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青年公社的食堂後廚裡,一口巨大的鐵鍋在火上燒著,鍋裡不住翻騰著的湯汁已經(jīng)完全變成了乳白色,而朱麗葉仍舊在用巨大的木勺子仔細的撇著湯汁表面的浮沫。
而在大鍋旁邊,則是裝滿了被砸開、煮白的牛羊腿骨,和雞蛋殼的木桶。
木桶旁,萬尼烏斯正勁頭十足的揉搓著木盆裡的一大團黃澄澄油亮亮的麪糰——在他周圍,則是十幾個帶著好奇和期待目光看著萬尼烏斯勞作的日耳曼人。
“差不多了,快來,上壓筒。”揉了一陣之後,萬尼烏斯將仍舊有些稀的麪糰提起來,形象全無的大叫著。
於是,兩個身強力壯的日耳曼人立即將一個圓形的鐵筒拿了過來——萬尼烏斯迅速的將麪糰丟進鐵筒裡。
接著,萬尼烏斯接過一根頭上有圓形鐵片的長棍,用大小正合適的圓形鐵片堵住了鐵筒的一頭。
兩個日耳曼人將鐵筒的另一頭——被戳得滿是小窟窿的一頭——對準了燒沸的大鐵鍋。
“使勁!”說著,萬尼烏斯雙手抓住鐵棍,用力的將圓鐵片向著鐵筒的深處壓去。
在三個日耳曼人的通力合作之下,粘稠的麪糰被一點一點的從鐵筒底下的窟窿裡被擠壓出來,軟趴趴的流程細細的長條,一直流到不住翻滾的湯汁裡……
將鐵片一推到底之後,萬尼烏斯轉(zhuǎn)動把手,擰壓了幾下,自後才放鬆了手臂,示意兩個日耳曼人也可以放鬆了。
兩個日耳曼人將鐵筒拿到一邊去的同時,萬尼烏斯也操起兩根細長的木棍,伸到湯汁裡,緩慢而小心的沿著鍋邊攪動起來——在他的攪動下,被壓成細長條的面也一邊隨著湯汁的沸騰而翻滾,一邊順暢的順著鍋邊轉(zhuǎn)動起來。
就這樣煮了一陣之後,萬尼烏斯小心翼翼的用木棍加起一根,慢慢的從鍋裡挑了起來。而旁邊的日耳曼人則立刻小心的端過來一個盛著冷水的木碗——萬尼烏斯便將面小心的放到了木碗裡。
用短得多的木棍在碗裡攪拌一圈,將那日耳曼人聞所未聞的食物捲起來,萬尼烏斯小心的咬了一點,嚼了嚼。
之後……
在所有日耳曼人好奇和驚訝的注視下,萬尼烏斯發(fā)出“呼嚕”的聲音,一口氣將那一整根食物全部吸進了嘴裡,稍微咀嚼了幾下,就一口吞了下去。
隨即,萬尼烏斯的眼裡就出現(xiàn)了淚花。
日耳曼青年公社的首領(lǐng)含著眼淚嘆息了一聲,之後點了點頭,將筷子放回到碗裡:“熟了,你們也都撈點嚐嚐吧。”
“這個,是什麼啊?”一羣日耳曼人爭先恐後的圍攏到鐵鍋旁邊笨拙的學(xué)著萬尼烏斯的樣子用長木筷撈著鍋裡的麪食時,朱麗葉皺著眉走到了萬尼烏斯身邊,疑惑的問。
“麪條。”深吸一口氣,壓下激動的情緒,萬尼烏斯眨眨眼,淡定的宣佈。
沒錯,就是麪條。
當日耳曼青年公社獲得了厄爾維幾人的投靠和馬其頓的貿(mào)易權(quán)之後,日耳曼青年公社的物資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而來自諸部族學(xué)員的到達則使青年公社的牲畜羣再次得到極大的壯大。 щщщ ?TTκan ?c○
而將公社內(nèi)的諸多事務(wù)分別交代出去之後,每天除了和軍事學(xué)院學(xué)生打成一片之後大部分時間無所事事的萬尼烏斯再次不安分起來。
儘管已經(jīng)基本習(xí)慣了日耳曼人的飲食習(xí)慣,萬尼烏斯始終覺得日耳曼人的食物太過粗陋——於是,趁著冬季,萬尼烏斯索性嘗試著開始做麪條。
很幸運的,第一次的嘗試就成功了。只不過,和萬尼烏斯想象的情況不太一樣而已。
萬尼烏斯採用雞蛋和牛奶和麪,最開始的時候只不過想稍微試著做一碗嚐嚐鮮而已。
遺憾的是前世除了掛麪就是方便麪的宅男完全是生平第一次和麪,完全掌握不了面、蛋、奶的比例,更不知道弄成什麼樣纔是合適的——結(jié)果,伴隨著一次次的加蛋、加奶、加面,最終的成果,是整整一大鍋麪條……
看著眼前一羣日耳曼人笨拙的學(xué)著自己的模樣開始吃麪條,並轉(zhuǎn)眼間就被面條的神奇口感所征服,萬尼烏斯淡淡一笑,將更多的麪粉倒進了木盆裡:“今天的晚飯就讓所有人吃上面條吧。”
在發(fā)出這樣豪邁言語的時候,萬尼烏斯並沒有意識到最關(guān)鍵的問題——煮湯不是問題,和麪不是問題,問題是目前用來壓制麪條的壓面筒只有一個。
結(jié)果,一羣熱情洋溢的日耳曼人興高采烈的和麪,並煮好了一鍋又一鍋的肉湯,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壓面筒子只有一個——於是所有日耳曼人都傻眼了。
迫不得已,萬尼烏斯不得不憑著自己的記憶和想象現(xiàn)場向所有的日耳曼人傳授抻面的技術(shù)。
