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5章衆人的力量

江夏,西陵。

王易站在長江邊,心曠神怡地感受著江風撲面的感覺。

現在的長江,比後世可是要寬一些的。

王易看著長江,感受著後世在長江邊看不到的那些東西--後世,歷朝歷代爲了獲得的耕地,用圍堤造田之法,將長江沿岸的那些支流湖泊的地方都佔了不少,使得長江中下游沿岸的蓄水能力大爲減少,這才讓長江的洪災開始變得多了起來。

長江沿岸有無數的支流與湖泊,這些支流與湖泊都有很強的蓄水能力,所以一旦上游洪水暴漲,下游這些支流與湖泊就能夠容納洪水,使得洪水不再危害,這也是爲什麼在古時候只有黃河氾濫纔會造成重大損失,卻從來沒有聽說過長江也會發洪災的。

可是長年累月地填湖造田之下,長江支流的容納能力大大減少,這才讓長江的洪災越發的多了起來。

然而這也不能怪生活在這片大地上的人太貪婪,隨著人口越來越多,土地朝著某些人手裡越來越集中,那麼土地就會顯得越來越不夠,也就只能想方設法地多弄一些土地。

歷史上那些名臣,基本上都幹過這種事兒。

既然沒法朝大地主下手,又不忍心盤剝小民,那就只能想方設法地多弄點土地,緩解一下日益尖銳的矛盾罷了。

長江和黃河歷史上無數次肆虐中華大地,與其說是天災,不如說是人禍。

黃河的災禍,莫過於奪淮入海,橫跨數省,將這些原本富饒的土地,硬生生地生生地弄成了黃泛區,河水帶來的大量泥沙,將良田變成了沙田,就好像現在劉備地盤上的重要產糧區淮南,現在可是天下最富饒的幾個郡之一,後世呢?明朝的鳳陽,後代的安徽!那基本就是窮的象徵啊!

而造成這種情況,實際上的罪魁禍首,就是黃土高坡的水土流失,帶來的黃河河水中的巨量泥沙聚集,河道日益增高,底層淤泥太多,一旦衝破口子,就會

從北往南,直接改道奪淮。

歷史上中國北方的大災禍,基本都是因爲黃河改道帶來的,隋唐大運河的廢棄,也是因爲黃河改道的直接原因。

而黃土高坡的水土流失則是怎麼來的?無限制地亂砍濫砍濫伐,加上歷朝歷代開國之後,重新修宮殿,都得用大木,那些大木基本都是從陝西的高原上砍的,砍了個乾乾淨淨,才讓原本是王霸基業的關中變得疲敝,重心逐漸向關東,甚至是南方轉移。

中華民族的重心,基本就是從關中平原,到河北平原,然後到南方這樣的一個趨勢的。

不光是因爲氣候原因,還因爲無節制地砍伐,讓關中陝西那些地方逐漸的黃土化,沙漠化,以至於後來明清修宮殿,找不到大木頭,只能遠遠地從雲貴的密林裡去找木頭,然後千里迢迢地運去北京,極大地損傷了帝國的財政。

現在長江和黃河情況都還好,所以王易覺得,自己到時候,也有義務讓這些情況,不要發生。

不過現在劉備治下,建築能力強得一逼,鋼筋混凝土製造的預製板都搞出來了,還有現澆技術,加上制磚能力的提升,王易覺得將來自己要是給便宜老爹或者自己造皇宮的話,就全部用磚石結構,比用那些大木料要劃算多了。

還不怕火災,還氣派。

當然這種事情,王易現在也就是想想。

“那裡,有兩座小山,一曰龜山,一曰蛇山。正在長江轉彎的地方,那裡是一個交通極其便利的所在,此時居然沒有建城,確實可惜,過陣子調工程隊進來,在長江沿岸修三座城池吧,這樣南來北往的旅客商人,就有了個落腳的地方,也有了個貨物集散處。”王易遠遠地指著後世武漢的方向,對魯肅道。

“少使君對江夏也如此熟悉?那裡的地形確實如此,非常特異,距離荊州三個重鎮都非常的便利,距離柴桑也只有數日之路,確實是一個交通樞紐要道。”龐統驚歎道。

“我們少使君,胸中自有天下,士元,以後大可暢所欲言。”徐庶笑道。

王易哈哈一笑,也沒有多說什麼。

武漢後世是九省通衢之地,他當然知道那裡的地形好。

“少使君有閒暇去想後來的發展,想必對接下來劉表的反撲,已經是有了充足的準備了!”魯肅則是想了想之後道。

“我們在這裡有六萬大軍,我那皇叔就算傾盡全力,最多也就還能來十萬兵了。以我軍的精銳,諸將的勇武,諸位先生的智謀,就算是六萬對十萬的野戰,我們也能戰而勝之,就別說他們一定會聽到別的消息了。”王易微笑道。

“少使君的整體謀劃,當真讓龐統歎爲觀止。就好像荊州方面出兵,是和少使君約好了一樣,抵擋荊州來的兵鋒的同時,後面的所有謀劃,都已經開始啓動了。”龐統感嘆了一句。

王易和徐庶相視而笑。

笑完之後,徐庶纔對龐統道:“士元,你固然天縱奇才,可是並不瞭解這數年來,徐州和揚州過的是什麼日子,做了什麼樣的準備。我軍會遭遇什麼情況,會遇到什麼地方來的敵人,敵人會如何進攻,進攻之後我們要如何抵擋,如何順勢轉入反攻 ……所有的細節,我、劉子揚、諸葛子瑜、陳元龍、周公瑾、魯子敬,後來還加上了陳公臺,總是在不斷地推演和討論的。雖然我們分散在各地,可是閒下來都會思考各種可能性,然後通過信函或者是述職的時候與少使君進行討論。就算我們這些人在才智上,比你與孔明還差了一些,可是合我們數人之力,加上這些年的精心準備和謀劃,當不會比你和孔明自己思考來得差。”

