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8章 劉備的心術(二)

房間內停頓一會,又聽有人說道:“三弟所言甚是,劉璋雖有益州之地,但其稟性闇弱,不能任賢用能,加之呂布大軍壓境,蜀中人心離散,皆欲有大能耐之人統領西川,力挽狂瀾!”

“兄長若能取得西川爲基,然後北圖漢中、雍涼,則大勢成矣,日後收取中原,匡正天朝,名垂青史,功莫大焉!”

“我豈不知這般道理,奈何劉益州與備同宗,若趁亂取之,恐天下人唾罵,說我劉玄德無情無義,惡毒如蛇!”

“兄長,大丈夫處世,當努力建功立業,著鞭在先,成就不世功業,今若不取,以呂布大軍之精銳,不出兩年,益州將盡落其手,即時兄長悔之晚矣!”

“放肆!你欲陷我於不仁不義乎?我劉玄德寧死亦不做此無義之舉!”

“兄長!!!”

房間內,一陣吵鬧後,遂安靜下來,然後又起一陣長嘆之聲,接著,漸漸傳來一陣陣的痛哭之聲。

法正臉色一變,這哭聲他認得乃是劉備之聲,後來又聽關羽、張飛連勸不止。

劉備哭聲不絕,哭得煞是悲痛,法正此時思緒萬分,忽然背後傳來一人聲音。

“孝直可知我家主公爲何而哭?”

法正嚇了一驚,轉身望去,正是諸葛亮,法正神色一凝,連忙作禮應道:“某實不知,若先生方便,還望先生道與我知!”

諸葛亮臉上亦露出幾分悲痛之色,仰頭長嘆一聲而道:“有何難見?我主劉玄德一生爲國,奈何時運不濟。大半生顛沛流離。寄人籬下。如今漢室皇威盡失,國不將國!”

“曹賊勢鼎天下,操控社稷,當今聖上如同傀儡,茍且偷生,而以呂布、孫權爲首的各地諸侯,只顧其轄地,不理朝廷。試問天下除了我家主公外,還有何方忠傑義士敢爲漢室喊一聲不平?!”

“今我家主公雖得荊州,但荊州四面皆敵,非是安身之所,若我家主公能得之益州,建立根基,大事濟也,收取中原,匡扶漢室,平定亂賊。指日可待!”

“但仔細想來,益州劉璋是我家主公之弟。皆是漢室骨肉,若要興兵去取劉益州城池,恐被世人唾罵其惡毒不仁,若要不取,益州落於他人之手,即時天下再無忠國義士,眼見劉氏天下將被外人分割,因此淚出痛腸!”

諸葛亮說罷,觸動衷腸,捶胸頓足,竟亦放聲大哭,法正聽得口齒打顫,直道自己不識明主,當即跪下。

“先生且休煩惱,今日正非賣主求榮,乃因識得皇叔大仁大義,不敢不披肝瀝膽,竭力效忠!”

諸葛亮聽言大喜,遂引法正來見劉備,劉備俱聽前事,急執起法正之手說道:“久仰孝直英名,今若得孝直相輔,實若高祖得蕭何也!”

法正頓首謝禮,凝聲而道:“蜀中小吏,何足道哉,所謂馬逢伯樂而嘶,人遇知己而死,今正能投於皇叔麾下,實乃三生有幸也!”

法正說畢,當即將他與孟達私下暗許益州之事告之劉備,劉備聽言,臉色一連變化,嘆聲而道。

“備一生顛沛流離,寄人籬下,每每想起未嘗不傷感而嘆息,所謂狡兔猶藏三窟,何況人乎?若能得之蜀中,我便可成奪天下之根基,時下非不欲取,奈何劉益州與備乃同宗,實不忍相圖!”

法正雙目迸發晶亮光華,肅然而道:“正觀荊州,東有孫權,常懷虎踞之心,北有曹操,時有鯨吞之意,絕非可久戀之地也!”

“益州乃天府之國,帝王之地,非治亂之主,不可居也,今劉季玉不能用賢,且脾性懦弱膽小,受人窺視,此業不久必屬他人,眼下大好良機,實爲天意也,萬不可錯失!”

