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9章 交州歸漢

白帝城,背靠高峽,前臨長江,三面環水,氣勢雄偉壯觀,雄踞水陸要津,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現在,漢軍的臨時總部,就設在白帝城中。

在白帝城紮下大營之後,敖烈接連發布了兩道詔書,第一道詔書是著人運送劉備的屍體回燕京,以臣子的姿態,埋葬在劉協的墳墓旁邊。對此,關羽和張飛主動請纓接下了這個任務。敖烈心知他們二人是想送劉備最後一程,同時和過往的一切做一個告別,因此敖烈便答應了下來,準許由他們二人率領三千漢軍,帶著劉備的屍體先行返回燕京。

第二道詔書,敖烈給了劉備的兩位夫人和兒子劉禪足夠的錢財,把他們母子三人遷居到了比鄰南中的偏遠地區,讓他們安度餘生。對敖烈的這個做法,起初諸葛亮和龐統是堅決不同意的,他們認爲劉禪有朝一日長大成人之後,一定會爲報父仇而引起禍亂,所以主張將劉禪永遠的囚禁在燕京。可是敖烈卻沒有采納他們的建議,敖烈知道,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在歷史上,就算有諸葛亮這樣治理內政、帶兵打仗都很出色的人物來幫扶,都沒能讓劉禪完成蛻變,甚至還在蜀國被滅亡之後,還笑著享受奢華的生活,渾然不爲成爲亡國之君而煩憂,並且引發了一場“樂不思蜀”的典故,成爲千古的笑柄,這樣沒心沒肺的人,還有什麼威脅可言?

在敖烈的堅持下,諸葛亮和龐統只好放棄了把劉禪變爲籠中金絲雀的打算,順從了敖烈的決定。這兩位絕世智囊雖不像賈詡那樣圓滑,但也不似田豐那樣耿直,而且他們也相信敖烈的判斷。畢竟敖烈的識人之明可是聞名遐邇的。既然敖烈已經決定好了劉禪的歸宿,那就一定是有道理的。

在妥善處理好了劉禪母子三人的事情之後,敖烈把士燮請到了自己的大營中,和他進行了一番長談,勸導他重新歸入大漢的版圖。士燮雖然對敖烈沒有斬殺士壹和吳巨之事感恩在心。但卻並沒有立刻答應敖烈的要求,而是表示需要經過考慮,才能給出答覆。士燮的態度,是敖烈意料之中的事。交州偏遠,消息閉塞,士燮已經被劉備矇騙了一次。是不會再輕易相信其他人的,所以敖烈也沒有逼迫士燮,而是給了士燮足夠的時間,讓他慢慢去考慮。

這一考慮,就是二十多天的時間,士燮依舊沒有做出明確的答覆。最終打破僵局的。是劉陶的到來。劉陶是士燮的授業恩師,深得士燮的尊敬。在劉陶到來之後,他與士燮師徒二人關起門來,在營帳中推心置腹的交談了兩個多時辰。沒有人知道他們究竟談了些什麼,只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在經過這番長談之後,士燮率領部下的八萬多交州軍。當著所有漢軍將士的面,向敖烈投誠,並宣佈交州從此重歸大漢。

在士燮率部投誠之後,敖烈當即任命士燮繼續擔任交州牧之職,成爲北漢開國以來的第一任交州牧。爲了加強交州軍的戰鬥力,填補交州將領武力不強的缺陷,敖烈特意從蜀中降將中,挑選出來十二名戰將,一併交給了士燮,以便輔助他更好地震懾交州境內的那些異族。張嶷、張翼這兩員蜀中名將均在此列。在劉備臨死之前的勸慰下。這些蜀中將士們,已經打消了對漢軍的牴觸心理,正式投效到了敖烈的麾下,甘心任其驅馳。

三日之後,士燮率部離開了白帝城。踏上了返回交州的歸途。和來時一樣,士燮的職位沒有任何變化,但是他的軍中的旗幟,卻已經全部易幟,從原來舊有的交州地方軍旗幟,變成了北漢的五爪金龍大旗。至此,交州在歷經和朝廷的數十年脫離之後,重新迴歸了大漢的版圖。

