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一六零章:渡河,堵門

和上次乘夜出擊不同,這一次陳憲的出擊聲勢比較浩大。

楊妙真率領著五百騎兵,堵住了何家莊西邊的山口,將何家莊方向敵人的視線徹底遮蔽。

這五百騎兵中,除了一百馬步兵,一百槍騎兵,一百輕騎兵之外,還有楊妙真從楊家莊要來的兩百打算訓練成多功能騎兵的楊家子弟。

楊妙真圍困何家莊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遮蔽何家莊方向的敵騎偵查,另外一個是爲了吸引萊蕪方向的注意力。

何家莊所在的位置對於沂源和萊蕪來說十分關鍵,在何家莊的西南不遠,有一條由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這條山脈不斷大,但山上樹林茂密,不易穿過,這條山脈的東北邊就是萊蕪和沂源之間的低矮山樑,而東南邊就是寬闊的萊蕪平原,可以說是沂源抵達萊蕪的最後一道屏障,而劉家莊就在這條山脈中部唯一的一個山口上,這條山口由寶平河衝擊而成,十分寬闊,來往於萊蕪和沂源的大路就從這裡經過,如果不從這裡走,就要繞過這條山脈,奪走幾十里路。

楊妙真將這山口擋住之後,就基本遮蔽了萊蕪看向這邊的視線,至少能爲陳憲爭取好幾天時間。

在陳憲的計劃中,他要趁著這段時間,想辦法度過寶平河,順著那條山脈的東麓向南突襲。

爲了這次突襲,陳憲專門親自將即將行軍的路走過一遍,回來後他制定了詳細的計劃。

爲了讓炮車通過這段難走的道路,陳憲專門帶了一千民兵,這些民兵除了帶著火槍之外,還單著鏟子和砍刀,準備一邊走一邊開路。

當陳憲率領的四個營步兵和兩個連的炮兵抵達寶平河北岸的時候,擺在他們面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度過這條小河。

寶平河真的不寬也不大,步兵脫掉鞋子,挽起褲子就能過去,但要把炮車開過去可不容易。

這時候就輪到民兵動手了。

一千民兵分成十隊,其中四隊在河谷河灘上清理,並用黃土墊出一條能供炮車通過的道路,剩下六隊就需要在河流上鋪一條道路。

要搭一座真正的橋樑,並不容易,所以陳憲採取了一種相對簡單的辦法,這種辦法只能在寶平河這種小河流上使用。

他讓民兵們用比較大的石塊,在河水中撲出了一條高出河面的通道。

石塊鋪出的通道雖然攔住了河流,但因爲石塊之間有著比較大的空隙,所以河水可以穿過這樣看似實心的“橋”,雖然會稍微擡高河面,但並不會真正攔住河水。

當用石頭鋪成的通道高出河面時,民兵們又用提前準備的竹筐運送泥土和河沙鋪在“石橋”上,就形成了一條可供車輛通過的道路。

這樣的石橋其實很結實,陳憲穿越前的老家就有一座這樣的石橋。

一千民兵,花了大半天時間,終於修好了一座可以供炮車通過寶平河的道路。

但並非過了河就萬事大吉,因爲在寶平河對岸,只有一條小路通往南方。

而這條小路走人沒問題,走大車就別想了,寶平河南岸的這片地方,地勢雖然有著起伏,但起伏不大,一路上大部分是樹林,也有小片的慌灘,一條幾乎荒廢的小路從寶平河南岸一直向南延伸。

這條小路是當年大宋還執掌中原大地的時候,一些開荒的百姓踩出來的,那時候,山東地界還算太平,百姓們還不用住在土圍子裡,一些當地百姓就開始在寶平河南岸這片地方開荒種地,寶平河南岸和南邊這些地方的慌灘就是哪個時候留下的。

