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上怎麼可能讓人自己同意朝廷來收自己的稅,東林的三大主張就是開放言路,反對宦官干政,反對礦稅,他們連礦稅就反對,怎麼可能同意朝廷來收他們的稅。
這個楊廷鑑已經(jīng)有了一套完整的方法,其實這當中就是利益二字,只要給他們足夠的利益,只要楊廷鑑能讓他們收穫到比付出更多的利益,那些江南士紳絕對自己跪著來求楊廷鑑交稅。
並且不是楊廷鑑拿著刀槍去逼迫那些士紳交稅,而是那些士紳跪著,哭著、求著楊廷鑑來主動交稅。(兄弟們拭目以待。)
天下有這麼好的事情嗎?如果楊廷鑑沒有那個本事,也就不敢攬下這個活兒,這且是後話。
這一頓飯吃得很久,刁不二急得在四輪馬車外直跺腳,楊廷鑑他們?nèi)瞬沤Y(jié)束暢談,已經(jīng)是快要關閉貢院的時候了。
北京貢院,建於明永樂十三年1415,原系元代禮部衙門的舊址,坐北朝南,大門5楹。往裡有二門五楹、龍門、明遠樓、致公堂、內(nèi)龍門、聚奎堂、會經(jīng)堂、十八房等處。
北京貢院建築佈局嚴謹,牆垣高聳,環(huán)境陰森,公堂、衙署高大森嚴,考棚則十分簡陋。外層圍牆三重,有外棘牆、內(nèi)棘牆、磚牆。考棚計有9000多間,按《千字文》排布。貢院的四角還有瞭望樓,主要起到監(jiān)視作用。
東、西磚牆各開一磚門,門內(nèi)有牌坊東爲“明經(jīng)取士”。西爲“爲國求賢”,南牆外有磚影壁,牆之左右各闢一門。門內(nèi)正中有“天開文運”牌坊,正中軸線有大門、二門、龍門,亦稱三龍門,門內(nèi)有明遠樓,樓爲三重檐,歇山十字形屋脊,樓下四隅各開券門。至公堂七間,尖山式懸山屋頂,前出抱廈五間。
兩側(cè)有東、西大庫。東、西更道各設木柵,爲東、西文場,各有號房五十七連(排),東文場內(nèi)有官生號房六十一間。西北隅有小號房四十連(排)。其它建築尚有總裁、副總裁、考試官、御史等官員的公堂、居室、點名廳、守備廳、監(jiān)試廳及刷印刻字、謄錄、受卷、彌封等處所。考生進貢院時要經(jīng)唱名、搜檢、領卷等極嚴的手續(xù),並有軍隊彈壓、形如囚犯。
全國的會試科考也是每三年一次,在春天,故叫“春試”,又叫“春闈”,時間九天,農(nóng)曆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場。每場三天
楊廷鑑被分東文場,天字號考舍。北京貢院的考舍是按照《千字文》來編號的,楊廷鑑居然是第一個考舍,楊廷鑑還以爲是金鑲玉疏通的結(jié)果呢!
可他那裡知道,這是周延儒親自幫楊廷鑑定的考號,溫體仁作爲副考官,他也想把楊廷鑑收入門下,可他已經(jīng)錯失了主考職位,只能徒呼奈何。
等楊廷鑑去找到自己考舍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旁邊的一個仇人,那人就是被楊廷鑑痛打一頓的陳於泰,這小子是周延儒的姻親,何況他本人的才學的確也是不錯。
楊廷鑑天字號考舍,而陳於泰地字號考舍,兩人的考舍就隔著一堵青磚牆,這也許是周延儒有意爲之,周延儒肯定知道陳於泰與楊廷鑑之間的矛盾,所以故意安排兩人挨著參加會試。
再說楊廷鑑與陳於泰還真沒有什麼不能化解的生死大仇,兩人發(fā)生爭執(zhí),都是因爲兩人在安內(nèi)攘外的向後順序上產(chǎn)生了分歧,這根本不是什麼不能化解的仇恨。
“冰如兄……請等等,前次是大來信口雌黃,現(xiàn)在向冰如兄賠個不是。”(陳於泰字大來)
陳於泰在自己的考舍內(nèi),他看到路過的楊廷鑑,連忙叫住楊廷鑑,然後對著楊廷鑑深深地一揖,並說了一些道歉的話。
楊廷鑑稍微詫異了一下,也對著陳於泰還了一個揖禮,大家只是因爲學術(shù)之爭而發(fā)生了肢體衝突,並不什麼生死大仇,何況捱揍的還是陳於泰。
既然陳於泰對自己道歉,楊廷鑑也不能小家子氣了,當下也說道:
“那裡,那裡,大來兄嚴重了,小弟也是魯莽了,還請大來兄寬宏則過。”
這陳於泰在歷史上也是有氣節(jié)的人。陳於泰曾三次抗疏直言朝政,崇禎六年爲宣府監(jiān)視中官王坤所詆譭,被革職,明亡後,隱居不仕。
明滅亡後,陳於泰兩度想出家匿跡未成,回鄉(xiāng)臥複壁中,不再外出,晚年常聞他在腹壁中淒厲的哀嚎。他的族侄陳貞慧系復社重要成員,明亡後,亦隱居家中小樓,二十餘年足不出戶。陳於泰卒於清世祖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去世後與髮妻吳安人合葬於張渚鎮(zhèn)黃龍山。
其實楊廷鑑的心胸是很開闊的,特別是在對待同胞的問題了,只要他不當漢奸,不會爲了自己的私利而出賣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那這個人在楊廷鑑的心目中就是一個堂堂正正的漢人。
貪腐不是衡量一個人氣節(jié)的唯一標準,明末那些殉國的大臣,絕多數(shù)都要貪污漂沒,但是他們敢於以身殉國,不受韃子的奴役,在歷史上他們同樣是民族英雄,受世人敬仰。
一句話……不降即賢。
楊廷鑑和陳於泰的個人小恩怨就這樣化解了,周延儒的安排奏效了,只是現(xiàn)在的周延儒會不會在把狀元按在陳於泰頭上,現(xiàn)在有楊廷鑑參加會試,估計崇禎那關就過不了。
就此時貢院的鑼聲響起:
“貢院落鎖……大明辛未科會試開始,各考生立即入考舍。”
楊廷鑑連忙幫著自己的考箱進入考舍,這考舍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面積比一張單人牀還小。
考舍內(nèi)有兩塊木板,牆上面有兩個卡槽,下面的卡槽用來裝坐的木板,上面的卡槽用來安放書寫的木板,木板的下面有一便桶。接下的九天,楊廷鑑鬥就要呆在這斗室內(nèi)寫文章,吃喝拉撒也在這狹小的空間內(nèi)。
這貢院一旦落鎖,就是天塌下來也不會開門的,就連考舍的門也是要鎖的。爲了採光的需要,考舍的門上只是用木條做的。
【各位兄弟們,本書近萬收藏,可訂閱卻慘不忍睹,想死的心情都有,落葉是愛我淚奔兩本vip的作者,結(jié)果還是這樣,愧對家人。落葉請求兄弟們自動訂閱支持下,有經(jīng)濟能力的朋友贈送一點章節(jié),可入羣查看均定,羣208912025,歡迎兄弟們?nèi)肓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