士燮走了,劉陶卻被留了下來。和劉陶一起留下來的,還有與他一同趕來的徐庶。徐庶是敖烈特意召喚來的,因爲敖烈準備讓他接替諸葛亮現在的位置,來執掌益州,而劉陶,將以徐庶副手的身份,留在益州,幫助徐庶一同治理益州。目前益州已經平定,劉備在臨死前的悔悟,讓蜀中將士們的排外之心大部都消散於無形,因此諸葛亮已經沒有必要在繼續留在益州了,剩下的事,以徐庶的才能,便已經足夠了。更何況還有劉陶和一班蜀中文武官員的真心輔佐,蜀中被打理成井井有條的狀態,已是指日可待,勿須敖烈在多費心神了。

相比蜀中的平靜而言,冀州依舊面臨著曹操的威脅,把諸葛亮調回冀州去厲兵秣馬,爲敖烈下一次征討曹操做好準備,無疑比把他留在益州,更能體現出他的價值和智慧。好鋼用在刀刃上,敖烈可不會浪費部下任何一個人的才能,更遑論是諸葛亮這樣千萬年難得一見的曠世奇才了。

在益州又停留了數日之後,將大方向劃定好了之後,敖烈就決定率部離開益州了。不過他要去的地方,卻並不是燕京,而是襄陽。在呂蒙白衣渡江,和孫策、周瑜兵分三路拿下荊州到現在,已經過去將近一年的時間了,敖烈覺得,是時候該處理一下荊州的事情了。荊州地傑人靈,幅員遼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敖烈不可能把這樣一個大州一直寄託在孫策的手中,雖然孫策對敖烈的忠心毋庸置疑,但是大權外放,是任何一個英明的君主都不會去做的事情。並不是敖烈翻臉不認人,而是在封建社會制度下,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話事人,這樣才能保證中央集權,才能保證敖烈的統治不會從內部出現裂縫。

而且此去荊州,敖烈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孫策和孫權兄弟,雖然都是敖烈的弟子,對敖烈敬重有加,可他們畢竟還沒有正式宣佈歸順北漢政權,嚴格來說,他們所代表的江東地區,仍然是割據軍閥集團,擁有高度的自由,這對北漢一統天下,也是一個消極的影響。在劉備死後,當今天下有實力和敖烈一較長短的人,便只剩下了盤踞中原的曹操和割據江東、荊州的孫氏兄弟了,這個時候,敖烈必需要得到孫氏兄弟明確的表態,一旦順利的讓孫氏兄弟正式歸順北漢的話,不但在聲勢上對曹操集團是個巨大的衝擊,進而孤立曹操集團,還能得到江東軍強有力的臂助,在戰略上對曹操形成大包圍的趨勢,使漢軍在與曹軍的對立中,佔據絕對的上風。

迎著朝陽,敖烈從北方帶來的漢軍兵分兩路,各自踏上了新的征程。諸葛亮將率領大部分漢軍將士,從益州奔漢中,然後途徑長安,在轉向幷州,最後到達目的地冀州;而敖烈則是帶著兩萬百戰血殺、兩萬虎賁力士以及兩萬麒麟水軍,從益州順流東下,取道荊州,然後到達江東地區的政治中心建業,和孫策、孫權兄弟進行深度的談話。

在敖烈率部離開的時候,徐庶和劉陶率領著蜀中一衆文武官員,爲敖烈送行。一個時代的告別,意味著另一個時代的開始,蜀中在歷經劉璋父子和劉備先後長達數十年的兩個政權統治之後,終於回到了正軌,拉開了益州歷史上新的篇章。

離開益州,一路向東,在經過數日的急行軍之後,敖烈所部已經來到了益州和荊州的交界之處,連日的長途跋涉,讓心如磐石的敖烈也不由得感到了乏味,於是,敖烈乾脆跳下了照夜的馬背,拉著照夜來到了麒麟水軍的戰船之上,一邊隨著麒麟水軍前進,一邊欣賞著大江洶涌奔騰的壯景。