金人南侵,中原大亂,這些地方都荒廢了,道路也只剩下了淺淺的痕跡,一直到百年後都沒能恢復。

有了這條現成的小路,民兵們只需要稍加拓寬平整,就能供拉炮和給養的大車通過。

在一千民兵的努力下,在天黑前,陳憲率領著他傾巢而出的軍隊在距離寶平河南岸五里之外的一處荒地上安營紮寨。

這片荒地大約七八十畝,在荒地中間還能看到一座小莊子的殘垣斷壁。

小莊子裡有一口不錯的泉眼,形成了一個數百平米的水塘,陳憲將營寨圍繞著小莊子安札下來,他的大帳就在莊子中央。

安營之後,負責守衛的不是正規士兵,而是白天累了一天的民兵。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民兵們又忙碌起來……

一千民兵忙碌了一天,終於將道路修到了這片慌灘林地的邊緣,再向前,就進入了平原,這片位於牟紋河東岸的小平原,就是霍家南莊子的勢力範圍。

沒錯,陳憲這次的目標正是萊蕪第一豪強霍家最重要的南莊子。

霍家南莊子不但佔據了這片位於萊蕪縣城東南部的狹小平原,還控制著小平原四周的三處鐵礦,一處銅礦,兩處煤礦!

也正是這幾處礦場,支撐著霍家成爲萊蕪第一豪強。

陳憲選擇霍家作爲目標,當然不是膚淺的因爲霍家總是帶頭和他作對,而是因爲這個莊子周圍富饒的礦產。

陳憲這次出擊也不在是爲了嚇唬萊蕪的官府豪強,他是要佔領這座即富饒,又位置極佳的南莊子。

南莊子所在的這片小平原,周圍被山巒和森林包圍,只有西北朝向縣城的方向是一馬平川,但和縣城之間又隔著牟汶河和寶平河。

在後世這個地方就是萊蕪的鋼城區。

佔據這裡,不但能得到富饒的礦場,防守壓力也會小一些。

陳憲在距離南莊子平原不遠的一處慌灘上紮營,當天傍晚,楊妙真率領一百陳憲手下最精銳的突騎兵,和一百馬步兵,前來和陳憲匯合。

匯合後,軍隊休息了半晚,第二天丑時造飯,寅時陳憲親率四營步兵和一百突騎兵先行出發,趁著夜色直撲南莊子。

而炮兵則由民兵護著隨後趕來。

楊妙真帶著一百馬步兵和陳憲分道揚鑣,向北而去。

在凌晨的微光中,抵達南莊子後,陳憲將手中的四個步兵營和一百騎兵一分爲二,分別堵住了南莊子僅有的南北兩門。

六十一章:步兵方陣一二三章:建設一零四章:艱難三四二章:東海國的底蘊一九五章:見官一二三章:建設一七零章:建設萊蕪一九三章:燧發槍,市舶司三十四章:陳憲的秘密十三:吳三郎九十八章:接收十九章:XI腦三一八章:河北!五十七章:換頂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三四四章:水泥過剩三三九章:刮目相看一八四章:鐵騎成軍,楊妙真的煩惱一三二章:燈籠引路九十三章:衝突三十八章:改進(下)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四十八章:威脅十一章:超標的鐵匠鋪一八一章:鐵騎過境一九二章:擴軍三二七章:矛盾,選擇八十二章:練手一八八章:造船七十二章:偵查三三九章:刮目相看一六三章:開礦,撤退四十八章:威脅十三:吳三郎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九十五章:新建三一八章:河北!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一五零章:說服,試槍三四一章:笨辦法五十二章:重弩五十七章:換頂三零九章:擴張計劃,引進人口一二九章:山雨將來九十二章:劉二祖三十章:麻煩上門一八一章:鐵騎過境一一五章:抄後路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九十五章:新建一四二章:打縣城一七一章:強迫“選舉”,換裝八十五章:大逆不道一八八章:造船二十二章:良性發展三十五章:分工合作十四章:槍法二十二章:良性發展九十章:忙碌一五八章:誘敵,伏擊一一四章:列陣二零六章:退敵,撫卹十五章:折服八十五章:大逆不道一五八章:誘敵,伏擊三十七章:改進(中)五十三章:準備一五零章:說服,試槍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記二十七章:書到用時方恨少一六六章:屠殺,驅逐,動心一四九章:發展,麻煩一八六章:破陣如破竹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