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

十月初,時值初冬,代郡北部的高柳縣一帶,此處景緻不同於中原,反倒更似塞北,在山巒之間,有一望無際的草原,風起雲涌,枯黃的草葉擺動一如波浪,整個世界變成了青銅色。

這地廣人稀的邊邑,此時卻有一支龐大的騎兵正在行進,人馬數萬,皆披獸皮,氈帽,手持角弓,近半騎手裝備了鞍、鐙。大隊人馬踐踏土地,揚起嗆人灰塵,甚至會將沿途遇到的一些鄉邑百姓掠走,充入騎隊身後,那越來越大的奴隸隊伍裡。

是匈奴人的部隊,這本該是燕代之地百姓的天敵,但此刻時刻,不遠處高高聳立的黃土烽燧,明明有代卒在守衛,卻在眼睜睜地看著羣狼橫行,卻沒有點燃任何積薪。

這是代王韓廣的命令,說這羣匈奴人是“盟友”,是來幫助代地人,抵抗殘暴的秦軍!

“秦人再殘暴,能有胡人兇惡?”這是大多數當地人的看法。

但所有邊塞,都已在韓廣的命令下大門敞開,引狼入室。

一隻獵隼高高在上,盤旋於深藍天際,俯瞰匈奴人不斷越過秦長城南下,它繞了一大圈,最終飛回了主人身邊,輕輕停歇在主人手臂上。

高高的山崗上,頭戴金色鷹冠的匈奴大單于冒頓,一手任由獵隼停留,一邊對前來迎接的一位中原冠帶士人道:

“這句俗語,蒯先生聽說過麼?”

站在冒頓面前的,正是原先趙王歇極其信任的客卿蒯徹,如今他已拋棄了滅亡的趙國,投靠了新主人。

他露出了笑,用嫺熟的匈奴話說道:“聽過,翻譯成夏言就是,枯萎的野草,也遮不住尖銳的鷹眼。”

“沒錯。”

冒頓看著獵隼道:“所以我能看清,蒯徹先生遊說我來南方進行的這場狩獵,可不容易,我要面對的,是一頭兇惡的黑犬,它牙尖爪利,一不留神,鷹隼的翅膀,就會爲其所折!”

匈奴在過去三年裡,幾乎恢復了過去的強大,已統一漠北的冒頓,乘著東胡崩潰,中原各勢力內戰,先佔雲中、又取北假,將單于王庭遷回頭曼城,又掠朔方、上郡數萬口新秦人,算是吃得盆滿鉢滿,爲匈奴各大人所服。

但他,沒有自大到以爲,自己能與銳意一統的黑夫一決高下的程度,哪怕偷學了馬鞍、馬鐙,但比起中原來,匈奴不論在國力、人口還是科技上,依然是劣勢。

蒯徹也不吝承認這點:“黑夫所統轄的秦軍,看上去的確很強大,持戟數十萬,剛滅亡了楚、趙,氣勢正盛,只剩下燕代之地未曾歸附。”

“既如此,我爲何要爲了韓廣,與黑夫交戰,豈知他會不會像那羣楚人一樣,說好結盟一同進攻關中,最後卻自己先撤兵了。”

“當時是項籍自大,而李左車固執,不願與匈奴結盟,如今項籍已死,李左車戰敗邯鄲被囚,沒有人會再反對與匈奴聯合,而韓廣,他已看到那些被秦所破諸侯的下場,更是沒了退路!”

“而對匈奴來說,者也是最後一次,阻止中原一統的機會!”

蒯徹指點著腳下的這片農牧並舉的土地對冒頓道:“大單于可知,此地過去也是屬於草原行國的疆土,然而三百年前,趙國的先祖趙無恤,逾句注,而滅代國以臨胡貉,這才使代地併入中夏。”

“其子孫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爲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其後趙將李牧時,又在匈奴大破匈奴。”

“當時一個趙國,便已讓匈奴無法南下,但至少能夠自守。而當秦一統燕趙,使黑夫、李信、蒙恬將十萬之衆北擊匈奴,悉收河南地。因河爲塞,築四十四縣城臨河,徙適戍以充之。又度河據陽山北假中,而通直道,自九原至雲陽,更起臨洮至遼東萬餘裡,將秦燕趙三國長城連在一塊。”

