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章 豫州刺史孔伷

豫州刺史孔伷,曾與名士符融爲至交,後又爲其所舉薦,在陳留太守麾下任上計吏,乃是文職。

不想後來趕上董卓掌權,因爲董卓想要收買人心,所以大量的任用名士,其中就包括了孔伷,而且籌碼給的也很大,直接封了個豫州刺史。

原先不過是一個僅有虛名的文職吏,乍然之間卻被升遷成了一方鎮守,孔伷幸福的都要爆炸了。

可幸福轉瞬即逝,一個不小心,各路諸侯又紛紛響應矯詔,組成討伐董卓的聯軍。

本來孔伷成了一方鎮守,理應舒舒服服的統領一方,好好得瑟幾年……哪曾想還沒等幾個月,就攤上這麼一號子事。

本來想不摻和,結果卻收到後將軍袁術親自寫的書信,邀請孔伷一同入盟。

說是邀請,但袁術的書信裡面連恐嚇帶要挾,話裡話外的語氣活像是吃定了孔伷的棒老二,孔伷本來就膽小,被袁術這麼一恐嚇,也不管董卓的提攜之恩了,立馬答應入盟。

但答應入盟歸入盟,孔伷對於怎麼出兵的事還是犯了難,他剛上任沒幾個月,屁股還沒焐熱,麾下的兵馬和政事並沒完全掌握……此刻讓他出兵,說實話他連麾下的將領和校尉的名還認全,出兵簡直就是笑話一樣。

也就是在這種節骨眼上,陶商的兵馬抵達了潁川陽翟。

春風吹軟綠柳枝,新芽遇雨悄留頭。

陽翟的城門前,一隊一千人的精騎列隊相侯,見徐州軍馬到來,爲首的一名文士緩緩打馬而出,他的樣貌清瘦,文質彬彬,略顯暗黃的臉上不時地閃出一絲憂色,毫無疑問便是豫州刺史孔伷。

以他的官職和地位,按道理本不至於親自出城迎接,怎奈現在這個世道紛亂,官位的大小在地方州縣只能嚇唬嚇唬平頭百姓,在靠拳頭吃飯的諸侯圈中,卻並不賣座。

孔伷的實力在諸侯圈中,要說是倒數第二,倒數第一的位置基本就得空位以待了。

所以孔伷做事很是謙卑,他這次把陽翟城中所有的精銳騎兵都領出來迎接……這種陣仗,可以說是非常給徐州軍面子了。

“大公子。”糜芳在旁邊輕輕叫喚陶商:“咱們得上去給孔刺史見禮,他的官位與陶使君相若,咱們不可怠慢了。”

陶商點了點頭,道:“明白。”

一衆徐州將官打馬上前,糜芳、陶商、許褚等人皆是翻身下馬,孔伷也很懂事,毫不做作,亦是翻身相迎。

“徐州西征軍主將糜芳(監軍陶商),見過孔刺史。”糜芳和陶商同時見禮。

孔伷果然不負名士之稱,說起話來彬彬有禮,書生氣十足:“糜將軍和陶公子遠來會師,足見陶恭祖勤王忠心之誠,果然是可昭日月!想當年吾曾與陶使君有數面之緣,恭祖乃仁人君子,其風度令人折腰,彼與我二人知心相交,足可引爲知己,猶如伯牙子期。算起來,你還得叫我一聲世叔。”

陶商面上保持著謙恭笑容,心中卻不免一嘆,文人名士就是臉皮厚,上來就佔我便宜……狗屎。

孔伷不爲所覺,反倒是又上下仔細的看了陶商一會,摸著鬚子笑呵呵道:“今見故人之子,頗有乃父之風,實是令人老懷大慰,賢侄兒不辱門風,真不愧是咱名門之後,世叔甚欣慰之。”

陶商也不知道孔伷跟陶謙的關係到底是不是真的那麼好……名人文士嘛,都好吹兩句牛/逼,看這孔伷張嘴閉嘴字裡行間都在顯擺著自己的名士身份,就差在腦門頂上印個“名門”倆字出去招搖了。

不過此刻,人家都張嘴說認識你爹了,陶商若是不說點應景的話,豈不是擺明了不給孔名士面子?

陶商衝著孔伷拱手鞠躬,道:“孔……世叔,晚輩在彭城時,就經常聽我父親說起您二人的昔日之事,此來潁川也是我父親讓我多多向世叔學習,並命我替他老人家向世叔問安。”

“嗯,好!好!果然是君子之後,賢侄,陽翟內已經布好酒席,走,跟世叔進裡面喝幾盞。”

孔伷很是高興,平白認下個大侄子!於是伸手拉起陶商,便向城內而去。

那邊廂孔伷麾下的將領又分別安排糜芳和許褚等人進城,糜芳倒是跟著一塊進去了,許褚卻沒有,只是要在城外親自安排紮營事宜。

長長的主道貫穿著整個陽翟,周圍是一條條用夯實的黏土鋪出的井字型街道,和周圍的攤位民宅錯落有致的連在了一起,恍如一張大大的漁網,幾乎覆蓋了整個主城區。

黃巾之亂時,潁川也是主戰場,但時隔六年依舊能有這樣安寧的表象,足見此地的底蘊確實源遠流長。不愧有中原第一都的美譽。

孔伷的刺史府就在陽翟主街正中。

孔伷安排酒宴,招待陶商和糜芳,酒宴上有酒有肉,大是合了糜芳的胃口,這老小子也不說話,低著頭一個勁的胡吃海塞,看的陶商時而挑眉,時而皺眉……

丟人啊!

