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三百四十四章 璀璨的冕冠

而現在因爲馳道的大舉修建,在馳道上的快馬傳遞的消息,一路不停的換人換馬,速度可以達到一日一夜一千五百里,這是個偉大的創舉。是一個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大山怎麼辦?往往因爲山體的存在要繞很多路。

開山破石是一件非常費工夫的事情,嬴嘯現在也沒有太好的辦法。要他發愁的事情多著呢。一個帝王,在人前固然是風光無限,但是他的辛苦也是難以想象的。

天下統一了,但是各地方的公文奏摺卻越來越多,讓嬴嘯快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了。不禁發出一聲嘆息,很久沒有去後宮了………

“陛下,前線戰報,魏延將軍已經基本平定了交州南的叛亂,只是現在交州南部十室九空,人丁稀少?!?

“知道了,召丞相來?!?

佔婆人基本被肅清了,而前面佔婆人又屠殺了漢人,使得這裡成了荒涼之地,只是現在全國各地都缺少人力,如何移民?從那裡移民?誰有願意去那麼遙遠的地方?

等到田豐來了,一說起這個事情,田豐也犯難。這會不比當初,天下已經太平了,誰願意背井離鄉開始新生活?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想離開家鄉。

“陛下,現在那邊也還不太平,現在就移民過去怕是人都不願意去。不如吸納一些外人去那裡居住?!?

“外人?你指的是?”

“主要以百越人爲主,現在許多百越人還沒有走出山林。只要陛下給予他們土地,他們在那裡一樣可以生息。同時準許扶南人,真臘人進入。只要到官府登記。學習漢話漢禮,便可以成爲我大秦的子民,生活在那裡。同時,臣發佈通告,行文全國,讓一些生活沒有著落的破落子弟去那裡,陛下也一樣會賞賜給他們土地,讓他們生活。”

嬴嘯嘆了一口氣,現在也只能這樣了。那裡畢竟太遙遠了。而據說那裡也適合種植水稻,應該可以很快就能建立起居民點,而且那裡氣候溫和,就是冬天。一樣可以種植莊稼。只是這個方法有些慢,但也只有先這樣了。

可惜朕手上地人太少了。若是有足夠地人。這還是問題嗎?也不用這麼麻煩了。不過田豐所說地準許福男人。真臘人也到這裡。卻並不好半。嬴嘯以後是要對這些國家用兵地?,F在這些人遷到這裡。一旦佔據了主導地位。以後不是要叛亂了?

“主要以百越人和漢人爲主吧。至於真臘人。扶南人。他們想去那裡。便地讓他們完全地說漢話行漢禮。並且加入秦國籍貫。從那一刻起。他們就是秦國人。在不是真臘人和扶南人了。注意這一點。同時要服從地方官地管理。遵守大秦地律法。否則他們會被驅逐?!?

現在只有死馬當作活馬醫了。雖然這裡有魏延地大軍停駐。暫時還能威懾周邊。但是魏延地大軍是要去征討林邑國地。一旦離開了。威懾力沒有了。難保其他地方不起覬覦之心。而百越人剛好彌補這個不足。只是對於百越人現在地宗族構架讓嬴嘯也很頭痛。

百越人以宗族爲譜系。族中地命令甚至比皇命還管用。要同化他們也是一個艱難地事情。但是目前也只有這樣了。若現在強行剝離這種習俗。那恐怕百越人立即就要造反了。

兩人正在討論該如何處置這些事情地時候。外面有人來報:“陛下。太史慈將軍馬上就到長安了。現在距離長安只有三十里地距離?!?

“好。讓治兒替朕去迎接太史將軍吧。丞相你組織一下百官也去迎接一下吧。這次太史慈可謂勞苦功高了。朕還真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他說地珍寶有多麼絢麗。”

只是迎接大軍禮儀繁瑣,整整折騰了一天。第二天朝會之上,太史慈親自在殿上獻上珍寶。這一下也讓羣臣開眼了,果然是珍寶啊。就那一顆最大的珍珠就讓所有人驚訝,和拳頭一樣大的珍珠,那是什麼概念,其珠形如水滴,三寸長,差不多兩寸厚。

就這一顆巨大地珍珠就震住了所有人,在加上那三百六十五顆一模一樣大的小珍珠,更是讓羣臣目不暇接。嬴嘯看的大喜,當即拍板:“好,果然是稀世珍寶,此珠可有稱號?”

