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0章 請兵

項羽劉邦總於出兵了,聯兵三十萬進攻三川郡,並以五萬兵馬爲側翼,威脅南陽,穩穩拖住了王賁的人馬。

扶蘇御駕親征,徵調親衛軍四萬、以及應天府十萬守軍支援三川,加上三川郡五萬兵馬,也有近二十萬兵馬。

不過,扶蘇依然落於下風,項羽、劉邦接連出手,朝廷漸顯頹勢,戰火燃遍了整個三川郡。

鉅鹿城內,趙軍正在房裡看著關於三川郡的戰報,最後又把戰報遞給左右的尉繚和蒯徹。

等二人看後,蒯徹先嘆口氣道:“劉邦項羽發展的可真快啊,二十萬防守三十萬,還落了下風。”

趙軍臉色沉思道:“劉邦項羽都是當世梟雄,手下文武如雲,陛下身邊只有蒙毅大人,武不過李由之輩,落入下風並不奇怪。”

尉繚笑了笑:“呵呵,朝廷把戰場選在三川郡防守本身就是一個錯誤,三川郡地勢開闊,劉邦項羽有很大的戰略空間,朝廷兵馬只能疲於應對,如何能取得上風,若是捨棄三川郡,防守函谷關,劉項根本不可能取得上風。”

趙軍點點頭表示贊同,暫時捨棄一郡之地,換取戰略上的優勢和主動,是很劃算的,而且可以彌補兵力不足的缺點。

可惜扶蘇不懂存地失人的道理,硬盯住三川郡不放,當然,或許朝廷內有人明白了這個道理,只是扶蘇是皇帝,捨棄疆土的名聲他不能背。

蒯徹此時道:“這也不能全怪朝廷,畢竟敖倉可在三川郡,那裡有天下三分之一的糧草,讓出三川郡就等於丟了敖倉,劉項要是得此糧草豈不越打越強。”

“說到底。大哥還是怕本候見死不救,若他相信我,就算丟棄三川郡又如何,本候豈會做看劉邦項羽佔據敖倉。”趙軍開口道。

尉繚問道:“那侯爺是打算出手了?”

“是。”趙軍點點頭道:“在怎麼說,這是我大秦的江山,劉邦和項羽也太猖狂了,他當真以爲武臣和臧荼就能攔得住本候,哼,妄想。”

尉繚點頭道:“侯爺所言極是。不過我們還得先準備一番,解決後顧之憂。”

趙軍聽後道:“恩,那兩樣東西總要先讓士兵適應,武臣和臧荼也要先解決掉一個,只是朝廷那裡我怕他支持不了多久。”

想了想。趙軍就道:“這樣,蒯先生,麻煩你去北軍見一趟蒙帥,請他發兵支援朝廷,告訴蒙帥,趙軍,永遠是大秦的趙軍。也永遠是他的徒弟。”

“諾。”蒯徹知道,扶蘇一直對趙軍有防備,所以北軍的兵馬在武臣與趙軍交戰時,依然有大部分兵馬擋在太原東邊的井徑關。當然不是在防備武臣,他這時根本沒多餘的兵馬西進,而是怕趙軍打敗武臣,趁勢西進。

現在趙軍讓蒯徹去說服蒙恬。就是爲了讓蒙恬消除戒心,除防備匈奴必要人馬外。能有兵馬支援朝廷。

趙軍相信,蒙恬還是信任自己的,只是之前一直礙於扶蘇的命令,現在三川郡危,想必蒙恬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第二日,趙軍就下令,讓胡亥和曹無傷去調集臨淄新型軍械北上鉅鹿,整頓兵馬。

“老大,終於要用那兩件東西了嗎?”曹無傷聽後一臉喜色。

胡亥也興奮道:“哈哈,這次一定要把天下反賊消滅殆盡。”