劉備表面猶豫不定,但心裡卻是聽得心花怒放,佯裝爲難而道:“話雖如此,但備聞蜀道崎嶇,千山萬水,車不能方軌,馬不能聯轡,縱使百萬大軍,亦難破之,固備欲取之,又有何良策?”

“皇叔不必多慮,正與孟達願爲內應,即時有我兩人暗中相助,皇叔何懼蜀中崎嶇?”

事已至此,但劉備卻心中自有一番思量,拱手謝道:“孝直之心,我已知也,尚容商議!”

劉備此言一出,就連諸葛亮、關羽、張飛亦是臉色劇變,一臉不明所以,而法正卻以爲劉備是因其仁義而猶豫不決,故不相逼,作揖告退。

劉備命諸葛亮親送法正回去,兩人離開後,劉備獨坐沉思,少頃,關羽終於按耐不住,出聲而道:“事當決而不決者,愚人也,兄長高明,爲何卻如此多疑耶?”

劉備臉色淡然,目光徐徐轉向關羽而道:“以二弟之意,又當何如?”

“就如那法孝直之言,荊州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得志,益州戶口百萬,土廣財富,可資大業,今幸法正、孟達願爲內助,此乃天賜良機也,何必疑哉?”

劉備暫不作答,一雙大耳靜聽著門外動靜,當他聽得一陣腳步緩緩傳來,心裡一喜,這才說道。

“無論若何,劉益州乃我同宗之弟,此乃不可變之事實,我雖望能成以根基,匡扶漢室,以救天下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但這卻不是我可侵人領地之理,若以小利而失信義於天下,我實不忍也!”

關羽聽言大驚,心裡泛起道道漣漪,沉寂一會,嘆氣而道:“兄長大義如此,弟實在惶恐,羞愧難當!”

關羽話音剛落,張飛卻忍耐不住,甕聲甕氣喝道:“兄長何必如此瞻前顧後,若西川被那呂布所奪,到時荊州必被曹操、孫權出兵侵犯,若荊州不保,我等又該如何是好?”

“若真如此,亦是天意也,我一生只知仁義,但凡有缺,寧死不行!”

劉備義正言辭,說得就連張飛這般莽夫,亦是啞口無言,在門外的諸葛亮聽得仔細,心中澎湃,慶幸自己追隨了一個這般仁義的明主。

諸葛亮推門而入,淡然笑道:“主公之言,雖合天理,奈當今天下正值離亂之時,用兵爭強,固非一道,但若過於拘執仁義,亦寸步不可行矣!”

“主公宜從權變,以兵爲鋒,仁爲根本,實爲湯、武之道也,若事定之後,報之以義,掃蕩亂賊,匡扶漢室,救於天下黎民,實爲大義!”

劉備見諸葛亮推門而入,心中大喜,他佯裝遲疑,全爲收攏諸葛亮之心,諸葛亮對於劉備來說,必不可失,劉備知諸葛亮乃忠義之士,故而做戲來贏得諸葛亮之傾心。

劉備聽畢,故作恍然姿態,急起身而拜道:“孔明金石之言,當銘肺腑,就依孔明所言!”

關羽、張飛見劉備終於立下主意,圖謀西川,皆是心中大喜,諸葛亮見劉備不但仁義無雙,且對他言聽計從,視如己出,亦暗暗發誓,一生鞠躬盡瘁,絕不負於劉備。

次日,劉備請麾下諸文武,同議西行之事,衆人皆勸劉備引驍將,帶重兵入蜀,劉備心中意動,當即望向諸葛亮。

諸葛亮微微一笑,並無附議,而是輕搖羽扇,出席拱手而道:“荊州重地,四面處敵,不可有失,且呂布近日已奪上庸、房陵二郡,在東川與荊州境界布有重兵,其意在提防我等進軍益州,主公此番西行,只怕是處處艱難,不知主公可曾做好準備?”

劉備聽言臉色一凝,毫無畏色而道:“孔明不必多心,我劉玄德一生於戰場廝殺,何等危境未有見過,孔明儘管調配,我定當遵從!”

