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7章 孫策崛起(一)

當天,劉協下達了一道詔書:革除袁術的一應職務,號召各路諸侯出兵討伐袁術,如果各路諸侯懷著觀望的態度,不肯出兵的話,他劉協就親自帶兵討伐袁術,給各路諸侯做個榜樣!

這道詔書,是劉協繼位以來,語氣最爲強硬的一道詔書,字裡行間之中,充斥著劉協誓死保衛大漢尊嚴的決心!而且在這道詔書上,那消失已久的玉璽大印重新出現,昭示著當今天下,誰纔是大漢的正統天子!

天子詔書所到之處,各路諸侯紛紛響應,哪怕大漢如今已是風雨飄搖,但表面上的功課,還是要做到位的。當然,也有幾路諸侯的舉動,並不是僅僅留存於表面,他們是拿出了真實行動來的,敖烈和孫策就是其中的代表。

敖烈自不必多說,無論是誰,想要在他面前,進行分裂國家的行爲,他都會堅決的予以打擊。敖烈不是愚忠於大漢之人,但是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只要有政權的更迭,必然就會有戰爭,而只要有戰爭,必然會讓百姓們受苦,這可不是敖烈願意看到的事情。因此,在接到天子詔書的之後,敖烈第一個站出來,命令代理水軍都督魯肅立刻率領一萬水軍,沿海南下,前往江東與甘寧匯合,聯合孫策共同討伐袁術。

剛剛經歷過北疆的大戰之後,敖烈的各支部隊都有些疲憊,唯有水軍沒有參戰,還保持著良好的體力。而且,受糧草等因素的限制。敖烈只能調動一萬水軍,再多的人,他也拿不出來了。

當魯肅帶領一萬水軍到達江東之後,孫策率衆擺出了隆重的儀仗,爲魯肅接風洗塵。畢竟,魯肅是代表著敖烈前來參戰的。洗塵宴上,魯肅遵照敖烈的命令,把水軍大權當著孫策的面。正式交接給了甘寧,自己退居行軍參謀的職務。

有了這一萬生力軍的加入,孫策的信心更足了,立刻發佈檄文,聲名自己將和冠軍侯、幽並大都督、驃騎大將軍敖烈麾下的水軍都督甘寧,一起討伐僭越稱帝的袁術。當然,在正式和袁術決戰之前。擺在孫策和甘寧面前的,還有兩道難關——劉繇和薛禮。

劉繇是東萊人,字正禮,也是一位漢室宗親。原本,劉繇對大漢是抱有很大希望的,而對袁術卻是不假辭色。後來因功被朝廷冊封爲揚州刺史。誰料想袁術利用敖烈治理南陽時,留下的大量財富,招兵買馬,實力大進。後來又聯合劉表暗算了孫堅,把揚州的大部分州郡都控制在了自己的手裡。把劉繇這個揚州刺史完全架空了,讓劉繇變成了沒有兵權的一州刺史。因此。劉繇雖然心中不忿,但也不甘太過得罪袁術,倒不是他怕了袁術,而是他想效仿勾踐,臥薪嚐膽積攢力量,有朝一日推翻袁術對揚州的統治。

在漢末,大部分身居高位的漢室宗親,對其他人都是有些輕視的,劉繇也是如此。他既看不起袁術,更看不起孫策。他認爲孫策其實和袁術一樣,都是藉機擴充自身勢力的野心家,因此,劉繇對孫策的抵抗,也很堅決。

薛禮,原本是劉宏冊封的一郡太守,後來因時局動盪,棄官不做,糾合了一幫熱血之士,盤踞在江面上做起了水賊。劉繇爲了聯合薛禮共同抵抗孫策,便以揚州刺史的身份,授予了薛禮彭城相的職位,讓薛禮率領部下五千水賊鎮守秣陵,抗拒孫策。

當孫策厲兵秣馬,帶領三萬大軍來到牛渚的時候,劉繇早已積糧十萬於邸閣,派部下大將張英率領五萬軍前來抵擋孫策。當日,孫策挺槍躍馬,陣前單挑張英,張英哪裡是孫策的對手,交手僅僅十個回合,險些被孫策一槍挑落下馬,嚇得張英敗退回本陣,孫策驅軍掩殺,大敗張英的五萬軍,將邸閣的糧草、軍械盡皆擄走,並收的精壯降軍四千餘人。一時之間,江東孫郎奉天子詔,兼報父仇的消息,不脛而走。