“還沒有,請陛下賜名?!?

嬴嘯也是無語,賜名,他最不願意的就是賜名。不過實在是喜愛這顆巨大的珍珠,便也不推辭說到:“便叫他帝國之星吧,合了興的意思,希望帝國興旺輝煌。此珠便鑲嵌到朕的冕冠之上,讓所有的人都知道這帝國之星的存在?!?

羣臣心中也是嘀咕,這明顯是私人收藏了嗎。能見皇帝地有幾個人?讓所有人都知道,開玩笑,要是所有人都能見到皇帝,那國家不是亂了…………

而皇帝冕冠也不是時時都帶在頭上的,日常都戴的是簡易的。只有祭祀或者大朝之時會帶上這冕冠。而冕冠由冕板、冕旒、笄、、充耳等組成。以往的冕冠上是沒有珍珠的,嬴嘯這一下,倒是給冕冠加上了這麼大一顆珍珠,只是顯擺啊。

以後地皇帝要是沒有這麼大的珍珠在冕冠之上,都不好意思說是冕冠了。不過陛下心情好,誰也不會爲這麼個事情去掃了陛下的興致。同時,華美的冕冠也是體現大秦強大的地方,但有外國使臣前來,見到嬴嘯,一見必然大驚,嬴嘯的冕冠之上居然有如此巨大的珍珠璀璨生輝。

那是什麼概念,只能說明大秦的富足強大,國家強大了,他們這些臣子面上也有光不是嗎。再說。誰手上有這麼巨大的珍珠而不獻給陛下,那是他傻了,看嬴嘯高興地樣子,這下太史慈地封賞是少不了。除非是收藏,要不然珍寶的意義就是換取地位財富。

在讓人將這巨大地珍珠鑲嵌到冕冠上,嬴嘯對太史慈以及出征的將士大肆封賞一番,而後有開始忙碌了。百廢俱興,現在最迫切的就是馳道的修建。

隨著帝國疆域的不斷擴大,如何有效的統治就成了問題。最後只有大肆修建馳道。嬴嘯準備有十年的時間。修建出一條貫穿全國所有郡府與軍事要塞地馳道網。有了這樣的馳道網,各個郡治的消息會以最快的速度傳到長安。

而一般地事情,完全由郡守處置,嬴嘯的巡查人員與各州別駕都是監察人員。也能在一定意義上減少郡守們貪贓枉法的機會。

隨著百姓生活的不斷好轉。稅收也再度攀升。漢朝本就不歧視商人,而嬴嘯秉承了這個原則,商業也開始了空前的繁榮。同時,揚州都傳來好消息,在交州發現大量礦藏之後,揚州也發現了巨大的銅礦。或許現代的銅不算什麼,但是在古代。銅卻是國有資源之一,因爲銅不但是製作銅器皿,更重要地是,鑄錢,鑄造這個時候的銅錢。

自後秦建立以來,半兩錢的鑄造一直很嚴格。銅錢的銅錫比例完全按照規定,重量也是半兩一枚,足色足重。嚴禁的鑄造工藝就讓私人化銅器鑄錢無利可圖了。

私人融化銅器鑄錢,是加入大量的錫與雜質。而這些東西一多。銅錢顯得白。一眼就能看出來,即便重量差不多,色澤,形狀就不一樣了。諸侯混戰的時代,私人鑄錢成風,也導致了大量劣質銅錢的流通。嚴重的損害了國家經濟。也導致了許多地方人們根本不使用銅錢,乾脆用糧食布匹作爲交換物。

在秦地統一戰爭中,半兩錢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收買了不少人心。因爲秦半兩錢成色好,幾乎沒有仿製品,即使有假的,一眼就能看出來。讓許多百姓自動使用了秦錢,這可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因爲強勢的經濟政策,因爲百姓普遍使用秦銅錢。雖然在不斷的鑄造。還是導致了大秦地半兩銅錢一直不大夠用。