諸葛亮聞言,對劉備的回答甚是滿意,當即又道:“若主公要往益州,不可被曹操、孫權、呂布得知,否則必引起其忌憚,欲要急除我等勢力,因此主公若往益州,只可帶趙雲、黃忠、魏延三人,兼合驍勇部將二人,再由蒯越同行,領兵不得超於三百部衆!”

“簡直荒謬!且不說西川之人日後可否陷害我兄,此時呂布正引十萬兵馬侵犯西川,我兄乃萬金之軀,只帶三百兵馬如何應付,這豈不是送羊入虎口耶?諸葛孔明,你有何居心?!!”

關羽聽言轟然大怒,手指諸葛亮怒聲大罵,張飛更是暴瞪怪眼,咬牙切齒地吼道:“我早知你這山野村夫不安好心,今定是故意要害死兄長,獨攬大權!”

面對關羽、張飛的怒斥,諸葛亮卻是心平氣和,毫不動容,只是輕撫鵝毛扇,不發一言。

劉備見狀,好似容不得他人說諸葛亮半分不是,暴跳如雷便是吼起:“休得放肆!孔明對我若何,我心中自知,你等若再有半分誣衊,莫怪我不顧手足之情,重罰你等!!”

“兄長!!!”

關羽、張飛滿臉不甘,就在此時蒯越出席勸道:“兩位將軍暫且息怒,軍師料事如神,非是你我凡人可想,他竟有此言,當中必有深意,不如先聽軍師如何解釋,兩位將軍再做定論不遲!”