卻說張英大敗而還,面見劉繇,劉繇大怒之下本想以慢軍之罪斬了張英,被部下死死攔住,薛禮也站出來爲張英開脫,劉繇這才免了張英的死罪,親自掛帥,帶著張英、陳橫等部將,聯合薛禮,引兵七萬來戰孫策。

孫策在擊敗張英之後,知道劉繇絕不肯善罷甘休,於是召集部下衆人以及甘寧、魯肅二人,商議接下來的仗,該怎麼打。就像敖烈遇到事情每每都要先詢問諸葛亮一樣,孫策的第一個詢問對象,一定是周瑜:“公瑾,張英敗走,劉繇絕不肯善罷干休,我軍該當如何應對?”

周瑜早已成竹在胸,朗朗說道:“主公,劉繇名爲揚州刺史,實際上,只不過是被袁術奪了基業,驅趕過江東來的喪家之犬罷了。目前,劉繇的老巢在曲阿縣,爲了抵抗主公大軍,劉繇勢必大軍盡出,老巢應空虛得很,主公可在正面戰場吸引劉繇的注意力,某率一軍日夜兼程去抄了劉繇的老巢,十日之內,劉繇大軍得知後路被斷,必然軍心大亂。主公就可乘機破之。”

聽到周瑜的謀劃之後,孫策部下一員身長七尺,面黃赤睛的大將站起身來,高聲說道:“末將對曲阿縣的情況很熟悉,願雖公瑾同去!”孫策擡眼看去,原來說話之人,是不久前歸順於自己的廬江人陳武,字子烈。孫策知其頗有武勇,當即點頭應允下來。

當夜,在夜色的掩護之下,周瑜和陳武率領七千死士,連夜離開了孫策大營,暗中去偷襲劉繇的老巢曲阿縣去了。

爲了吸引劉繇的注意力,掩護周瑜、陳武的行動,天色剛剛大亮,孫策就披掛上馬,來到神仙嶺劉繇的大營前挑戰。得知孫策前來挑戰,劉繇怒不可遏,當即率領部下衆將連同薛禮率兵出營應戰。

出了大營之後,劉繇看到對面的江東軍兵強馬壯,衣甲鮮明。孫策身披連環鐵甲,端坐在純黑色的烏騅馬上,手中端著沉重的大槍,威風不可一世。在孫策的身後,依次策馬站著三員大將,乃是江東元老程普、韓當、黃蓋三人。三人左側,是周泰、蔣欽等中生代的江東武將;右側,則是敖烈麾下的水軍都督甘寧和魯肅。

兩陣對圓之後,孫策朗聲喝問:“劉繇!吾奉天子詔,前往討伐逆賊袁術,你身爲漢室宗親,何故阻攔於某?”

劉繇撇著嘴答道:“孫郎!你不要以爲天下人都是白癡。你奉天子詔是不假,但是你狼子野心,一旦討伐袁術成功,你就會把袁術的地盤佔爲己有,到時候,你和袁術又有什麼區別?吾奉勸你還是返回江東去吧,討伐不臣之事,應由朝廷派大軍前來纔對。”

不得不說,劉繇的前半句話說的很有道理,當今亂世,無論是誰拿下了揚州這塊富庶的地區,都不會在輕易把到手的江淮之地交還給朝廷。但是後半句,劉繇就有些看不清局勢了。至今爲止,劉繇還抱著幻想,認爲朝廷應該由天子派出禁軍,來對袁術進行討伐,收復袁術割據的地盤。像劉繇這樣,盲目的認爲大漢還有收回土地的能力,這樣的人絕不在少數,與其說是他們對風雨飄搖的大漢抱有幻想,不如說他們不肯相信大漢已經走到山窮水盡的一步了。

因爲敖烈的到來,讓劉協有了整頓朝綱的決心,而且劉協手握數萬雄兵,這就更加導致像劉繇這樣的人,誤以爲劉協會像光武帝那樣,成爲延續大漢江山的一代明君,讓他們的心中生出一種大漢將會在劉協手中,中興的假象。於是乎,劉繇等人,就更加抱著心中的幻想堅信不疑了,理直氣壯地認爲,大漢的江山,理應由天子派兵收回去。

聽到劉繇的話之後,孫策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大聲說道:“劉使君!時至今日你還看不清局勢麼?直到今天,某才明白,爲何大漢江山會淪落到如此地步了,正是因爲有你們這樣只會紙上談兵之輩誤君誤國!”

