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9章 施謀試探

“計將安出?”

衛濤微微猶豫之後就此而問,說起來,衛濤很是明白,想傲對曹操用謀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陛下,以曹操之老辣想要用謀非是一時之事也,更何況是唯今開戰之時,一應陰謀當是無用。哪怕是我等齊力設計,恐怕也是難以讓其有所阻礙。”

周瑜顯然與其他諸人商談過此事,這時候隨即就是娓娓道來。

“但正如我之所言,相比起來,我軍之優勢乃是在陛下麾下謀士衆多一般,若是局勢混亂,那麼對方必定是有所不逮,到時候我方纔正好用謀。此便是我等所獻的第一計,亂中取謀。”

“嗯。該如何做?”

微微沉吟了一下,衛濤就是直接問道,身爲天子,他不必事必躬親,甚至不必知曉其中過程如何,只要能夠達到目的就好,這時候就是如此而問。

“雙方實力相若,又無有援兵,此一戰比拼的是誰死傷更少,敢請陛下命著手下將領分成三隊日夜不停地襲擊曹營,但行此事之時,切切不可讓與曹軍交手,此一計非是爲疲兵之計。三十萬大軍不是疲兵之計所能撼動,此一計是爲引動曹軍,打開亂局也!”

“好!既然如此,那麼此一戰便是交由於禁、呂蒙、姜維你們三人,你們且是領著本部人馬立即行動,儘可能是騷擾曹軍,令其不得喘息。”

衛濤一令而下,自然是有三人行動,三人當即各自領著本部人馬直接逼迫到曹軍所在。也不強攻。只是以弓箭連續騷擾之。

正如周瑜所言。這樣作爲其實起不到疲兵的作用,曹軍可以輪換派人出來,但這正是如同周瑜所要。

若是擺開陣勢,兩軍應對,那麼更多的是看將領之勇力,士卒之奮力,對於謀臣而言,所能夠施展用謀的地方卻是不多。

越是簡單的局面就越是難以施展其謀略。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搗亂局面,讓局面變得複雜,亂中取勝,這纔是謀士所擅長的。

對於這一點,曹軍之中自然也有人可見。

“丞相,對方如此所爲也是明顯,是要與我軍鬥智也。”

這時候開口的正是司馬懿,這些時日以倆,司馬懿已經是憑著其過人的才華得到了極高的位置,不過有著曹操在。哪怕是司馬懿也不敢是妄自胡爲,露出什麼野心。最少表面上一直是十分恭順。

“對方軍中謀士衆多,而且名聲廣大,在武將、兵力不能夠佔到絕對優勢的情況之下,便是準備如此而行,倒也算不得什麼意外。”

曹操微微點點頭,這點事情他自然也是知曉。

“丞相,其實這對我軍也是不錯,亂中用謀,正是我等所長。雖然那衛濤軍中的謀士名聲甚廣,但這等謀算卻非是以名聲而算。而是看看誰的算計能夠是得更高。”

這時候一個比較年輕的文士也是如此開口,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能夠直接插口,絲毫不顧忌司馬懿,顯然此人的性子也是有幾分桀驁。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楊彪之子,楊修。

那楊彪雖然原來在大漢是屬於位高權重一類,但自從大漢失勢,就是連天子劉協也不過淪落爲可以送人的‘籌碼’之後,就是一心關門閉戶,不招惹事非,算是曹操麾下少有的中立派。

對於這樣的人曹操自然不會爲難。

但那楊彪顯然爲人老奸巨猾,雖然自己不出仕輔佐曹操,卻是將自己的兒子楊修給推薦了出來。

而且楊修此人雖然是有幾分桀驁不馴,甚至是狂傲到哪怕曹操威名也有些壓制不住,但不得不說其人還是有著長才,在如今人才不盛的時候,曹操對他還是有著幾分重視。

這樣一來,楊修更自認其才能不凡,桀驁不馴,哪怕是周瑜這樣的頂級謀士都是有幾分不看在眼中的架勢。

這也就是曹操,其人雖然是有多疑的一面,但更有大度的一面,並不因此而有罪於楊修,這才能夠讓楊修一展其才華。

而且此時其所言也是有理,曹操也是微微點頭。

“此言倒也是不錯,雙方實力相當,對方固然是無法力克我軍,但同樣我軍也是無法一舉而制勝也。不過其既然敢是如此之謀,必定心中已經有所算計,爾等可有所謀?”

