手來與自己交流,其原因就是張角根本沒把握能在短時間內拿下自己。同時張角還有些忌憚守在一旁的典韋,能在一招之下就擊敗了他的得意門生,這不得不讓張角是升起了警惕之心來。

如果劉贇與典韋一起聯手的話,那張角絕不會是對手的。看著張角與劉贇朝前走了幾步後,張角就說道:“東鄉候,你是如何知道貧道的身份的呢?”

“張教主,你的身份可是你自己報出來的。當你說你叫孟凌子時,我就猜到了你的身份。張教主,你的本名應該是叫張角、字孟凌吧,所以這孟凌子應該就是你的表字。”

“東鄉候果然是博學多才,貧道受教了,哈哈哈。”

其實劉贇第一眼看到他時,心裡就已經有了幾分猜測。當張角報出了他的表字來時,劉贇立馬就想到了此人的身份。他可是看過三國演義的,書中就曾提到過張角、字孟凌,河北鉅鹿人,同時他也是太平道的創始人。

此時的張角沒有在繼續糾纏這個問題,他看了看四周乾枯的土地後,就說道:“東鄉候,我知道你是漢室宗親,不知你是如何看待現在的朝廷的呢?”

聽到張角的問話後,劉贇苦笑了一聲,說道:“世家門閥與宦官們把持朝政、而皇權虛弱無力,又加上苛捐雜稅與土地兼併越來越尖銳,所以就形成了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

劉贇的回答讓張角是刮目相看,他沒想到劉贇竟然一針見血地就指出了朝廷的弊端來。所以他在沉默了一會兒後,又問道:“東鄉候,不知你可有改變這時代的方法?”

聽到張角的再次提問,劉贇搖了搖頭便說道:“心有餘而力不足啊,畢竟我濟南王府只是偏安一隅的閒王而已,能治理好業下的百姓們就不錯了,哪裡還有能力去管朝廷上的事情。”

“東鄉候,如果我太平道願意站出來改天逆命,不知你們濟南王府又是怎樣的想法呢?”

我呸,還改天逆命,你直接說改朝換代豈不更好。此時的劉贇在心裡鄙視了張角一番後,就說道:“想改天逆命可不容易,我大漢朝氣數未盡,張教主還是妄動刀兵的好,以免落個生死兩難的結局,到時候苦的還是那些無辜的老百姓。”

“難道現在的百姓就不苦嗎?今年的旱災各個州府可是死了不少的人,貧道這一路行來到處都能見到那遍地的屍骨。甚至還看到了人吃人的場面。既然百姓們都快活不下去了,那博上一搏又有什麼關係呢,至少在臨死前還有個盼頭吧。如果一旦真的推翻了這朝廷,那豈不就真的是改天逆命了嗎?”

張角的話讓劉贇是無力反駁,他心裡其實也對這朝廷是失望無比,可是他只能去當一名旁觀者,因爲他根本無力去改變這個時代,除非真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刻,否則誰動誰就會死。現在的朝廷還不是張角的黃巾軍能震撼得了的,當張角發起黃巾起義時,卻只有十個月的動盪期就被撲滅了,所以劉贇絕不會跟著張角去犯傻的。等到那董魔頭進京以後,纔是他真正嶄露頭角之時。

此時的劉贇在想明白這些道理後,就果斷地否決了與張角的合作,甚至他還厲聲地說道:“張教主,這青州可是我濟南王府的地盤,那些豪強地主們我可以任由你們折騰,但府城卻不能動,你明白了嗎?”

聽到劉贇否決了他的合作後,張角的臉色也有些難看地說道:“東鄉候,一旦事起貧道可就顧不過來了,到時候還請東鄉候多多擔待纔是。”

張角的回答差點沒把劉贇給氣樂了起來,說實話他還真沒把黃巾軍放在眼裡,一羣剛放下了鋤頭又拿起刀槍的人,根本就厲害不到哪裡去。所以劉贇在翻了翻眼皮後,便又說道:“這樣吧張教主,咱們打個賭怎麼樣?”

聽到劉贇的話後,張角立馬就提高了警覺,便說道:“不知東鄉候想與貧道打什麼賭?”

“張教主,只要你的太平道能攻入雒陽城,這青州就是你的了,而我們王府也甘願拜倒在你的腳下。不過你要是無法攻佔雒陽城,那以後你們太平道的人馬就得聽我的指揮,不知張教主意下如何?”

“東鄉候,你這心還真是夠大的,竟然把主意打到了我太平道的身上。不過你敢劃出這道來,那貧道就接下了,當貧道攻破雒陽城的那一刻,我不僅要你們濟南王府的臣服,同時我還要你的那酒坊配方以及東萊郡的鹽場,你可願交出來?”

聽到張角提起鹽場的時候,劉贇的眼睛裡就閃過了一絲殺機。他不明白張角是怎麼知道鹽場的事情的,難道是管承那傢伙泄的密嗎?

就在劉贇猜測誰是內奸的時候,張角卻大度地說道:“東鄉候,不用胡亂猜疑了,當管承他們停了供奉的時候,貧道就派人去查了,沒想到東鄉候在小樑莊還留下了這麼大的一筆財富啊。要不是顧忌著本教會的大事,貧道倒是想派些人去小樑莊走上一趟。”

“張教主,你也太小看我劉贇了吧,不信你儘管派人來試試,要是本侯爺連你們太平道都擋不住的話,那鹽場我也就心甘情願地交給你們了。”

劉贇敢這麼說也是算準了張角不敢派太多的人手去小樑莊,否則必會引來朝廷的震怒的。而張角同樣算到劉贇不敢聲張此事,所以他笑了笑,又說道:“東鄉候,你的賭注貧道接下了,那不知貧道提出來的賭約東鄉候可願接受呢?”

此時的劉贇二話沒說,伸出了自己的左手,並與張角三擊掌後,就說道:“張教主,那本侯爺就靜待你得勝的喜訊了,到那時還請張教主多多關照纔是,哈哈哈。”

“好說、好說,到時候本良師也絕不會虧待了你們濟南王府的。”此刻的張角也不由得稱起了自己爲大賢良師來。

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四百八十六章 廬江城破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三百八十四章 銅牆鐵壁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攻會稽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十二章 打臉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九章 屠神門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
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四百八十六章 廬江城破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三百八十四章 銅牆鐵壁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攻會稽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十二章 打臉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九章 屠神門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文县| 方山县| 阳江市| 永善县| 娄底市| 逊克县| 高碑店市| 札达县| 浦县| 长宁县| 莱西市| 奇台县| 大余县| 建瓯市| 福州市| 绥德县| 江津市| 汪清县| 平湖市| 水城县| 鄂州市| 潍坊市| 安义县| 南投县| 奉节县| 岳西县| 荥经县| 蕉岭县| 海原县| 黄石市| 孝感市| 铁力市| 依安县| 乌兰县| 汕头市| 太白县| 乌海市| 永顺县| 深州市| 泸定县| 冀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