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劉投曹

許褚領了軍令,和許憨娘率領兩萬丹陽精兵,前往吳郡,平定山越大豪祖郎的叛亂。

許褚的兵馬走了之後,由陶商統治的徐州和揚州境內,便開始陷入了一片暫時的寧靜。

但陶氏領土的內部雖然看似寧靜,但外部卻是風起雲涌。

其中,最過明顯的,就是在陶氏領土西面的淮南之地,此刻已經是面臨了易主的危機。

孫策和呂布聯合起來之後,連戰連捷,連克池縣、銅鈴等地,就連城防堅固,易守難攻的上饒都被他們打破了。

劉勳和張勳的兵馬難以抵擋兩人的鋒芒,只能龜縮往壽春城暫避鋒芒。

按道理來說,袁氏在淮南也算是勢力雄厚,本不至於如此不濟。

怎奈袁術新亡,三軍士氣低落,且袁術在豫章郡與陶商一戰,折損了數萬兵馬,令淮南軍整體的實力大打折扣,更兼失去了數名優秀的戰將,後繼不足。

反觀孫策和呂布,爭城奪地,士氣高漲,且二人麾下猛將如雲,糧草亦是由金陵城的韓浩爲他們源源不斷的送去,幾無後顧之憂。

而劉表和曹操此刻亦開始落井下石。

曹操舉兵南下,乘隙奪去了六安,而劉表則是由固始向東,侵吞了不少淮西的富饒領土,令本就是已經風雨飄搖的淮南袁氏,此刻更是雪上加霜。

在這種無奈的情況下,大將劉勳向袁術的兒子袁耀進言,盡起兵馬輜重,北上投靠袁紹,以求東山再起,光復門庭。

劉勳的建議,得到了張勳的極力反對,他認爲北上的不穩定因素太多,中間還夾在著層層勢力,貿然棄城著實是過於弄險,因而還是穩守壽春城爲上。

二人爭執不下,令年紀本就不大的袁耀感到左右爲難,難以做出正確的決斷。

張勳和劉勳爭執了大半天,也沒有得出結果,最終只能是各自悻悻而歸。

劉勳回到府邸之後,立刻找來了一個人。

這個人,乃是他最爲得意的親信,亦是其左膀右臂,名叫劉曄。

劉曄乃是阜陵王劉延的後代,曾設計誅殺擁兵自重的揚州豪強鄭寶,後收服其部曲,本可以稱雄一方。

但劉曄是個很穩重的人,他雖然得到了鄭寶的部曲,卻也知道自己不是個能夠帶兵打仗、割據城池的材料,於是便將這些部曲全部交給了負責鎮守廬江的劉勳,並委身於其麾下。

“子揚公,我有一件事要跟你說。”劉勳看著劉曄,非常認真的說道。

劉曄也是心事重重,他略微有些猶豫,道:“將軍,實不相瞞,在下也有一件事要跟你說。”

劉勳長嘆口氣,道:“你先別說,本將的這件事比較重要……還是我先說吧!子揚公,你是我最信任的嫡系,實不相瞞,前幾日,許縣的曹操派人送來了密信,招我歸附於他,你也知曉,我年輕的時候當沛國建平縣令之時,與曹操有舊……我觀廬江和九江等地已是累卵之危,留之無益,再待下去,只怕會被孫策和呂布傷了性命,因此便、便答應了曹操。”

劉曄聞言直接呆住了。

劉勳似是沒太注意劉曄的表情,隨即道:“你一定覺得本將很沒有出息吧?但良禽擇木而棲,本將與曹操又有交情,何樂而不爲,我不怕你笑話我……子揚公,你又有何事與我說?”

劉曄的臉色一紅,似是有些不好意思。

“將軍如此赤誠,那曄也就不藏著掖著了,其實當年誅殺鄭寶之時,曄曾借用曹公的使者盤桓揚州數日以成事,從那之後,便與曹公有了一些聯繫……近日,趕巧我也答應歸順曹公了。”

劉勳一聽這話頓時呆住了:“你也歸順曹公了?”

劉曄點了點頭,道:“和將軍一樣。”

二人沉默了半晌,皆是露出了笑容,彼此握住了對方的手,道:“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嘴上雖然是這麼說,但二人的心中卻同時狠狠的“呸”了一聲,各自罵了對方一句:

“不要臉的叛徒!”

請曹操派人聯絡在淮南與曹操有舊的劉勳和劉曄,自然便是賈詡早就設定好的謀略之一了。

劉勳似是鬆了一口氣,他樂呵呵的向著劉曄道:“既然你我皆已是親近了曹公,那有些事,咱們之間也不妨可以直說了。”

劉曄輕輕的一伸手:“將軍請講。”

劉勳長嘆口氣,無奈道:“如今淮南之地四下皆危急,我有意攜淮南之衆北上,直接投入到曹公的帳下,故而今日便以北上投靠袁紹之名義,讓公子下令遷移,怎奈卻被張勳所阻,我二人是爭執了大半天,楞是誰也沒說動誰,真個晦氣!”