劉繇怒道:“孫策!休要在呈口舌之利,你若不肯退回江東,說不得,吾就要將你留在此地了!”

孫策一輪手中重槍,喝道:“那你我之間還有什麼好說的,來戰吧!”

劉繇回顧身後衆將,問道:“誰人上前將孫郎擒拿?”話音未落,劉繇部將於糜喝道:“某去擒他!”當下,於糜拍馬挺槍,飛奔到陣前,向著孫策殺去。

孫策怡然不懼,也不招呼身後衆將,催動戰馬奔出本陣,重槍挽出數朵槍花,分別刺向於糜的咽喉和雙肩。於糜沒想到孫策的槍法竟然神妙如斯,心中大驚,連忙回槍護住身前一尺之處,試圖抵住孫策的重槍。

孫策的重槍雖然沒有敖烈霸王槍那樣沉重,但也絕對不輕,六七十斤的重量還是有的,於糜不過是劉繇部下一偏將,怎是孫策神力的對手?剛一接觸,於糜的槍桿便被孫策的重槍倒撞而回,狠狠地抽在了於糜的胸前,一口殷紅的鮮血,順著於糜張開的嘴噴射了出來。

趁著於糜受傷,心神大亂之際,孫策奮起神威,手中重槍一抖,在於糜的槍桿上重重敲擊了一下,把於糜的長槍擊落在地,之後在兩馬相錯而過的時候,孫策在馬背上輕舒猿臂,將於糜從馬背上硬生生抓了起來,夾在了肋下。(未完待續。。。)

