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6章 破廟書聲

從安市通往新昌的道路上,路人行色匆忙,若非有官兵在道路兩旁來回的疏導和巡視,只怕又是一副萬人逃亡的混亂場面。

這段日子以來,從南面過來的人們都在用各種詞語來形容高句麗人的兇殘與貪婪,以至於從未見過高句麗蠻子的百姓也是談之色變,被裹挾著一起向北撤離。

然而,令人覺得奇怪的是,靠近官道的一座山村之中卻是十分安靜,這些天來並未出現慌亂的情形,村中之人依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似乎根本不知道高句麗人已經打過來的消息。

這座村子裡所住之人,都是當年黃巾亂起之後,從南方逃難過來的,因此姓氏繁雜,並非遼東當地的漢籍土著。在這座靠近山林的村子後面,緊貼崖壁的地方有一座供奉著山神的破敗廟宇,也不知是什麼時候爲人所建,卻也在這亂世之中維持了下來,時不時的有人前來獻上香火供奉。

大概在十年之前,有一位三十多歲的文士帶著家小來到了這個被人快要遺忘的村子,然後挨著小廟蓋了幾間草屋,從此居住下來。村裡人只知道文士自稱姓袁,是從青州逃難過來的讀書人,因爲這位袁姓文士有學問,所以村裡人便一起前來央求,請他教導村裡的孩童。姓袁的文士待人謙和,沒有拒絕村裡人的請求,從此就在山神廟中開壇授課,講得竟然全都是聖人之法,禮義之道,而且深入淺出,就連大字不識的成年人也能聽懂。

村裡人都看出來袁先生是避世隱居的大儒,他們擔心襄平城內的公孫度會派人前來爲難先生,因爲前幾年不時傳出公孫度用一些強硬手段對付讀書人的消息,於是這些百姓就自動地將房屋圍著袁先生家一層一層地往外蓋,直到將袁家的房舍和山神廟全都遮掩在村落最深處。袁先生對於村民的這番好意看在眼裡,記在心中。他也從不出門,只是安心呆在村中教導孩童,或是閉門著述,這些年下來倒也安穩無事。渡過了一段平靜的生活。

這天上午,十數個大小孩童們按時來到廟中坐下,等候袁先生前來授課。田家的男伢今年十二歲了,長的虎頭虎腦、壯壯實實,他在昨日夜裡睡下之後偷偷聽到了父母的談話,聽說從南面來了許多燒殺搶掠的高句麗蠻人,今日裡便當獻寶一樣地對著小夥伴們吹噓了起來。

“你們聽說了嗎?那些高句麗人都是青面獠牙,身上穿著虎皮和熊皮,手裡拿著長長的矛,只要被他們看見。就會被吃掉,可嚇人了!”

“田大寶,你盡胡說!我也聽到俺爹說了,高句麗蠻子雖然兇殘,但並不吃人。只是搶掠和殺人。安市那邊現在有許多官兵把守,高句麗根本就過不來!”

“趙小四,你才胡說,用先生教我們的話說,高句麗蠻子現在還是茹毛飲血的野人,他們餓了什麼都吃,所以也會把我們漢人當肉吃!”

正當小夥伴們爭得不可開交之時。袁先生面色肅穆地走了進來,破廟之中的爭論頓時戛然而止。

“昨日我教給你們的那些語句,可曾記得?”

“回先生的話,我們都記住了。”

“嗯,那你們一起背誦一遍,還是老規矩。誰沒張口,誰沒聲音,便是濫竽充數,需要上前領戒尺五下!”

孩子們於是齊口朗誦,聲音抑揚頓挫。不時的還搖晃一下腦袋,居然是全都記得,並無一人偷奸耍滑。

“好,溫習就到這裡。今日,我再教你們新的語句。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用我們現在的話語譯出來,是說:子路啊,告訴你對待知和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纔是真正的智慧。這句話告訴我們對待未知的事物的態度……”

袁先生講完一段經文,然後停了下來,看著孩子們,說道:“下面到了提問的時間,你們誰有問題,可以問我。”

田大寶立即站了起來,然後說道:“先生,學生想問高句麗人到底會不會吃人?”