而現在大量銅礦的發現,國家不必在銅而發愁??梢澡T造更多的半兩錢流通於世。現在市面上的半兩錢數量還遠不夠使用,荊州那邊的官員都有想法將寺院中的銅佛像融了鑄錢。

還好這個想法沒有實現,要不然那些信徒必然不答應。對於現在的佛教,嬴嘯雖然沒有禁止傳播,但是也給他們帶上了一層緊箍咒。將其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先,對於佛教的教義,就作出了重大地修改。而現在地佛教,只在荊州一地傳播,沒有向外流傳,要修改還是很簡單的事情。更何況,現在佛教地領頭人,慧能大和尚,根本就是嬴嘯的應聲蟲,說讓做什麼就做什麼,要不然就等死吧。

而教義的修改,也讓佛教根本性的被扭曲了,現在的佛教初來中原大地,完全沒有後世那麼繁雜博大。只有十二因緣、因果業報、三界六道一些說法,比之後世的緣起、法印、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因果業報、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盤,以及自成一體的密宗法義等等是簡單的很了。

十二因緣包含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兩重因果關係,稱爲三世兩重因果。和因果業報密不可分,這個當即就被廢除了。輪迴之說徹底消失在中原佛教的教義之中,改成了君權天授論,也符合了嬴嘯的統治意義。

其中規定,出家人在不是方外之人,因爲皇帝陛下是佛陀在人間的化身,代替佛陀統合信徒。對皇帝不忠誠就是對佛不敬。獻給菩薩佛陀的供奉一律轉給皇帝陛下,一樣的效果。

而和尚們除了誦經之外,也要參加勞作,他們也是要上稅的。寺院的特權土地被取消,寺院的維護費用由國家統一調撥。這一下,還俗的和尚大批大批的出現,他們雖然是虔誠的信徒,但是在虔誠地信徒也會餓。也要吃飽肚子才能虔誠。

每個寺院的建立必須有官府的允許纔可以,而寺院的主持,比對與國家縣級官員。當然這些人首先要去慧能大和尚那裡被洗腦…………而後才能走馬上任。

廢除了特權,和尚便與平民在無差別,只是多了個宗教信仰而已。而所信奉者,也由佛變成了皇帝。荊州大量的教徒開始了轉化,成爲了皇帝陛下的忠誠走狗。

廢除了輪迴之說之後,又提出了向善、助人、包容、習武健身、民族大義等一切皆在今生實現,在無來生之說。基本上就是國策之中的東西。全面取代了佛經。

現在整個大秦尚武之風甚重,學宮之中在教授武藝,各地劍士行館在教授武藝,現在連各個宗教信徒們也提倡練武強身。而大秦尚武之風。卻不是武藝爲先,而是武德爲先。

一個人在厲害,恃強凌弱,欺壓別人,會被看不起,會被看成不具備武德。自然會有無數的“大俠”出現教訓你,直到你被打倒爲止。

在經歷了改革之後。可以想象到,這些個教派的教徒們會成一個什麼樣子。平時謙遜有禮,一旦得到國家地徵召,穿上鎧甲,拿起兵器,就是一羣虎狼。更不要若有外敵入侵,這些人轉眼之間就是合格的軍隊,會爲包圍自己的家園流盡最後一滴血…………

而這些教徒不過是百姓中很小的一部分,大環境也是一樣?,F在秦人百姓不在是羊。而是虎狼。他們有一個尚武地皇帝,成立了一個尚武的帝國。雖然現在鬥毆事件越來越多,不過在各地官府和劍士行館的彈壓之下,也並不嚴重。

恥於內鬥,這個先秦時期的思想更被嬴嘯提出,不斷灌輸給所有百姓。更有官府刻意豎立的外敵在。所有人都在爲擊敗外敵做準備。

雖然嬴嘯一系列的措施看起來都很有利。但是他一樣有他的歷史侷限性,那就是忠誠於帝王這個思想。幾乎每一項舉措都在引導百姓這個想法。在開啓民智地同時,忠君的思想被提升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

這也是無奈的事情,這個思想必然爲所有帝王喜歡。便是你嬴嘯不提出,一樣有人會提出。而皇帝已經是被神話了的存在,他不會犯錯,即便有錯,也是臣子中有小人作祟,帝王是神。他們永遠不會有錯誤。

荊州。揚州兩地在平穩的過渡。嬴嘯在太史慈的推薦之下,將劉巴這位傳奇人物召到長安。送入學宮,以後準備大用。

聽到劉巴的事情,嬴嘯也是哈哈大笑。這劉巴年少之時,就聞名荊州,劉表等人對他是讚不絕口。等到劉備徵辟他的時候,這哥們卻很直接地捲鋪蓋跑路了,寧願躲避去交州做個無名小官,也不願意在劉備麾下位高權重,根本不給劉備效力。