站在王渾等人精心研製出來的新式戰艦上,感受著腳下的甲板,隨著長江的波濤不停地上下起伏著,看著眼前波瀾壯闊的勝景,敖烈頓感心胸開闊了很多,連續作戰帶來的疲勞也一掃而空,雄心壯志油然而生。

轉頭看向身邊的趙雲、馬超和甘寧三人,敖烈指著襄陽的方向說道:“襄陽,曾幾何時,風雲地,英雄地,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傑爲了爭奪襄陽,而血染沙場,可惜如今早已是物是人非了。如今的襄陽,終歸還是要納入我大漢的版圖中,成爲我大漢一統天下的一塊拼圖。”

趙雲等三人都沒有說話,而是靜靜的聆聽著敖烈的話,品味著其中的意境。這三個人,都是比較早便跟隨在敖烈身邊的重臣,他們見證了敖烈從一個毛頭少年,成長爲一方雄主的整個過程,也見證了敖烈從北方的燕京開始,一步一步的向著一統天下的目標邁進,最終佔據大半個天下的過程,這個過程,敖烈僅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便幾近完成了,從古至今,也未能有人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便達到敖烈這樣的高度,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正如眼前起起伏伏的大江奔流,從平靜中崛起,瞬間便捲起一道雄壯的巨浪,過程雖然短暫,但足夠驚心動魄。他們要做的,就是幫助敖烈將這股巨浪儘可能長時間的維持在頂峰,經久而不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敖烈有些忘情的頌唱著這首流傳於後世的臨江仙,他激昂有力的聲音,在江面上隨著江水翻滾不休,帶起一浪又一浪的浪峰。

