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0章 第十四州

在和三位嬌妻,呃,雖然甄宓和孫尚香還沒有正式過門,但是敖烈早已把她們當做自己的女人了。在和三位各有千秋的角色嬌妻愉快的共進午餐之後,敖烈又著急火燎的跑回了大廳,並立刻把諸葛亮、賈詡和荀彧三個人叫了過來,讓他們幫助自己參謀一下適才想到的處理鮮卑人的方案。

當敖烈把自己的想法說完之後,諸葛亮三個人在一旁補缺拾漏,四個人共同擬定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案來。定下方案之後,敖烈這纔算是鬆了一口氣,然後召集麾下衆人全部前來,把剛剛擬定出來的方案說了出來。用後世的思想和方式處理現在的民族矛盾,敖烈這一點無疑是很花了一番心思的,因此,他拿出來的方案,得到了麾下衆人的一致認可,就連善於直言納諫的田豐,在補充了幾處細節上的小問題之後,也就沒有了異議。

接下來,敖烈把鮮卑人漢化的問題交給了公孫瓚和閻柔去做,這兩人一文一武,又都是久居邊陲,熟悉鮮卑人的習性,在融合鮮卑人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什麼問題的話,他們有著足夠的經驗去解決。而且公孫瓚因爲常年鎮守邊陲,每年都要和烏桓、鮮卑人作戰,因此,他的名號在鮮卑人那裡有著很強的震懾力,有公孫瓚在,敖烈根本就不擔心烏桓和匈奴人會趁火打劫。

同時,敖烈還上表給劉協,建議劉協新成立一個大州,就以鮮卑人的原有地盤爲基礎,把遼闊草原和塞外,正是劃入大漢的版圖中來。其實,鮮卑人原有的地盤非常之大,西邊連接著雍、涼二州,東邊接壤幽、並二州。中間又和司隸校尉部所轄的關中地區比鄰,可以說,這個新成立的州,將是大漢有史以來的十三州又一部中,最大的一個州了,比幽並二州加起來還要大上將近一倍,這就是大漢的第十四個州了。不過,新州雖然幅員遼闊,但是地廣人稀,人口還不及幽州的一半。因此,這麼大一塊地盤,也不可能在劃分成兩個州了,那樣的話就太不利於管理了。

敖烈的奏摺和馬超送玉璽的路線一樣,是從草原上一路向西,然後在半途轉向向南,直接進入司隸校尉部,然後在途徑關中,遞給洛陽的劉協。這期間,完全省略了走冀州受袁紹節制的弊端。以前,敖烈每次派人給劉協繳納賦稅的時候,都格外的揪心。生怕袁紹會半途殺出個程咬金來,把送給劉協的錢糧布匹等物資劫走,從今以後,敖烈就再也沒有這個擔心了。他甚至還考慮,以後的歲貢,可以再加多一些了。這麼多年來。敖烈每年都按時向朝廷繳納歲貢,不爲別的,敖烈只是認爲現在的劉協,有能力執掌好朝廷,可以做一個爲國爲民的好皇帝,單憑這一點,敖烈就沒有把劉協趕下皇位的打算。

奏摺一旦進入關中地區,就等於是進入了劉協的直轄勢力範圍了。別忘了,張繡的叔父張濟率領數萬大軍駐紮的長安,因此,整個關中都是安全的,換言之,大漢遼闊的疆土,也就只有關中這一小塊地方,是受當今天子劉協直接管轄的。儘管手裡掌握的地盤不大,但是和在他之前的幾位天子比起來,劉協已經要好上很多了,至少不再是名義上的傀儡皇帝了。劉協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纔對敖烈加倍的倚重,吃水不忘挖井人嘛,沒有敖烈的鼎力支持,劉協甚至連個傀儡都不如。