這樣的人,很有意思,便讓他學宮之中發揮他的才華吧,看看這小子是不是有真材實料?,F在的長安學宮就是嬴嘯手上的一塊試金石,這裡人才衆多,若想創出名頭,沒有真本事那是想也別想。

魯肅現在是大忙人啊,掛著揚州別駕的頭銜,卻分管著揚州,交州兩地地政務,同時處理百越人的事宜。他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可同時,也忙的他連出恭的時候,茅廁外面都有人在向他彙報情況,等待批示…………

魏延也完成了大軍的休整,在補充了太史慈留下的軍隊後,他的軍隊挺進到日南郡朱吾城,等待嬴嘯一聲令下就殺入林邑國,將林邑國滅亡。

對於這個問題,嬴嘯是一點也不在意。若在以前,這將是一個非常難實施地事情,因爲運輸。這裡地道路條件實在是難走,大軍的補給運輸成了一個非常難實現地事情??涩F在秦國的水軍解決了這個問題,近海航行對他們來說實在是簡單。更不要海船那巨大的運載量更是陸地運輸不能比擬的。

而近海之上,又沒有什麼敵人。海盜雖然膽大,但是還沒有膽量來搶劫軍船。而林邑國的國土相當於現在越南的中南部。那漫長的海岸線在秦軍水軍之前卻是沒有自保之力。

林邑國也有自己有的水軍,可惜他的水軍完全不是秦軍的對手。甘寧興沖沖而來,一陣交戰,雖然大勝,可甘寧卻是敗興而歸。這林邑國的水軍根本不是他的對手,連戰鬥的慾望都沒有給甘寧帶來,這樣的對手,實在是提不起興趣,整個是欺負他們嘛。

“陛下,有扶南國使者請見。”沮授忽然跑來報告了這個消息。

在魏延大軍的軍事壓力之下,扶南國也感到了危機,他們本就與中原沒有什麼交往,但是害怕秦國藉機攻打自己。在防備的同時,也迅速派出使節,去長安覲見秦皇,進行朝貢,希望秦軍不要來攻打自己。

