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11章 傳說

橫七豎八的屍體,躺在地上。

曾經無比顯赫的司馬氏,族人幾乎在同一天被屠戮殆盡。

“嘩啦啦!”

戰旗獵獵,一股濃郁的血腥味傳入陳沫鼻子裡面,他不由皺了皺自己的眉頭。

“砍下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腦袋,將其餘人就地掩埋!”

黑甲騎兵行動如風,執行命令宛若最冰冷的機器,哪怕司馬懿身份顯赫,名揚天下,腦袋亦是被毫不留情的斬下。

“回京!”

此時的陳沫已經到了中年,經歷過各種風風雨雨,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青澀。

陳沫略顯消瘦的下巴上,掛著長長的鬍鬚,爲他平添了一分儒雅的氣息。

“踏踏踏!”

騎兵縱馬往回趕去,剛剛奔行沒過多久,陳沫就看見前面灰塵大作。

“報,姜維將軍領兵在前!”

陳沫心中微動,嘴角當即掛起了一絲笑意,喝道:“全軍止步!”

黑甲騎兵令行禁止,不動如山。

“踏踏踏!”

姜維一身鎧甲,提著一桿長槍過來,來到陳沫身旁行禮道:“見過將軍!”

陳沫嘴角掛起了玩味的笑意,問道:“伯約此來所爲何事?”

姜維道:“陛下派我前來,爲了保住司馬先生性命。”

陳沫卻是大笑起來,揮了揮手喝道:“將司馬老賊首級拿上來!”

一個騎士聞言,當即縱馬前來,手中提著司馬懿的首級,哪怕臉龐已經被鮮血染紅,姜維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

見此情形,姜維眼神有些複雜,道:“既然如此,還請將軍前往皇宮,與陛下見上一面。”

陳沫道:“司馬老賊意圖謀反,此等大事我自然要稟明陛下。”

言畢,陳沫當即率領黑甲騎兵,和姜維匯合在一起,朝著長安城浩浩蕩蕩趕去。

途中,陳沫似笑非笑的說道:“伯約來的可真及時啊。”

姜維聞言臉色一僵,繼而訕訕的說道:“不曾想,將軍動作如此迅速,維還是晚來了一步。”

陳沫捋了捋鬍鬚,不置可否。

事實上,在陳沫領兵追到城外一開始,姜維就已經得到了消息,並且猜到陳沫想要做什麼。

若那個時候,姜維就帶人前來阻止,未嘗不能攔下陳沫。

然而,姜維也非常清楚,司馬氏如今的確是樹大招風,乃是天下士族表率。

若不將其完全根除,必定會落下隱患。

當初陳政礙於情誼,放過司馬懿的時候,姜維就想出言勸諫,奈何他也知道陳政性格,最終也只得閉口不語。

這一次,姜維故意稍微拖延了一下,爲陳沫殺司馬懿全家留下了足夠時間,也未嘗不是一種暗中相助。

陳沫如今權勢極高,又執掌大秦暗中勢力,對於很多事情都是洞若觀火,自然能夠猜到其中緣由。

他對於姜維這個後輩,也是極其滿意,覺得此人乃是大秦棟樑之才。

進入城內,兵馬被完全安頓下來,陳沫卸掉武器朝皇宮走去。

忽然之間,陳沫停住腳步,對姜維說道:“你很不錯,大秦需要你這樣的棟樑。”

然而,轉眼之間陳沫臉色一冷,道:“可有些事情,我能夠做,你卻不能,希望伯約好自爲之!”

感受到陳沫那冰冷的目光,姜維頓時感覺渾身上下冷汗淋漓,心中不由感到了一絲惶恐。

陳沫沒有明說,姜維卻知道陳沫想要表達什麼。

陳沫的意思是,他自己可以違背陳政意願,悄悄帶兵前去殺掉司馬懿全家。

然而,哪怕姜維本人出於好意,並且無形中幫助了陳沫,他故意拖延時間,隱瞞陳政這種行爲,仍舊不被允許。

這麼多年以來,陳沫權勢滔天,手中不知站滿了多少鮮血。

哪怕如今極受恩寵的姜維,還是陳政的女婿,看到陳沫如此模樣,都感覺背脊發寒。

陳沫手段極其狠辣,那些有二心之人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可以說,若非姜維與陳氏有著姻親關係,僅僅憑藉他對陳政耍的這個心機,也就足以讓陳沫要了他的性命。

伴君如伴虎,陳沫就是君王手中的利刃,有時候比君王本人更爲可怖。

警告了姜維一番,陳沫也不再理會他,直接大步朝著皇宮之內走去,可是姜維卻感覺渾身有些僵硬。

皇宮側殿之內,陳政捧著一本書籍,靜靜觀看著。

只不過,他此時明顯有些心不在焉,就連背影也顯得有些蕭瑟。

“嘎吱!”