在接到敖烈的奏摺之後,劉協顯得十分開心。劉協是天子沒錯,但他首先是一個漢人,開疆擴土是每一個漢人內心中都希望看到的。如果後世的史書這樣寫道:漢冠軍侯、幽並大都督、驃騎大將軍敖烈,在天子協的指令下,一舉掃平北疆,使爲禍大漢邊疆數十年的鮮卑人俯首稱臣,納土而降。那將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他劉協不就名垂青史了麼?甚至比中興大漢的光武帝還要尊崇的多。

欣喜之餘,劉協立刻召集文武百官來德陽殿議事,把敖烈的奏摺讓貼身侍衛大聲唸誦了一遍。現在的劉協,可比歷史上的窩囊形象強太多了,手中直接掌握著一萬精兵,還有張濟率兵數萬坐鎮長安,就連上朝的時候,王越帶領的五百親衛,也是按劍侍立在大殿之內,天下第一劍客王越更是筆直的站立在劉協身後,襯托的劉協自有一番威嚴。因此,朝中的各個大臣們,逐漸養成了一個習慣,在說話之前都要先掂量掂量,劉協到底是什麼意思,一旦觸怒了劉協,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被責罵兩句倒沒什麼,關鍵是這些大臣們怕王越那一手出神入化的劍術啊。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說話,都要先看劉協的臉色的。皇甫嵩站出來大聲說道:“啓奏聖上。冠軍侯仰仗聖上天威,得以平定北疆,使鮮卑人不再爲禍我大漢邊疆,實乃是我大漢千萬子民之幸、我大漢江山社稷之幸!”

劉協笑著說道:“朕也是這樣的心思。只是,冠軍侯上表,讓朕給新州冠名,諸位愛卿說說,新州應該叫什麼名字好呢?”

聽到劉協這樣說,一衆大臣們已經確定了劉協的心思,劉協這是以天子之尊,爲敖烈請功呢。能混到朝中做大臣的,無不是心思玲瓏之輩,既然確定了劉協的心思,阿諛奉迎之詞便如同潮水般涌來:“聖上天威所致,北疆俯首稱臣,不如就叫做威州,以彰顯聖上的天威。”

還有一些人說道:“不若干脆就叫做新州吧,意寓我大漢將迎來嶄新的大好局面。”

“聖上,依老臣看……”

一時之間,近乎一半的大臣們,紛紛出謀劃策,在爲新州的命名的同時,暗地裡的馬屁恰到好處的拍向劉協。那架勢,就彷彿偌大的北疆,是在劉協的彈指一揮間就被打下來一樣。

大漢自桓、靈二帝以來,歷代皇帝無不喜歡阿諛逢迎之詞,專門愛聽利好的消息,對那些不好的消息而是充耳不聞。這就養成了許多大臣報喜不報憂、阿諛奉迎的習性。在敖烈穿越之前,漢代的大臣們雖然不是絕對的世襲,但也是很看重家世傳承的,很多重臣在退下來之前,都會把自己的子侄輩提前扶上位。於是,在大臣們世代的傳承中,這個毛病也就一代代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皇甫嵩和朱儁兩位重臣,是爲數不多沒有拍劉協馬屁的大臣,他們暗中相互對視了一眼,均是皺起了眉頭。朝綱不振,有時候真的不能去怪那些作亂的逆臣,就拿董卓來說,如果不是當時的大將軍何進暗藏私心,企圖扳倒十常侍進而控制朝政,怎麼會有後來的董卓霍亂京師?所以說,朝綱大部分是敗壞在了這些所謂的朝中重臣身上,他們就好像是井底之蛙,世代的家世傳承,讓他們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顯貴,自幼在家族的護翼之下,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麼寬廣,卻偏偏喜歡在各種場合引經據典,長篇大論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在面對天子的時候,不著痕跡的馬屁也是猶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進而得到天子的青睞,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他們的尊貴和價值,說他們坐井觀天都是輕的,應該說他們鼠目寸光、紙上談兵纔對。

耳中聽著各種逢迎之詞,劉協起初還聽得津津有味,後來聽著聽著也就厭煩了。敖烈身上的後世思想,對劉協有著深遠的影響,讓劉協清楚的知道,大臣們是在刻意拍自己的馬屁,但是好話誰不願意聽呢?所以劉協也就笑著照單全收了,不過好話說的再多,也解決不了實際的問題,劉協揮手打斷了衆人的馬屁,轉頭看向王允問道:“王司徒,你有什麼好提議嗎?”