記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記四十九章:吃裡扒外一七一章:強迫“選舉”,換裝七十四章:戰鼓敲響一四六章:死亡之路六十五章:火藥三零九章:擴張計劃,引進人口七十六章:潰散一八三章:擴張,行政改革七十七章:垂死掙扎二十一章:鍛刀(下)一八七章:泄密一六九章:據萊蕪三二三章:梟雄一三零章:哨所一一七章:勝利三三五章:鑄幣二十七章:書到用時方恨少三二二章:銀樣鑞槍頭四十二章:配甲七十一章:謎一樣的人第二章:葉公好龍六十二章:螺絲一八六章:破陣如破竹一五七章:刺刀,板甲,鬥騎兵二十七章:書到用時方恨少
六十一章:步兵方陣一二三章:建設一零四章:艱難三四二章:東海國的底蘊一九五章:見官一二三章:建設一七零章:建設萊蕪一九三章:燧發槍,市舶司三十四章:陳憲的秘密十三:吳三郎九十八章:接收十九章:XI腦三一八章:河北!五十七章:換頂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三四四章:水泥過剩三三九章:刮目相看一八四章:鐵騎成軍,楊妙真的煩惱一三二章:燈籠引路九十三章:衝突三十八章:改進(下)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四十八章:威脅十一章:超標的鐵匠鋪一八一章:鐵騎過境一九二章:擴軍三二七章:矛盾,選擇八十二章:練手一八八章:造船七十二章:偵查三三九章:刮目相看一六三章:開礦,撤退四十八章:威脅十三:吳三郎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九十五章:新建三一八章:河北!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一五零章:說服,試槍三四一章:笨辦法五十二章:重弩五十七章:換頂三零九章:擴張計劃,引進人口一二九章:山雨將來九十二章:劉二祖三十章:麻煩上門一八一章:鐵騎過境一一五章:抄後路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九十五章:新建一四二章:打縣城一七一章:強迫“選舉”,換裝八十五章:大逆不道一八八章:造船二十二章:良性發展三十五章:分工合作十四章:槍法二十二章:良性發展九十章:忙碌一五八章:誘敵,伏擊一一四章:列陣二零六章:退敵,撫卹十五章:折服八十五章:大逆不道一五八章:誘敵,伏擊三十七章:改進(中)五十三章:準備一五零章:說服,試槍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記二十七章:書到用時方恨少一六六章:屠殺,驅逐,動心一四九章:發展,麻煩一八六章:破陣如破竹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記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記四十九章:吃裡扒外一七一章:強迫“選舉”,換裝七十四章:戰鼓敲響一四六章:死亡之路六十五章:火藥三零九章:擴張計劃,引進人口七十六章:潰散一八三章:擴張,行政改革七十七章:垂死掙扎二十一章:鍛刀(下)一八七章:泄密一六九章:據萊蕪三二三章:梟雄一三零章:哨所一一七章:勝利三三五章:鑄幣二十七章:書到用時方恨少三二二章:銀樣鑞槍頭四十二章:配甲七十一章:謎一樣的人第二章:葉公好龍六十二章:螺絲一八六章:破陣如破竹一五七章:刺刀,板甲,鬥騎兵二十七章:書到用時方恨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溪县| 弥渡县| 赤壁市| 滁州市| 太白县| 云霄县| 鄯善县| 冕宁县| 罗山县| 宁陕县| 新疆| 和田县| 怀来县| 台东县| 佳木斯市| 大方县| 洮南市| 丽水市| 蒙山县| 龙海市| 铁力市| 民权县| 威信县| 沙洋县| 田林县| 林西县| 会宁县| 西盟| 高雄市| 平武县| 封丘县| 寿宁县| 开阳县| 盐边县| 刚察县| 阳谷县| 江源县| 巴塘县| 崇明县| 乌恰县| 安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