“去吧,速去速回,先把這兩件東西用於此地,就當是練手了,之後我們再去三川對付劉邦項羽。”趙軍眼中充滿了自信。

“諾。”二人當即應聲,隨後轉身離去。

趙軍見二人走了,就吩咐唐厲、灌嬰和英布幾人加固城防,面對臧荼和武臣也不出戰,只等新軍械到了,就拿他們練手,讓士兵在戰鬥中熟悉新軍械,磨合配合。

而蒯徹這一日也出發了,在十幾名鐵衛保護下,悄悄到了北疆。

現在的北疆,特別是河套一帶,已經不是趙軍數年前見到那個北疆了。

如今的河套地區土地肥沃,耕地、百姓稠密,還有數不清的牛羊馬匹在被放牧,內地的戰爭一絲也沒有影響到邊疆,如此可見蒙恬的能力。

當然,最耀眼的當數九原城了,高九丈,長寬十餘里。

雖然九原城在長城之南,可因爲是處在邊疆的原因,所以城池主要以堅固爲主,棱角分明,充滿軍人的剛毅和邊塞的狂野,就如同一隻巨獸匍匐在草原上。

當蒯徹靠近九原城的時候一陣感慨,此城確實巍峨厚重適用防禦,在看周邊的民生,不難想象蒙恬是個文武全才,怪不得趙軍一直對他敬佩有加。

蒯徹進城後便表面了身份,九原城驛站的人聽是神武侯趙軍的人很是尊敬,怎麼說,趙軍也是出身北軍,一直是他們的偶像,所以很快就帶蒯徹去見蒙恬了。

蒙恬在城中心的一座大院內,這裡是邊軍的軍政中心,蒙恬自然在這裡辦公。

“蒯徹拜見上將軍。”蒯徹進到蒙恬辦公的屋裡後對著長案前的蒙恬規規矩矩行了一禮。

蒙恬聽此才停筆收起竹簡,做正身體一看蒯徹道:“是神武侯派你來的吧。”

“是,侯爺派我來向大帥求助,朝廷危急,望將軍能揮兵南下支援陛下。”蒯徹直言道。

蒙恬聽後並沒有立即答應,而是看了蒯徹幾眼道:“據本帥所知,侯爺他要敗武臣和臧荼並不難吧,本帥邊務繁重,爲何不是他救援?”

蒯徹聽話臉色不變,又開口道:“侯爺一定會救,只是還望大帥先出面穩住三川郡形式,大帥應該知道,劉邦和項羽是侯爺的死敵,於公於私,侯爺都不會放過二人。”

“他是想一次性吃掉劉邦和項羽?”蒙恬突然道。

蒯徹臉色一動,笑道:“就知道瞞不過大帥。確實如此,從二人出兵開始,侯爺就沒打算讓他們活著回去,天下反賊,侯爺要把他們一鍋端了。”

蒙恬聽後不禁動容,只是又沉思道:“不知道他到底有何依仗,又如何不能現在動手,他算是本帥的徒弟,他的爲人我很信任。可事關國本,我想他該給些說話。”

“蒙帥所言及是。”蒯徹道:“只是,那些依仗暫時不便透露,乃是侯爺致勝的關鍵,之所以現在不動手。是時機不到,侯爺讓我來到意思,也是請蒙帥出馬,爲侯爺的依仗爭取最有利的時機。”

蒙恬聽話久久不語,趙軍的爲人他很清楚,不會欺騙自己,也不是不識大局的人。可是國本社稷爲重,他堅守西防務,一個不慎就會釀成大錯。

蒯徹見蒙恬還在猶豫,便道:“侯爺還讓我給蒙帥帶來了一句話。”

蒙恬一愣道:“什麼話。說。”

蒯徹道:“侯爺說,他永遠都是大秦的趙軍,先皇帝的嫡子,而大帥是他的師傅。他現在能信任和依靠的,也只有大帥您了。”

蒯徹在趙軍的原話上做了一遍修飾。基本是原話的意思,可是要表達的內容卻可以無限放大。

蒙恬聽後神情一怔,不由呢喃道:“傻孩子,你永遠是師傅的驕傲。”

武臣的大營內,武臣正對張耳疑問道:“這幾天奇怪了,怎麼,城內的秦軍一點動靜也沒有?”

“大王,我也猜不透。”張耳道:“不過我們也不能妄動,這可是唯一奪回鉅鹿的機會了,一旦讓秦軍在鉅鹿紮根,恐怕就是和臧荼聯手也奪不回來了。

而且那趙軍詭計多端,若是我們擅動,恐怕會中計,只要守好大營,不讓趙軍有收復鉅鹿周邊縣城的機會就好,現在劉邦和項羽在三川已經取得上風,節節勝利,只要秦朝皇帝一死,趙軍也必不長久,到時我們就可以南下刮分趙軍的地盤了。”

“恩,你說的不錯,臨淄那幾郡可是富庶的我眼饞的緊,趙軍他一個秦人憑什麼霸佔齊地,早晚都是我的。”

