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3章三強並立

“王易,陪我去打獵。”孫尚香開始三天兩頭地來找王易。

王易倒是沒什麼事--他來壽春不是有什麼要事,劉備上半年拿下了吳郡和幾乎整個會稽,現在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這是王易重生之後,劉備軍一直以來的節奏,有糧食的時候出去搶地盤,搶下一塊就好好的發展,以練兵和屯田之法,將這塊地盤牢牢地掌握之後,再擴展出去--這樣的做法雖然看起來很緩慢,然而卻根基極其堅實,現在劉備的地盤連成一塊之後,幾乎已經是鐵板一塊了,所有的權力都被劉備父子牢牢掌握著,不會有任何內部的力量可以動搖到這一點。

佔據著肥沃的土地,關鍵地方駐紮著強悍的軍隊,還有勇猛的將軍和聰慧的智者協助,現在劉備控制的地盤,那就是穩如泰山。

現在要休養生息一陣子,然後孫策這個後手就可以起作用了,徹底的平定江東之後,劉備就真正有了問鼎天下的實力。

當然,劉備現在已經擁有的實力,已經讓人覺得很可怕了。

他雖然只有半個徐州,可是考慮到之前陶謙對徐州的控制力也不算很強,那麼他在徐州的力量,和陶謙當年差不多。

而淮南、丹陽北、吳郡這些地方拿下來之後,他等於是吞併了袁術幾乎所有的勢力,現在的劉備,已經等於是幾年前陶謙加上袁術這兩個大軍閥的聯手了。

“虎踞東南之地,帯甲不下二十萬,府庫充盈,軍民得以效死力。”

這就是現在的劉備勢力展現出來的能力。

在這樣的刺激下,感覺到威脅的曹操與袁紹,在這半年裡,都開始了他們的奮鬥。

袁紹開始更加兇猛的進攻公孫瓚,和之前不一樣的是,他這次先是聯絡了幽州的鮮于輔,從側翼進攻公孫瓚,然後是派人招安黑山的張燕,承諾給他高官厚祿,且在幽州冀州劃分良田,讓黑山賊屯田一-袁紹也看到屯田的好處了,之前幾次攻打公孫瓚,都是佔據了優勢,但是因爲糧食不足,而退卻,最終被公孫瓚又恢復元氣。

這次想要拿下公孫瓚,袁紹自信的是他已經囤積了足夠多的糧食,哪怕是打

一年,也要徹底的消滅公孫瓚,解除這個背後的威脅!

之前對張燕,袁紹一直是以攻打爲主,畢竟他看不起張燕的出身,而在感受到劉備的威脅之後,在沮授田豐等人的勸告之下,他決定對黑山賊採用懷柔的方式,這樣做的效果,確實不錯。

而曹操之前收降了張繡之後,任命鍾繇爲長安太守,節制關中諸將,鍾繇此人確實能力不凡,雖然沒有帶什麼人去,卻通過各種手段,將關中的西涼軍們逐漸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下,在他的治理之下,關中開始逐漸的恢復了一些元氣,連遠在雍州、涼州的地頭蛇馬騰與韓遂,也有一些畏懼曹操的實力,而紛紛上表,表示對許都朝廷的臣服。

原因很簡單,以前他們在西涼,天高皇帝遠,當然沒什麼可怕的,就算關內的諸侯要打他們,也得先通過關中的那些西涼軍餘孽,那些人也許沒什麼本事,手下也不算很多,可是那些身經百戰的士卒,卻真的不好惹。

而現在,鍾繇在關中節制諸將,撫流民,開墾田地,同時有曹操爲後盾,關中看起來和之前沒什麼區別,然而實際上卻已經可以成爲曹操的一個後方和基地了。

曹操在中原爭霸,贏了,肯定要擴充實力,以關中爲基礎的話,拿下庸涼就只是時間問題,輸了,也要朝著西北開始重新打地盤,不管是打漢中的張魯還是打西北的馬韓,以關中爲基地,當然就容易得多。

早早示好一點,畢竟還是好一些。

西涼魚龍混雜,是大漢最複雜的一個州,在那裡,本地的漢人、羌人、西域的胡人,各地的軍閥,一直以來,就是沒事就造反,延綿上百年的羌人之亂,讓大漢損耗了極多的元氣。

可是這種情況,必定是不能持久的,除非大漢長期處於現在這種分裂的狀態,不然的話,只要有一個雄主一統,一定就會朝著西北進軍,再度打通和西域的通道!

馬騰韓遂也許看到了這一點,也許沒看到這一點,然而心生畏懼,也是很正常的一事。

同時在拿下南陽這個大糧倉之後,曹操的情況已經很不錯了,雖然南陽當地豪強無數,形勢複雜,可是在劉表、張濟、張繡、曹操等人的拉鋸作戰之後,

當地豪強可謂是損失慘重,曹操順勢將屯田的方式推廣到了南陽來,南陽當地人口衆多,以屯田的方式,曹操迅速地歸攏了大量的流民。

甚至荊州的不少破產農民,也都無視禁令,逃向了南陽--實際上他們更想去劉備治下,然而荊州和劉備治下隔了廬江郡和豫章郡,還是去曹操那裡比較方便,曹操雖然名聲沒劉備好,然而好歹代表著朝廷正統,屯田對百姓似乎也不錯。