孔伷吃飯也頗講究,看著糜芳的吃相,也顯得有些尷尬……很顯然糜芳的吃法並不入這位孔名士的法眼。

“來來,世侄兒,你我再飲一盞!”孔伷又一次向陶商舉起酒盞,遙遙示意。

“謝世叔。”陶商舉起酒盞,一飲而盡。

孔伷見狀不由得面露奇色,點頭道:“賢侄年紀輕輕,不但有陶恭祖的乃父之風,甚識君子之禮,更兼有這等厲害的酒量!賢侄……你這是飲了第幾盞了?”

陶商尋思了一下,道:“世叔莫怪,小侄也沒仔細數,不過最少也應該有十七八盞了吧。”

孔伷兩眼放光,讚歎道:“侄兒豪飲!吾等這老一輩甚不及也,想我像你這般大小的年紀,一頓酒也不過飲個十盞便倒,侄兒不但有君子之風,更是真豪傑也。”

陶商不爲人所覺的迅速翻了個白眼,也不知道這個時代的人的識人標準是怎麼定的……酒磨子就是豪傑了?

不過倒也不是陶商多能喝,而是這個時代的釀酒工藝委實落後了一些,這點低度數在後世猶如白開水一樣,感覺還沒有啤酒勁大。

就現在的狀態,陶商感覺他能喝死孔伷倆來回,自己還能幹二兩……

真想喝一點真正有勁的白酒啊。

看著陶商頗爲懷念的神情,孔伷似是會錯了意,哈哈笑道:“世侄是不是不曾喝過如此口感上佳之釀?嘿嘿,不瞞賢侄,當今大漢十三州,若論釀酒之水平,我潁川當屬首屈!只可惜黃巾之亂,天下農耕數年荒蕪近半,糧谷收成日低,收成果脯尚嫌不足,哪裡又有那許多餘糧釀酒,當真是可惜我潁川的大好藝業。”

陶商聞言詫然:“潁川的釀酒,乃是當今天下之首?”

孔伷高傲的一擡頭,道:“那是自然!”

陶商低頭看了看手中的酒盞,暗道潁川釀酒乃是第一……第一釀的酒都這麼寡淡,其他的地方釀的酒得是多不爽口。

想喝好酒,看來日後還是得靠自己。

就在這個時候,門口的侍衛走入廳中,手中拿著一份簡牘,快步走到孔伷的身邊,將簡牘交給他了,並在他的耳邊寥寥數語。

孔伷的神情瞬間落寞了。

其實打從一開始見面的時候,這位誇誇其談的名士神色中就有幾分抑鬱,此刻那種憂傷又顯得更加深刻了。

在察言觀色這方面,陶商還是頗具一些天賦,見孔胄愁眉不展,即刻關心地問道:“世叔,可是遇到了什麼難辦的事?”

孔伷神思不屬,好半天才反應過勁來,朦朧道:“賢侄適才是在與吾說話?”

看來這傢伙心裡真是招了魔障了,這麼大聲他居然聽不見?

陶商關心道:“世叔神思不屬,可是遇到了什麼難處?若需要小侄幫忙,小侄我……”

孔伷眼睛一亮接口道:“義不容辭?”

陶商摸著鼻子道:“是量力而行。”

孔伷聞言愣了愣神,嘆息道:“賢侄說話滴水不漏,當真是後生可畏……”

說罷,便見孔伷衝著侍衛揮了揮手,吩咐廳堂內侍奉的人下去,廳內只留下陶商和糜芳二人,然後鄭重其事的對陶商言道:“賢侄,實不相瞞,適才我汝南的細作從南面帶回了情況,長沙太守孫堅響應號召起兵討伐董卓,在南陽借糧未得允許,孫堅便將南陽太守張諮斬殺……”

糜芳的臉色一下子變了:“這孫堅忒的膽大妄爲,不管如何,那張諮都是朝廷親命的南陽太守,與孫堅職務相若,孫堅沒有詔命,怎麼如此僭越妄爲!?”

孔伷長嘆口氣,無奈道:“殺張諮不過是其一,在剛剛起兵之時,孫堅還曾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

糜芳詫然道:“荊州王刺史也被孫堅殺了?”

孔伷點點頭:“孫堅兵到荊州,號稱有光祿大夫溫毅的檄文,便直接搶了荊州的武庫,王睿走投無路,吞金自殺。”

糜芳轉頭看看陶商,見他沉思,便又問孔伷道:“孫堅爲何如此?按照職位,王睿身爲荊州刺史,也算是他的上官,他怎敢以下犯上?”