房門被打開,陳沫從外面走了進來。

“皇兄。”

面對陳政,陳沫並沒有太過拘謹,也沒有大禮參拜,反而顯得比較隨意。

他那在外人面前,永遠是冰冷刻板的臉龐,此時也浮現出了一些溫暖。

陳政轉過頭去,看著陳沫的笑容,心中更是忍不住一沉,澀聲問道:“仲達終究還是沒能活命麼?”

陳沫臉上笑容越發燦爛,道:“皇兄既然已有猜測,又何必多此一問?”

陳政臉上的落寞之色越來越濃,盯著陳沫許久,才忍不住長長嘆了一口氣。

“父皇知道我不忍心動手,這才叮囑過你,務必要除掉仲達麼?”

陳沫點了點頭,道:“若非有伯父交代,憑藉司馬懿爲大秦立下的功勞,還有他如此識相的退隱,我也不會殺他。”

“然而,既然伯父臨終前交代過,我就一定會將命令執行下去。”

陳政揉了揉眉心,顯得有些疲憊,想要斥責陳沫一頓,終究還是有些於心不忍。

陳政非常明白,陳沫父子二人,究竟爲大秦付出了多少。

過了許久,陳政纔開口道:“仲達名滿天下,阿沫直接領兵滅其全族,恐怕會引起朝野震盪。”

“以後一段時間,你就先離開長安,前往幽州幫助阿駿,和北方異族打交道吧。”

陳沫臉上笑容更甚,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兄弟,終究還是兄弟。

陳政雖然有很多話沒說,陳沫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陳政將陳沫暫時流放到幽州,也未嘗不是對陳沫的一種保護,因爲陳沫今日做下的事情,實在太大了。

哪怕陳沫權勢極高,哪怕他給司馬懿扣上了謀反的名頭。

然而,只要陳沫繼續待在長安,必定會遭到文官們的一致聲討,口誅筆伐。

如今的大秦,最不缺的就是有氣節的文人,他們爲了正義,連死亡都不會畏懼。

也許在陳沫看來,他所做的事情,並沒有過錯,可是在朝中官吏看來,司馬氏對於大秦有大功。

而且,司馬氏並無太大罪過,縱然有族人蔘與謀反,也完全能夠撇清關係。

陳沫的所作所爲,完全是在屠戮忠臣,手段又極其殘暴,乃是不擇不扣的劊子手。

陳沫雖然不在意名聲,可是陳政卻不得不爲他考慮,只能退而求其次,暫時將陳沫流放到幽州。

陳沫退去了。

房屋之內,陳政小心翼翼拿出了一個小冊子,看完裡面的內容以後,臉上覆雜之色越加濃烈。

“父皇你的擔心多慮了,縱然沒有你的交代,我也不會放過司馬仲達,更不會因爲阿沫的舉動,就遷怒於他。”

陳政站起身來,推開窗戶遙望天空,眼神有些深邃。

這個剛剛及冠就鎮守益州的男人,又豈是好相與之輩,陳沫與姜維的種種舉動,其實都在他的把握之中。

“仲達,你我兄弟一場,所以我不殺你。”

“可世家必須被遏制,司馬氏必須被清洗,我只能借助阿沫之手,將你除去。”

“若是沒有揹負大秦這個枷鎖,我們一定會成爲最好的朋友,可是人在其位,有時候卻是身不由己。”