王允在不久之前剛剛被提升了司徒的職位,原本應該是由他帶頭拍劉協的馬屁的,但是王允卻並沒有那麼做。因爲凡是看到敖烈揚眉吐氣的事情,王允都覺得像是吃了蒼蠅一樣噁心,他對敖烈的各種羨慕嫉妒恨,早已矇蔽了他的理智,讓他倍感壓抑,從而苦心積慮的想要除掉敖烈,可是敖烈的運氣還真是好,一而再再而三的跳出王允的陰謀圈,讓王允倍受挫折。

現在聽到劉協問自己話,王允也不能在裝著沒聽到了,隨口應付道:“聖上乃是一代賢君,無論給新州取什麼名字,都足以彰顯聖上的天威浩蕩,所以老臣認爲,只要是聖上親口御封的名字,就都是好名字。”

劉協哈哈大笑了起來,而且似乎越笑越開心,最後笑的眼淚都流出來了,隨著眼淚的流出,劉協的笑聲忽然有些詭異的帶著一絲悲傷,讓心思機敏的大臣們,隱隱感到了一絲不對勁。

忽然,劉協止住了笑聲,猛地從龍椅上站起身來,直直的盯著王允,一字一頓的問道:“王司徒,你口口聲聲說,只要是朕親封的,就都是好的,那朕要問你一句,冠軍侯、幽並大都督、驃騎大將軍,朕的皇兄,是不是朕親封的官職爵位?”(未完待續)

