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鏡先生

聽了陶商的話,崔鈞沉思許久,終於下定決心,對陶商道:“既然丞相有此意,那我等……便是將司馬先生引薦給丞相若何?”

孟建聽了這話,不由有些詫異:“州平,如此行事,只怕是有些不妥吧,水鏡先生平日裡從不見軍旅中人。”

“丞相又豈是外人?”崔鈞看樣子是拍定了陶商的這個馬屁,慨然道:“況且丞相的一舉一動,豈能和平常軍旅之人相比,這關(guān)乎天下一統(tǒng),萬民安危,丞相若能早一日蕩平羣獠,則世間便早一日成清平盛世。”

孟建心中大罵崔鈞狡詐!

好聽的都讓你撿去說了,人情都讓你做了,馬屁都讓你拍了,這點鬼心眼都讓你給長了!

但終歸還是怨自己反應(yīng)慢半截。

所謂亡羊補牢,爲(wèi)時不晚,孟建也急忙開始向陶商做補充獻媚。

於是,便見孟建亦急忙道:“州平說的是,爲(wèi)了天下蒼生,此刻卻也顧不得許多了……稟丞相,水鏡先生原先曾居住於襄陽周邊,然劉景升去後,水鏡先生曾估計襄陽周邊之地,遲早成爲(wèi)前線戰(zhàn)場,谷遷移居所來了江夏,目下就在郡內(nèi)安居。”

陶商聞言一喜,忙道:“既然如此,就勞煩二位先生擇日引我前去拜訪高賢……陶某絕不會虧待二位先生,以二位先生之能,日後當(dāng)託付以一方郡守之位。”

崔鈞和孟建欣喜的彼此對視了一眼,暗道這個買賣確實做的值。

……

司馬徽從襄陽遷移到了江夏之後,依舊是居於山野之內(nèi),不居於鬧市之中。

他搭建了幾個草廬用以安居,每日持著魚竿在江邊垂釣,怡情度日,可謂快活之極。

司馬徽的樣子保養(yǎng)的極好,比他實際的年齡要顯年輕。

其實想想也是,一個整天什麼都不操心,只是怡情與山水的人,頭上還頂著一個名士的光環(huán),誰看見他,都要恭恭敬敬的喚上一聲‘水鏡先生’,這是何等的快哉生活?

說實話,陶商有點羨慕司馬徽,以自己的性格,他覺得他應(yīng)該穿越到司馬徽的身上,當(dāng)一個悠閒的名士,每日吃了吃喝養(yǎng)生……還是吃喝養(yǎng)生,實在是感覺無聊了,可以訛詐其他的名士或?qū)W生錢花。

陶商來見他的時候,正好趕上司馬徽釣上了兩條鱸魚,準(zhǔn)備在家門口架鍋烹飪。

見了陶商和諸葛亮,司馬徽先生一愣,但隨即卻也恢復(fù)了正常。

他笑著搖了搖頭,不等崔鈞說話,就道:“這位,莫非便是今昔名震天下的,太平公子?”

陶商聞言先是一楞,接著不由笑了。

多少年了,好像也不曾有人再叫自己太平公子。

好像都要忘記了似的。

但實際上,當(dāng)年自己可是全憑著這個名號起家的。

“商攜弟子諸葛亮,見過德操先生。”陶商衝著司馬徽施禮。

司馬徽亦是向他還了一禮,然後轉(zhuǎn)頭看向崔鈞和孟建,道:“你們兩個,倒是打的好算盤,把我賣了,向太平公子請功?”

崔鈞和孟建都是尷尬的笑笑。

陶商笑道:“先生勿怪,其實這事也怪不得州平和公威二人,實乃是陶商久仰先生之名,特要求前來相見,耽誤了先生的清淨(jìng),還請勿怪。”

司馬懿擺了擺手,道:“太平公子說笑了,在下也沒那麼多的毛病,只是喜靜而已,既然公子已經(jīng)來了,又趕上在下新吊上來的魚,咱們不妨一起飲酒食魚,如何?”

陶商沒想到司馬徽這般熱情,隨道:“如此甚佳。”

當(dāng)下,衆(zhòng)人便一起在院落中架鍋做飯,煲湯燉魚。

陶商也親自出手幫忙,和司馬懿一起收拾起那兩條魚來,其嫺熟的烹調(diào)手法,著實是令司馬徽刮目相看。

魚做好,菜也烹製,酒上案,幾人便在草廬旁的案幾席地圍坐而食。

司馬徽吃了一口陶商做的魚,雙眸不由一亮。

“所謂君子遠庖廚,但太平公子如此出身,卻有這一手上等廚藝,著實令人……詫異。”司馬徽笑呵呵的道。

陶商淡淡一笑:“先生何必用這等小題考教於我?君子遠庖廚,其真意乃是指庖廚乃是殺戮之地,遠離則是勿造殺孽……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和做飯的手藝,又有何干系。”

司馬微聞言,不由哈哈大笑。

陶商舉起了手中的酒盞,道:“先生是想學(xué)孟賢,勸諫齊宣王實行仁術(shù)?”

司馬懿搖頭道:“某不過是一山野之夫,如何敢自比孟賢也,不過這些年來,太平公子的作風(fēng),我也略有耳聞,公子雖征戰(zhàn)四方,平定天下,卻恪守君子之行,不奪百姓豪釐之物,且將金陵城並江南之地,在短短十餘年發(fā)展的富甲一方,四方百姓商人皆往奔之,天下之大,以無有出金陵之右者……如此作爲(wèi),也可稱之爲(wèi)仁術(shù)了。”

陶商聞言,淡淡一笑,道:“先生過讚了,世人皆言陶某是君子,但陶某早已配不上這君子二字,這些年來南征北伐,我手上沾染了多少人的鮮血,呵呵……君子之名,實不敢當(dāng)了。”

司馬徽舉起了酒盞,對陶商道:“太平公子能說出這番話,足可當(dāng)此稱謂了。”

陶商舉盞和他對飲了一盞。

司馬徽轉(zhuǎn)頭看向諸葛亮,道:“這一位,莫非太平公子口中所言的臥龍?”