陳政的背影,顯得有些蕭瑟。

又有誰知道,這個看似溫厚的帝王,心中又有著怎樣的野望,城府究竟又有多深。

也許正如陳旭所言那般,他自己能夠成爲一個優秀的統帥,卻沒有辦法成爲一個優秀的帝王。

相比起陳旭,陳政更適合當一個開國皇帝,他身上也具備開國皇帝的所有條件。

司馬氏的滅族,在朝中以及整個大秦,都引起了軒然大波。

毫無疑問,陳沫被推到了風頭浪尖。

大秦陛下下達命令,革除陳沫一應職位,並且將其流放到遼東苦寒之地。

這些年,大秦燕王殿下,與徵北將軍鄧艾,一直領兵駐紮遼東。

兩人合力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越海取膠東半島北部的東萊諸縣,開疆擴土。

陳駿更是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開墾土地,威行海外,使得北方異族盡皆臣服。

曾經被稱爲苦寒之地的遼東,現在也成爲了豐饒肥沃的土地,人口也越來越多。

當陳駿得知,陳沫被流放到遼東的消息以後,自然是又驚又喜。

驚的是陳沫居然會被治罪,喜的是終於要與自己兄弟相見,陳駿自然非常開心。

陳駿安排了盛大的宴席,爲陳沫接風洗塵。從此以後,陳沫就安家在了遼東。

陳沫抵達遼東的第三個月,擺下宴席宴請陳駿、鄧艾。

酒席之中陳沫摔杯爲號,數百刀斧手魚貫而出,在陳駿目瞪口呆之中,將鄧艾砍成肉泥。

陳沫當即拿出聖旨,道:“鄧艾勾結異族,目無天子,圖謀不軌,某特奉陛下命令斬之!”

陳駿氣得瑟瑟發抖,可是想起了自己父親臨終的交代,最終只得憤然拂袖而去。

陳駿雖然氣憤,卻也知道鄧艾這些年,在軍中頗有威望。

如今鄧艾不明不白被陳沫殺死,他若不起兵鎮壓,恐怕會引起大亂。

遼東烽煙再起,只不過剛剛冒起了一縷青煙,就被陳駿、陳沫兄弟二人撲滅。

就這樣,陳沫離開長安半年之久,又因爲斬殺叛將鄧艾立下功勞,陳政再次下達詔書,將其召回長安。

臨走之前,陳沫對陳駿說道:“我此次前來,就是爲了觀察鄧艾,見此人果真有些居功自傲。”

“他雖然沒有露出反心,卻也在遼東以及異族之間威望甚高,大秦不需要他了,所以鄧艾必須死。”

“阿沫所作所爲,還望兄長能夠理解。”

陳沫離開了,陳駿卻是有些悵然若失,對於鄧艾也感到了深深的愧疚。

也許鄧艾性格果真有些問題,可是陳駿卻敢以性命擔保,鄧艾絕對沒有絲毫反心。

然而,縱然愧疚又能如何?

黃初九年,西涼王陳艾遠征西域,收服、覆滅大小異族二十三部,獲得俘虜、牛羊不計其數。

西涼王勇武過人,使得蠻夷畏懼,紛紛上表臣服大秦。

黃初十一年,西涼王陳艾返回長安,放棄了顯赫的地位,想要做一個閒散王爺。

蒲阪城外,一襲青衣的陳艾,帶著幾個孔武有力的隨從,在官道上緩緩走著。

陳艾今年已經四十一歲,卻仍舊顯得非常年輕。

“父皇,你當初很多次跟我說過,自己想要過著平凡的生活,踏遍華夏的每一個地方。”

“如今,我就繼承你的意志,放下所有軍務,走遍整個大秦吧。”

陳艾騎在戰馬上,眼神有些飄忽。

“公子,前面有個村落,我們去討點水喝吧。”

陳艾舉目望去,看到村口有一顆高大的白楊,就對隨從說道:“你去吧,我在樹下乘涼。”