嬴嘯得到消息後,微微一笑,這是個敲詐的好機會啊。

一百零三章 鐵血炎黃三百七十三章 人性四百二十九章 迴歸中原一百零六章 赤兔之主第122章 真假鄭嘯二百七十八章 再現馳道三百五十八章 扶余求助第42章 齊人之福第134章 半推半就四百九十六章 大反擊四百零二章 徐庶出西域四百零五章 凌霄之士第117章 你死我活四百九十八章 西方'長'城四百七十六章 彈指一揮三百三十五章 漢之覆亡三百三十七章 按圖索驥四百六十二章 亡命之途第202章 淳樸百姓二百九十七章 大軍連天三百四十一章 新的開始第96章 實則虛之一百零七章 典韋揚名一百零二章 隨君赴死三百零四章 清理蛀蟲四百五十四章 全力而動四百三十五章 無懼無畏第83章 峰迴路轉第234章 長安留客三百二十八章 炮製英雄四百零六章 西域暴亂第223章 劉虞駕崩第211章 毒計蔓延第168章 醜漢也親切第188章 扶風孟達三百五十六章 圖謀草原四百七十三章 空前之局第254章 馬均鬥劉曄第147 勢如破竹四百五十七章 天上的砝碼二百七十九章 烏戈王子三百六十六章 軍功改革四百六十八章 沙漠之舟第33章 休養生息第75章 滅門之災四百六十九章 運籌帷幄一百零七章 典韋揚名三百三十八章 大逆轉三百四十八章 以殺止殺第39章 情勢扭轉第72章 家書萬金四百一十二章 將軍決戰第203章 特種打擊二百八十四章 劉備稱帝二百九十九章 凌霄威風第47章 關中陳倉第124章 毒士縱橫第186章 花園行兇第270章 連雲之港第301章 夜魂索命二百六十一章 暴雨雷霆四百九十章 高歌猛進第123章 文和出關三百九十二章 可怕的國度第329章 空歡喜三百五十二章 奴隸分等四百八十八章 水與火第182章 文聘護送第21章 風流郭嘉第313章 長安見聞錄第187章 五斗米教四百一十章 艱難選擇二百八十三章 物勒工名第75章 滅門之災第149章 銜尾追殺第24章 進軍廣宗第115章 趕盡殺絕三百五十五姐妹之妙第53章 皇室貴胄第252章 進退兩難四百五十五章 不落要塞第116章 暴力的懷柔四百章 安息騎士第205章 劉虞加封三百八十五章 更不可能三百五十七章 鮮卑在行動第123章 文和出關第68章 飛將落魄三百二十章 大風起兮第181章 危在“旦”夕三百九十一章 情報亦戰爭四百三十八章 暫時的和平四百八十八章 水與火第177章 不速之客第241章 蠻人叛亂第9章 出征黃巾三百八十二章 不夜城第29章 西涼叛亂第46章 起兵伐董第192章 血染半邊天
一百零三章 鐵血炎黃三百七十三章 人性四百二十九章 迴歸中原一百零六章 赤兔之主第122章 真假鄭嘯二百七十八章 再現馳道三百五十八章 扶余求助第42章 齊人之福第134章 半推半就四百九十六章 大反擊四百零二章 徐庶出西域四百零五章 凌霄之士第117章 你死我活四百九十八章 西方'長'城四百七十六章 彈指一揮三百三十五章 漢之覆亡三百三十七章 按圖索驥四百六十二章 亡命之途第202章 淳樸百姓二百九十七章 大軍連天三百四十一章 新的開始第96章 實則虛之一百零七章 典韋揚名一百零二章 隨君赴死三百零四章 清理蛀蟲四百五十四章 全力而動四百三十五章 無懼無畏第83章 峰迴路轉第234章 長安留客三百二十八章 炮製英雄四百零六章 西域暴亂第223章 劉虞駕崩第211章 毒計蔓延第168章 醜漢也親切第188章 扶風孟達三百五十六章 圖謀草原四百七十三章 空前之局第254章 馬均鬥劉曄第147 勢如破竹四百五十七章 天上的砝碼二百七十九章 烏戈王子三百六十六章 軍功改革四百六十八章 沙漠之舟第33章 休養生息第75章 滅門之災四百六十九章 運籌帷幄一百零七章 典韋揚名三百三十八章 大逆轉三百四十八章 以殺止殺第39章 情勢扭轉第72章 家書萬金四百一十二章 將軍決戰第203章 特種打擊二百八十四章 劉備稱帝二百九十九章 凌霄威風第47章 關中陳倉第124章 毒士縱橫第186章 花園行兇第270章 連雲之港第301章 夜魂索命二百六十一章 暴雨雷霆四百九十章 高歌猛進第123章 文和出關三百九十二章 可怕的國度第329章 空歡喜三百五十二章 奴隸分等四百八十八章 水與火第182章 文聘護送第21章 風流郭嘉第313章 長安見聞錄第187章 五斗米教四百一十章 艱難選擇二百八十三章 物勒工名第75章 滅門之災第149章 銜尾追殺第24章 進軍廣宗第115章 趕盡殺絕三百五十五姐妹之妙第53章 皇室貴胄第252章 進退兩難四百五十五章 不落要塞第116章 暴力的懷柔四百章 安息騎士第205章 劉虞加封三百八十五章 更不可能三百五十七章 鮮卑在行動第123章 文和出關第68章 飛將落魄三百二十章 大風起兮第181章 危在“旦”夕三百九十一章 情報亦戰爭四百三十八章 暫時的和平四百八十八章 水與火第177章 不速之客第241章 蠻人叛亂第9章 出征黃巾三百八十二章 不夜城第29章 西涼叛亂第46章 起兵伐董第192章 血染半邊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白银市| 华阴市| 凤凰县| 阳高县| 通州区| 日照市| 瓦房店市| 柞水县| 邢台县| 碌曲县| 巍山| 清苑县| 泾阳县| 乌拉特前旗| 洪洞县| 四平市| 静安区| 乌拉特中旗| 栾城县| 井研县| 长岭县| 凤冈县| 长治市| 精河县| 镇原县| 湖南省| 廊坊市| 炉霍县| 车致| 长兴县| 武汉市| 凤庆县| 康马县| 新巴尔虎左旗| 江华| 长葛市| 灵寿县| 金山区| 无棣县|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