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

“此議不妥!”李繼勳出言反對,“江南廣闊,豈可盡納於一人之手!”

不管李明卿有沒有這個意思,李繼勳這麼說都會叫趙元昌心生不快。

李明卿自不能由著人下絆子,目視李繼勳高聲質問:“又非是封邦建國,何來江南之地盡納於一人之說?”

說完這一句,他轉向趙元昌拱手道:“官家容稟,江南戰事雖歇,然黎庶一時難以平靜。且不談諸多從賊之人,便是嶺南吳越甚或是清源軍,亦需仔細防範。江南兵馬已然四分,若無有人勾連四方,但有異動,如何能迅速調集重兵平亂?”

拋出一個問題緊接著給出解決的方法:“依臣之見,當遣一帥臣鎮守江南,無事便罷,若有事,旦夕可集結諸司兵馬。陳佑從魏王滅宋,居中調度無有錯漏,擔起此事正相合?!?

原本李明卿還想說功勞威望之類的,可惜被李繼勳那麼一打岔,他不敢再提這些詞語,話語間的底氣便少了許多。

劉承澤開口反駁:“李副樞所言確有可取之處,然而陳佑乃是魏王傅,豈有魏王回京而王傅久居於外之理?況尋江南鎮守,武安節度竇少華、盧龍節度薛崇、太原節度巴寧泰等久處邊軍,多起大戰,論起資歷不比陳佑差!”

女婿就是半子,趙元昌不可能允許父子同朝的佳話出現。如果陳佑回京,要麼他居於閒職,要麼李明卿去職出京。對李陳二人來說,不論哪種情況,都比現在要差。

李明卿沒去考慮劉承澤是單純的不想陳佑在江南掌握大權,還是想趁機把陳佑調回京,反正他的目的是讓陳佑在外爲方鎮。

他正準備開口反駁,沒想到先開口的竟然是王樸:“魏王傅不是隻有陳佑能做,況且陳佑不通經典,雖於教書育人多有建樹,然魏王年幼,此時還應多讀詩書經典纔是。待魏王長成,再令陳佑仔細教導也不遲。”

王樸這話,似貶實褒,對陳佑有好處也有壞處。長久來看自然是不讓陳佑對年幼的魏王影響太深,就現下而言,卻是應對劉承澤所說的“魏王傅應陪同魏王回京”之語。

趙元昌掃視殿內諸人,一眼望去全都是臉色平靜,從面上根本看不出來這些人心中作何想法。

都是千年的狐貍,哪怕原本毫無心機,能在這個位子上坐得安穩,必然會成爲一個演員——哪怕是面癱演員。

沒什麼收穫的趙元昌也是面色平靜,朝王樸擡了擡下巴:“王卿的意思是?”

“回官家,臣認爲可設江南三道採訪使,以陳佑任之。民政操於諸州刺史,軍務納於諸司制置使,刑獄監察則歸採訪使。”

江南三道,包括江南東道、江南西道以及嶺南道,也就是如今的宋國故地、沈國故地加上吳越國、清源軍和南漢。

而採訪使,唐時所置,一開始的稱呼是採訪處置使,一開始的職責是監管刑獄、監察州縣官吏。採訪使前後一系列使職都是仿照漢時刺史來的,因此也存在和刺史同樣的問題:職權會越來越大直至插手治下官吏任免調動。

王樸當然不會讓陳佑得到如此大的權力,繼續道:“此採訪使職責爲二,一是協助巡察御史監督州縣官吏,二是於戰事驟起時先行徵發兵馬禦敵,之後再行上奏?!?

聽到這話,趙元昌不由皺眉。

前者也就算了,後面一項權力就大了。這個戰事驟起時,操作空間太大。

李明卿看在眼裡,立刻搶過話頭:“此事不妥!便是令陳佑鎮守江南,擇一道而任之便可,三道齊齊託付一人之手,殊爲不妥!”

權力越大壓力越大,反而容易引起猜忌。

王樸瞥了他一眼,高聲道:“如今江南東道大半在吳越和清源軍,嶺南道盡是敵國,有它無它有甚區別?待得皇朝收復失地,再撤銷使職或是別立採訪便是?!?

很現實,反正是空頭名號,而且還是那種可以隨意收回的空頭名號,給了就給了,快落實的時候再收回就是。

這樣的話偏偏叫趙元昌放下心來,微微頷首:“如此倒是也可?!?

關係到女婿,李明卿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可他畢竟不是王樸肚子裡的蛔蟲,自然不明白王樸到底作何打算。

陳佑的事情到此結束,這一次突如其來的會議也就完結。接下來諸位相公要回去仔細考慮諸如魏王傅、諸制置使、州縣主貳官等空缺,這還有的爭。

李明卿等人告罪離開,王樸還留在那裡。

讓起居郎也退下,趙元昌纔開口問道:“文伯先生且說罷?!?

王樸拱手告罪,然後開口:“好叫官家知曉,臣聽聞冉益謙在蜀地整理法律格式便是聽了陳將明的建議?!?

“嗯,確實有這麼一說?!壁w元昌點頭,“這兩件事有聯繫?”

“自官家御宇以來,陳將明多有建樹,譬如稅曹、譬如警察、譬如書院,臣以爲其人大才,故不願其迴歸中樞?!?

“呵,文伯先生倒是直接?!?

趙元昌輕笑一聲,既然王樸毫不避諱地說出來,他就不認爲王樸這是嫉賢妒能,故而道:“請先生爲我解惑。”

王樸連道不敢,然後解釋:“觀其人作爲,多有損傷豪富商賈之舉,若限於一州一府便也罷了,如若大而化之,施行天下,則有天下不穩之憂。臣亦知其舉措是爲國爲民,然此時天下未定,實在不宜動盪,故不願陳將明入朝執掌天下政事。照臣所想,可尋一錯處,令其主持一州一縣,以爲磋磨。待官家日後掃蕩宇內一統天下,則樸願退而讓賢?!?

趙元昌先是仔細思量,隨即哈哈笑道:“有先生這等忠心國事的丞相,實是吾之幸也!”

笑完之後,他又問道:“這次令陳將明採訪三道,文伯先生定有安排以防其專權吧?”

“正是?!蓖鯓銢]有隱瞞,直接就說了出來,“這事還要落在監察御史和諸制置使身上,故官家當仔細擇選可信之人?!?

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ㄊ唬?/a>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
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ㄊ唬?/a>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ㄊ?/a>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田县| 古田县| 汾阳市| 苗栗市| 库车县| 唐山市| 渝北区| 弥勒县| 通化市| 阿拉善盟| 津市市| 兴仁县| 林甸县| 宝坻区| 银川市| 宁海县| 晴隆县| 屏东县| 铁岭市| 麻栗坡县| 胶州市| 博乐市| 彭阳县| 昆明市| 普洱| 平罗县| 东宁县| 龙游县| 阿拉尔市| 尉氏县| 遵义县| 罗平县| 繁峙县| 周宁县| 嘉义县| 遵义县| 乌兰浩特市| 新乡市| 依安县| 咸阳市|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