聽到曹操如此一問,那司馬懿微微低頭沉思,但那楊修已經忍不住而道。

“丞相,那衛濤如今乃是一朝之天子,既然已經是與丞相定下相約,必定不會再是調兵而來。故而何不先是大爲起軍,若是能夠一舉擊破其軍力,則可是先爲我軍留力,佔到一絲上風,縱然不能夠破其軍,但見到我軍軍力齊出,也可讓對方不得不調兵遣將。所爲亂局,不是簡簡單單局面混亂,更是讓其軍勢也是隨之混亂,如此纔可讓我軍得勝。”

楊修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堆,但不得不說其所言還是有理,哪怕是曹操這時候都忍不住微微點頭。

“丞相,此言也正是如此,既然都是求著亂局以好動謀,何不將主動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時候司馬懿也是勸說了一句,卻是讚歎楊修所言,頓時讓那楊修更爲是有些得意。

對於楊修這般,司馬懿倒是全然不放在心上,或者說雖然表面不顯,但其實司馬懿全然不將楊修視爲同等的敵手,只是緩緩繼續而道。

“至於用謀,不外乎見招拆招,又或者是預先籌謀,此時正逢兩軍方是交戰,正是最難用謀之時,既然如此,丞相何不是讓其先行所謀也?”

“好!曹仁、曹洪、曹純、曹真你等四人立即領軍相迎,若是有機會便是趁機吞掉對方軍力,若是無有機會也不必在此時相拼,但務必與之一戰,動起亂局,看看對方想是要如何?”

“諾!”

隨著曹操軍令一下,曹營之中也是有了反應,道道軍力全全而出,直向衛濤麾下軍隊衝殺而來。

面對曹操如此,衛濤在知道自家兵力不足之後,自然也只會是派兵相迎,不過衛濤一旦派兵更甚,那曹操隨即也毫不吃虧同樣如此派兵而出。

一時之間,無論是曹操還是衛濤,都沒有絲毫運用到什麼巧妙計謀,全憑自身軍力一點點添油加醋。

如此一來,兩處軍營之間,就只能見到兩隻大軍相互纏繞爭鬥,而且隨著有人傷死,更見愈發的混亂。

本來雙方將領還是能夠約束住自身,不過漸漸的火氣上來之後,就是再也難以抑制。

加上將領之多自恃武勇,所以很快就是乾脆放開來殺,本來剛剛一開戰還是勢均力敵,但這時候卻是奮不顧身地一陣好殺。

這一戰一打又是半日,最後纔是各自放開,此一戰而下,雙方皆是有七八千的損失,一時不能爲戰也。

當然,雖然雙方的本意都是引誘對方陷入亂局,而後有所籌謀,可直到最後,雙方之間也不見是有任何謀劃打算。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或者雙方的謀士都是能夠明白,這還不足以謀,一旦胡亂出謀,那麼結果就是被對方看破,反過來是爲利用。

事實上當衛濤看到自己帳內的數個謀士臉上皆是帶上了絲絲苦笑之後就已經是明白。

“如何?”

但衛濤還是不得不問道,這也算是衛濤做爲主帥所必爲之事了。

“啓稟陛下,對方防範十分嚴密,行事之間根本不露絲毫破綻,哪怕是我等,也找不到絲毫可以利用之處,若是輕易用謀,恐怕反倒是被對方所趁。陛下所言不差,這曹操果然是陛下大敵。”

到了這個時候,如周瑜這般雅量非凡的人自然不會遮遮掩掩,很是大方的承認了自己的失誤,曹操大軍絕不是所想的那麼簡單。

“陛下,這一戰想要取勝恐怕也唯有是在兩方面。一則,堂堂正正,正兵交接;二則,便是出奇制勝,而且還是曹操絕對想不到之奇也。”