“當時大單于爲黑夫屬下陳平所讒,不能勝秦,遂北徙,直到近來諸侯畔秦,中國擾亂,方得寬,復稍度河南與中國界於故塞。”

“故由此可知,中國合則必擊匈奴,中國分則匈奴稍得喘息,甚至能反撲南下,佔有更多牧地……”

作爲縱橫之士,又是燕地人,蒯徹對這一片的地緣形勢是爛熟於心的,他甚至還爲冒頓,專門畫了一幅燕代地區的地圖,上面標註了各種山川道路城郭草原。

他當即讓屬下獻上,指點起來:“大單于請看,燕代之地,真乃是草原行國,與中原冠帶之國,必爭的界限啊!”

現如今,隨著東胡和中原諸侯被消滅,東亞大地上,只剩下兩個大政權,匈奴和秦,代表了遊牧民族和農耕文明,通過三個區域瀕臨,分別是朔方上郡、代地、燕地。

這一條線,不但恰好是降水量線,還以山川界限,將兩種文明分隔開來。

“朔方、上郡距關中極近,又有直道,調兵方便,故一旦秦揮師北上,匈奴不可爭也。”

“代、燕則不然,彼有恆山爲阻,距離關中遼遠,秦軍調撥不易,又有趙人、燕人思念故國,與秦爲仇,怏怏不服,如今韓廣無援,求助於大單于,此千載難逢之良機也!”

整個太原、河東,實際上是由無數個山間盆地組成的,運城盆地,臨汾盆地,太原盆地,忻定盆地,大同盆地,夾在呂梁山脈和太行山脈之間的這一連串小的山間谷地,像串糖葫蘆一樣,共同形成一個走廊式的單獨的地理單元。毫無疑問,匈奴如果要對太原發動攻擊,那麼雁門郡將是他們必爭的橋頭堡。

從太原再往東,翻越太行山,就來到了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除非中原政權控制漁陽、右北平,扼守住燕山各隘口,否則,這個大平原,基本從北到南無險可守!

總之,代地和燕地,就像是兩個水龍頭的閥門一樣,爲中原扼守了來自於北方的遊牧民族的襲擾。中間以太行山這個巨大的“屏風”爲界,各自保衛著山西像一顆顆糖葫蘆粒一樣的小塊盆地,以及華河北一望無際的大平原。

一旦閥門失守,則來自於遊牧者的鐵蹄,則會像洪水一樣一瀉千里,分成東西兩路,對農耕文明進行肆意的劫掠和破壞!

中原想要在太原、恆山、鉅鹿重新組織防線,無疑會耗費巨大的國力。

這就是蒯徹給冒頓設想的未來戰略:“匈奴也許無法南下勝過秦,滅亡秦,但可以通過保住代國,讓匈奴人的騎從,可以不斷南下襲擾,讓出徵多年的士卒不得放下兵刃,農夫農婦不得休憩,時間一長,天下見黑夫仍不能兌現其與民休息,兵戈不興的承諾,必憤而叛之!”

“到那時,秦始皇帝死後,中國分裂的場面,將又一次出現,而大單于,亦可乘此良機,率胡人南下,進入咸陽!報昔日燒單于庭之仇!”

“到那時,你將真正成爲天子。不僅是草原天子,也可能是中原天子。飲馬大河,將整個河北、關中都變成牧場,讓上千萬中原人,都作爲匈奴的隸臣妾!”

蒯徹吹捧完後,卻話音一轉:“反之亦然,燕代之地,若匈奴不爭,一旦黑夫一統天下,休憩十年,將出動比今日多數倍的兵馬,從雁門、居庸北上,橫掃草原,這一次,匈奴人就算逃到漠北苦寒之地,也難以安全了!”

冒頓聽著,良久後,他放走了臂膀上的鷹隼,讓它重新飛上高空。

他南下的目的很簡單,便是乘著中原一統之前的混亂,最後再搶一波,但蒯徹的一番說辭,倒是讓冒頓意識到,這場仗,匈奴還真的不得不打。

至少得試一試,只要能在落雪時保住代國,匈奴就能再拖一年,讓中原的傷疤,再晚一年方能你凝結。

他只剩下一個疑問。

“蒯先生。”

冒頓露出不解之色:“過去,那燕國的太傅鞠武爲頭曼出力,是因爲他想要藉助匈奴的力量,恢復燕國。”

“但蒯先生,你如此盡力爲我出謀劃策,又是爲了什麼?”