經蒯良這一勸,關羽、張飛怒火頓時熄滅了些許,兩人對視一眼,遂齊齊將目光投於諸葛亮身上。

第600章 曹操遇險第500章 張遼大意中伏(一)第294 馬韓結盟第647章 司馬懿收徒第18章 喬府香豔(二)第677章 險勝第366章 劉備盡得西川軍心第766章 搶佔吳南第125章 渤海郡戰事起第332章 謠言似虎第41章 曹軍的異動第222章 曹操的暗手(一)第359章 跳出思維誤區第587章 舌辯虞翻第4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354章 諸葛千里料敵第一謀第805章 搶劫報國第293章 巾幗英雄馬雲祿第804章 抹黑龐統第771章 妙用降臣第216章 荊州之變(四)第404章 生擒鄂煥第322章 平定涼州第295章 涼州初戰第616章 力挽狂瀾第545章 劉備人老心亦老第557章 最後的掙扎(下)第535章 謀戰巫城(上)第82章 沮授的條件第76章 支招孫權,前往汝南第324章 張鬆找老闆第748章 困於陣第536章 謀戰巫城(中)第734章 兵臨城下第19章 大戰將至第350章 種下苦果第484章 被迫撤退第778章 曹操的心思第446章 法正、陳式被擒第615章 陸遜的招牌技-火攻第591章 東吳之殤(中)第764章 吳國滅(上)第486章 兄弟情深第160章 下邳城之危第273章 各有謀算第196章 荊州軍慘敗第657章 破反客爲主之計第770章 取廬陵第112章 孔明論勢第327章 忠與奸第285章 難逃一劫第232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251章 二敗韓遂第262章 長安攻防戰(三)第320章 大局終定第461章 相安無事第269章 周瑜反算諸葛亮第637章 孫禮妙計渡江(上)第794章 回許昌第806章 朝堂之爭第646章 司馬懿到來第464章 約戰之鬥陣(中)第537章 謀戰巫城(下)第174章 勢均力敵第370章 壺口關首戰第165章 烏桓欲來撿便宜!第150章 瘋狂攻城(二)第418章 讓諸葛犯難第786章 潼關戰事第209章 前戲第631章 夏侯淵惡鬥張飛第808章 民心盡喪第802章 收復河山第59章 殺戮之夜第631章 夏侯淵惡鬥張飛第195章 宿命之敵第662章 曹操起色心第409章 衝動的魏延第713章 陸遜中箭第44章 地道攻略的前奏第220章 孔明初顯威(三)第193章 劉備襲江東(一)第113 晚到一步第333章 巧破謠言第283章 曹兵退、交州定第79章 官渡轉折點第141章 計高一籌第658章 步步緊逼第375章 曹操詐死,呂軍中伏第539章 二狼爭食第19章 大戰將至第186章 江東生死戰(二)第434章 五虎羣狼陣第472章 諸葛施計欲擒晉將第565章 張遼威震藏風谷(二)第224章 忠心辦壞事第538章 晉魏激戰第329章 設計欲擒馬超第451章 徐庶計敗張任(上)
第600章 曹操遇險第500章 張遼大意中伏(一)第294 馬韓結盟第647章 司馬懿收徒第18章 喬府香豔(二)第677章 險勝第366章 劉備盡得西川軍心第766章 搶佔吳南第125章 渤海郡戰事起第332章 謠言似虎第41章 曹軍的異動第222章 曹操的暗手(一)第359章 跳出思維誤區第587章 舌辯虞翻第4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354章 諸葛千里料敵第一謀第805章 搶劫報國第293章 巾幗英雄馬雲祿第804章 抹黑龐統第771章 妙用降臣第216章 荊州之變(四)第404章 生擒鄂煥第322章 平定涼州第295章 涼州初戰第616章 力挽狂瀾第545章 劉備人老心亦老第557章 最後的掙扎(下)第535章 謀戰巫城(上)第82章 沮授的條件第76章 支招孫權,前往汝南第324章 張鬆找老闆第748章 困於陣第536章 謀戰巫城(中)第734章 兵臨城下第19章 大戰將至第350章 種下苦果第484章 被迫撤退第778章 曹操的心思第446章 法正、陳式被擒第615章 陸遜的招牌技-火攻第591章 東吳之殤(中)第764章 吳國滅(上)第486章 兄弟情深第160章 下邳城之危第273章 各有謀算第196章 荊州軍慘敗第657章 破反客爲主之計第770章 取廬陵第112章 孔明論勢第327章 忠與奸第285章 難逃一劫第232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251章 二敗韓遂第262章 長安攻防戰(三)第320章 大局終定第461章 相安無事第269章 周瑜反算諸葛亮第637章 孫禮妙計渡江(上)第794章 回許昌第806章 朝堂之爭第646章 司馬懿到來第464章 約戰之鬥陣(中)第537章 謀戰巫城(下)第174章 勢均力敵第370章 壺口關首戰第165章 烏桓欲來撿便宜!第150章 瘋狂攻城(二)第418章 讓諸葛犯難第786章 潼關戰事第209章 前戲第631章 夏侯淵惡鬥張飛第808章 民心盡喪第802章 收復河山第59章 殺戮之夜第631章 夏侯淵惡鬥張飛第195章 宿命之敵第662章 曹操起色心第409章 衝動的魏延第713章 陸遜中箭第44章 地道攻略的前奏第220章 孔明初顯威(三)第193章 劉備襲江東(一)第113 晚到一步第333章 巧破謠言第283章 曹兵退、交州定第79章 官渡轉折點第141章 計高一籌第658章 步步緊逼第375章 曹操詐死,呂軍中伏第539章 二狼爭食第19章 大戰將至第186章 江東生死戰(二)第434章 五虎羣狼陣第472章 諸葛施計欲擒晉將第565章 張遼威震藏風谷(二)第224章 忠心辦壞事第538章 晉魏激戰第329章 設計欲擒馬超第451章 徐庶計敗張任(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峡江县| 朝阳县| 封丘县| 化德县| 青阳县| 海安县| 洛宁县| 岳阳县| 平乐县| 岗巴县| 金秀| 明星| 赞皇县| 武乡县| 靖宇县| 朔州市| 民勤县| 普定县| 确山县| 海丰县| 屏边| 策勒县| 临高县| 邳州市| 论坛| 松潘县| 分宜县| 恭城| 德安县| 梁平县| 霍邱县| 象州县| 凤山市| 阜阳市| 建水县| 铜梁县| 江阴市| 宜都市| 德格县| 道孚县|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