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162章 梟雄的落寞第173章 血色歸途(五)第159章 裡應外合第26章 剿滅紅石谷第348章 漢中爭奪戰(六)第163章 有**終成眷屬第410章 激戰葭萌關(三)第410章 激戰葭萌關(三)第298章 血戰洛陽(三)第455章 宿命的終結(二)第29章 童淵到來第48章 又見蔡琰第276章 巧舌如簧第462章 治理江東第一詔第249章 大被**第414章 放虎歸山(二)第164章 憋屈的王允第324章 血濺七步第262章 隔山觀虎鬥第223章 凱旋而歸第454章 宿命的終結(一)第2章 漢末重生第382章 讓勇氣飛(一)第201章 攻心爲上第271章 第十六州第42章 再收虎將第51章 敖烈大婚第492章 大決戰(下)第232章 逃離徐州第53章 鳳凰樓風波第65章 短兵相接第74章 會晤劉表第489章 決戰官渡(四)第50章 名震京師第363章 得與失第29章 童淵到來第214章 用糧草釣魚(一)第205章 半渡而擊之(一)第298章 血戰洛陽(三)第256章 挖坑等你們跳第411章 激戰葭萌關(四)第288章 斬殺袁熙第152章 針鋒相對第290章 涼州驚變第308章 一時瑜亮第191章 大鬧鄴城(一)第448章 麒麟喚夜(三)第388章 攝政王第44章 三年之後第101章 兵臨城下第258章 連敗誘敵第342章 再起波瀾第420章 初戰失利第386章 原來如此第374章 劉備稱王第339章 迎娶尚香第275章 秘寶再現第54章 西涼錦馬超第327章 喜訊第468章 驅虎吞狼第487章 決戰官渡(二)第1章 光武秘寶第7章 金絲葉第416章 美人計第256章 挖坑等你們跳第82章 損人不利己(二)第267章 封狼居胥(三)第452章 好戲開場第383章 讓勇氣飛(三)第139章 各展神通第314章 南北失據第257章 短暫激戰第130章 進軍虎牢關第308章 一時瑜亮第131章 華雄揚威第340章 再收弟子第57章 毒士賈詡第8章 惡戰第214章 用糧草釣魚(一)第196章 溫柔的陷阱第305章 千里覓知音第304章 受封燕王第305章 千里覓知音第10章 相互授藝第373章 喜訊頻傳第157章 一石三鳥第216張 用糧草釣魚(三)第289章 瘋狂的袁紹第106章 某要拜你爲師第38章 請君入甕第124章 虎口脫險第181章 返回幽州第56章 血洗衛府第32章 進軍三百里第425章 罪有應得第268章 封狼居胥(四)第144章 攻克虎牢第56章 血洗衛府第394章 風起雲涌(二)
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162章 梟雄的落寞第173章 血色歸途(五)第159章 裡應外合第26章 剿滅紅石谷第348章 漢中爭奪戰(六)第163章 有**終成眷屬第410章 激戰葭萌關(三)第410章 激戰葭萌關(三)第298章 血戰洛陽(三)第455章 宿命的終結(二)第29章 童淵到來第48章 又見蔡琰第276章 巧舌如簧第462章 治理江東第一詔第249章 大被**第414章 放虎歸山(二)第164章 憋屈的王允第324章 血濺七步第262章 隔山觀虎鬥第223章 凱旋而歸第454章 宿命的終結(一)第2章 漢末重生第382章 讓勇氣飛(一)第201章 攻心爲上第271章 第十六州第42章 再收虎將第51章 敖烈大婚第492章 大決戰(下)第232章 逃離徐州第53章 鳳凰樓風波第65章 短兵相接第74章 會晤劉表第489章 決戰官渡(四)第50章 名震京師第363章 得與失第29章 童淵到來第214章 用糧草釣魚(一)第205章 半渡而擊之(一)第298章 血戰洛陽(三)第256章 挖坑等你們跳第411章 激戰葭萌關(四)第288章 斬殺袁熙第152章 針鋒相對第290章 涼州驚變第308章 一時瑜亮第191章 大鬧鄴城(一)第448章 麒麟喚夜(三)第388章 攝政王第44章 三年之後第101章 兵臨城下第258章 連敗誘敵第342章 再起波瀾第420章 初戰失利第386章 原來如此第374章 劉備稱王第339章 迎娶尚香第275章 秘寶再現第54章 西涼錦馬超第327章 喜訊第468章 驅虎吞狼第487章 決戰官渡(二)第1章 光武秘寶第7章 金絲葉第416章 美人計第256章 挖坑等你們跳第82章 損人不利己(二)第267章 封狼居胥(三)第452章 好戲開場第383章 讓勇氣飛(三)第139章 各展神通第314章 南北失據第257章 短暫激戰第130章 進軍虎牢關第308章 一時瑜亮第131章 華雄揚威第340章 再收弟子第57章 毒士賈詡第8章 惡戰第214章 用糧草釣魚(一)第196章 溫柔的陷阱第305章 千里覓知音第304章 受封燕王第305章 千里覓知音第10章 相互授藝第373章 喜訊頻傳第157章 一石三鳥第216張 用糧草釣魚(三)第289章 瘋狂的袁紹第106章 某要拜你爲師第38章 請君入甕第124章 虎口脫險第181章 返回幽州第56章 血洗衛府第32章 進軍三百里第425章 罪有應得第268章 封狼居胥(四)第144章 攻克虎牢第56章 血洗衛府第394章 風起雲涌(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城县| 兴宁市| 油尖旺区| 绥中县| 宁明县| 海淀区| 奉贤区| 红安县| 宁强县| 怀来县| 莲花县| 宁阳县| 攀枝花市| 通辽市| 阳城县| 余姚市| 桦南县| 吐鲁番市| 河西区| 黄骅市| 石景山区| 波密县| 大理市| 石阡县| 化德县| 通江县| 宁津县| 西盟| 炉霍县| 微山县| 曲周县| 白河县| 苗栗市| 五华县| 务川| 珠海市| 桓仁| 五莲县| 晴隆县| 和静县|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