人怎麼會去吃人呢!

似乎只是一個很簡單、很幼稚的問題,卻讓袁先生的表情凝重起來。

良久之後,袁先生有些沉重地告訴孩子們:“當人們沒有吃的東西時,不僅高句麗人會去吃人,漢人也會吃人。靈帝時,中原大旱,因爲百姓沒有吃的東西,所以傳出“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這樣悖逆人倫大道的駭人之事。”

孩子們被先生的話嚇壞了,一個個瞪大驚恐的眼睛,實在無法想象那種人吃人的可怕場景。

“先生,最近外面都在傳聞高句麗人從南面殺過來了,我們會不會被他們吃掉呢?”趙小四強忍著心中的恐懼,問出了孩子們都想問的問題。

袁先生不知道該如何向孩子們回答這個問題,蹙眉沉思不語。便在此時,趙大寶的父親一臉急色地跑了進來,對袁先生嚷嚷著說道:“袁先生,大事不好了,村口來了一隊官兵,將村子圍住,帶頭的那個頭領讓我們請你出去說話!”

孩子們聞言頓時炸了鍋。“我要隨先生一起去!”

“我也要去!”

“你們都留在廟中好好背書,誰敢亂跑,我就不認他是我的學生!” 袁先生說話的聲音不高,但卻充滿了威嚴。

不多時,袁先生在一羣村民的簇擁下來到了村口。

守在村口的官兵頭領看到村中走出一位文士,知道此人正是鮮于將軍要請的,於是恭恭敬敬地向袁先生行了一禮,然後朗聲說道:“卑職受度遼將軍所託,特來請子尼先生出山!”

“度遼將軍?可是鮮于明輝派你前來?”

“回先生的話,鮮于明輝正是我家將軍名諱。”

“呵呵,本人在此地隱姓埋名十年,還是被人發現了。”

袁先生有些自嘲地說道。

“子尼先生,卑職受將軍所託,特奉上北海康成公的親筆書信一封!”官兵頭領說話間從懷中掏出一封信箋,雙手遞於袁先生的面前。

袁先生聞言,臉露激動之色,雙手有些顫抖地接過了書信,口中喃喃自語:“老師竟然還記得我這個不成器的學生……”

北海康成公,本名鄭玄,字康成。而這個在遼東隱姓埋名多年的袁先生,便是鄭玄的高足,青州人國淵。

“袁”者,“淵”也。

史載國淵在黃巾亂起之後便與鄭玄在青州不其分別,然後避禍遼東,常常講學于山巖鄉野之中。另一時空中的國淵,是魏國著名內政大臣,一生的功績比得上棗祗和袁渙等實幹家,在最初歸附曹氏政權時,主要負責屯田之事,在任期間“屢陳損益,相土處民,計民置吏,明功課之法”,使得“五年中倉廩豐實,百姓競勸樂業”。當曹操征討關中時,國淵作爲將軍府中的長史,統領後方諸多事務,足以證明他的能力和才幹有多強。

對於國淵,他的老師鄭玄曾經評價說:“國子尼,美才也,吾觀其人,必爲國器。”這是一個很高的評價,畢竟能夠當得起“國器”這種稱讚的人,總是需要過人之處的。

鄭玄北上薊城之後,劉和便派人秘密潛往遼東查到了國淵的下落,但因爲怕引起公孫度的警覺和迫害,所以一直不曾與國淵接觸聯繫。這次度遼軍兵分兩路,直逼襄平,鮮于銀在初抵新昌時,便將遼隊城內的名士邴原給接了過來,但還是被公孫度控制了王烈和管寧二人,若非國淵的藏身之處位於新昌以南的安市附近,公孫度的士兵已被度遼軍所截,只怕國淵也要被公孫度抓到襄平城內充當人質。

