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來自烏桓王塌頓的信
再說張遂離開了大將軍府,帶著親兵就要往府衙趕。
經過田豐府邸的時候,意外看到徐嵐正走了出來。
徐嵐昨天就聽說孫仁已經入住了大將軍府。
她想著過來打一聲招呼。
畢竟,從法理上來說,孫仁也是她的小姑子。
只不過,昨天太晚,她不好過來,怕打擾孫仁的好事。
如今到了第二天了,還是大早上,趕過去,對方的事情一來應該完了。
二來,自己還好去蹭飯吃。
在這裡待了好幾個月,她都和大將軍府的女人混熟了。
大將軍府的一日三餐是很好吃的。
畢竟,那裡很多公子和小姐了。
爲了公子和小姐的成長,大將軍府的一日三餐,都由一個叫做任氏的親自處理。
其他丫鬟都是打下手的。
這個任氏,長得貌美,據說昔日甚至靠著出衆的姿容,引得董卓和呂布大打出手。
可惜,如今卻在大將軍府做了廚娘。
原本徐嵐以爲,任氏這樣的美人,怕是早被那男人拿下了。
得知沒有,她倒是頗有些意外。
更讓她有些失落。
那男人,倒是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登徒子。
否則,任氏怎麼可能還沒有碰?
自己的容貌比任氏差了不止一截。
那任氏三十好幾的年紀,卻長得像二十來歲的姑娘家似的。
自己站在她身邊,就像小妹妹。
自己被擄到這裡,走又走不掉,難道要在這裡孤獨終老?
就在徐嵐匆匆忙忙要出門時,就看到張遂騎著馬,在一羣親衛的簇擁下路過。
張遂也注意到徐嵐出來,衝她點了點頭。
徐嵐撇了撇嘴。
每次見面,就點點頭。
這登徒子之名,也就吹噓出來的。
張遂帶著親兵一路到府衙。
在府衙開完早會,張遂才和沮授、陳登、陳宮、劉曄、辛毗、辛評、司馬懿一邊吃早飯,一邊商議著三郡烏桓出征事宜。
一直到大上午,陸遜拿著竹筒進來,對張遂和陳登道:“剛剛來的信函,從易京來的,張郃將軍經手的?!?
陳登笑道:“張郃將軍怎麼會來信函?難道他也想到了兩年休養生息的計策,做好了將五萬新軍調過來的打算?”
陳宮搖頭道:“感覺不是。”
Wωω? тт kΛn? CO
“並非我侮辱張郃將軍,而是我覺得,他們這些武將,真的想不到這個層面。”
劉曄打趣道:“等張郃將軍回到鄴城,聽到公臺你說這些話,怕不是要怒髮衝冠。”
陸遜走到張遂身前,打開竹筒蓋子,從裡面抽出一張佐伯紙,打開,確認裡面沒有異樣,這才雙手捧上,遞給張遂。
張遂接過佐伯紙,掃了一眼,笑出聲。
衆人紛紛好奇地看過來。
司馬懿雙手按在張遂的肩膀上,探過頭來,嗤了一聲道:“烏桓王塌頓的約戰函?真有膽子!”
張遂看完佐伯紙上的內容。
的確是烏桓王塌頓的約戰函。
過去的兩年,張郃率領的五萬新軍駐紮易京,一邊屯田,一邊練兵。
不出易京。
就是拿烏桓入侵當做練手。
兩年,五萬新軍分批次和烏桓的東胡人交手。
雖然戰死了不少人,卻也精煉出一個個精通作戰的老兵。
烏桓這兩年入侵至少十次。 以前無往不利。
這兩年,卻始終不得成功一次。
面對著龜縮在易京,怎麼打都不會遠離易京三十里的這批河北將士,烏桓的東胡人也急得不行。
他們不擅長攻城戰。
河北人一直不出城大戰的話,他們如何爲自己是袁家正統正名?
眼看著到了夏季了,河北人還不出城,烏桓的東胡人才找到烏桓王塌頓,向鎮守易京的第三軍統帥張郃發出了這封約戰函。
塌頓約張郃出城大戰,時間定在十月初一的正午,地點在白登山。
張遂看完烏桓王塌頓的信,這才遞給沮授。
沮授等人一一看了一遍之後,辛毗神色古怪道:“張郃將軍有些躍躍欲試了?!?
“但是,這次功勞卻輪不上他了。”
“不知道他知道這情況之後,會怎麼想。”
沮授捏著雪白的鬍鬚道:“張郃的五萬新軍不能開戰,要緊急調到黃河沿岸一帶以防曹操?!?
“而且,這烏桓王塌頓壞得很?!?
看向張遂,沮授道:“根據從易京傳來的情報,三郡烏桓每到十月,天氣詭變,哪怕是本地人都捉摸不透?!?
“烏桓的東胡人,騎兵爲主,速度迅捷如風?!?
“相對比的,張郃將軍的五萬新軍,基本上是步兵?!?
“一旦碰到大雨天氣,屆時,道路泥濘不堪,行軍艱難。”
“最關鍵的是,糧草補給到時候必定是災難?!?
“怕是沒有和東胡人交手,就先因爲糧草補給跟不上而發生士兵譁變?!?
司馬懿咧嘴笑道:“所以,我們的三支騎兵不就派上用場了嗎?”
“既然塌頓這小子想要坑我們,那就看誰坑得上誰了?!?
“五萬新軍自然不能上,但是用來做誘餌還是可行的。”
衆人紛紛點頭。
張遂見狀,這纔對沮授道:“沮公,給張郃寫信?!?
陳登親自研墨。
沮授左手拿著毛筆,右手捏著袖子,等待著張遂的話。
張遂道:“先寫給塌頓,告訴塌頓?!?
“他要戰,那便戰?!?
“十月初一,我河北大軍必定在白登山出戰?!?
“誰是袁家正統,屆時一戰定結果?!?
沮授低頭認真寫了起來。
張遂又看向辛毗道:“給張郃回信,讓他先徵調一萬精銳,急行軍,趕到黃河一帶,讓第一軍團代統帥審榮接管,防備曹操?!?
“告訴張郃,我馬上率高順的陷陳營、徐榮的飛熊軍和成廉的飛虎軍趕過去。”
“到了易京,我親自給他解釋。”
“讓張郃先照著我的意思做?!?
“還有,告訴他《春秋》和《左傳》更新了,可是我百忙之中給他更新的,讓他謝恩吧!”
辛毗也提筆寫了起來。
沮授和辛毗寫完,衆人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問題,這才一邊讓人用飛鴿傳書送到易京的張郃處,一邊商議此次出征三郡烏桓的人馬。
統帥:張遂。
軍師:劉曄和司馬懿。
先鋒大將:張遼、陳到。
前軍:第三軍團副將牽招統領五千人。
中軍:第三軍團統帥張郃統領一萬人。
後軍:高順的七百陷陳營、徐榮的七百飛熊軍。
左軍:成廉的一千五輕騎兵飛虎軍。
督運糧草:陸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