遺憾的是日耳曼人顯然對於發(fā)力技巧什麼的完全沒有概念,而日耳曼人所和出的面也完全不適合抻面用。一羣日耳曼人面對著稀糊糊粘噠噠的麪糰一籌莫展,不斷的將麪糰拉斷,又或者甩得到處都是……
最後,徹底絕望的萬尼烏斯只能臨場發(fā)揮,創(chuàng)造了一種真正全新的食物——面片。
隨手從麪糰上揪下來一小塊,用力捏扁,直接丟進湯裡煮熟……
這種簡單好操作的加工方法立即得到了全體日耳曼人的一致叫好。於是所有日耳曼人都開始學(xué)著萬尼烏斯的樣子加工起面片來。
到了晚飯的時候,每個日耳曼人面前都擺上了一碗香噴噴滑嫩嫩的面片湯。熱氣騰騰的面片湯吃得日耳曼人一陣叫好,連連詢問這種食物是怎麼來的。
最後,當食堂裡的廚師們供出了這種食物的發(fā)明者,並告訴大家還有另外一種更好吃的食物只是食堂裡的廚師們暫時還沒掌握那種食物的加工方法之後,日耳曼青年公社的食譜裡立即多了兩種全新的食物——萬尼烏斯麪條、萬尼烏斯面片湯。
而在日耳曼人們興高采烈的品嚐著新食物的時候,萬尼烏斯已經(jīng)將“趕製五十個壓面筒子”的命令下達到了工業(yè)區(qū)鐵匠鋪,同時在美食之路上展開了新的探索。
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困擾著萬尼烏斯,就是怎樣才能讓那些長途跋涉在野外的日耳曼人迅速的吃到熱氣騰騰的食物。
理論上,只要生火燒開水並獲得足夠的食材,總是能夠有熱食吃的。但真正的問題是日耳曼式的雜燴湯所需要烹調(diào)的時間實在過長,在平時也許不成問題,可一旦到了戰(zhàn)時,就會帶來巨大的困擾。
然而,今天,麪條的“山寨”使萬尼烏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既然能山寨麪條,爲毛不能山寨方便麪?
所以,在一羣日耳曼人在大堂裡興高采烈的吃著萬尼烏斯面片湯的時候,萬尼烏斯則安心的縮在後廚實驗方便麪的製作方法。
根據(jù)萬尼烏斯前世的瞭解,所謂的方便麪,不過是將煮好的麪條丟進油鍋裡炸一炸就完事。但所謂的知易行難,完全在這種簡單的事情上體現(xiàn)了出來。
煮麪條的事情,已經(jīng)全部交給了普羅塞提和他的三個手下,而萬尼烏斯自己則專門負責炸麪條。
說起來,只不過是把麪條丟進油鍋裡炸一炸撈出來晾乾而已,但真正到了萬尼烏斯去做的時候卻要了老命——油溫高了,麪條下去之後很快就黑了;油溫低了,麪條丟下去半天沒反應(yīng)——就更別提如何把軟趴趴的麪條炸成方便可愛的小麪餅了。
不過幸運的是,萬尼烏斯有一整個公社的麪粉給自己揮霍——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他終於成功的弄出了第一個金燦燦的小麪餅。
有了第一個成功的製品之後,萬尼烏斯再接再厲,很快的用壓面的鐵筒子炸出了第二個、第三個麪餅。
然後,他就蛋疼了——跟著自己折騰了一夜也餓了一夜的普羅塞提聽自己說“成了”,就迫不及待的將第一個麪餅吃掉了,居然還誇好吃……
於是,萬尼烏斯炸麪餅順利發(fā)明完畢。這種價值不菲的速食食品有兩種食用方法——直接嚼,是乾脆面;開水泡,是熱湯麪……
萬尼烏斯自己也沒有想到,這幾種麪食不僅在日耳曼人中大受歡迎,在奴隸中也贏得了一致好評——結(jié)果是無論日耳曼人還是奴隸都希望能每隔幾天就吃到一次麪條,並進而導(dǎo)致了公社存儲小麥的大量消耗……
幸運的是,萬尼烏斯立即採取措施,將炸好的麪餅銷售到了馬其頓,換回了更多的小麥和奴隸——於是,看起來,整個日耳曼青年公社的工程建設(shè)工作進度被大大的加快了。更加讓萬尼烏斯高興的是,之前得到的奴隸裡,居然有幾個建築師掌握了“水泥”的製作方法。
在慎重的觀察了古代羅馬人所使用的水泥之後,萬尼烏斯給出了“在水泥內(nèi)插鐵棍”的改良建議,將巨型萬尼烏斯戰(zhàn)球館由夯土建築變成了鋼筋水泥混凝土建築,大大的延長了這一偉大建築的使用年限並縮短了工期。
按照萬尼烏斯的預(yù)計,等到來年夏季的時候,巨型萬尼烏斯戰(zhàn)球場就可以全部建設(shè)完成——而到了來年冬季,日耳曼青年公社將迎來第一個巨大的考驗——主辦萬尼烏斯戰(zhàn)球聯(lián)賽的諸部族聯(lián)盟決賽!
——————————————————————————————————————
這幾章會有些悶。爲什麼呢?因爲第一卷快要結(jié)束了。接下來,主角將對外開戰(zhàn)——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