聽到周瑜所言,所有謀士都是沒有插言,顯然是認同其所說。

第一條不用多言,至於第二條,憑著曹操及其謀士,想要想出令其意想不到的計謀策略,顯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甚至需要利用都是極爲困難,之前一戰曹軍的謹慎已經是可以說明。

但這時候衛濤卻是微微皺眉,其實他手中還真留下了一手,而且他也相信這一手恐怕曹操是絕對想象不到。

只是這一手是用在關鍵時候,卻是不是適合在此所用,畢竟這時候不過就是戰事剛開之時。

剩下的就是正面交戰,一如典韋和許褚一般交戰,全力而出,或生或死,最後看看是哪一方能夠堅持到最後,就是哪一方能夠取得勝利。

“事已如此,那麼便此一戰,傳令下去,從明日起正攻而行,與曹軍一較高下!”

衛濤畢竟是從無數大戰之中經歷過來,很是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一番思慮之下,心中的決定已經是定了下來。

“就以此而看看到底是曹軍厲害,還是我軍更強!”

“諾!”(……)

第331章 呂蒙誠意感文聘第144章 初鬥曹操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2章 匈奴之請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153章 一戰破羌渠(下)第144章 初鬥曹操第394章 張飛暴怒第137章 納貂蟬第187章 鬱悶的張合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22章 馬邑三患第39章 蔡琰妙音第280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上)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54章 劍師王越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237章 欲行其計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183章 情勢危急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281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下)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55章 形勢危急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73章 突然的昏迷第45章 擒拿唐周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32章 匈奴之請第368章 華佗妙手第45章 擒拿唐周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280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上)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159章 大生意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314章 戰平第220章 調虎離山第187章 鬱悶的張合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38章 鬥服典韋第156章 十面埋伏第101章 甄氏意第171章 計!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67章 斬殺張寶、張樑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89章 北上幽州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27章 張遼獻策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38章 鬥服典韋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13章 少年英豪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28章 攻下山寨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443章 曹操殞第307章 祭旗第221章 火燒上谷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141章 入下邳第314章 戰平第340章 智鬥一陣第293章 臨敵!第212章 破釜沉舟(上)第22章 馬邑三患第433章 勸降無功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38章 鬥服典韋第55章 形勢危急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
第331章 呂蒙誠意感文聘第144章 初鬥曹操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2章 匈奴之請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153章 一戰破羌渠(下)第144章 初鬥曹操第394章 張飛暴怒第137章 納貂蟬第187章 鬱悶的張合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22章 馬邑三患第39章 蔡琰妙音第280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上)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54章 劍師王越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237章 欲行其計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183章 情勢危急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281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下)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55章 形勢危急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73章 突然的昏迷第45章 擒拿唐周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32章 匈奴之請第368章 華佗妙手第45章 擒拿唐周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280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上)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159章 大生意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314章 戰平第220章 調虎離山第187章 鬱悶的張合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38章 鬥服典韋第156章 十面埋伏第101章 甄氏意第171章 計!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67章 斬殺張寶、張樑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89章 北上幽州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27章 張遼獻策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38章 鬥服典韋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13章 少年英豪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28章 攻下山寨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443章 曹操殞第307章 祭旗第221章 火燒上谷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141章 入下邳第314章 戰平第340章 智鬥一陣第293章 臨敵!第212章 破釜沉舟(上)第22章 馬邑三患第433章 勸降無功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38章 鬥服典韋第55章 形勢危急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德县| 嘉兴市| 屏南县| 丰都县| 哈巴河县| 米林县| 黄梅县| 济宁市| 板桥市| 富宁县| 阳原县| 丰镇市| 永春县| 遂川县| 连平县| 沙洋县| 焦作市| 东源县| 衡东县| 水富县| 榆林市| 石狮市| 东阿县| 靖州| 区。| 元江| 蒙山县| 肇源县| 来宾市| 凤凰县| 门源| 连州市| 新乐市| 海原县| 合水县| 乌兰县| 敦煌市| 荆州市| 南开区| 磐石市| 绍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