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壇爆發(fā)的這場黑幕揭開的運動,作爲策劃人王啓一直在靜靜的觀察,而最早跟王啓一起發(fā)佈這些黑幕的雜誌,業(yè)績都增長了好幾番。
甚至很多報紙只能報道他們報道過的,王啓不管這些,只是內(nèi)心感到很難受。
曾經(jīng)只是一個球迷,並不是真正的理解這個圈裡,只覺得這些人根本就是在侮辱他喜愛的運動,把他們這些球迷當成了傻子。
只是當進入之後,王啓才明白才發(fā)現(xiàn)這裡的東西不僅僅是噁心,還有那種痛心,在這裡很多人付出了太多了,他們得到了卻根本不成比例,這纔有了進入足壇的這一切。
王啓感覺這跟那個時候何其相似,不過有一點,那就是現(xiàn)在的國內(nèi)足壇還沒有完全落入了萬丈深淵,還有救,還有希望。
至少大家沒有把足協(xié)沖垮,足協(xié)裡還有些人是真心的爲足球,另外足協(xié)和國內(nèi)聯(lián)賽也過早的分開,沒有了過多的官方的制約,算是保留了國內(nèi)足球的一絲希望。
雖然有俱樂部這樣那樣的作假,但是還有俱樂部很認真的對待,真心搞足球。
現(xiàn)在捅出來,比讓他們受不了大環(huán)境也變成同流合污要強的多。
事件一天天的在發(fā)酵,足協(xié)的說辭都是一樣,在調(diào)查,在調(diào)查。
直到有一天一位新聞記者報道出這樣的一件事情,引燃了打假達黑幕的大風暴。
《小球員母親被迫獻身》
文章中採訪了更多的球員,這些球員不再是一些出名,或者是主力,而是一些二三線,甚至是剛剛開始踢球的。
本來新聞的記者是想要給全國的球迷看看,雖然上面壞了,但是我們還有希望,希望的火種還在年輕的一代。
當採訪之後,這位深愛足球的記者把攝像機都砸了。
儘管後來趕到的俱樂部人員把小球員還有一些相關工作人員趕走,另外還給了這位工作記者很多金錢。
但是這篇文章還是被寫出來:“我以爲孩子是我們的希望,俱樂部的少年隊應該是最清純的,可是這些眼中只有錢,沒有一絲道德人,把這些孩子都變成什麼了。
我從工作人員那裡瞭解到爲了孩子,有些家長就像瘋子,梯隊的小球員是每個俱樂部賴以繼續(xù)發(fā)展的基礎,但同時他們又都是活在中國足球最底層的一批人,他們每向上前進一步,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和一定的實力作爲保障之外,還需要藉助一定的“外力”。
關鍵的時候需要被“提攜”一把,這樣才能走得更加順利。
正是這種地位和生存壓力才使得他們成爲被盤剝得最爲嚴重的“一族”。
“進入一線隊的還好一點,最難受的是梯隊的那些小孩,他們既然去練球,就都想吃足球這碗飯,在梯隊這個時期是最關鍵的,一步走不好可能要牽扯到一輩子的事情,他們不像這些已經(jīng)進了一線隊的球員,好賴算是能混到碗飯吃了。
他們的頭等大事是進一線隊或成爲俱樂部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現(xiàn)在家家都是一個孩兒,做父母的能眼瞅著別人家的孩子一步登天而自己的孩子被淘汰嗎,就因爲這樣,許多孩子的家長都像瘋子一樣,不顧一切向孩子身上投資。”
從這位記者瞭解到的職業(yè)足球已經(jīng)開始自上而下包括了所有部分。
而更加觸目驚心的是工作人員向記者吐露的一個事情。
寫到這裡記者都已經(jīng)有些寫不下去,但是滿腔的怒火還有揭露這裡的黑暗責任,讓讓他把下面的事情寫來下來。
在採訪的最後,他又給我講了一個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事情:“有一個梯隊的小孩,球踢得也不錯,後來這個隊重組,要淘汰一批,所有球員的家長都慌了到處找門路,希望能把自己孩子留下,這個小孩的媽媽也找到了教練,希望教練能照顧一下自己的孩子,結果教練就向孩子的媽媽做了暗示,後來這個孩子媽媽被逼得沒有辦法就跟這個教練睡了一覺,結果他的孩子最後就被留下了,還一下子就成爲球隊重點培養(yǎng)的對象……
這篇報道發(fā)表之後,全社會都瘋狂了,這還是足球麼,這還是那個熱血的足球嗎,這比名利場還要可怕。
文章的最後闡述了這位記者從一位少年教練的分析。
這位教練是國字號,也是最老的,他告訴記者,這樣的事情之所以發(fā)生還是因爲體制。
自從職業(yè)化以來,青少年足球培養(yǎng)的體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實行的是體校制度,體校老師親自到各地去尋找有天賦的苗子,但現(xiàn)在則實行的是足校制度,在利益的驅動下,足校變成了只認錢不認人的賺錢機器。
足球學校很大程度上成爲“保育園”,而很多有天賦但卻因爲囊中羞澀的孩子因此而失去了接觸足球的機會。
“過去體校老師掙的就是那麼多的工資,要想有點業(yè)績必須要帶出一幫出成績的孩子,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足校教練天天想的就是怎麼能多掙點,有點良心地好好教一教,沒有良心的就在那裡混。家長能知道什麼,他們能幹的就是爭取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環(huán)境。”
“這塊兒腐敗的事情太多了,不是現(xiàn)在過去就有了,某寶隊去巴西那次,多少人打破頭要進這個隊,最後進隊的那些球員是光憑實力嗎,後來證明有多少人通過選拔球員的事情拿了錢的。
就包括現(xiàn)在很多球隊的隊員,他們在小的時候也不完全就靠實力打出來的,要進一線隊,必須要有關係和金錢,這兩樣不能少。”
這位教練知道的更多,但是他也無能爲力,在這位年輕的記者找到他之後,全部都吐露出來。
在體育總局,某位領導人其實一直在觀望,他一直想要整治一下足球,他也預料到了會有些麻煩,但是沒有想到會比他了解的還要多。
更讓他摔桌子的就是這篇文章的報道,這不僅僅是毀了一代,還是好幾代的毀下去。
最後他終於咬牙走向了另一個方向,三天之後,徹查,自上而下全部開始。
而人民日報登出的文章是《哪怕付出五十年不進世界盃也要拔出這些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