孔伷沒有正面回答糜芳的問題,只是慢悠悠地道:“孫堅號稱江東猛虎,乃是當世屈指可數的豪傑,據說爲人脾氣秉性頗大,聽聞他眼下已經轉道趕來潁川……賢侄,你我皆是君子之輩,面對這樣的人……吾這心中實是不安啊。”

糜芳聞言道:“孔刺史莫不是怕孫堅用強持勇?您適才不是說了,孫堅殺張諮,乃是因爲張諮不給他糧草,您的情況與他又不一樣,孫堅若問你要糧,給他便是,反正大家都是討董成員,爲漢盡忠而已。”

孔伷聽了糜芳的話只是搖頭,眼中多少有些嘲笑的目光,但並沒有說什麼。

陶商則是沉思了一會,試探著問孔伷道:“世叔是不是覺得,孫堅殺張諮,根本原因並不是因爲糧草……給糧草孫堅會殺他,不給糧草,孫堅也會找別的理由殺了他……而荊州刺史王睿的情況,也是一樣?”

糜芳疑惑地睜大了眼睛:“這孫堅和張諮也無甚過節,好端端的幹嘛非要找人家麻煩?”

陶商微微一笑,沒有說話,心中卻已大概明白。

前來討董之前,在徐州的時候,陶謙大致給自己講過一些各路諸侯之間的關係。

現在的孫堅乃是袁術的鐵桿盟友,袁術官拜後將軍,在衆諸侯中,可以說是官職最高的一位,討董前,袁術從京師跑到南陽,身份只是客卿,一直沒有理由正式接手南陽郡……但這不代表他不想。

如今孫堅幹掉了張諮,說白了就是爲袁術掌控南陽地區而做的準備。

至於逼死荊州刺史王睿,也不過是袁術爲了將勢力更深入的延伸到荊州而已……只是袁術和孫堅不知道,那位號稱“八駿”之一的劉表劉景升在單騎接手荊州刺史的職務後,會成爲一個比王睿更加難纏的角色。

按照目前的態勢,袁術的戰略目標,是以自己爲主、孫堅爲輔,以便日後稱霸整個漢朝的南方中樞。

而南方的中樞地區,主要包括揚州、荊州、豫州!

如今袁術在揚州和荊州都做了安排佈置,豫州之地又是袁氏的籍貫之所,對袁術的影響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豫州刺史是誰?就是眼前的這位。

想到這裡,陶商不留痕跡的看了一眼孔伷。

這位孔刺史,很有可能和荊州刺史王睿、南陽太守張諮一樣,已經上了袁術和孫堅的菜單了。

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源激增(二合一章節)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葉障目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二百七十七章 羣雄逐鹿的開端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傅抄家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八百四十二章 許昌來信第二百一十章 盟主誕生第八百六十五章 冢虎之策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五百四十七章 黑山之議第五百一十一章 燒己營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十五章 浮雲軍黃巾衆第三百零八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九十六章 曹府死士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四百零七章 術 逝第二百九十六章 君子與佛爺第三百八十五章 孫策、諸葛與呂蒙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廝著實可恨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桿傳情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六百零八章 小樓傳信箋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七章 第一次遠征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關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四百五十二章 宗族五將第三十六章 戰華雄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高何人也?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九百九十七章 毒物的想法第五百八十章 郭嘉的秘密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一百七十七章 瑯琊諸葛第六百六十九章 做戲做真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一浪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擒袁家子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關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四十二章 兩方的動靜第三百二十三章 陶應裝憨第八百六十七章 零陵失守第七百二十八章 揣測曹操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
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源激增(二合一章節)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葉障目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二百七十七章 羣雄逐鹿的開端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傅抄家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八百四十二章 許昌來信第二百一十章 盟主誕生第八百六十五章 冢虎之策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五百四十七章 黑山之議第五百一十一章 燒己營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十五章 浮雲軍黃巾衆第三百零八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九十六章 曹府死士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四百零七章 術 逝第二百九十六章 君子與佛爺第三百八十五章 孫策、諸葛與呂蒙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廝著實可恨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桿傳情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六百零八章 小樓傳信箋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七章 第一次遠征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關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四百五十二章 宗族五將第三十六章 戰華雄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高何人也?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九百九十七章 毒物的想法第五百八十章 郭嘉的秘密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一百七十七章 瑯琊諸葛第六百六十九章 做戲做真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一浪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擒袁家子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關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四十二章 兩方的動靜第三百二十三章 陶應裝憨第八百六十七章 零陵失守第七百二十八章 揣測曹操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安市| 济阳县| 云阳县| 义乌市| 大兴区| 岗巴县| 华亭县| 乐安县| 正镶白旗| 深水埗区| 长岭县| 福州市| 洪泽县| 英吉沙县| 和顺县| 延吉市| 彭水| 威信县| 苍山县| 白河县| 英山县| 大同县| 建宁县| 兴山县| 敖汉旗| 元阳县| 正镶白旗| 二连浩特市| 临江市| 监利县| 丽水市| 弥勒县| 乌拉特后旗| 盐山县| 昆明市| 朝阳市| 呼玛县| 岗巴县| 龙岩市| 浠水县| 马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