這個問題,讓蒯徹哈哈大笑起來。

“大單于,我做這件事,沒什麼想要得到的。”

冒頓卻不相信:“不可能,或是金帛,或是羊羣,或是女人,或是權勢,你的目的,肯定在其中。”

他倒是十分大方:“說出來罷,撐犁孤塗單于,會滿足你!”

哪怕是閼氏,也不是不能考慮,畢竟蒯徹可以說是冒頓見過的,最聰明的中原士人……

甚至不亞於十多年前,那個曾用一封信,坑了他的陳平。

蒯徹卻嘿然,他看向隨著匈奴騎兵南下,煙塵滾滾的南方,城邑中面露驚駭的衆人,表明了自己的心跡:

“有不少人希望天下一統,國泰民安。”

“但我,卻覺得那樣太過無趣!”

蒯徹張開手:“我只想單純的想讓這天下,永遠亂下去!“

“對吾等縱橫之士而言。”

“混亂與紛爭,不只是能拾階而上的梯子。”

“它亦是吾等作爲魚兒,一旦離開,就會乾涸而死的水!”

“魚能離開水麼?”

“縱橫之輩,能離開亂世麼?”

蒯徹眼中,除了詭計韜略外,已盡是瘋狂,爲了阻止黑夫一統,不擇一切手段的偏執。

“沒有亂世。”

“那就製造亂世!”

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678章 風暴第887章 大都無防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772章 招魂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53章 鄉里鄉親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664章 越女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49章 善假於物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27章 最後一天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504章 真到假時時假亦真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196章 卸甲第893章 望夷第786章 萬人敵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678章 風暴第994章 了斷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564章 儈子手第310章 執圭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823章 煮酒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667章 換相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380章 秦頌第90章 捷報第255章 行矣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527章 執轡者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461章 糖氏第772章 招魂第469章 海大魚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834章 長袖善舞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552章 羣雄第1005章 嘗麥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633章 甜棗第1032章 楚漢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119章 絕地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702章 背水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97章 足跡學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625章 碣石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198章 官大夫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235章 潺陵第848章 深海第789章 望夫第461章 糖氏第678章 風暴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47章 三馬第95章 荊券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253章 兵成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996章 招安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32章 伯兄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876章 武城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844章 瑚璉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115章 在鄢
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678章 風暴第887章 大都無防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772章 招魂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53章 鄉里鄉親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664章 越女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49章 善假於物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27章 最後一天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504章 真到假時時假亦真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196章 卸甲第893章 望夷第786章 萬人敵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678章 風暴第994章 了斷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564章 儈子手第310章 執圭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823章 煮酒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667章 換相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380章 秦頌第90章 捷報第255章 行矣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527章 執轡者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461章 糖氏第772章 招魂第469章 海大魚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834章 長袖善舞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552章 羣雄第1005章 嘗麥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633章 甜棗第1032章 楚漢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119章 絕地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702章 背水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97章 足跡學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625章 碣石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198章 官大夫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235章 潺陵第848章 深海第789章 望夫第461章 糖氏第678章 風暴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47章 三馬第95章 荊券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253章 兵成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996章 招安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32章 伯兄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876章 武城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844章 瑚璉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115章 在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辽市| 松江区| 张北县| 卓尼县| 延川县| 上饶县| 文成县| 关岭| 合山市| 房山区| 温州市| 灵武市| 土默特左旗| 固始县| 鹤庆县| 广州市| 中江县| 温宿县| 阿拉善盟| 禹州市| 治县。| 建瓯市| 曲麻莱县| 年辖:市辖区| 永仁县| 富锦市| 望城县| 临漳县| 万州区| 乳源| 嫩江县| 长泰县| 株洲县| 张家界市| 扎兰屯市| 鄂伦春自治旗| 剑河县| 麻江县| 黎川县| 淮滨县| 东源县|