諸葛亮的臉一下子就紅了。

他衝著司馬懿作了一揖,道:“亮見過先生,臥龍之名,乃是老師戲言而已,實不敢當(dāng)。”

司馬懿笑著道:“臥龍,鳳雛……嗯,當(dāng)初龐德公已經(jīng)爲(wèi)其侄兒龐統(tǒng)起了綽號鳳雛,實不想?yún)s被太平公子搶了先機,龐德公因此事好幾日都不曾睡著覺……當(dāng)時太平公子人在曲阜,龐德公人在襄陽,若說是他抄襲公子的創(chuàng)意,兩地相隔數(shù)千裡,總有些不對勁……可若說是碰巧,這事未免也太巧了些?這件事在我心中一直藏了兩年多,今日特來向太平公子請教。”

陶商憋著樂:“這事嗎?看來也不過是冥冥中自有天意,趕巧了!”

他暗道事實上確實是我抄襲他,但誰讓我先說出來了?

姓龐的就吃個啞巴虧吧,能怎麼辦?

衆(zhòng)人又吃了一會魚,喝了一會酒,陶商隨即道:“今日來見先生,主要是有一件相求,還請先生應(yīng)允。”

司馬徽似乎早就猜到了陶商要說什麼,隨道:“公子是欲通過我,收攬荊州俊傑?”

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六百八十三章 彼此博弈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隻耳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忠顯能第八百九十八章 雒陽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君子與佛爺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八百四十四章 陷陣之威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二百零七章 好好嘮嗑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nèi)第七百九十四章 叛亂的士族第六百四十一章 水軍科技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jì)靈來援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濟的輓歌第八百五十六章 曹操的頭風(fēng)第一百九十八章 今挪古用(第三更)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jì)靈來援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局定矣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二百七十四章 法拉利與夢想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五百零一章 銀河射手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一千章 憤怒的情緒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負(fù)責(zé)任的郭嘉第二百一十四章 諸葛亮的才華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七百零八章 恐怖的趙雲(yún)第六十三章 威 脅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水賊與新水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zhàn)第四百八十一章 父子雙雄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貍和小狐貍第一百五十七章 狐假虎威(第八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六百八十一章 誤判第八百一十章 夜襲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付兵權(quán)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救侄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九百一十章 定長安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郭與賈詡第四百五十三章 只欠東風(fēng)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關(guān)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劉投曹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繡之恥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三百九十六章 固執(zhí)的少女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六百七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六十章 良 將第八百六十七章 零陵失守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zhàn)第一百五十八章 袁家乾兒(第九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百五十四章 袁紹的真實目地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一百六十二章 隨語救白繞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二百零九章 大考結(jié)果第八百五十二章 峰迴路轉(zhuǎn)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nèi) 訌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善保命之人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四百零三章 結(jié)爲(wèi)兄弟第八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戰(zhàn)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九十章 發(fā)展從基礎(chǔ)開始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二百九十六章 君子與佛爺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xù)一浪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高何人也?
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六百八十三章 彼此博弈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隻耳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忠顯能第八百九十八章 雒陽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君子與佛爺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八百四十四章 陷陣之威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二百零七章 好好嘮嗑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nèi)第七百九十四章 叛亂的士族第六百四十一章 水軍科技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jì)靈來援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濟的輓歌第八百五十六章 曹操的頭風(fēng)第一百九十八章 今挪古用(第三更)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jì)靈來援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局定矣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二百七十四章 法拉利與夢想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五百零一章 銀河射手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一千章 憤怒的情緒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負(fù)責(zé)任的郭嘉第二百一十四章 諸葛亮的才華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七百零八章 恐怖的趙雲(yún)第六十三章 威 脅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水賊與新水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zhàn)第四百八十一章 父子雙雄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貍和小狐貍第一百五十七章 狐假虎威(第八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六百八十一章 誤判第八百一十章 夜襲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付兵權(quán)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救侄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九百一十章 定長安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郭與賈詡第四百五十三章 只欠東風(fēng)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關(guān)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劉投曹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繡之恥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三百九十六章 固執(zhí)的少女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六百七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六十章 良 將第八百六十七章 零陵失守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zhàn)第一百五十八章 袁家乾兒(第九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百五十四章 袁紹的真實目地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一百六十二章 隨語救白繞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二百零九章 大考結(jié)果第八百五十二章 峰迴路轉(zhuǎn)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nèi) 訌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善保命之人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四百零三章 結(jié)爲(wèi)兄弟第八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戰(zhàn)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九十章 發(fā)展從基礎(chǔ)開始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二百九十六章 君子與佛爺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xù)一浪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高何人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县| 贞丰县| 安溪县| 正阳县| 沂水县| 平陆县| 漳平市| 青田县| 廉江市| 清流县| 永安市| 蚌埠市| 海安县| 阜城县| 柘荣县| 高雄县| 怀化市| 新绛县| 尤溪县| 黔东| 彭州市| 黔东| 吕梁市| 商丘市| 鄂温| 化州市| 昆明市| 三门峡市| 彰化县| 太仆寺旗| 奉贤区| 法库县| 泰兴市| 汾阳市| 若羌县| 海南省| 南通市| 肃宁县| 凤山县| 平阳县|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