陳艾來到白楊樹下,看到一個與自己差不多年齡的男子,也在那裡乘涼。

男子看到陳艾以後,朝他微微笑了一下,而後仍舊坐在樹蔭下,目光不停朝村口方向望去。

陳艾覺得有些奇怪,差人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其中緣由。

這個男子的父親,當年在諸侯攻打關中的時候戰死,他母親就每日守候在楊樹下,直到死去的那一日。

而這個男子的母親,叫做春草,他的父親叫做邵箕。

男子家中現在比較富裕,他自己沒事的時候,也喜歡坐在楊樹下面,重複著自己母親的動作,緬懷一下自己去死的雙親。

陳艾聽完這個故事,感覺心中有些發酸。

陳艾最終走了,帶著幾個隨從,沿著陳旭當年的足跡,想要緬懷自己的父親。

在晉陽城不遠的村中,他又聽到了一個獨臂老兵的故事。

根據當地人傳聞,這個獨臂老兵叫做吳迅,當初還擔任過大秦太祖武皇帝的親衛。

只不過,後來在戰場之上,爲了保護大秦太祖武皇帝斷了一臂,這才定居於此。

當然,這種傳說究竟是不是真的,卻也無從考究,只不過吳迅後人卻非常篤定,並且以此爲榮。

陳艾再一次離開,他走過很多地方,聽過很過關於自己父親的事蹟。

而現在的陳旭,在大秦百姓心中,已經成爲了神一般的存在,百姓們口口相傳,太祖武皇帝親自指揮的戰爭,從來沒有失敗過。

故此,百姓又給了他一個稱號,那就是‘軍神’,世間也流傳了許許多多,關於太祖武皇帝以少勝多,絕地反擊的戰例。

總而言之,現在的陳旭,已經成爲了一個傳說,一個崛起於草莽而自強不息,做下許多可歌可泣英雄事蹟傳奇人物。

更有人整理了關於陳旭的平生事蹟,將其寫成了一本書,命名爲《軍神傳說》,雖然很快就被官府查封,卻也在私底下流傳了出去。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278章 相見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516章 再審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494章 關平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999章 刺殺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320章 破公孫第358章 臨陣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69章 程昱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266章 勸降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243章 陷陣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52章 暗鬥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360章 鬥將第547章 渡河第216章 內亂第110章 議事第628章 有鬼致所有書友第507章 求助第15章 買糧第299章 大婚第751章 叛徒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181章 追殺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299章 大婚第242章 出塞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328章 龜兒子第301章 反應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263章 心憂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102章 馬驚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285章 無名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355章 鍾繇第737章 餘波第809章 屠殺第326章 誘敵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43章 黃巾退兵第799章 陳沫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491章 心憂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337章 絕路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744章 糾結第377章 驚變第492章 野炊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77章 奇襲丘縣第287章 厚葬之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62章 孤膽英雄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67章 人頭滾滾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289章 疑惑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71章 勸說第756章 碾壓第298章 獅虎鬥第444章 嫁禍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172章 放風箏第492章 野炊第249章 匯合第360章 鬥將第9章 毀田第170章 比武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372章 勸降第645章 聲討陳旭
第278章 相見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516章 再審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494章 關平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999章 刺殺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320章 破公孫第358章 臨陣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69章 程昱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266章 勸降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243章 陷陣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52章 暗鬥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360章 鬥將第547章 渡河第216章 內亂第110章 議事第628章 有鬼致所有書友第507章 求助第15章 買糧第299章 大婚第751章 叛徒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181章 追殺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299章 大婚第242章 出塞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328章 龜兒子第301章 反應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263章 心憂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102章 馬驚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285章 無名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355章 鍾繇第737章 餘波第809章 屠殺第326章 誘敵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43章 黃巾退兵第799章 陳沫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491章 心憂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337章 絕路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744章 糾結第377章 驚變第492章 野炊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77章 奇襲丘縣第287章 厚葬之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62章 孤膽英雄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67章 人頭滾滾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289章 疑惑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71章 勸說第756章 碾壓第298章 獅虎鬥第444章 嫁禍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172章 放風箏第492章 野炊第249章 匯合第360章 鬥將第9章 毀田第170章 比武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372章 勸降第645章 聲討陳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凤凰县| 台南县| 宁国市| 白河县| 淮安市| 巴塘县| 黔南| 五华县| 水富县| 台州市| 吴堡县| 富蕴县| 哈尔滨市| 涟源市| 威远县| 阜新| 邵阳县| 突泉县| 武隆县| 新和县| 会昌县| 临邑县| 宜城市| 清丰县| 绵阳市| 郁南县| 涟源市| 浦江县| 海林市| 大安市| 杂多县| 三门县| 浮山县| 临潭县| 合山市| 衢州市| 巩留县| 平顶山市| 嵊泗县| 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