“元直兄,你這是擡舉我了。這麼龐大的計劃,我一個人可想不出來,孔明能不能想到,我不知道,可是他也不是真的通曉天下之事啊。”龐統苦笑道。

“—人計短,兩人計長,發揮衆人的力量,然後推導出一個最合適的做法,是我所習慣的。世間無純白之狐,卻有純白之裘,就是這個道理了。將來的天下,還要依靠的人才,來爲大漢作出貢獻啊。”王易笑道。

第322章授人以漁第23章貧窮的汝南黃巾第297章諸葛亮的糾結第466章忐忑第431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456章坐收漁翁之利第623章緊張第350章名將對名將第439章不太滿意第35章消息第12章豬油蒙了心第602章喜聞樂見第467章絕對的利器第45章替天行道第18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325章東萊第633章精準度和力度更好第608章來回變換的臉色第264章袁紹的機會第286章恐怖如斯第484章所爲何事第589章絕對不簡單第414章戰略第443章得意洋洋第145章劉勳的好消息第628章順風順水第683章殘酷第638章需要的物資第1章太師不可以第343章袁逆第407章心情如何第206章推斷第481章內心大驚第724章最後的樣子第575章再撿回來一條命第509章以後的計劃第190章斬顏良誅文丑第480章平平淡淡地離開第495章面面相覷第254章兩全其美第174章一箭三雕第395章落實了第9章老鄉見面第725章情報來的輕鬆第298章劉備的體系第259章世代富貴第507章念頭和安排第316章戰爭的陰雲第532章印象更加深第654章出問題了第620章內心暗喜第61章雷霆萬鈞第257章舌戰羣儒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514章自不量力第482章要定了第44章客隨北風來第713章背後一涼第391章冒險失敗第229章海圖第497章過去了第365章組織大戟士第40章士族的本質第538章堅韌不拔第299章規律第494章奇怪舉動第200章攻城中第704章不能夠比得上第537章一片祥和第640章顧及第17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207章準備第662章十分擁擠的狀態第675章變得更加厲害第405章打壓第545章不可磨滅的陰影第253章觸龍與趙太后第551章第一步的計劃第568章忽略了一件事第537章一片祥和第270章沒法做主第690章倒背如流第447章淡淡一笑第56章劉備的慷慨第596章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第405章打壓第632章四分五裂第179章隔岸觀火第674章鬥志昂揚第107章周瑜之謀第36章將作營與求賢令第101章自信的喬蕤第673章反思情況第125章最關鍵的時刻第525章不就得不償失了第503章誰的墊腳石第348章好的體系第683章殘酷第595章應該是這樣的第131章受不了編入了孫策的隊伍。
第322章授人以漁第23章貧窮的汝南黃巾第297章諸葛亮的糾結第466章忐忑第431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456章坐收漁翁之利第623章緊張第350章名將對名將第439章不太滿意第35章消息第12章豬油蒙了心第602章喜聞樂見第467章絕對的利器第45章替天行道第18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325章東萊第633章精準度和力度更好第608章來回變換的臉色第264章袁紹的機會第286章恐怖如斯第484章所爲何事第589章絕對不簡單第414章戰略第443章得意洋洋第145章劉勳的好消息第628章順風順水第683章殘酷第638章需要的物資第1章太師不可以第343章袁逆第407章心情如何第206章推斷第481章內心大驚第724章最後的樣子第575章再撿回來一條命第509章以後的計劃第190章斬顏良誅文丑第480章平平淡淡地離開第495章面面相覷第254章兩全其美第174章一箭三雕第395章落實了第9章老鄉見面第725章情報來的輕鬆第298章劉備的體系第259章世代富貴第507章念頭和安排第316章戰爭的陰雲第532章印象更加深第654章出問題了第620章內心暗喜第61章雷霆萬鈞第257章舌戰羣儒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514章自不量力第482章要定了第44章客隨北風來第713章背後一涼第391章冒險失敗第229章海圖第497章過去了第365章組織大戟士第40章士族的本質第538章堅韌不拔第299章規律第494章奇怪舉動第200章攻城中第704章不能夠比得上第537章一片祥和第640章顧及第17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207章準備第662章十分擁擠的狀態第675章變得更加厲害第405章打壓第545章不可磨滅的陰影第253章觸龍與趙太后第551章第一步的計劃第568章忽略了一件事第537章一片祥和第270章沒法做主第690章倒背如流第447章淡淡一笑第56章劉備的慷慨第596章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第405章打壓第632章四分五裂第179章隔岸觀火第674章鬥志昂揚第107章周瑜之謀第36章將作營與求賢令第101章自信的喬蕤第673章反思情況第125章最關鍵的時刻第525章不就得不償失了第503章誰的墊腳石第348章好的體系第683章殘酷第595章應該是這樣的第131章受不了編入了孫策的隊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市| 罗江县| 岱山县| 若尔盖县| 蒙城县| 凤台县| 盘山县| 泾川县| 三门峡市| 梅州市| 松江区| 平凉市| 松阳县| 贡觉县| 博罗县| 林周县| 叶城县| 日照市| 洪洞县| 南溪县| 伊春市| 昭平县| 贵阳市| 罗平县| 双辽市| 禹州市| 保康县| 左贡县| 霍城县| 花莲县| 昌图县| 梁平县| 芦山县| 临沭县| 南靖县| 宣恩县| 海伦市| 多伦县| 通州区| 高台县| 沂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