提到臨淄幾郡,武臣滿臉的貪婪,趙地久經戰亂,他又不會經營,民生一直很差,對臨淄幾郡的富庶早嫉妒的發狂了。

“報,李良將軍到。”正在此時,帳外親兵突然叫道。

“李良?他不是在攻打井徑關嗎?”武臣一愣:“叫他進來。”

很快,一個五大三粗,長著圓臉的黑甲將軍就進來了,只是他一臉疲憊和頹廢,衣甲也甚爲凌亂。

“拜見大王,臣有負大王重託,未能打敗王離,爲防大王擔憂,帶兵馬回來了。”李良走進帳內便單膝下拜。

原來在武臣決定進攻鉅鹿時,還悄悄留了兩萬五千兵馬由大將李良統領,進攻井徑關,爲的是打蒙恬一個措手不及,或者是想三川戰事一起,蒙恬會南下支援,他有機可乘。

可是卻沒想到,蒙恬派王離率兵出擊,設計大破李良,更差點當陣殺了李良,李良兵敗,於是王離趁機佔了井徑關。

李良被嚇破了膽,有失了地利,只能敗歸邯鄲,之後又帶兵來支援武臣表忠心。

“哼,說的好聽,丟了大半兵馬不說,連井徑關都被佔去了,你說,本王該如何罰你?”

武臣陰沉著臉,他早得到戰報了,只是看見李良還是忍不住生氣,丟失大半兵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丟了井徑關,讓秦軍掌握了主動性。

井徑關險隘難攻,秦軍只需佈置五千兵馬準備充足,他便是有五萬兵馬也難以進攻,更何況他現在又陷於鉅鹿,想奪下井徑關根本不可能。

“大王饒命啊,不是我不用力,實在是那王離太過厲害,求大王給我一個機會,我一定爲大王效死力,在也不會有上次之敗。”李良慌忙求饒。

張耳此時也在旁邊道:“大王,如今正是用人之計,何不給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武臣聽話沉吟半晌,最後對李良道:“哼,即是丞相求情,那就饒你狗命,還率你的舊部留在軍中,他日與趙軍交戰,你打先鋒。”

“是,是,多謝大王之恩。”李良站起來又對張耳拱手道:“多謝丞相。”