第383章 讓勇氣飛(三)第77章 臥龍和鳳雛第33章 激戰右北平第312章 夜襲袁營(三)第144章 攻克虎牢第212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82章 休養生息第405章 再次賣主第288章 斬殺袁熙第69章 秘寶現世第284章 郭嘉密謀第173章 血色歸途(五)第315章 水陸並進第180章 四方雲動(二)第369章 過五關斬六將(三)第451章 王平出使第458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463章 擴軍備戰(一)第43章 天子詔書第280章 躍馬檀溪第26章 剿滅紅石谷第29章 童淵到來第338章 雙喜臨門第440章 奔射!第213章 危機四伏第344章 漢中爭奪戰(二)第134章 戰神呂布第207章 一戰而定第62章 以勇服人第474章 氣吞山河第223章 凱旋而歸第146章 赤霄揚威第21章 幽州臺第17章 路遇王敖第288章 斬殺袁熙第85章 王者歸來(二)第83章 損人不利己(三)第131章 華雄揚威第255章 挺進大漠第345章 漢中爭奪戰(三)第150章 一見傾心第312章 夜襲袁營(三)第423章 關羽的請求第302章 陣斬元兇第223章 凱旋而歸第190章 何陋之有第100章 功成萬骨枯(六)第379章 最後一詔第399章 三線開戰(三)第1章 光武秘寶第256章 挖坑等你們跳第22章 才高八斗第255章 挺進大漠第21章 幽州臺第462章 治理江東第一詔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408章 激戰葭萌關(一)第87章 王者歸來(四)第90章 遼西危局第274章 成立監察處第308章 一時瑜亮第406章 無可阻擋第472章 舉國徵兵第69章 秘寶現世第45章 初見劉關張第482章 大混戰第390章 魏王曹操第27章 初步整合第327章 喜訊第331章 波濤暗涌第87章 王者歸來(四)第10章 相互授藝第93章 誰是小霸王(二)第370章 兄弟想見第83章 損人不利己(三)第338章 雙喜臨門第271章 第十六州第50章 名震京師第23章 秉燭夜談第50章 名震京師第164章 憋屈的王允第339章 迎娶尚香第142章 三英戰呂布第170章 血色歸途(二)第117章 天怒人怨第11章 沙場秋點兵第354章 龍爭虎鬥第321章 永不磨滅的番號第18章 拜師第39章 單挑第359章 七進七出(一)第277章 鳳雛歸劉備第70章 拜將封侯第463章 擴軍備戰(一)第251章 決戰烏桓山(一)第219章 龍驤揚威(一)第366章 抉擇第145章 暗生情愫第248章 老丈人來送錢第415章 放虎歸山(三)
第383章 讓勇氣飛(三)第77章 臥龍和鳳雛第33章 激戰右北平第312章 夜襲袁營(三)第144章 攻克虎牢第212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82章 休養生息第405章 再次賣主第288章 斬殺袁熙第69章 秘寶現世第284章 郭嘉密謀第173章 血色歸途(五)第315章 水陸並進第180章 四方雲動(二)第369章 過五關斬六將(三)第451章 王平出使第458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463章 擴軍備戰(一)第43章 天子詔書第280章 躍馬檀溪第26章 剿滅紅石谷第29章 童淵到來第338章 雙喜臨門第440章 奔射!第213章 危機四伏第344章 漢中爭奪戰(二)第134章 戰神呂布第207章 一戰而定第62章 以勇服人第474章 氣吞山河第223章 凱旋而歸第146章 赤霄揚威第21章 幽州臺第17章 路遇王敖第288章 斬殺袁熙第85章 王者歸來(二)第83章 損人不利己(三)第131章 華雄揚威第255章 挺進大漠第345章 漢中爭奪戰(三)第150章 一見傾心第312章 夜襲袁營(三)第423章 關羽的請求第302章 陣斬元兇第223章 凱旋而歸第190章 何陋之有第100章 功成萬骨枯(六)第379章 最後一詔第399章 三線開戰(三)第1章 光武秘寶第256章 挖坑等你們跳第22章 才高八斗第255章 挺進大漠第21章 幽州臺第462章 治理江東第一詔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408章 激戰葭萌關(一)第87章 王者歸來(四)第90章 遼西危局第274章 成立監察處第308章 一時瑜亮第406章 無可阻擋第472章 舉國徵兵第69章 秘寶現世第45章 初見劉關張第482章 大混戰第390章 魏王曹操第27章 初步整合第327章 喜訊第331章 波濤暗涌第87章 王者歸來(四)第10章 相互授藝第93章 誰是小霸王(二)第370章 兄弟想見第83章 損人不利己(三)第338章 雙喜臨門第271章 第十六州第50章 名震京師第23章 秉燭夜談第50章 名震京師第164章 憋屈的王允第339章 迎娶尚香第142章 三英戰呂布第170章 血色歸途(二)第117章 天怒人怨第11章 沙場秋點兵第354章 龍爭虎鬥第321章 永不磨滅的番號第18章 拜師第39章 單挑第359章 七進七出(一)第277章 鳳雛歸劉備第70章 拜將封侯第463章 擴軍備戰(一)第251章 決戰烏桓山(一)第219章 龍驤揚威(一)第366章 抉擇第145章 暗生情愫第248章 老丈人來送錢第415章 放虎歸山(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浑源县| 泌阳县| 哈巴河县| 子长县| 克什克腾旗| 珠海市| 温宿县| 裕民县| 平凉市| 黄龙县| 阳东县| 乐至县| 和硕县| 天峻县| 鄂温| 维西| 高尔夫| 新巴尔虎左旗| 大同县| 洪雅县| 竹溪县| 南郑县| 武鸣县| 库伦旗| 昌江| 荣昌县| 永宁县| 新乡市| 文安县| 桂东县| 松原市| 迭部县| 明溪县| 广汉市| 伽师县| 芦溪县| 白河县| 磐石市| 札达县| 江津市| 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