劉曄捋順了鬚子,道:“原來如此……將軍切勿焦躁,不妨稍作等候,或許事情會有轉機。”

劉勳知曉劉曄素有智謀,聞言不由一奇,道:“子揚有何高見?”

劉曄搖頭道:“其實非是我有什麼智謀,實乃是曹公派人寫書信來,言近日之內,便會有妙人前來,相助我們脫離此困境,讓我等稍安勿躁,靜候佳音便可。”

一聽這話,劉勳的眼睛頓時直了。

這叫什麼話?妙人?

曹操那小子什麼時候還學會打啞謎了?

劉曄看出了劉勳臉色的神色,苦笑道:“箇中理由,曄亦是不知,聽聞曹公帳下的人才與日俱多,麾下精兵,部曲,構置亦是增多,其中有一個鷹蛇府,傳言其主事頗爲厲害,也不曉得此事是不是爲其所算……”

……

劉勳對於所謂的妙人解圍什麼的根本就不信。

可他不曾想到,數日之後,所謂的妙人居然真的來了。

汝南郡的黃巾大賊劉闢和龔都發來信函,表示願意背棄曹操,重歸袁氏麾下,奉迎袁耀和淮南的軍衆,暫時前往汝南暫避,日後再圖光復。

劉闢和龔都當年在袁術和孫堅統治汝南的時候就是袁氏的附庸,如今曹操對待黃巾的政略較爲嚴苛,且屢奪黃巾賊首的兵權,二人叛曹歸袁,倒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主要是這次事件,給了劉勳一個可以勸袁耀北上的藉口!

想不到果然是應了曹操的話,真的來妙人替他解決困難來了。

確實甚妙也。

劉勳再次勸諫袁耀,所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此次正好可以藉助黃巾賊在汝南的據典爲踏板,讓他們打開通路,火速通過汝南和潁川直奔三河之地,衝進幷州境內,屆時就可以進入袁紹的地盤,以圖恢復。

劉勳的話說的很直接——過了這村可就沒有這店了。

有了汝南黃巾的投效,袁耀仔細的思考了一遍,終於下定決心,放棄壽春,北上投靠伯父袁紹!

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九百一十五章 陶軍新秀第四百六十四章 美人計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豐詐降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二百七十五章 軍神走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競爭對手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四十五章 車輪第四百九十九章 袁曹陶之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五百五十三章 還有後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 將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八百五十一章 招降二鮑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七百九十章 夢的解析第二百零五章 二強交鋒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一千零八章 成都告急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三百零三章 曹操崛起第一百零五章 白波軍劫掠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二百零五章 二強交鋒第五十三章 見文臺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五百三十二章 鳳託孤第四百八十九章 河北使者許攸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六百四十四章 拍桿之威第五百五十四章 袁紹的真實目地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偷赤兔的賊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七百八十五章 曹操的疑心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七百二十八章 揣測曹操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二百八十章 京中鉅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各方表現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二百八十章 京中鉅變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八百三十八章 雪 恨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七百九十七章 陶商與荀彧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計劉磐第七百八十九章 衆志成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郭大的疑心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五百三十六章 微妙的格局第六十七章 僵持第八百九十八章 雒陽行第二百九十二章 陶應獻三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專治嘚瑟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
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九百一十五章 陶軍新秀第四百六十四章 美人計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豐詐降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二百七十五章 軍神走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競爭對手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四十五章 車輪第四百九十九章 袁曹陶之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五百五十三章 還有後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 將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八百五十一章 招降二鮑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七百九十章 夢的解析第二百零五章 二強交鋒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一千零八章 成都告急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三百零三章 曹操崛起第一百零五章 白波軍劫掠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二百零五章 二強交鋒第五十三章 見文臺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五百三十二章 鳳託孤第四百八十九章 河北使者許攸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六百四十四章 拍桿之威第五百五十四章 袁紹的真實目地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偷赤兔的賊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七百八十五章 曹操的疑心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七百二十八章 揣測曹操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二百八十章 京中鉅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各方表現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二百八十章 京中鉅變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八百三十八章 雪 恨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七百九十七章 陶商與荀彧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計劉磐第七百八十九章 衆志成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郭大的疑心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五百三十六章 微妙的格局第六十七章 僵持第八百九十八章 雒陽行第二百九十二章 陶應獻三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專治嘚瑟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里县| 射阳县| 鲜城| 安阳市| 潍坊市| 新竹市| 元阳县| 莱西市| 疏附县| 兴隆县| 连州市| 时尚| 泰州市| 墨江| 内乡县| 湾仔区| 永嘉县| 墨竹工卡县| 秦安县| 城市| 嘉善县| 太康县| 璧山县| 武功县| 泰兴市| 南城县| 永仁县| 西青区| 丰镇市| 呼和浩特市| 吉安县| 乐平市| 临颍县| 宁陵县| 即墨市| 本溪市| 兴安盟| 酒泉市| 莲花县| 衡阳县|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