所以這半年的時間裡,曹操雖然沒有出兵,卻穩固了自己的西邊,獲得了南陽,穩定了關中,這也讓他的兗州豫州恢復生產的進行得更加的順利。

而袁紹在北方的用兵,也相當的順利,據說一路勢如破竹,將公孫瓚包圍在易京,日夜攻打,看來今年就能夠徹底地平定北方了。

天下三強並立,似乎已經是有識之士的共識了。

袁紹以冀州爲核心,佔據北方三州,治下不下七百萬人,虎踞天下。

曹操以兗州爲核心,坐擁豫州與關中之地,還佔據了荊州北最富饒的南陽,治下的人口也至少有五百萬。

劉備則是佔據了徐州的一半,揚州最富裕的一半,雖然從名義上看起來不夠大,可是不管是治下的地盤還是人口,都還在曹操之上,不在袁紹之下。

和這三強比起來,不管是劉表還是劉璋,治下的人口都略有不足,就更別說其他的小諸侯了。

在建安三年,三強分立的局面,已經逐步形成。

第626章凱旋而歸第91章孫策的決心第671章下馬威第32章不爲錢財所動第136章不想當猛將啊第249章告別第376章寬容第111章一年之約第494章奇怪舉動第241章拿走的第568章忽略了一件事第87章留著孫策更有用第258章聯盟第470章兵不見血刃第439章不太滿意第155章腦子進水第85章只有一枚雞蛋第61章雷霆萬鈞第217章受你喜歡第57章有錢的徐州第322章授人以漁第123章不知所措第262章蔡瑁的底氣第244章暗通第179章隔岸觀火第19章和平與戰爭第48章王易的第一步第51章還有這種人啊第268章衝擊的先登營第423章耽擱第92章羣英會第73章再難也要辦第188章來了第225章猛將第15章誰的命第72章要儘快第694章越來越心神不安第461章頂尖的謀士第162章白袍將第512章叛變第670章肯定會反悔第165章淩統第40章士族的本質第429章越多越好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673章反思情況第339章宣講第75章不丟人第559章鎖定目標對象第6章朝廷的封賞第735章選擇了逃跑第114章王易的計劃第393章好好生活下去第221章年輕人們第270章沒法做主第341章識時務第608章來回變換的臉色第675章變得更加厲害第271章最大的魚第616章投靠第182章等著那一天1第409章欠缺磨練第304章水漲船高第715章一個結局第488章無法保持冷靜第443章得意洋洋第249章告別第121章準備收網第443章得意洋洋第695章沒有辦法擡頭第401章刺客第262章蔡瑁的底氣第717章局勢大好第111章一年之約第361章衝擊第732章經歷還有很多第666章 傾注的心血第685章相遇之後第724章最後的樣子第599章還有什麼用第696章這麼的震驚第8章委身於賊徐公明第138章小將姓甘第610章詢問問題第499章暴露本質第603章設下陷阱第51章還有這種人啊第21章多麼好的一羣人沒有大的動盪。第463章一步步遠離第528章時不時起伏第717章局勢大好第118章只能調兵第417章帶著些許的詫異之色第58章袁公路的十萬兵第565章就同意了第155章腦子進水第686章帶路第66章守城開始第184章背叛第702章成爲一個盟友
第626章凱旋而歸第91章孫策的決心第671章下馬威第32章不爲錢財所動第136章不想當猛將啊第249章告別第376章寬容第111章一年之約第494章奇怪舉動第241章拿走的第568章忽略了一件事第87章留著孫策更有用第258章聯盟第470章兵不見血刃第439章不太滿意第155章腦子進水第85章只有一枚雞蛋第61章雷霆萬鈞第217章受你喜歡第57章有錢的徐州第322章授人以漁第123章不知所措第262章蔡瑁的底氣第244章暗通第179章隔岸觀火第19章和平與戰爭第48章王易的第一步第51章還有這種人啊第268章衝擊的先登營第423章耽擱第92章羣英會第73章再難也要辦第188章來了第225章猛將第15章誰的命第72章要儘快第694章越來越心神不安第461章頂尖的謀士第162章白袍將第512章叛變第670章肯定會反悔第165章淩統第40章士族的本質第429章越多越好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673章反思情況第339章宣講第75章不丟人第559章鎖定目標對象第6章朝廷的封賞第735章選擇了逃跑第114章王易的計劃第393章好好生活下去第221章年輕人們第270章沒法做主第341章識時務第608章來回變換的臉色第675章變得更加厲害第271章最大的魚第616章投靠第182章等著那一天1第409章欠缺磨練第304章水漲船高第715章一個結局第488章無法保持冷靜第443章得意洋洋第249章告別第121章準備收網第443章得意洋洋第695章沒有辦法擡頭第401章刺客第262章蔡瑁的底氣第717章局勢大好第111章一年之約第361章衝擊第732章經歷還有很多第666章 傾注的心血第685章相遇之後第724章最後的樣子第599章還有什麼用第696章這麼的震驚第8章委身於賊徐公明第138章小將姓甘第610章詢問問題第499章暴露本質第603章設下陷阱第51章還有這種人啊第21章多麼好的一羣人沒有大的動盪。第463章一步步遠離第528章時不時起伏第717章局勢大好第118章只能調兵第417章帶著些許的詫異之色第58章袁公路的十萬兵第565章就同意了第155章腦子進水第686章帶路第66章守城開始第184章背叛第702章成爲一個盟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公市| 中江县| 龙井市| 阿克陶县| 故城县| 昭平县| 探索| 孝昌县| 独山县| 德钦县| 清苑县| 宿迁市| 家居| 平遥县| 定远县| 海门市| 珲春市| 千阳县| 治县。| 安溪县| 绥中县| 永仁县| 梅河口市| 桃源县| 孟州市| 资兴市| 三穗县| 龙胜| 永善县| 鄱阳县| 长宁区| 无锡市| 安图县| 德清县| 开封市| 福建省| 宝山区| 醴陵市| 福州市| 广州市|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