ps:ps:今天大琨的爺爺終於清醒過來了,雖然還不能動,但是也能有限的叫出幾個人的名字了,大琨很開心。因此狀態也有所回升,感覺今天的這一章寫的還算順手,大琨再次感謝大家對爺爺的祝福,謝謝大家幫助大琨度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第125章 呂布放水第255章 挺進大漠第285章 先拔頭籌第104章 東風破、百花殘(三)第277章 鳳雛歸劉備第35章 誘殺!第346章 漢中爭奪戰(四)第257章 短暫激戰第40章 約法三章第486章 決戰官渡(一)第232章 逃離徐州第429章 七擒孟獲(三)第358章 趙雲到來第316章 決戰在即第466章 五大軍團第467章 暗影疏香第60章 河東徐晃第154章 呂布再揚威第352章 決戰漢中(二)第206章 半渡而擊之(二)第73章 拔刀相助第21章 幽州臺第171章 血色歸途(三)第126章 我叫孫仁!第384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一)第440章 奔射!第21章 幽州臺第152章 針鋒相對第111章 厲兵秣馬第124章 虎口脫險第15章 再遇佳人第443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二)第414章 放虎歸山(二)第276章 巧舌如簧第377章 漫天箭雨第382章 讓勇氣飛(二)第448章 麒麟喚夜(三)第150章 一見傾心第217章 匯合呂布第439章 香消玉殞第355章 不歡而散第284章 郭嘉密謀第344章 漢中爭奪戰(二)第36章 十面埋伏第380章 血殺再揚威第43章 天子詔書第470章 喪家之犬(二)第193章 大鬧鄴城(三)第369章 過五關斬六將(三)第182章 休養生息第346章 漢中爭奪戰(四)第184章 親情的溫暖第309章 以假作真第215章 用糧草釣魚(二)第453章 誰是誰的菜第5章 生財之道第229章 北疆臣服第148章 絕戶之策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275章 秘寶再現第145章 暗生情愫第219章 龍驤揚威(一)第343章 漢中爭奪戰(一)第484章 斬將奪旗(一)第65章 短兵相接第149章 王允獻貂蟬第2章 漢末重生第398章 三線開戰(二)第276章 巧舌如簧第432章 關羽歸心第109章 劉宏遺詔第103章 東風破、百花殘(二)第339章 迎娶尚香第250章 整裝待發第96章 功成萬骨枯(二)第265章 封狼居胥(一)第272章 堅辭不受第8章 惡戰第443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二)第178章 神醫到來第10章 相互授藝第296章 血戰洛陽(一)第237章 袁術的末路(二)第30章 龍爭虎鬥第368章 過五關斬六將(二)第345章 漢中爭奪戰(三)第40章 約法三章第22章 才高八斗第358章 趙雲到來第10章 相互授藝第482章 大混戰第115章 暗影第199章 以人爲鏡第376章 主辱臣死第5章 生財之道第340章 再收弟子第375章 劉協的尊嚴第339章 迎娶尚香第470章 喪家之犬(二)第360章 七進七出(二)
第125章 呂布放水第255章 挺進大漠第285章 先拔頭籌第104章 東風破、百花殘(三)第277章 鳳雛歸劉備第35章 誘殺!第346章 漢中爭奪戰(四)第257章 短暫激戰第40章 約法三章第486章 決戰官渡(一)第232章 逃離徐州第429章 七擒孟獲(三)第358章 趙雲到來第316章 決戰在即第466章 五大軍團第467章 暗影疏香第60章 河東徐晃第154章 呂布再揚威第352章 決戰漢中(二)第206章 半渡而擊之(二)第73章 拔刀相助第21章 幽州臺第171章 血色歸途(三)第126章 我叫孫仁!第384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一)第440章 奔射!第21章 幽州臺第152章 針鋒相對第111章 厲兵秣馬第124章 虎口脫險第15章 再遇佳人第443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二)第414章 放虎歸山(二)第276章 巧舌如簧第377章 漫天箭雨第382章 讓勇氣飛(二)第448章 麒麟喚夜(三)第150章 一見傾心第217章 匯合呂布第439章 香消玉殞第355章 不歡而散第284章 郭嘉密謀第344章 漢中爭奪戰(二)第36章 十面埋伏第380章 血殺再揚威第43章 天子詔書第470章 喪家之犬(二)第193章 大鬧鄴城(三)第369章 過五關斬六將(三)第182章 休養生息第346章 漢中爭奪戰(四)第184章 親情的溫暖第309章 以假作真第215章 用糧草釣魚(二)第453章 誰是誰的菜第5章 生財之道第229章 北疆臣服第148章 絕戶之策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275章 秘寶再現第145章 暗生情愫第219章 龍驤揚威(一)第343章 漢中爭奪戰(一)第484章 斬將奪旗(一)第65章 短兵相接第149章 王允獻貂蟬第2章 漢末重生第398章 三線開戰(二)第276章 巧舌如簧第432章 關羽歸心第109章 劉宏遺詔第103章 東風破、百花殘(二)第339章 迎娶尚香第250章 整裝待發第96章 功成萬骨枯(二)第265章 封狼居胥(一)第272章 堅辭不受第8章 惡戰第443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二)第178章 神醫到來第10章 相互授藝第296章 血戰洛陽(一)第237章 袁術的末路(二)第30章 龍爭虎鬥第368章 過五關斬六將(二)第345章 漢中爭奪戰(三)第40章 約法三章第22章 才高八斗第358章 趙雲到來第10章 相互授藝第482章 大混戰第115章 暗影第199章 以人爲鏡第376章 主辱臣死第5章 生財之道第340章 再收弟子第375章 劉協的尊嚴第339章 迎娶尚香第470章 喪家之犬(二)第360章 七進七出(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北区| 鹤峰县| 嵩明县| 龙海市| 平度市| 益阳市| 石家庄市| 托克托县| 北宁市| 新巴尔虎右旗| 江油市| 昔阳县| 如皋市| 肇东市| 海晏县| 淳化县| 芷江| 黄浦区| 上饶市| 遂溪县| 常山县| 五华县| 广丰县| 河间市| 永平县| 罗田县| 莫力| 青州市| 环江| 庆云县| 大宁县| 嘉善县| 浪卡子县| 调兵山市| 沙坪坝区| 琼中| 鹤壁市| 贺州市| 防城港市| 札达县| 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