鮮于銀一開始並不急於驚動國淵,想的是等他拿下襄平之後,救出王烈和管寧,然後再鄭重地請國淵出山,讓王烈、邴原、管寧、國淵這四位名士協助自己治理遼東各郡,但因爲忽然冒出來的高句麗人,爲了確保國淵的安全,所以臨時改變主意,這纔派人手持鄭玄的書信請國淵出山。

國淵避禍遼東只是爲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並非厭世或者不願出仕,在天下紛亂,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他不會輕易投效某個勢力,但以劉和如今在黃河以北展示出來的力量和強勢,加上鄭玄的親筆書信,所以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鮮于銀的邀請,隨前來迎接的官兵一起進了安市城。

鮮于銀攻入遼東之後,接連請出了邴原和國淵,算是將劉和交待的人才招攬任務完成了一半,心中的壓力總算減輕不少。見到國淵之後,鮮于銀很客氣地問道:“子尼先生,如今吾軍孤軍深入遼東腹地,公孫度的氣數雖盡,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對付起來頗費力氣。銀雖不才,卻也不願在遼東之地多做殺伐,如今公孫度與高句麗人勾結起來對付我軍,不知如何應對?”

國淵見鮮于銀態度誠懇,沒有擺出武將囂張跋扈的樣子,心中覺得滿意,於是回答說道:“將軍不必擔憂。公孫度能夠引動高句麗人前來,無非許下了一些利益好處而已,只要將軍讓這些高句麗人狠狠地吃上一些苦頭,然後也許下一些好處和利益,他們就會舍了公孫度,轉而爲度遼軍所用,襄平何愁不破?”

鮮于銀聽了國淵此言,心中一陣驚訝,因爲國淵的建議居然與李儒定下的計謀基本吻合,看來還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4章 超級驚喜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89章 殺伐果斷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5章 巧舌如簧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509章 隱謀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268章 海陽水師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25章 張網以待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436章 勸說第262章 藍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70章 如此打臉第269章 愁婚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527章 借給張燕一把刀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469章 過街老鼠(上)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122章 軍閥之心第485章 梟雄本色第297章 公子愛才,招之有道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97章 危急關頭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436章 勸說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286章 追!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392章 虓虎的野望(上)第95章 從符號開始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381章 禍從天降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89章 殺伐果斷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384章 義不容辭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344章 鎮胡碑第390章 折服(上)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98章 重任第355章 誰偷誰第509章 隱謀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123章 大掃除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4章 超級驚喜第476章 補天裂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320章 封城
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4章 超級驚喜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89章 殺伐果斷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5章 巧舌如簧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509章 隱謀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268章 海陽水師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25章 張網以待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436章 勸說第262章 藍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70章 如此打臉第269章 愁婚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527章 借給張燕一把刀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469章 過街老鼠(上)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122章 軍閥之心第485章 梟雄本色第297章 公子愛才,招之有道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97章 危急關頭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436章 勸說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286章 追!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392章 虓虎的野望(上)第95章 從符號開始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381章 禍從天降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89章 殺伐果斷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384章 義不容辭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344章 鎮胡碑第390章 折服(上)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98章 重任第355章 誰偷誰第509章 隱謀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123章 大掃除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4章 超級驚喜第476章 補天裂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320章 封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冀州市| 沈阳市| 博爱县| 达日县| 阿鲁科尔沁旗| 武定县| 马关县| 武隆县| 大悟县| 宜州市| 剑河县| 广昌县| 苍山县| 正阳县| 新余市| 东乌珠穆沁旗| 五大连池市| 乐平市| 沈阳市| 澄江县| 麟游县| 崇州市| 定结县| 沾化县| 锡林郭勒盟| 清涧县| 五大连池市| 绍兴市| 沂源县| 武定县| 浪卡子县| 循化| 兴城市| 西乌珠穆沁旗| 佛坪县| 公安县| 和政县| 镇康县| 墨玉县| 交口县| 磴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