最後武臣擺擺手,李良慌忙退出去了。

其實李良很是勇武,王離的厲害武臣領教過,李良兵力不佔優勢,敗了也並不是不可原諒,只是武臣氣李良把井徑關丟了,讓他陷入被動。

另外,武臣之所以沒有一開始就問罪,而是在李良來後才表態,主要是爲他那不省心的姐姐。

原來李良在敗歸邯鄲後,不巧和武臣的姐姐相遇,還發生了點不愉快,武臣的姐姐仗著是大王之姐,便囂張跋扈,狠狠掃了李良面子。

李良在武臣麾下地位不低,尤其是韓廣臧荼背叛後地位更高,在軍中也有些威望,武臣怕不好給李良交代,便故意如此之說,好讓李良開不了口。

這時,李良回到自己營帳穩定心神後便一臉怒氣,在邯鄲他便被降職,主要是作爲兵敗的懲罰,可是沒想到來這之後武臣又舊事重提。

這讓李良原本想狀告的話也說不出來了,感覺內心很是憋屈。

“哼,既然你們無義,那就休怪我無情。”李良冷哼出聲,眼中閃爍寒光,他自然能明白武臣的用意,但卻咽不下這口氣。

深夜,李良一個人悄悄出了大營,沒人知道他一夜到了哪裡,只是早上又一臉疲憊的回來了,沒驚動其他人。

第14章 掌控第18章 在見曹無傷第23章 懸崖中的石洞第161章 馬鐙、環首刀第1章 秦軍大營第22章 出兵第8章 突圍第84章 王翦、尉繚第22章 縣尉傳喚第21章 擒賊先擒王第98章 扶蘇的反應第10章 趙高密謀第112章 英布衝陣第89章 扶蘇的登基大典第13章 結果第26章 趙高逞毒計第50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0章 再見穆寧第21章 擒賊先擒王第1章 秦軍大營第2章 決戰第11章 脣刀舌劍第90章 章邯報恩第97章 烽火燎原第109章 戰始第110章 周市遭險第6章 始皇帝第120章 出兵第18章 呂嬃直白第26章 出路第42章 虞姬第9章 激戰第5章 戰雍齒(下)第3章 清夫人第82章 再回咸陽第68章 回北疆第7章 去陽武的辦法第91章 衝出咸陽城第18章 呂嬃直白第166章 決戰之前第1章 函谷關前第7章 逃亡第38章 離沛縣第112章 英布衝陣第28章 咸陽路第5章 與蒙恬談判(下)第78章 治軍之策第31章 清夫人的警告第133章 章邯第162章 武臣死第61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94章 扶蘇對策第90章 章邯報恩第149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26章 呂雉第75章 稷下學宮第27章 劉邦事發第16章 戰英布第166章 決戰之前第17章 認蒙恬當師傅第24章 趙高告狀第81章 始皇帝駕崩!(下)第10章 趙高密謀第8章 突圍第7章 劉邦死第17章 秦軍來人第94章 扶蘇對策第117章 陳勝的反應第125章 戰第5章 二世遺詔第5章 睢陽第22章 跌落山崖第140章 追殺到底第89章 扶蘇的登基大典第118章 朝廷應對第13章 李斯訓子第164章 項羽的逼迫第25章 趙妙進宮第20章 唐厲第105章 攻城戰(下)第126章 戰!(中)第154章 爲民請命第35章 苦戰第34章 抽打二世第95章 臨淄整軍第47章 全城搜捕第64章 震驚第1章 屌絲逆襲第29章 聽風別院(下)第34章 救人第28章 盧綰計第28章 聽風別院(中)第4章 王賁兵敗第55章 第一大神棍-徐福第19章 朝廷來人第95章 臨淄整軍第32章 始皇憂慮第6章 降服灌嬰第22章 跌落山崖
第14章 掌控第18章 在見曹無傷第23章 懸崖中的石洞第161章 馬鐙、環首刀第1章 秦軍大營第22章 出兵第8章 突圍第84章 王翦、尉繚第22章 縣尉傳喚第21章 擒賊先擒王第98章 扶蘇的反應第10章 趙高密謀第112章 英布衝陣第89章 扶蘇的登基大典第13章 結果第26章 趙高逞毒計第50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0章 再見穆寧第21章 擒賊先擒王第1章 秦軍大營第2章 決戰第11章 脣刀舌劍第90章 章邯報恩第97章 烽火燎原第109章 戰始第110章 周市遭險第6章 始皇帝第120章 出兵第18章 呂嬃直白第26章 出路第42章 虞姬第9章 激戰第5章 戰雍齒(下)第3章 清夫人第82章 再回咸陽第68章 回北疆第7章 去陽武的辦法第91章 衝出咸陽城第18章 呂嬃直白第166章 決戰之前第1章 函谷關前第7章 逃亡第38章 離沛縣第112章 英布衝陣第28章 咸陽路第5章 與蒙恬談判(下)第78章 治軍之策第31章 清夫人的警告第133章 章邯第162章 武臣死第61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94章 扶蘇對策第90章 章邯報恩第149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26章 呂雉第75章 稷下學宮第27章 劉邦事發第16章 戰英布第166章 決戰之前第17章 認蒙恬當師傅第24章 趙高告狀第81章 始皇帝駕崩!(下)第10章 趙高密謀第8章 突圍第7章 劉邦死第17章 秦軍來人第94章 扶蘇對策第117章 陳勝的反應第125章 戰第5章 二世遺詔第5章 睢陽第22章 跌落山崖第140章 追殺到底第89章 扶蘇的登基大典第118章 朝廷應對第13章 李斯訓子第164章 項羽的逼迫第25章 趙妙進宮第20章 唐厲第105章 攻城戰(下)第126章 戰!(中)第154章 爲民請命第35章 苦戰第34章 抽打二世第95章 臨淄整軍第47章 全城搜捕第64章 震驚第1章 屌絲逆襲第29章 聽風別院(下)第34章 救人第28章 盧綰計第28章 聽風別院(中)第4章 王賁兵敗第55章 第一大神棍-徐福第19章 朝廷來人第95章 臨淄整軍第32章 始皇憂慮第6章 降服灌嬰第22章 跌落山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足县| 山丹县| 永新县| 虞城县| 涡阳县| 玉田县| 曲麻莱县| 安顺市| 偏关县| 长沙县| 松阳县| 龙岩市| 金堂县| 清水河县| 贵阳市| 逊克县| 朝阳区| 大余县| 色达县| 杭锦后旗| 阳新县| 南和县| 财经| 葵青区| 鹤岗市| 抚顺县| 浦城县| 铜山县| 吴堡县| 永新县| 休宁县| 沙雅县| 鄯善县| 兴宁市| 汪清县| 陆良县| 安仁县| 越西县| 涟水县| 阿克苏市| 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